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82  2020-06-1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2]
天津市2020届高三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
天津市高考压轴卷
语文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
一、(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 ):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 ,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 )。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潜心读书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 )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体味 偏废 相反相成 B.体会 偏颇 相反相成
C.体味 偏颇 相辅相成 D.体会 偏废 相辅相成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阅读既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B.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C.阅读不但是对作品的再现,更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D.阅读不是对作品的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利用好现有津蓟、津唐两个合作项目公司,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并全方位拓宽两地港口企业战略合作领域和机制。
B.春节期间,越来越多人选择到故宫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故宫电子门票在网络平台开售将近两个多小时,预约人数就突破千万,再次刷新在线预约纪录。
C.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可以增强牙齿中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不再发生,但出于高氟地区,长期喝浓茶的居民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
D.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4.校园文化节上,文学社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凌绝泰山,一览天下②旅食京华,针砭朱门③渔阳鼙鼓,国破春望④避乱入蜀,草堂闲情⑤缘江出蜀,夔门秋兴 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3分)
A.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B.漂泊西南,老病孤舟
C.无题顿挫,接武诗圣 D.忠君爱国,香草流芳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作为政治动物的“我们”与作为动物的“人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或要素才促使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过渡和转变为社会、政治意义上的“我们”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语言。
语言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以及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是我们走向独立的标志。很多人认为,人类之所以独特,就在于人类拥有语言。一方面,通过语言,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语言使用扩展了人类理性的范围,使人类可以借助复杂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模式,进行系统逻辑地思考和推论,使人类的智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类由此成了真正意义上“理性的动物”。


浏览完整试题语言为万物命名,给自然立法,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秩序。比如,我们可以将某些东西命名为苹果、香蕉、梨子,同时又可以对其进行类化处理,统称为“水果”,然后将水果和其他可以食用的东西统称为“食物”。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不同东西做出秩序化区分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是红的或有颜色的,有些是方的或有形状的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为自然确立秩序、表达思想,使我们更加有效地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需要以及行动。通过语言的编码和类化处理,现实被规整到我们的主体意识之内,成了我们可以通过知觉来感受,通过语言来表达、传递和交换的东西。
语言为我们进行抽象思维与复杂叙事提供了基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更重要的一种功能不在于其对实存之物的编码和类化,而在于其可以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在认知革命之后,我们的语言成了一种非常发达的工具,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之所以能够应运而生,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和语言来进行“虚构”,并且是“一起”想象和编织各种虚构的故事。但是,正因为我们有“一起”虚构和叙事的能力,智人才可以大量集结协作,灵活互动;也正因为如此,智人才可以统治世界。
语言是我们共享情感和理念的条件,是进行广泛深度合作的纽带。语言哲学家塞尔、巴特曼和吉巴特指出:人类合作是由所谓的共享意图或我们意图所组成的。在我们的合作机制中,语言是共享意图的一个基础,我们必须与他人沟通,将彼此之间的期待放置在公共的领域之中,才能建立有效的社会规范与义务,才能促成人类的有效沟通与深度合作。总之,虽然人类的语言在认知、发声、语法和沟通方面存在差异也制约着我们之间的合作,但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增进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化,为了满足对合作伙伴的可信度及其他方面的便利或需要,我们的语言会不断变化,我们的意图也会不断趋向一致。
(节选自刘松青《语言对我们有多重要》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语言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画出了一道界限,是人类独立的标志。
B.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语言决定现实,赋予人类秩序。
C.语言是发达的思维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也是一种实践。
D.语言是合作的纽带,语言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类共同改造世界。
6.下列观点,不能体现“语言是人类独立的标志”的一项是(3分)
A.正是语言把我们和自然分离开来,而且正是通过语言结构,我们才拥有自主性。(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指标,它不仅是人类和动物的分水岭,也是人工智能至今仍无法让电脑掌握的能力。(中国当代语言学者王士元)
C.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人生来就拥有共同的语言能力和平等的推理能力。(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D.人类是唯一被赋予语言能力的动物,而语言的目的就是指出利弊,表明正义和不正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在人类由生物性向政治性转变的过程中语言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造就了人类。
B.语言通过符号和法则,将现实之物进行编码或类化处理,使世界变得井然有序。
C.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和语言来编织各种故事,这也是人们共享规范与价值的基础。
D.只有借助语言,我们才能共享情感、理念和意图,才能促成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
【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闻而悼之 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 偃,停止
C.如审有机关 审,确实
D.赍物具千数谢之 赍,赠送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飞之三日而不集 蟹六跪而二螯
C.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于凉州造浮图 乃设九宾礼于庭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亡其苦众 /劳民顿兵挫锐 /负天下 /以不义之名而不得 /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B.亡其苦众 /劳民顿兵挫锐 /负天下以不义之名 /而不得咫尺之地 /犹且攻之乎
C.亡其苦众劳民 /顿兵挫锐 /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 /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D.亡其苦众劳民 /顿兵挫锐 /负天下以不义之名 /而不得咫尺之地 /犹且攻之乎
