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试卷

阅读:427  2020-06-1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7]
2020中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浙江温州专版)6月卷(逐题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6月卷
第五模拟
考生须知:
1.模拟卷参照《2020年浙江温州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试卷结构制作。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为150分(包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积累(1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1)zhàn fang 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2)kēng qiāng
的鼓声里,飘散在书法chún měi 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 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3)shǎng xīn yuè mù 。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答案】(1)绽放 (2)铿锵 (3)醇美 (4)赏心悦目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绽”不要写成“淀”等字,“铿锵”不要写成“坚 将 ”等字,“醇”不要写成“淳”等字。
2.古诗文名句填空。(11分)
(1)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惶恐滩头说惶恐,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温州某中学的吴老师带病坚守在三尺讲台,直至倒下。她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 , ”的真实写照。
(6)中考在即,大家纷纷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两句诗“ , ”来勉励自己要用昂扬的斗志迎接人生的考验。
(7)《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
【答案】(1)满眼风光北固楼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荡胸生层云 (4)零丁洋里叹零丁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7)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理解性默写一定要审题准确,根据要求默写相关语句。一切默写都要依据现行课本,不得多字、少字、错字、别字,标点正确。注意“固、晴、历、寓、济、沧”等子不要写错。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不仅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比如作者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和不合情理的封建孝道就持批判的态度。
B.《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小说曾经易名为《西行漫记》,它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浏览完整试题C.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个青年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向善向美。
D.老舍的《骆驼祥子》语言质朴有味,儿化音的运用,如“冒儿咕咚”“赶明儿”体现了鲜明的北京方言口语特色,极为生动形象。
【答案】B
【解析】B《红星照耀中国》不是小说,而是一部纪实作品。ACD说法正确。
二、阅读(57)分
(一)名著阅读(9分)
4.小文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发现诸多古典小说中都有“闹”这一情节。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帮助小文进行探究,完成下列表格。(5分)
古典小说中的“闹” 情节概述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 鲁智深暗中护送①________(填人名),到野猪林时解救了差点被官差杀死的他,并将他一路护送到沧州。(1分)
乡绅发病闹船家——《儒林外史》 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云片糕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②________。(1分)
③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请选择其中一“闹”,联系整本书,和小文一起进行深入探究。(3分)

【答案】 ①林冲;②讹诈银子、骗银子、赖掉船费(选一个即可)。
示例1:鲁智深的“闹”是《水浒传》里的侠义精神的代表。他为了兄弟敢于抗争,他反抗的不仅是押送林冲的公差,更是当时以强凌弱、以势压人的官府。他还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他代表了《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反抗斗争的一面,也体现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状。
示例2:严贡生的“闹”则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性扭曲,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他哄吓诈骗,连小小船家的钱都要讹诈,六亲不认到不仅不关心弟弟的死,还要大闹分产……他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反面形象,是封建科举制度下乡绅地主集团中丑恶、可笑形象的代表。   
【解析】①要求学生根据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情节。鲁智深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结为好友.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为霸占林冲的妻子陷害林冲.林冲被刺配沧州。高衙内暗地里给了押送林冲的公人些银子,令他们在途中杀掉林冲.行至野猪林,二人正要动手,鲁智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原来鲁智深早料到这二人不怀好心,一路跟踪至此.而后,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②要求学生根据大致的故事情节,写清前因后果即可。严贡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云片糕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讹诈银子。③要求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析“闹”的效果。三个不同的“闹”任选一个即可。
5.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4分)
①行者道:“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今蒙菩萨亲临,饶得他死因,却饶不得他活罪。让我打他二十棒,与你带去罢。”菩萨道:“悟空,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分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动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行者不敢违言,只得拜道:“菩萨既收他回海,再不可令他私降人间,贻害不浅!”
