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14  2020-06-2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4]
甘肃省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武威六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画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再到近期曝出的画家陈琦涉嫌抄袭,艺术界接连曝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大众的深度思考。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处于信息不发达年代的抄袭行为在当下已无市场。同时,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那么,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借鉴”“抄袭”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
在学习艺术和创作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模仿、借鉴性质的行为,但艺术家是否赋予作品新的涵义,是作品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比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画家提香的名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作品的场景、构图、色调等取自于其师兄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19世纪的法国画家马奈则又受到提香的维纳斯的构图影响创作了《奥林叱亚》,他的另一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则直接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帕里斯的评判》中的构图。再比如,中国绘画历史上也不乏以临摹为荣的传统,元代画家黄公望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拟北苑”,“拟”即有“仿”“模”之意,“北苑”就是他所尊敬的五代画家董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都没有在作品的形式上照搬、照抄,而是基于理解原作品的精髓下,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再创造。在信息高度流通的当下,如果艺术作品的互融互鉴无可避免,创作者应像上述古人那样,基于自身的艺术理念,在不违背真诚独立的创作精神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语境下实现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上的碰撞与融合,进而表达自己的鲜明的艺术观点。
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当代画家靳尚谊临摹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经典作品,是寻找他在新的时代激变下的内心感受,是表达他对经典的崇尚和敬仰。同样是模仿,为什么没有人质疑靳尚谊?可以肯定的是,抄袭者“盯上”的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叶永青的作品售价比原作者高出一百倍以上的价格,难怪会激起希尔文的声讨。作品创作的初衷反映了作品的文化担当和价值层次,以虔诚之心为之或以功利之心为之,作品反映的状态也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家想赢得市场的尊重最终取决于艺术家本人的道德定力。
对于何为抄袭,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但大众对抄袭行为的理解和判断也还停留在舆论的导向上,没有更合理的解释。毕竟,艺术作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无法通过一般的技术手段作出鉴定。即便是专业的艺术评论家、研究者以及专家等在评判标准上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任何抄袭都难逃公众的眼睛,面对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依靠抄袭混迹艺术界,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无论创作者选择何种表现方式,艺术家都应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世界、理解人性、表达情感、丰富社会观念。对于那些一味窃取他人艺术形式,一味以市场利益为目的的抄袭者,其作品只能是没有任何文化语境的艺术泡沫而最终被人们抛弃。
(吴江涛《“创新”四通八达“抄袭”无处可藏》)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市场化、信息化的影响以及艺术门类的相互渗透,艺术创作的借鉴与抄袭已成常态。
B. 如果艺术家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那么他对前人的模仿、借鉴就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抄袭。
C. 人们对同样基于模仿的作品的态度截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抄袭者的作品售价高得离谱。
D. 是模仿、借鉴,还是抄袭,虽然无法界定,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拷问将使抄袭难以生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论述了艺术创作中模仿、借鉴与抄袭的区别。
B. 文章列举古今中外事例论述了独立创作的重要性,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C. 文章以靳尚谊为例,说明艺术家获得市场的尊重关键在于艺术家的道德定力。
D. 文章提出问题后,既分析了抄袭事件出现的原因,也指出了抄袭的后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艺术界依靠抄袭牟利的人将无处遁形。
B. 那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了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一定会拥有现实魅力。
C. 尽管受鉴定技术的限制及评判标准有分歧,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艺术抄袭者的生存空间仍将越来越小。
D. 标题中“四通八达”是指那些在模仿与借鉴中有所创新的作品将获得优厚的利益回报。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文中没有说抄袭已成常态,只说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原文,“传统艺术形态已被市场深度融合,各艺术门类间的相互渗透、互联网信息的植入,使得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改变”。
C项,人们对于两种作品的态度不同,并不只是因为抄袭者的作品售价高得离谱。原文,“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但只要它是依托于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那它一定会拥有独特的现实魅力”,所以,“作者认为,抄袭者盯上的不只是视觉构思,更重要的是这种构思中的商业利益”。人们的质疑往往是因为作品本身没有源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D项,“无法界定”错,原文中说“对于何为抄袭,法律上有明确的定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项,文章列举古今中外事例,不是为了论述独立创作的重要性,而是说明判断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于艺术家是否赋予了作品新内涵。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D项,从文章第三段来看,“四通八达”是指那些在模仿与借鉴中有所创新的作品将具有独特的现实魅力,获得市场的尊重,但不一定是优厚的利益回报。
