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87  2020-06-1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7]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
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试题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8 页,22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陶渊明对自我的体认
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任真适性,也就是让自己如其所是的那样本真存在,让自己去其遮蔽而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现在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是:对于陶渊明而言,什么样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存在?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才不违其本性?要如其所是的那样存在就得先知道自己是谁,要如其本性的那样呈现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就可能在生活中装出一副自己非其所是的样子,因而,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正是从这一角度,卡西尔断言“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不过,“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只是指二者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并不能分为前后两截,人总是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成为自我。人是一种不断地反复审视和探究自身的存在物,自我认识不仅是自我存在的一部分,甚至就是自我存在本身。陶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出仕的过程也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矫厉”和扭曲自己以迎合官场的痛苦经历中,他才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在本性。
陶渊明对自己青少年时的天性和志趣的描述彼此矛盾,有时他写“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此诗中陶渊明是那般志大气雄而又豪侠莽撞;有时他又写自己“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诗中青年诗人又是那般闲静淡泊,超然世外。前后诗歌所描绘的好像是两个陶渊明,陶渊明自己恐怕也不能马上做出肯定的回答,他早年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早期形象勾画的相互出入显露了他对自我认识的矛盾。
自己给自己勾画出的自我形象,是他自己如何确立自我身份的前提,是建构自己存在方式的参照系,“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①。陶渊明对自我认识的矛盾造成了他存在方式的冲突,造成了他在人生旅途中进退出处的左右摇摆。老来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所谓“东西游走”指游宦四方。年少时从仕于千里之外,身奔走在仕途而心仍念于家里。从仕时也有想摆脱事务而求自适自在的志向,曾表达了自己是为时势所激被驱上了游宦羁役。所以他有“心为形役”的苦恼,而心与身的冲突与分裂,更让他产生了害怕失去此生的焦虑与不安。
陶渊明认识自我的途径是在个人生存的困境中来审查自己存在的根基,在身心分裂时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一次次踏入仕途后的烦恼痛苦,一次次在官场中的怅惘失落,不是因为自己的才能被压抑、政治地位受到威胁、同僚的排挤,主要是由于官场的气氛、人事的羁绊与自己的心性不合,屈己从人便造成了自己的身心分裂。陶渊明用了十几年“东西游走”的光阴,经过行迹的出处不定和精神的痛苦矛盾,终于对自我获得了异常深刻的体认,用漫长的生命旅程换来了一句沉甸甸的感叹——“聊复得此生!”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有删改)
注:①赫舍尔:《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因此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
B. “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陶渊明出仕的过程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最终认清了自我。
C. 陶渊明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显露了他一直以来对自我认识的矛盾。
D. 陶渊明“东西游走”经历的内在原因是“少儿穷苦”,游宦四方给他带来了“心为形役”的苦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论证环环相扣,文章先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入手立论,再从实现自我先要认识自我的角度切入,论证了陶渊明的自我体认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B. 文章善于引用理论,例如卡西尔的“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以此来论证陶渊明的自我认识应基于对自己生命真性的认识之上。
C.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以突出陶渊明早年自我体认时的矛盾。
D. 本文的第二段与三、四段之间构成了总与分的关系,阐述了陶渊明的进退的左右摇摆实为心与身的冲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卡尔西说“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对于陶渊明而言,要实现自己任真适性的理想就得先知道自己的本性。
B. 其实,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与成为自我的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而陶渊明的屈己经历也让他渐渐成为自我。
C. 从仕后念家,始出便思归,这成为了陶渊明每次出仕的心理模式,陶渊明的这种心理最终让他明白役于人是由于役于己。
D. 陶渊明身上的确曾有过对功名的向往,但现实使他身心分裂,难以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终成他深刻的自我体认。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要求选“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有误,原文中说“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就难以确定自己的本分,就可能在生活中装出一副自己非其所是的样子,因而,任真适性的人生理想首先必须落实在对自己生命真性的体认上”,所以选项将原文因果倒置。
C项理解有误,原文中说“他早年对自己根本没有形成一副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早期形象勾画的相互出入显露了他对自我认识的矛盾”,选项中扩大了范围。
D项中“陶渊明‘东西游走’经历的内在原因是‘少儿穷苦’”说法有误,“少儿穷苦”不是内在原因,应是客观条件。而且原文中说“自己是为时势所激被驱上了游宦羁役。所以他有‘心为形役‘的苦恼”,所以苦恼的原因是心与身的冲突与矛盾。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本题D项中“阐述了陶渊明的进退的左右摇摆实为心与身的冲突”说法有误。阐述的是“陶渊明每次出仕都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深化,出仕的过程也就是他自我认识的过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项中“但现实使他身心分裂,难以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在身心分裂时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8月22日,“一带一路主题影片《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国内首映会。影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据了解,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在首映会现场,导演邓斐解读片名时说,影片旨在用梦想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人联结在一起。因为对梦想的共同追寻,就有了共同的命运。“中国元素正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人,让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得更加顺畅。”导演曲江涛说。影片主创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资深电影、纪录片创作者组成,摄制团队总计300余人。本片编剧盖伊•希伯特曾担任电影《天 空之眼》的编剧。他在首映会上表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正如影片中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所展现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同时推动科技和文化交流。据介绍,《共同命运》影片将于8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8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的建设思路愈发清晰,而十九大擘画的蓝图,让世界更加看好中国未来。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019年10月14日)