②那菩萨才喝了一声:“孽畜!还不还原,待何时也!”只见那怪打个滚,现了原身,将毛衣抖抖,菩萨骑上。菩萨又望项下一看,不见了三个金铃。菩萨道:“悟空,还我铃来。”行者道:“老孙不知。”菩萨喝道:“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快拿出来!”行者笑道:“实不曾见。”菩萨道:“既不曾见,等我念念紧箍咒。”那行者慌了,只教:“莫念!莫念!铃儿在这里哩!”。
(1)这两个文段中的“妖怪”指同一妖怪,其真身是____ ____,(2)他化身妖怪后做了这样一件坏事: 。
【答案】(1)观音菩萨坐骑金毛犼;(2)金毛犼到麒麟山化身妖怪占山为王,掠走朱紫国王后金圣宫娘娘,害得国王久病不上朝。
【解析】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文学常识的判断要注意易错点: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1)根据文段中的“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可知,文段选自《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赛太岁原本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因为听说了朱紫国国王得罪了孔雀大明王菩萨,有三年夫妻之灾,就趁机下界抢走王后金圣宫娘娘。
(二)文学作品阅读(20分)
活 着
沙 爽
①台风将至的那天下午,我原本与客栈的老板娘约定,要搭她的车去海鲜市场,但是到银滩走了一圈回来,我突然改了主意,决定先去市区逛逛。
②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纠缠成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把海滩、街道、路旁的海鲜大排档、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一股脑地裹在里面它在燃烧,闷声不响,让空气几近微呛。我在客栈后面的小卖部里买了一瓶矿泉水,顺便打听一下去市区的公交车路线。按照店主的指点,我斜斜穿过马路,打算去对面的站点等车。
③马路正中的绿化带里稀稀落落种了些行道树——或者说是灌木,因为这条路显然是新建的,移植来的植物还未长成气候。接近十字路口,有一棵树倒是长得高大,而且居然还在开花。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嗯?怎么可能?我踏上石阶,捏住一枚尖尖的树叶。那灰绿色的叶片像极了柳叶,但是既厚又硬,接近蜡质,而背面几乎是银灰的。
④竟然是,一棵夹竹桃。
⑤我停在那里仰头看它,一时间简直喘不过气。天太热了。在十一月,这异乡的阳光和街道恍如幻觉。暌违①多年,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桃红的花朵吐出我多少年前就无比熟悉的粉黛香气。旁边枝上的那一小簇刚刚开败花瓣的边缘变成了枯褐色,但靠近花心的地方还是红的,像灰烬里包裹着一颗跳荡的心。
⑥夹竹桃,我祖母偏爱的花。许多年里,我们家一直养着几棵。它们似乎很容易成活,至少繁殖相当简易—在空酒瓶中注入清水,剪下筷子长的一截枝条插入瓶中,瓶口用湿泥封住。如此静置一两个月,枝条下方会生出雪白的长根,入春便可移进花盆。祖母和母亲常持此瓶馈赠邻里和亲友,如对方欣悦收下,她们便满面春风,谆授以养殖之法,仿佛热心得过分的送子观音。在我看来,这种花寻常得近乎贫贱,花的香味也像一个土气村姑,为什么她们如此热衷于让它芳泽远播、香火绵延?


展开余下试题⑦总的来说,这种叫夹竹桃的植物喜欢活着,喜欢繁衍像被切成两段的蚯蚓,不仅不会死去,反而执意要以双倍生还——原始的生物本性往往是泼辣的,反衬出人类的矫情。当年我不太喜欢这花,但是也说不上讨厌;我只是觉得麻烦——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⑧事实是,我在二十岁上罹患抑郁症而不自知。有一天我和父亲拌了几句嘴,一转身,听见旁边的房间里,祖母低声责备我父亲:“孩子上次差点救不回来了你不记得?”我想,大概没有人比祖母更害怕我会死去,虽然她从来不曾问起。
⑨后来我慢慢忘了想死这件事,也许是体内的血清素和多巴胺②趋于正常,如同植物茎管里流淌的隐秘汁液—造物在其中加入了何种成分,用以催生花朵或删除落叶?为什么夹竹桃执意在身体里暗藏毒汁,仍不能阻止娇嫩的花苞被蚜虫啃啮?这世界只呈现它的物理表象,却很少暴露它幕后的主使者。
⑩再后来祖母住的老房子拆迁,那时冬天已近,祖母问我要不要那棵夹竹桃它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相比于这个高度,它脚下的粗陶花盆实在太小,还不知何时磕掉了半只手掌大的一块,浇水时总会有一半水淌到外面。它看上去相当营养不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见我犹豫着没有答腔,祖母叹口气,说:“没人要就只能扔了。”
⑪其实我不喜欢这花还有一个原因:它冬季也不落叶,必须移入室内。那么多个冬天,房间里虽然生着炉子,仍能看得见口中呵出的白气我眼见它的叶子落满厚厚的灰尘,谁能一枚一枚地擦洗它们?这些积灰的叶子开始自暴自弃,先是变得枯干,然后卷翘起来,但是仍然并不肯脱落,就那样用千百只枯干的指头戳住你,让你知道,有这样一种活着祖母盼望她回迁的新居可以铺上地暖,脚踩在上面,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人老了,骨头深处蚀开深广的空洞,怕冷,怕风,怕前后左右的沟坎和凄清。但那片回迁楼整整建了六年,内中的曲折千回百转,之后又因资金缺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我的祖母,终是没有等来她的新居。
⑫那棵她希望可以托付给我的夹竹桃呢?祖母故去,许多事情再也无从问起。
【注】①暌违:分离,不在一起。②血清素和多巴胺: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和人的感觉有关,会影响人的情绪。
6.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3分)
7.请分别从夹竹桃、祖母和“我”的角度,谈谈你对文题“活着”的理解。(3分)
8.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及作用?(4分)
9.(1)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2)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不超过45字)。(6分)
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材料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答案】6.夹竹桃。
7.①从夹竹桃来说,不论处于何种恶劣环境,都能够呈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②从祖母来说,祖母一直极力呵护着“我”,希望“我”像夹竹桃一样好好地活下去。③从“我”来说,由夹竹桃身上受到生命的启发,同时,更充满对祖母关爱我活下去的感激、怀念之情。
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天气的极端炎热状态,交代了夹竹桃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夹竹桃的出现作铺垫。
9.(1)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和母亲对邻里与亲朋欣然接收夹竹桃时的激动与喜悦,表现了祖母和母亲对夹竹桃的偏爱。
(2)略。