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愿,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2月3日,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以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数据显示,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如考勤签到、会议沟通、项目管理/协助、在线审批等)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特定场所,居家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并未像国外发达地区一样得到较好的发展,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
目前中国在线办公软件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互联网企业,以办公软件作为其他业务的廉价获客渠道,这种类型软件相对简单,覆盖面广,但不深入,如钉钉、企业微信等;一类是专业在线办公软件,功能深入,但较为单一,如CRM系统。
(摘编自《疫情防摔下全国近两亿人开启居家办公模式》)
材料二:
在家办公不是没有好处,比如,没有太多协同性的工作,理论上完全适合在家办公,对北上广深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来说,还节省了大量通勤的时间。
理论上,没有了上班的仪式感,人会在潜意识里变得放松,适度的放松,或许也会提高效率。但也会怕,怕的是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这些会成为思想的病毒,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
在家办公为什么会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因为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信息不对称。在家办公,你和公司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公司没法全面掌握你工作的过程,只能100%地根据结果来“评价”你是否努力,前者可能导致你过度放松,后者则会导致你过度紧张和焦虑。
在家办公,要么是工作对家庭和生活的进一步挤压,要么是“散事”对工作的入侵。你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取舍和平衡,这也意味着,在家办公并不会比正常上更轻松。工作是有短期、长期明确目标导向的,而家庭和生活则不然——家,是一个放松、舒适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太多琐碎任务的场景,这个场景,天然和工作不兼容。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和“工作”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
(摘编自《在家办公:当职场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远程办公看似很诱人,但是实际操作却面临许多挑战。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比如,可以带回家和独立完成的灵活工作,相对来说容易安排远程办公;工作日程固定、要求相互依赖和人与人交流的工作,比较难以安排远程办公。对于员工个人而言,也因人而异。相对来说女性承担较多的家庭职责,对远程办公的需求更大。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不希望在工作时间离群索居,一些人害怕因远程办公而被孤立。缺少规划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员工,参与远程办公可能会出现工作拖延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在远程办公和协同办公的软件应用方面,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的“飞书”等都是典型代表。
来自企业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员工打消对远程办公的顾虑。对于规划意识不强的员工,要通过考勤、打卡、验收等方式使其增强时间观念。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除了企业,一些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也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办公方式。特别是同疫情防控直接联系不大的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灵活办公来减少员工通勤和接触,避免由此导致的聚集性疫情。
(摘编自《防疫时期的灵活办公应该如何安排》)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
B. 目前我国在线办公软件主要有互联网企业所供软件和专业在线办公软件,两者各有优劣。
C. 信息不对称会让在家办公的人出现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的状态,而这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利于工作。
D.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党政部门也可如企业这样做,采取远程办公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员工接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企业居家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的发展不如国外发达地区,这是因为中国企业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
B. 在家办公的人既要顾及单位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是否满意,也要顾及没有公司的监督是否会导致自己过于放松。
C. 家庭和生活的场景天然和工作相矛盾,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
D. 不同的人群有着各自的具体情况,他们对居家办公的需求也不同,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
6. 请结合材料,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
【答案】4. A 5. B
6. ①企业要评估适合远程办公的人员和工作,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②企业要为在家办公的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③企业可以运用一些技术,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 “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分析有误。从文中“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的信息可知76.8%并不是所有企业数而是指在家办公者。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项,因果分析不当,原文“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
C项,“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表达绝对,根据文中“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和工作’,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的信息可知,将家庭生活场景与工作处理好了是能在家里愉快地办公的。
D项,“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分析有误,不是“企业不希望”而是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自己不希望在家工作。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
本题要求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相关内容主要在材料三:“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对于规划意识不强的员工,要通过考勤、打卡、验收等方式使其增强时间观念。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据此分点表述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匠
俞平伯
到了一家花场门口。栅栏虛掩着,我用手一推,“呀”的一声露出一片平地。紧靠西墙,有三间矮屋。旁边有口井,上面安着辘轳,井口现出几条很深的凹纹,是吊桶绳子磨的。场上收拾得非常干净,一排一排摆列许多花盆,是些山茶、碧桃、金雀、迎春、杜鹃之类。轻风掠过,一阵阵花草的香气。冰哩!雪哩!我不多时还看见你们。花开得这般快呀!
