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444  2020-06-2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4]
2020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一模汉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 ★ 启用前
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汉 语
(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哺育(bǔ) 省亲(xǐng) 豢养(huàn) 戛然而止(jiá)
B. 修葺(qì) 遏制(è) 箴言(jiān) 风雪载途(zǎi)
C. 蜷伏(quán) 模样(mó) 狭隘(ài) 翘首期盼(qiào)
D. 绽放(zhàn) 参差(cēn) 荟萃(cuì) 处变不惊(ch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B项,“箴言”读音应该是zhēn;“风雪载途”读音应该是zài;
C项,“模样”读音应该是mú;“翘首期盼”读音应该是qiáo;
D项,处变不惊读音应该是chǔ。
故选A。
【点睛】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及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喧哗 决别 粗犷 络绎不绝 好高鹜远
B. 潮汛 怂恿 彗星 花团锦簇 张皇失措
C. 狼籍 幅员 推崇 栩栩如生 忠贞不逾
D. 贮蓄 诬蔑 屏嶂 耐人寻味 不屑置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A项,“好高鹜远”应该是“好高骛远”;
C项,“狼籍”应该是“狼藉”,“忠贞不逾”应该是“忠贞不渝”;
D项,“屏嶂”应该是“屏障”,“不屑置辨”应该是“不屑置辩”。
故选B。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3.下列各项能够完全构成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近况——远景 潦草——完整 强壮——瘦弱
B. 空虚——充实 领先——落后 俭省——华丽
C. 灵活——延迟 埋没——发现 温饱——饥寒
D. 廉价——昂贵 浓郁——清淡 萧索——繁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词语意思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反义词。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作答时需要考生理解词语意思,认真比对,选出正确答案。


浏览完整试题A项,“近况——远景”不是反义词。近况,指近时的情况;远景,指远处的景色。
B项,“俭省——华丽”不是反义词。俭省,指不浪费财物,节省;华丽,豪华美丽。
C项,“灵活——延迟”不是反义词。灵活,意指敏捷,不呆板;延迟,推迟到较后的时间。
D项,都是反义词。
故选D。
【点睛】完成反义词试题要结合平时所积累的字词知识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意惨淡 教训惨痛 伤亡惨重 脸色惨白
B. 放松警惕 放弃计划 放声歌唱 放大图像
C. 加重负担 加速疼痛 加强锻炼 加剧发展
D. 凌空高挂 凌厉攻势 凌乱屋子 凌辱弱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词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词语的恰当搭配。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否恰当,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法,是否符合运用习惯。
C项,“加速疼痛”和“加剧发展”搭配不当,应该是“加速发展”“加剧疼痛”。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一方面要仔细分析语法,另一方面考生平时要多积累。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
A.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既不能过于标新立异,也不能过于墨守成规。
B. 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意见不谋而合,其他人仍然还是莫衷一是。
C. 青年人要懂得高瞻远瞩,而且一定要在时代的潮流中乘风破浪。
D. 如果不能在困境中守望相助,反而落井下石,再深的情感也会破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成语意思,分析成语词性的能力。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本题主要侧重词性的考查。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混词性的成语。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成语的用法,然后根据句子内容分析成语的词性。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故意以与众不同显示自己。褒贬都有。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是贬义词
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是中性词。
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是中性词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是褒义词
乘风破浪: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是褒义词
守望相助: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是褒义词
落井下石:指看见人要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是贬义词。
故选C。