11.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班技艺高超的一组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指出了儒书中对鲁班的记述有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第Ⅱ卷
四、(2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分)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分)
(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9分)
江城子 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2)简要赏析结尾处“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的表达效果。(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两句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诗的颈联“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而《登高》开篇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却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2)《氓》中的“______,无食桑葚。”两句诗以传说的鸟贪吃桑葚而导致昏醉带出了女子痛苦的直白:“_______,无与士耽。”然后回忆“总角之宴,_______”的欢乐情景,谴责丈夫的忘恩负义,翻脸无情。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庄重 朱以撒
①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②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③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④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⑤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⑥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影响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⑦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⑧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展开余下试题⑨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⑩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
B.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
C.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D.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
17.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6分)
19.赏析尾段划线句子。(6分)
六、(10分)
20.有人说:“人生正如春之清新,夏之灼热,秋之斑驳,冬之静穆,各季节的不同色彩,构成了多彩的岁月。请以人生各阶段的特征为内容,写一段话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不超过60字。(6分)
21.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计划开展中国女性文学人物的形象研究,依据一定的标准,
已经初定了两组候选人物。
A组:祥林嫂(《祝福》) 琵琶女(《琵琶行》) 鲁侍萍(《雷雨》)
B组:“氓”的妻子(《氓》) 刘和珍(《纪念刘和珍君》) 窦娥(《窦娥冤》)
如果将贾元春(《红楼梦》)也定为候选人物,你将把贾元春归入哪一组?并说明理由。(4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时候,中山国人酿的酒享誉天下。有个鲁国的酒店老板想得到他们的酿酒秘方,始终未能如愿。后来,他想方设法弄了些中山国的酒糟,用自己的酒浸泡,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
慕名来喝酒的人很多,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国酒。有几个曾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也说同原先喝过的没两样。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的酿酒师傅来到鲁国,听说这里也有中山国酒卖,就买来喝,刚呷一口,便吐了出来,苦笑着说:“这哪里是中山国酒?与我们的泡糟水一个味啊。”客人知道受骗,一哄而散。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2020天津市高考压轴卷语文
一、(12分)
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体会:体验、领会,强调感悟。体味:体察认识,强调细细品味的过程。该句强调阅读后的感悟,所以选择“体会”。②偏废:重视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偏颇:偏向某一方,但是不能作动词使用,所以错误。③相反相成:互相矛盾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相互联结在一起。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结合“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潜心读书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分析,选用“相辅相成”。故选D。
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横线后面句子“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分析,明确“并非……而是”的逻辑关系,根据后文“参与进来”,明确“并非简单再现”符合文意。分析选项内容,B项正确。故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拓宽”和“机制”不搭配;B项,重复赘余,“将近”和“多”都表示约数,应该去掉其一;C项,否定不当,“预防不再发生”应为“预防再发生”。故选D。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先分析题干所提供的板块标题,找到这些标题的共性,然后再进行选择。题干说这是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考生可以借助提供的板块标题判断出该人物是谁,然后再进行选择。分析所提供的五个标题来看,应是与“杜甫”有关。①出自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关,也是杜甫初到京城时所作,暗合“旅食京华”;③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关;④中的“避乱入蜀”“草堂”明显指杜甫;⑤中的“出蜀”“夔门秋兴”指杜甫的《秋兴八首》。可见,这位作家应是杜甫。A项,“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指李白;B项,“飘泊西南,老病孤舟”,暗指杜甫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C项,“无题”“接武诗圣”指李商隐;D项,“忠君爱国”“香草”指屈原;故选B。
二、(9分)
5.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项,“语言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类共同改造世界”错误。结合“虽然人类的语言在认知、发声、语法和沟通方面存在差异也制约着我们之间的合作,但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增进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化,为了满足对合作伙伴的可信度及其他方面的便利或需要,我们的语言会不断变化,我们的意图也会不断趋向一致”分析,语言的差异性制约了人类的交流、合作等,没有“制约着人类共同改造世界”。故选D。
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观点,不能体现‘语言是人类独立的标志’的一项是”,D项,这句话重点指向语言的目的。故选D。
7.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生物性的“人类”向政治性的“我们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语言“造就了人类”。C项,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和语言来编织故事,但这不是“人们共享规范与价值的基础”。D项,“只有……才”绝对化。原文为“语言是我们共享情感和理念的条件,是进行广泛深度合作的纽带”。故选B。
三、(15分)
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A项,墨子闻而悼之,意思是“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悼:悲痛,哀伤。故选A。
9.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A项,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和;C项,都是介词,替、给;D项,都是介词,在。故选B。
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还进攻的呢?其中,“苦众劳民”是并列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项;“而”“犹且”通常用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天津市20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