一个花匠,年纪不过四十上下,酱色的脸膛显出些皱纹,好像也还和善,手拿把剪刀,脚边放着一堆棕绳,蹲在地上做工。
他正在扎榆叶梅呢。树上有稍为桠杈点的枝子,只听他的剪刀咯吱咯吱几响,连梗带叶都纷纷掉下。他却全不理会,慢慢的用手将花稍弯转差不多要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掐住,那手拿棕绳紧紧一结。从这枝到那枝,这盆到那盆,还是一样的办法。
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所以都是几盘几曲滚圆的一盆,好像同胞兄弟一般。有两盆花梗稍软一点,简直扎成两把团扇。那种“披风拂水疏乱横斜”的样子,只好想想罢了。
但花开得虽是繁盛,总一点生趣没有;垂头丧气,就短一个死。我初进来觉得春色满园,及定睛一看,满不是这么一回事。尽管深红浅紫鸭绿鹅黄又俏又丽的顔色,里面总隐着些灰白。仿佛在那边诉苦,又像求饶意思,想叫人怜他,还他的本来面目。那种委曲冤屈的神情,不是有眼泪的能看的。真狠心的花匠!他也是个人呵!这不过是我旁观的痴想。花儿不会说话,懂得什么呢?他受了痛苦,只有开一朵朵的鲜花,给他赏玩,让他赚钱。我不禁问道:“好好的花扎了不可惜吗?”
他说:“先生,你别开玩笑啦。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


展开余下试题我才知道这都是烘出来的唐花,不然三月天气,哪里来许多花呢。便问道:“我看不扎倒好,你何必费事?” 他答道:“你不喜欢不行,喜欢的人多着呢。前两天张大人差个管家来买一百盆花。花刚出房,有许多还没扎。他们现逼着要,把我忙得手当脚做,才讨他一个喜欢。这碗饭好不容易吃!”
我方才明白他们原是靠花做买卖,只要得顾客的欢心,管什么花呢!他们好比是奴才。阔人要看这种花,花没有开,便用火烘;阔人喜欢花这个样子,花不这么生,便用剪刀来绞,绳子来缚。如果他们不这样办,有人夸奖吗?有人照顾吗?本来好名气同黄的白的钱是世界上顶好的东西,再没有好的东西!
话虽如此,但是花的可怜总是真的。我既觉得这样,何以早早晚晚殷勤照顾他的花匠,偏一点不动心,整天的绳儿剪子忙个不住?难道一个人除吃饭穿衣以外,竟没有别的喜欢东西吗?我一点不懂。
想到这里,方要转身出去,但两只脚偏钉在地上,不听我的命令。我又痴想,倘若有了钱,把许多的花一齐买回,痛痛快快把绳捆索绑的牵缠解个干净。魔鬼都死了,只留那可爱的天真,自然的美。
正想的时候,远远听得呜呜怪叫,我便呆了。一忽儿,栅门开处,看见有一辆红色的汽车,里面有个白须的绅士,带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慢慢下来。花匠一看见,便抢上去,满面堆笑道:“您老带着小姐来得这样早呵。”一种肉麻的神气,不是能够比方的。然而我方且自幸我不是阔人,他还没有用那种面孔来对我,叫我不能哭,不能笑。
那老者穿着狐皮袍子,带了顶貂帽,一望便像个达官。那女子手上带个钻戒,一闪一闪在花匠眼睛前面只管发光,但脸上总白里带青,一点儿血色没有。
听得她老子说道:“娴儿,赌输的钱有什么要紧。不要说四五百块钱,就是再多点,怕我不会替你还吗?你不要一来就不高兴。你看那花扎得多么整齐。”
那女孩只是不响,低着头,并着脚,一步一步地捱着走,拿条淡红丝巾在那边擦眼睛,露出一种失眠的样子。
他俩走了十几步。老头子回头看看她,说道:“昨天牌本来散得太晚,天都发了白,弄得你没有睡。我带你来看花,借着消遣消遣。你既倦了,也许睡得着,花不要看了,我们回去罢。”
那女孩嘴里说了几句话,——很轻很轻——我也模模糊糊没有听见什么。
忽然,蓦地里澎腾的一声怪响。
我那时分,早已痴痴地出神,忘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了,被午炮一声,方才惊醒。我站在这里,已经快有两点多钟的光景,红炎炎的太阳,正晒着我的头顶,我好像有许多没头绪的心思,只是说不出,直瞪着眼睛,看许多花在阳光底下淌泪。停下来半晌,把眼一低,慢慢的转身踱出。
那匠人还是扎他的花,猛然一抬头,露出深黄的牙齿,对我嘻嘻一阵冷笑。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篇呈现了花场一片鲜花盛开的动人景象,与后文花几被“扎过”之后“一点生趣没有”形成对比,从而突显花匠的狠心。
B. “原来他心里先有个样子,把花往里面填”,写出了花匠扎花技能的娴熟,故而作者紧接着赞叹“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