【点睛】分辨成语的词性,可用以下方法:第一、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二、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与成语相关联的信息;第三、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词性。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B.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在南海侵犯我国领土、妄图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 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D. 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项,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也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使用正确。
B项,牟取,赚取非法的利益,有犯罪行为。使用正确
C项,劝导,规劝开导;耐心劝导。使用正确。
D项,赡养,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上帮助和生活上照顾。应该是用在子女对父母的照顾,句中运用错误,应改为“抚养”。
故选D。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彩像一位艺术大师,让雪山增添了不尽的神奇。时而云蒸霞蔚,玉龙山 ;时而碧空如水,群峰 ;时而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 ;时而晚霞似火,雪峰如披红纱, 。
A. 时隐时现 晶莹耀眼 娇艳妩媚 冈峦翠碧
B. 时隐时现 晶莹耀眼 冈峦翠碧 娇艳妩媚
C. 娇艳妩媚 冈峦翠碧 晶莹耀眼 时隐时现
D. 晶莹耀眼 时隐时现 娇艳妩媚 冈峦翠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进行筛选。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成语的含义。
时隐时现:意思是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
晶莹耀眼: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
娇艳妩媚:形容具有极度的美丽和吸引力。
冈峦翠碧:山岗草木郁郁葱葱的样子。
结合成语意思,根据“云蒸霞蔚”可知第一空填“时隐时现”;根据“碧空如水”,可知第二空应是“晶莹耀眼”;根据“云中雪峰皎洁”,可知第三空云下应是“冈峦翠碧”;根据“晚霞似火,雪峰如披红纱”可知第四空应是“娇艳妩媚”。
故选B。
8.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前方是一个古老的球场。 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球场的大部分建筑已倾塌, 透过这些断壁残垣,依稀可以想见当年比赛的热烈场面。可以说,古代体育运动, 开启了人类逐步进入有序竞争的序幕, 是人类力与美结合最早开出的一朵灿烂之花。
A. 由于 但是 不仅 也 B. 由于 而且 因为 所以
C. 虽然 但是 不仅 却 D. 虽然 而且 因为 所以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可以从以下三步入手:第一步:从句子内容角度,梳理清楚各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把握题目所给选项的关联词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三步: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的配对关系。通过阅读题干可知“球场的大部分建筑已倾塌”和“岁月和风雨的侵蚀”是因果关系,所以选“由于”;“透过这些断壁残垣,依稀可以想见当年比赛的热烈场面”与前边是转折关系,所以用“但是”;“开启了人类逐步进入有序竞争的序幕”和“是人类力与美结合最早开出的一朵灿烂之花”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也……”。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A。
【点睛】常见关联词及其所代表的关系
并列关系: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那么……那么、既然……又、也、又、还、同时、……又……又……、一会儿……一会儿……、既……又……、也……也……、不是……不是……、不是……而是……
选择关系: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或是……或是……、
转折关系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而、只是
因果关系: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递进关系: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不但不……反而……、……连……也……、……更不要说……
假设关系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假使……便……
9.将“把上一代好的东西传承下去。”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①我觉得,人活着的意义是传承。②一个家庭值得传承的东西已经不少,更何况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③身为教师,任重而道远。④文化传承,是我们今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依据文段,①的前后两句是设问句,一问一答,所以不宜插入;②后边的两个句子紧接传承,交代传承家庭的东西的和中国文化,比较连贯,不宜插入;③后边“身为教师,任重而道远”这句话,在哪方面“任重而道远”,所以应该在前边进行一下交代,所以把“把上一代好的东西传承下去”这句话插入比较顺畅;④的后边句子,紧承教师任重道远,再谈文化传承,比较顺畅,不宜插入。
故选C
【点睛】此类试题是连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10.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炎热的太阳快要把焦渴的大地烤干了。
(焦渴的大地快要被炎热的太阳烤干了。)
B. 自从她外出打工,母亲每时每刻都在担心着她。
(自从她外出打工,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担心着她。)