【解析】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①—⑤段写“我”在烈日当空的一个十字路口旁边,见到了一颗开着花的夹竹桃树,由此引出对祖母养夹竹桃树的回忆(⑥——⑪段),最后一段(⑫段)写祖母的夹竹桃随着祖母一同离我而去。因此,这篇文章围绕夹竹桃来写,夹竹桃就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7.根据题意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有不少内容都表现了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如第②段对天气的描写以及第③⑤⑥⑦⑪段对夹竹桃的描写,都表现了夹竹桃不论处于何种恶劣环境都能顽强地生长。从祖母这个角度来说,祖母非常喜欢夹竹桃,就是因为夹竹桃生命力非常地顽强,她希望“我”也能像夹竹桃一样顽强地活着。因此,她养育着夹竹桃,也极力呵护着“我”,哪怕父亲和“我”拌嘴,她都责备父亲;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我曾经患过抑郁症,觉得活着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曾经产生过轻声的念头。后来由于祖母的呵护和夹竹桃身启发下 ,觉得自己要像夹竹桃一样好好地,顽强地活着,才对得起祖母的爱。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8.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这是自然环境描写,作者把灼热的空气比作是一个巨大的、白光闪闪的线团,这个线团把周围的一切都裹在里面它在燃烧,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天气的极端炎热状态,而接下来“我”看到的那棵夹竹桃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从而表现了夹竹桃生命力的顽强。据此理解答题即可。
9.(1)从描写的角度分析这句话,“持”“馈赠”“授”是对祖母和母亲的动作描写,表现祖母和母亲馈赠夹竹桃时的热心和对夹竹桃的偏爱。 “满面春风”是对祖母和母亲的神情描写,表现了祖母和母亲对邻里与亲朋欣然接收夹竹桃时的激动与喜悦。这些描写非常的生动形象,让人如同身临其境。(2)本题要求联系文章,参照下面两则材料任一形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寄语。此题只要能结合夹竹桃的顽强的精神进行答题,语言富有诗意,能给人以启迪、感染,不超过45字即可。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分)
谈谦虚
朱光潜
①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
②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
③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尽善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0.请简述第①段的论证思路。(3分)
11.(1)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2)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谦虚的作用。(3分)
【答案】10.首先分析谦虚的内涵,接着分析谦虚的内因,然后和不知天高地厚者对比,点出谦虚消极和积极的意义。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铺垫。
11.(1)运用了比喻论证。通过通俗的比喻论证了“人的谦虚,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的观点。
(2)谦虚必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谦虚“知不足然后能自强”;谦虚是对崇高意识的虔诚和向往。
【解析】10.本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答题时应注意,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首先分析什么是谦虚:“ 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接着分析谦虚的内因“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然后和不知天高地厚者对比“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点出谦虚消极和积极的意义。
11.(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把谦虚比喻成谷和水,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形象证明谦虚的内涵和力量: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
(2)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通读全文,找到关键词句归纳,根据“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 ”等句子从三方面归纳作答。
(四)古诗文阅读(4分)
一剪梅   舟过吴江①
蒋 捷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2(1)“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
(2)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2分)
【答案】12.(1)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2)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解析】本试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2.(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采用了反衬的手法,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与作者的凄苦形象对比,突出思归的心绪。(2)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句中的意思;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A.未尝离左右 ________ B.或以语话稍多 ________
C.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________ 《幼时记趣》 D.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________
1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3分)
虽名医不迨也
1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4分)
16.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的任元受是个孝敬父母的典范,请写出《三字经》中孝顺父母的一个句子(3分)
【答案】13.A身边;B.稍微;C.介词,用;D.介词,因为。
14.虽/名医/不迨也
1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16.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解析】13.A.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B.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C.句子大意为“慢慢地用烟喷”,以:用;D.“其得疾之由,或以饮 ”中的“以”,介词,因为。
14.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名医也比不上他。“名医”为名词,作主语,其前后停顿。根据句意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相关:关于“2020中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