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59  2020-06-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9]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决战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网络文学具有固本培元、强筋壮骨的作用。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滋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小说《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架构,在人物描写、氛围酝酿和语言表达上吸收和化用《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并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武侠仙侠小说影响,得其神韵,并将其融入作品血脉,使作品有着对传统文化的独到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化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打造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网络文学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网络作家以文化自信树立起文化侍承与创新的自觉意识。网络是传播的工具,文学是传承的栽体,二者的结合意味着用最先进的媒介传播最具文化价值的人类文明遗产,从而实现网络文学创作的价值增值。如果网络作家意识不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那么,他笔下的作品不仅无“根”,而且失“魂”,因为只有胸中有文化,笔下才会有乾坤。
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网络创作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驭文谋篇之大端。蒋胜男说她在创作《芈月传》时,特意引用了一些教科书中的内容,比如完璧归赵、胡服骑射、商鞅变法,还有《诗经》、《楚辞》的篇目。
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也潜沉了一些沉疴痼疾、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惩恶扬善、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有成王败寇、男尊女卑、窝里斗、厚黑学等思想糟粕。网络文学弘扬传统文化,需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过滤,然后吸纳精粹,融入文学观念,成为创作素材。特别是那些需用架空历史、异域界面进行艺术设定的玄境仙踪、武侠灵异、主角穿越类小说,更需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辨识能力,基于时代和艺术的需要激浊扬清,去芜存菁,不能宣扬诸如弱肉强食、等级差别、宿命论等错误观念。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才是保证作品品质的“压舱石”。


浏览完整试题 还有,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网络文学秉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是为了吸取前人的文化智慧,使其成为涵养网络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源泉,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网络文学使命担当相一致。网络作家应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强不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作者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品格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展现出历史转型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明进步的足音。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诛仙》汲取传统文化滋养,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理解和艺术阐释,故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小说。
B.只有将网络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传播最具文化价值的人类文明遗产,实现网络文学创作的价值增值。
C.网络文学作家要想自己笔下的作品拥有“根”和“魂”,就必须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刨作的重要性。
D.传统文化内容驳杂,良莠并存,作者在将其选作创作素材后应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推动当代网络文学的发展为宗旨,先阐述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网络文学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以《诛仙》和《大江东去》为例,都是为了论证传统文化对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有滋养作用。
C.文章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阐述了网络文学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必要性与方法。
D.文章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既强调传承与弘扬,也注重分辨与创新,体现出了观点的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与“精神血脉”只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演化而来,这已经为创作实践所证明。
B.蒋胜男在创作《芈月传》时能够引用教科书中内容,是她有文化,懂文化,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的表现。
C.相对而言,那些需用架空历史、异域界面进行艺术设定的网络小说,对作者辨识传统文化的能力要求更高。
D.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创新,网络作家要善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排列规则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四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而此次武汉发现的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
从流行病学结果看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2003的SARS低,从临床看致病严重性也比SARS轻。这就说明病毒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是SARS近亲,但并没有SARS那么可怕。
但是,冠状病毒特征是传染性强。对所有人,尤其是老人、体弱者、有基础疾病的这类人群来说依然是巨大的生命成胁。所以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摘编自2020年1月20日中国医疗网)
材料二:
一种病毒要想入侵人类体内,要突破“重重防线”,而人体也终将发现它们的存在,然后“奋起反抗”——这就是人体的免疫机制。
“打喷嚏、咳嗽、咳痰,这些都是免疫细胞与病毒作战的表现。”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黄波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时,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部后,将进一步蔓延气管及更细的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不过,这些病毒进入肺泡的每一步,都会遭到免疫细胞的“防御”和“监视”。
“如果病人出现干咳症状,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部位的防线,侵入到了肺泡,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黄波说,如此一来,一整套环节中的免疫细胞都会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发热。
这也是为什么病毒感染后,人类会有发热症状,并且成为一个验证感染的关键指标。
“发热反应其实也属于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一方面过高温度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黄渡说。
不管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多么好,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规律作息、通宵玩手机、吸烟、饮酒以及旅途疲劳等,都能导致免疫功能临时紊乱,从而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摘编自2020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我国防控传染病和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历史经验都说明,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至关重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尽快控制疫情,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为此,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保持信息公开透明,这是因为,只有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瘟病流行的实际情况,才能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疲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如果疫情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就容易造成疫情大规模扩散。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疫情数据的及时公开和共事,有利于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对那些瞒报、谎报疫情者,应严肃追究责任。
要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特别是加强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因为疫苗对于传染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如牛痘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麻疹疫苗等在消灭或控制相关传染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疫苗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攻关,在这方面一定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不按科学要求生产出来的疫苗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是,没有疫苗并不意味着不能防治。一些传染病虽然早己分离出病毒,但疫苗至今尚未研制成功。


展开余下试题 (摘编自庄辉《科学防控疫情》,《人民日报》2020年2月12日)
4.下列对于“冠状病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类病原体,冠状病毒可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其颗粒外形类似皇冠。
B.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据目前所知,其中SARS、MERS冠状病毒致病性较高。
C.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此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
D.像人一样,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虽为近亲,但其性情与SARS有很大不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强的特征,对人类尤其是年老体弱等人群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B.人体的免疫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毒入侵,打喷嚏、咳嗽、咳痰都是免疫细胞抵抗病毒的表现。
C.为应对入侵的病毒,人体中免疫细胞会被激活,释放出的细胞因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发热。
D.发热能抑制病毒复制,增强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因而属于人体保护机制并可作为验证感染的关键指标。
6.如何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材料加以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晴月
天一直雾着,从上往下看,楼下那片树林顶端的叶子,都晶莹莹如泪人的眼,水光水光的。
我用手摸摸房间里的被子,湿漉漉的,不想再躺下去,便走出来,坐电梯下楼,寻那片树林来。
走出宾馆,过一个拐角,就找到了那片树林——它们是一些很大很茂密的榕树,有的长在宾馆楼下,有的长在林荫道的两边。
空气很潮湿,走在树下,虽不见有水滴落下来,地上却湿漉漉的。
林荫道上,有几位老人漫步。我不禁为他们担忧起来;这么湿的地面,他们这幺大年纪,一不小心滑倒,就不好了。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这担忧是多余的。在这里漫步的,都是本地的老人。他们习惯了这雾天,也习惯了湿地,走在上面悠闲自在,一点儿都不担心滑倒。
唉!万事就怕遇到像我这样倒霉的人。当我从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太太身边路过,准备走向不远处的长条椅时,这老太太却竟然出了状况。“咣当”一声,拐棍滚落地上,老太太则像落叶一样,飘落在了地上——就倒在我左脚的脚尖边。
我想伸手扶一把,意念刚动,许多看到老人摔倒好心扶一耗,反而惹一身麻烦的镜头,便马蜂一样向我涌来。就在几个月前,我的家庭也“摔跤”了。丈夫由于工作出了点问题,不但受到处分,还被冤枉地赔了几十万元。家庭就这样陷入困境。
眼前这位因病倒下的老人,扶了,没事还好;若真遇上碰瓷的,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何况,儿子正在这个城市的考场中紧张地考试,我怎么能出事呢?可不扶——我低头看向倒下的老人,她脸如纸白,额头浸着虚汗,似乎已不能动弹。没人管的话,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阿姨,你是心脏病犯了,是吗?我想救老人,却不敢去碰她。
老人家勉强点了点头。我使喊起来,快来人啊!这位阿姨犯病了!