C. 大家一致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主意了。)
D. 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难道我们不应该加以制止吗?
(对于破坏环境 行为,我们应该加以制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B项,“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母亲无时无刻都在担心着她”语意是母亲不担心她,应改为“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她”,才和第一句“母亲每时每刻都在担心着她”意思相同。
故选B。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 《钢铁是怎样炼成 》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
C. 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D. 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A项,成分残缺,“开展”没有宾语,在句子最后加“活动”;
B项,搭配不当,“塑造”和“事迹”不搭,把 “事迹”改成“形象”;
C项,句式杂糅,“主要的原因”和“造成的”要一个;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2.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沿着曲折的河堤,一排垂柳婆娑起舞,笑迎路人一起享受这美好时光。
B. 布达拉宫,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坐在红山之上,俯瞰世间的是是非非。
C. 今年,藏北高原的气温实在太低了,好像一切事物都静止了似的。
D. 利用一切媒体技术,将西藏的魅力展现出来,这不是在宣传藏族文化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运用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衬托(反衬、陪衬),顶真,对比,对偶,反复,反问,反语等。
A项,拟人句,“婆娑起舞”“笑迎”赋予了垂柳人的动作;
B项,比喻句,拟人句,把“布达拉宫”比作“长者”,“俯瞰”一词赋予了“布达拉宫”人的动作;
C项,没有运用修辞;
D项,“这不是在宣传藏族文化吗?”,是反问句。
故选C。
【点睛】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来的学生。


展开余下试题B. 《红色歌曲,唱响广安》活动,表达了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C.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实在抱歉!”
D. 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做好此类题目,一要熟练掌握十六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是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感叹号的使用方法;二要弄清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思。
A项,“是……还是……”是选择问,选择问中间用逗号,最后用问号,所以把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B项,《红色歌曲,唱响广安》这里的书名号使用错误,因为是活动,所以应改成双引号;
C项,中间的句号使用错误,因为前边和后边都是一个人说的话,所以把句号改成逗号;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参考以下技巧:1.反复试读。句中的标点也是用来表达句意的,反复试读,往往能读出应该停顿的长短、位置,发现错误的标点符号。2.揣摩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表示停顿,另一方面也是一定语气的表现形式。因此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确定句末点号。3.弄清功用。必须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功用,特别是易混的标点,更要弄清其互相之间的区别。4.分析结构。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层次的完整而形成语病,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单句内部结构之间不能用句号、问号等句末点号,复句内部结构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5.留意套用。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在使用时应当注意分析二者的位置关系。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括号与点号的套用。
14.下列各项,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乘坐飞机已经近年来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
B.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乘坐近年来飞机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
C.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乘坐飞机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
D.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乘坐飞机成为已经交通重要的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 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病句中的语序不当一类,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题干,排除有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语病,如果没有错误,再看修饰语部分的语序是否存在错误。本题中“近年来”是时间状语,所以放在句首,排除A、B两项;“已经”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应该放在动词前边,排除D项。
故选C。
【点睛】常见的语序不当有以下几种: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1) 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 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 动词或动词短语;
词或形容词短语; (5) 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
之前。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1)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 表时间或处所的; (3) 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分
语); (4)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目的可
因、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对象。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1) 副词的位置不对。
(2) 介词位置不当
(3) 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
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15.下列诗句,描写春季的一项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诗句内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一般是景色描写。首先熟读,然后逐词逐句抓典型的意象来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描写的季节角度,所以着眼典型的景色,看属于哪个季节的事物。
A项,春季,“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是“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可知是春季;
B项,冬季,“忽如”意思是“就像”,这里使用比喻,“梨花开”指“白色的雪花”,可知是冬季;
C项,夏季,“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指荷花开的正盛,可知是夏季;
D项,秋季,“霜叶红于二月花”指枫叶红了,可知是秋季;
故选A。
【点睛】对诗句的理解,内容会涉及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6. 下列各项为文本划分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D.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7. 下列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任用 B. 事:侍奉 C. 对:正确 D. 礼:礼节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事奉君王,依什么原则?”孔子回答说:“君王差使臣下要依礼相待,臣下事奉君王以真心无欺为准。”“君使臣”中“君”是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臣事君以忠”“臣”是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本题往往涉及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文言实词释义题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所以除了死记硬背还应该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0届西藏”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