C. 前来买花的是“张大人”“绅士”这类人,他们的喜好决定了花的命运,也决定着花匠的境界,这揭示了当时上层人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D. 小说按照时间的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中融合抒情和议论,语言自然朴实又不乏雅致,故事简单又意蕴深邃,艺术特征非常鲜明。
8. 花匠在“扎花”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心态?请结合小说分析。
9. 娴儿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自得:认为自己“手脚快”,技能娴熟;②迎合:投其所好,为满足别人的喜欢;③趋利:为获利而工作;④漠视:无视花的生机,只作为获利的工具。
9. ①“娴儿”与被花匠养在温室的鲜花互相衬托,突出了被束缚了自然天性者命运的可悲,能引发读者对娴儿这类人命运的思考;②备受父亲娇宠溺爱的娴儿,虽然正当花季,却赌钱、消遣度日,表达了作者对上流社会消极颓废风气的批判;③娴儿着笔不多,能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拓展了文章的艺术空间。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这一园的花多半已经过他的妙手了”错,“妙手”不是赞叹,而是讽刺。从原文中“他的剪刀咯吱咯吱几响,连梗带叶都纷纷掉下。他却全不理会,用手将花稍弯转差不多要成椭圆形,然后用手掐住,那手拿棕绳紧紧一结”这几句的叙述可以看出,他是在“摧残”这些花。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述,是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是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手法来表现其心态,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本题思路的第一点,通过我和花匠的对话描写,如,我不禁问道:“好好的花扎了不可惜吗?”他说:“先生,你别开玩笑啦。这些花从窖里拿出来,枝枝桠桠,不这么办,有人买吗?你看墙角边一堆梗子,都是我昨天剪下来的,我的手脚多快”,表现了花匠认为自己手脚勤快的那种自鸣得意的心态;
第二点,当我说“不扎倒好,何必费事”时,他的解释是:“喜欢的人多着呢。前两天张大人差个管家逼着要,把我忙得手当脚做,才讨他一个喜欢。这碗饭好不容易吃!”,“喜欢的人多着呢”和“才讨他一个喜欢”可以体现出花匠为了满足别人的喜欢,故意迎合的心理;
第三点,从我对待这件事的看法---我方才明白他们原是靠花做买卖,只要得顾客的欢心,管什么花呢!他们好比是奴才。可以体现出花匠为了私利,只顾迎合顾客而不择手段的“摧残”这些花的心理状态;
第四点,从我的感慨---花的可怜总是真的,既觉得这样,何以早早晚晚殷勤照顾他的花匠,偏一点不动心,整天的绳儿剪子忙个没完。可以体现出花匠为了私利,漠视花的生命的心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解答本题,人物塑造上,文段中写道在父亲的溺爱下,娴儿每天过着打牌的生活,她也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与上文花匠养在温室的鲜花的命运有相似之处,“花”与“人”互相衬托,突出了被束缚了自然天性者命运的可悲,从而引发读者对娴儿这类人命运的思考;
主题思想上,文段中通过老爷子和她女儿的话“赌输的钱有什么要紧。不要说四五百块钱,就是再多点,怕我不会替你还吗?”,从侧面可以看出“娴儿”这个形象有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她正当花季,却赌钱、消遣度日,表达了作者对上流社会消极颓废风气的批判;
艺术效果上,文章结尾部分才出现这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武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