材料三: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里的相关阐述,让国际社会再次看到了中国真诚拥抱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展开余下试题“更大规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国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白皮书中短短几句话背后,是中国携手世界同行的动人故事。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5日,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中《共同命运》这部影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
B. 讲述了沿线国家普通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
C. 让全球观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
D. 解读了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更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类向前进的共同梦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企业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出了贡献,获得掌控权。
B. 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不仅使自身从中受益,也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C.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沿线各国人民达到小康水平。
D.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
6. 为什么说“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B
6. ①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②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中国道路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A项,“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影片聚焦……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第二段“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可知,该影片为了拍摄而行程约30万公里,展现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A项,“获得掌控权”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可知,“获得掌控权”无中生有;
C项,“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沿线各国人民达到小康水平”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可知,选项将“会给”说成“带来了”,故C项错误;
D项,“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 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可知,D项忽略了“普遍认为”和“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故D项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和指向,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措施,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本题要求分析“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原因,筛选原文,考生容易找到材料二第二段“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材料二第二段“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分析材料三第二段“更大规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国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还可概括出一个答案: 中国道路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疯娘
王恒绩
每个人都有娘,我也有,可我娘是个疯子。我们全家至今都不知娘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为什么疯了?
23年前,有个年青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她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滚,依然在村里转悠。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被机器绞断了左手而截肢,又因家穷,一直没能娶亲。奶奶见那女子还有几分长相,就动了心思,围着那疯女人转了三圈,点点头说:“嗯,不错,一看就能生娃。” 奶奶决定收下她给我父亲做媳妇,等她给我家传个香火后,再看情况是否把她撵走。
只是,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把我抱走了,而且从不让娘拢边。
尽管娘的奶水胀得厉害,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原来,奶奶说娘的奶水里有“神经病”,要是传染给我就麻烦了。
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沼里挣扎。特别是添了娘和我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奶奶决定把娘撵走。一天,奶奶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娘添了一大碗,说:“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的人家过,以后也不准来了,啊?”娘在奶奶的逼视下,突然有个很奇怪的举措,她将碗中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奶奶。奶奶呆了,原来,娘是向奶奶表态,每餐只吃半碗饭,只求别赶她走。奶奶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奶奶也是女人,她的强硬态度也是装出来的。奶奶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然后重新板起脸说:“快吃快吃,吃了快走。在我家你会饿死的。”
娘似乎绝望了,连那半碗饭也没吃,踉踉跄跄地出了门,却长时间站在门前不走。娘走拢来, 一双手伸向婆婆怀里,原来,娘想抱抱我。奶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襁褓中的我递给了娘。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 ,笑得春风满面。娘抱我的时间不足三分钟,奶奶便迫不及待地将我夺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门……
娘终于走了,可走了娘的家还是没法走出贫困。
没想到,在我六岁那年,离家5年的娘居然回了。她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还有些枯黄的碎草末。娘坐在村前稻场的石磙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当我和一群小伙伴站在她面前时, 她急切地从我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娘终于盯着我,死死地盯住我,咧着嘴叫我:“小果……球……球……”娘站起身,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我怀里塞。我却一个劲地往后退。我大失所望,没想到我日思夜想的娘居然是这样一副形象。我扭头就走了。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
