浏览完整试题(选摘自新华网,2017年12月20日)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 B.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它技能。 C. 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泥土的珍贵他们最懂。 D. 土地不流动,庄稼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2. 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村庄数量逐年递减,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 B. 农民对土地的粘度降低,这导致绝大多数农民一旦离乡就不会再返回。 C. 《文物保护法》主要用于文物保护,却不能完善地保护传统村落。 D. 农村搞旅游有利有弊,一面会致使“千村一面”,一面又有利于传播传统村落。 3. 不属于“中国的村庄缩减势成必然”的原因的是( ) A. 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革命性跃迁,“农二代”的经济和社会行为正在发生变化。 B. 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步步推进,使人口开始往城镇流动。 C. 粗放农业生产方式被淘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侵蚀。 D.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无力拨付保护村庄项目的经费。 4. 结合材料,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5. 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结合文本说说传统村落具有哪些价值?我们该如何保护传统村落。 【答案】1. B 2. C 3. D 4. ①传统村落空巢化严重,部分村落已被年轻人拋弃。②法律法规缺位、保护标准缺失、保护经费缺乏,使得传统村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③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套路化、粗鄙化、单一化严重,情感和文化价值重视不够。 5. 传统村落具有旅游、文化、文物、历史、艺术、自然、经济等价值。①对传统村落的文物与古遗址进行重点保护和定期维护。②加强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非遗传承。③完善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使保护做到有法可依。④保存传统村落原本的特色,发展旅游业,避免套路化和过度开发。⑤保护村落依托的自然生态环境。⑥重视本地人才培养,发展特色经济,出台挽留本地年轻人的措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不会其他技能”,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项,“数量逐年递减”错误,不是逐年递减,图表显示14年数量有增长。 B项,“农民对土地的粘度降低,这导致……”强加因果。 D项,“农村搞旅游有利有弊,一面会致使‘千村一面’”曲解原文,套路化粗鄙化地搞旅游才会导致“千村一面”,这并不是农村搞旅游的必然结果和弊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题干和原文语句内容分别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D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无力拨付保护村庄项目的经费”与“中国的村庄缩减势成必然”,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与“中国传统村落面临 困境”相关内容,关键句主要有:“传统村落作为农村居民居住的载体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侵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村落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我国虽然早就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但是主要用于广泛意义上的文物保护”“绝大多数遗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建筑及其文化遗产与形态……《文物保护法》不能、也不宜将其全部涵盖而纳入保护范畴之内”“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县财政,基本上无力拨付保护项目的经费。在这种情形下,许多传统村落古建筑,挂着被保护的牌子,实际上却长期处于缺乏监管与维修的状态”“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拋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传统村落的价值”:“乡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别好的村落还需要旅游传播出去,让人们欣赏它、热爱它。但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拋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据此可知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考生可以从经济、文化、情感、自然、历史等多个角度概括。 “如何保护传统村落”,首先从原文找到“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侵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村落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我国虽然早就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但是主要用于广泛意义上的文物保护。绝大多数遗存下来的传统村落建筑及其文化遗产与形态,虽然一方面具有文物的特征、属性和价值,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往往介于“文物”与“非文物”之间。《文物保护法》不能、也不宜将其全部涵盖而纳入保护范畴之内”“许多传统村落古建筑,挂着被保护的牌子,实际上却长期处于缺乏监管与维修的状态”“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大多数人却选择了不回村、不返农,即便回村的农民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也发生重大变化”。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举措。
展开余下试题【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箱子岩 沈从文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日,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皆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附近渔船上妇女小孩们,精神皆十分兴奋,各站在尾梢上锐声呼喊。其中有几个小孩子,我只担心他们太快乐了些,会把住家的小船跳沉。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不问迟早,把小船在箱子岩下停泊。这一天是十二月七日,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岩壁十分瘦削。我便上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与编制竹缆工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皆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 一个跛脚青年人,手中提了一个新桅灯,灯罩光光的,洒着摇着从外面走进屋子。许多人见了他都同声叫唤起来:“什长,你发财回来了!好个灯!” 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划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分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大洋洋地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火,满不高兴地说:“碰鬼,运气坏,什么都完了。” “船上老八说你发了财,瞒我们。怕我们开借。” “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块零,除了上下开销,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我问你。” 原来这个青年汉子,是个打鱼人的独生子。三年前被省城里募兵委员看中了招去,训练了三个月,就开到江西边境去同共产党打仗。打了半年仗,一班兄弟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好好的活着,奉令调回后防招募新军补充时,他因此升了班长。第二次又训练三个月,再开到前线去打仗。于是碎了一只腿,战争是个什么东西他也明白了。取得了本营证明,领得了些伤兵抚恤费后,于是回到家乡来,用什长名义受同乡恭维,又用伤兵名义作点特别生意。我想弄明白那什长的年龄,从旁边一个成衣人口中,方知道这什长今年还只二十一岁。那成衣人还说:“这小子看事有眼睛,做事有魄力,蹶了一只腿,还会一月一个来回下常德府,吃喝玩乐发财走好运。” 回船时,我一个人坐在冷冷的船舱中,计算那什长年龄,二十一岁减十五,得到个数目是六。我记起十五年前那个夜里一切光景,那落日返照,那狭长而描绘朱红线条的船只,那锣鼓与呼喊,……尤其是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掷的小孩子,其中一定就有一个今晚我所见到的跛脚什长。唉,历史。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点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1934年(节选自《湘行散记》有删改) 【注】特别生意:指贩卖鸦片。成衣人:裁缝。 6.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暗示昔日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正处在风雨飘摇、濒临崩溃之中,为下文写故乡的人事做铺垫。 B. 结合文意可知,第三段划线句中,“按照一种分定”生活,也就是安于一种由客观环境造成的命运。 C. 作者在湘西以外的世界生活了十五年,他对湘西社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对跛脚什长,他是极厌恶的,深感绝望的,称他为“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 D. 沈从文曾说:“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却忽略了。”本文以平实的语言记叙了他两次游箱子岩的经历,作品背后正隐伏着悲痛。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曾说“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在这条承载着湘西儿女的哀乐悲欢、长达千里的沅水中,位于沅水中段的悬崖——箱子岩,寄托了作家对湘西人民的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苦苦思考。 B. 作者描绘的十五年前看到的自然景物色彩鲜艳,景色明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而十五年后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却是寒冷、破败、单调、萧条的样子。 C. 作者极力渲染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是为了展示你追我赶、勇于向前、毫不让步和妥协的划龙船精神,与后文写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和污秽形成了对比。 D. 本文是—篇游记性散文,作者欣慰那些未受市侩“文明”污秽侵染的家乡父老,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他们始终毫无负担,自得其乐。 8. 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端午节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