这时,前面漫步的几位老人已赶过来。有个人笃定地说,她这是心脏病犯了,得赶紧给弄药吃。
我一听,慌忙地从口袋取出速效牧心丸,倒出几粒就朝她嘴里喂去。
速效救心丸对我晕车很有缓解作用。久而久之,每出远门口袋里便总备着它。我刚喂阿姨吃下速效救心丸,就有一位老先生说,她脖子上不是有钥匙和电话号码吗?还是给她家人打个电话好些。
我想也是。打通电话,是个中年男子接的,是阿姨的儿子。他说他这就过来。
大概几分钟的样子,阿姨脸色缓过来了,人也精神些了,看来不再有生命危险。我小心扶她到不远的长条椅上坐下,正要离开,她却一把攥紧我的手嚷起来。
她舌头已不当家,透过含糊不清的声音,我听出她在喊,你不能走,你得等我儿子来!
天哪!我刚救了她的命,她就来讹我?我想,她要非说是我把她碰倒的,还真有口说不清,其他几位老人当时都走在前面。我的头轰地一下就大了。
家庭刚遭困境,如果再被讹一把……情急之下,我用力一拧胳膊,挣脱阿姨,拔腿就逃之夭夭了。
阿姨的儿子打来电话,我赶紧关了手机。
后来,儿子一下考场,我们就赶紧收拾收拾,离开了那个潮湿的城市。
回到家,为了保险起见,我换了个新手机号。
半年后,因我罗锅上树——钱缺,无力出书,一帮文友也不知谁挑的头,就为我搞起了募捐出书的宣传活动。
可宣传海报刚贴出不久,就有个中年男子给我打来电话。
他说,嘿,我还是找到你了吧?
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再看看手机号码属地,我仿佛感觉索命的无常来到了眼前。
我说,你、你是……
中年男子就像终于捉到了要捉的兔子,欣喜地笑着说,你忘了,我母亲摔倒的事?你怎么跑了呢?
我啪嗒挂断电话,愤愤地想,明明我做了好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就是不赔钱,也没有钱赔!心口怦怦地跳着正要关机,对方却发来短信。
我已经了解你的全部情况,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算你再换手机号,我也能找到你。
我一看,紧张得手都发抖,想想还是硬着头皮拨通电话:你、你、你到底想怎样?
他依然欣喜地笑。他说,当初,我妈犯病倒在地上,你能冒着风坠给她喂药,扶她到椅子上休息。如今,你出书经济有困难,我为什么不能扶你一把,完成你的心愿呢?
我仰望苍天,不知为什么就流出两行热泪。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1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天一直雾着”、树叶“水光水光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阴暗沉郁的氛围,表现了“我”当时的心境,也为下文写老太太摔倒做了铺垫。
B.看到老太太摔倒后,“我想伸手扶一把”但又担心遇到碰瓷的,这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的心理状态,也折射出某些恶劣风气对人心产生的负面影响。
C.小说善于借助误会来推动情节,制造波澜,如听到老太太喊“你不能走”,“我”以为她要讹“我”;接到中年男子的电话,“我”以为他要“我”赔钱。
D.在与中年男子通话时,“我”的紧张、委屈甚至气愤与他的轻松、欣喜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张力,暗含了作者对“我”自私狭隘的批评。
8.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我”“为什么就流出两行热泪”。(6分)
9.小说以“挟”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昌言,字禹谟,泉州南安人。少笃学,文词靡丽。本道节度陈洪进辟功曹参军,掌笺奏。洪进遣子文显入贡,令昌言偕行,太祖亲劳之。太平兴国二年,洪进归朝,改镇徐州,又辟推官。五年,举进士入格,太宗初惜科第,止授归德军掌书记。八年,复举得第,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宰相赵昔镇南阳,重昌言有吏干。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普疾,属昌言后事。普卒,昌言感普知己,经理其家事。太宗以为忠于所举,拜起居郎,赐金紫、钱五十万。连对三日,皆至日旰。昌言捷给诙诡,能揣人主意,无不称旨。太宗谓宰相曰:“昌言质状非伟,若以貌取,失之子羽矣。”迁工部郎中,逾月,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与钱若水同知审官院。二十八日,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昌言骤用,不为时望所伏,或短其闽语难晓。太宗曰:“惟朕能晓之。”又短其委母妻乡里,十余年不迎侍,别娶旁妻。太宗既宠之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又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昌言自以登擢非次,惧人倾夺。会诛凶人赵赞,昌言与赞素善,心不自安。因太宗言及近侍有与赞交者,昌言蹶然出住,顿首称死罪。太宗慰勉之,然自此恶其为人。以给事中罢,出知襄州。上言:“水旱民输税愆期。旧制六月开仓,臣令先一月许所在县驿输纳以便民。获盗当部送阙下,臣恐吏柔懦不能制,再亡命,配隶军籍。此二事,臣从便宜,不如诏书,虑谗慝因而浸润,愿陛下察之。”太宗下诏责其不循旧章,敛怨于民,自今敢背弃诏条,谴责不复恕。至道二年,徒知荆南府。真宗即位,就拜工部侍郎。咸平二年。卒,年五十八,赠工部尚书。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宋史•刘昌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既宠之/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又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
B.太宗既宠之/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又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
C.太宗既宠之/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又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
D.太宗既宠之/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又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贡: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也指贡士入京参加会试。文中用的是前种意思。