而我老大不乐意,娘丢了我的面子。我从没给娘好脸色看,从没跟她主动说过话,更别想我喊她一声娘。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冬日,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一些同学嘻嘻地笑,我羞得面红耳热,让她走开些。娘不为所动,依然站在那里喊:“果果……伞……”班上最调皮的范嘉喜还刻意模仿娘那含糊不清的叫声:“果……伞……”这一学,全班都哄堂大笑。我抓起面前的文具盒,猛地向他砸过去,我俩厮打起来。我个小,被他轻易压在地上。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娘像个大侠似地飞进来,一把抓起范嘉喜,举向半空,居然将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水塘里,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幸亏学校烧饭的大师傅将范嘉喜从水塘里捞了起来。


展开余下试题娘为我闯了大祸,她却像没事似的。在我面前,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讨好地看着我。我明白这就是母爱,即使神智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因为她的儿子遭到了别人的欺负。当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叫了声:“娘!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然后像个孩子似的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 。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积劳成疾的奶奶却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难了。由于是住读,学业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一月而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炒好咸菜和青菜,然后交给娘送去。二十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记下来,她每个星期天为我送一次,风雨无阻。
也真是怪,凡是为儿子的事,她一点也不疯。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十多个野鲜桃,我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娘说:“我……我摘……”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娘临走前,我照例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送走娘,我又扑进了高考前的最后总复习中。
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到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岔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桃上。”婶婶不容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冷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陪着我落泪……
2003年8月7日,我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时,湖北一家著名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家门。
我神情凛然地把这份迟来的鸿书插向娘亲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善用扬抑的表现手法,使我起初对疯子娘的厌恶,与逐渐转变产生的对母亲的深深念想 构成对比。特别是小果最终的忏悔“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把故事推向高潮。
B. 小说善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用家中缺衣少食暗示当时社会黑暗,民生艰难。就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自己勤奋努力,最终脱离苦海,却难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C. 作者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家门”,表达了对娘的无比的感恩与怀念。
D. 小说妙用突转的手法,写母亲为了儿子摘野樱桃而离开人世,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也成了儿子更加发奋学习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直接动力。
8. 小说中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娘不善言辞,甚至也没有美丽的笑容,很少有开心幸福的时候,小说中仅有4处描写了娘快乐的 笑容(原文已画线),请你任选3处分析娘的内心世界。
【答案】7. B 8. 奶奶是一个生活辛酸、苦苦挣扎、终究不失善良的底层妇女。①生活辛酸:为了家族兴旺,为儿子选择一个疯子妇人做妻子,而做母亲的心一定是极其痛苦的;②苦苦挣扎:为了持家生活,竟然可以硬起心肠,强行把疯娘赶走,其内心的煎熬实则是难以用言语描写的;③不失善良:虽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好好对待疯娘,但最终还是让疯娘回了家,接纳了更加苦命的媳妇。
9. ①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抱一抱儿子 渴望得以实现,内心充满惬意美妙的感觉,特别容易满足。(或答:这是一种满足的笑)②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看着儿子上学,有望成才,内心得到了安慰,做娘的心中隐隐有种期待。(或答:这是一种安慰的笑、期待的笑)③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初尝被儿子称呼的感觉,甜蜜温馨,幸福得不知如何是好。(贬词褒用,不是傻,而是不善表达幸福的感觉。或:这是一种幸福的笑)④娘嘿嘿地笑了:被儿子赞扬与理解,感觉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心中充满了得意。(或答:这是一种得意的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
B项,“善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用家中缺衣少食暗示当时社会黑暗”错误。依据第五段“那时,我家依然在贫困的泥沼里挣扎……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的人家过”可知,文中写的是20多年前农村家中的缺衣少食的贫困,没有用“象征”手法,也没有暗示社会黑暗。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来正面描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
依据第二段,“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被机器绞断了左手而截肢,又因家穷,一直没能娶亲”,奶奶决定将流浪的疯子做他的媳妇,可知奶奶生活和内心的悲苦心酸;
依据第五段“媳妇儿,这个家太穷了,婆婆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点的人家过”、第四段“可我没能吃到娘的半口奶水,是奶奶一匙一匙把我喂大的”可知,奶奶为乐持家生活,劳累又不得已撵走儿媳的苦苦挣扎;
依据第八段“我扭头就走了。奶奶和父亲却把娘领进了门”,可知奶奶最终还是让疯娘回了家,接纳了更加苦命的媳妇,说明奶奶的善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分析人物表情神态,然后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态度。
第一次笑是在第六段“娘第一次将我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 ,笑得春风满面”,写出了娘第一次抱到儿子的开心和满足,也是母爱的体现;
第二次笑是在第十段“奶奶让娘给我送雨伞。娘可能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像个泥猴似的,她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我傻笑”可知,娘看着儿子上学,有望成才,所以她的笑是安慰和期待的笑;
第三次是在第十一段“这是我会说话以来第一次喊她,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我,然后像个孩子似 羞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这次微笑是娘第一次听到儿子称呼后,甜蜜温馨的幸福之笑;
第四次是在第十四段“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这次微笑是娘被儿子表扬能干后的满足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五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