B.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文中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C.顿首:即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D.工部;古代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土地、屯田等事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昌言笃学工文,两举进士。他青少年便好学不倦,文词华美,本道路节度使陈洪进命他主管文书奏章;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入格,三年后又应举及第。
B.刘昌言忠于所托,知恩图报。宰相赵普对他有知遇之恩,后赵普患病,托付他办理后事;赵普去世后,他感激赵普是知己,为其料理家事,受到太宗赞许。
C.刘昌言善于言辞,奏对称旨。他连续三天接受召对,口才敏捷语言诙谐,并能揣摩皇帝心理,所说无不称旨;皇帝称赞他相貌非凡,如同孔子的贤徒子羽。
D.刘昌言自作主张,受到责备。知襄州时,他有两件事根据情况自行决断而没有遵从讯书;尽管他上疏加以解释,但皇帝仍下诏责备他不循旧章,招致民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短其委母妻乡里,十余年不迎侍,别娶旁妻。(5分)
(2)会诛凶人赵赞,昌言与赞素善,心不自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岁杪放歌(节选)
李攀龙
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
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注】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嘉靖三十五年,任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到任不久,因难以忍受上司倨傲作风,辞官归乡,隐居白雪楼。岁杪,岁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中以“劝君”开头,直抒胸臆,既是诗人对世人的劝诫,也是诗人的自勉。
B.诗人运用第二人称“君”而不用“我”,更有利于抒情,感染力、鼓动性也更强。
C.末二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词:歌声疏拙,不合时宜,缺乏韵味,因为放歌非其所长。
D.岁杪时分,最易令人心生感慨,这首诗正唱出了诗人的心声,如同诗人的自画像。
15.中间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以借助车马能致千里、借助舟船能渡江河为例,形象地说明了“ , ”的道理。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 , ”两句描述妇孺“饷田”的情景。
(3)苏轼的《念奴娇》中“ , ”两句,由上片的描写景物自然过渡到下片的人事追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 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世界强国首先是要成为科技强国。科技强大最核心要素就是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大众科技素养的提升。只有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科技并致力于科枝创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项事业,才会给科技的发展提供 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2018年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2.27个百分点。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绿豆治病”“酸碱体质”等伪科学依然 ,张悟本、李一和王林等江湖骗子依然有广阔的市场,这些都说明我国在增强全民科学素质方面还 ,这其中既要提高整体的比例,也要注重实践的运用,让科学素质真正深入人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引导 源源不断 风行一时 任重道远
B.引导 绵绵不绝 大行其道 负重致远
C.引领 绵绵不绝 风行一时 负重致远
D.引领 源源不断 大行其道 任重道远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B.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C.根据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D.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2018年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2.27个百分点。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朴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过,较之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国民在科学素质上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B.不过,我国国民在科学素质上较之于其他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C.虽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国民在科学素质上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
D.虽然,我国国民在科学素质上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最近几年,火山喷发灾害频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皖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