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98 2020-06-24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8]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高三6月考前练习语文试题
南通市2020届考前练习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并能 ▲ 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好的家风如同一座宝藏,( ▲ ),让人终生受用。然而即使再美的宝藏也难敌岁月的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家风内涵的光泽也日渐黯淡,人们往往只注重家风的外在形式,而忘记了它的内在价值。如同真金,家风还需时常入火 ▲ ,才能恢复它往日的光泽。家风包含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 ▲ 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的基因。在当代,它的传承更需要人们 ▲ ,发扬光大。
1.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濡目染 锤炼 演化 以身作则
B.言传身教 淬炼 衍化 身体力行
C.耳濡目染 锤炼 衍化 以身作则
D.言传身教 淬炼 演化 身体力行
2.下面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往往会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是物质,但它又影响着物质,是一家人精神财富的源头
B.往往会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它脱离物质,但它又左右着物质,是一家人精神财富的源头
C.是一家人独有的精神财富,它不是物质,但它又影响着物质,往往会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
D.是一家人独有的精神财富,它脱离物质,但它又左右着物质,往往会对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
3.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戏曲剧种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韵起徽班播美誉,万古流芳扬国粹。
②江南灵秀出莺唱,起调拖腔意无穷。
③纯朴清新皖韵厚,万态千姿胜韵流。
④关中大嗓声沉厚,激越缠绵细柔和。
A.①越剧 ②黄梅戏 ③京剧 ④秦腔
B.①秦腔 ②黄梅戏 ③越剧 ④京剧
C.①黄梅戏 ②越剧 ③秦腔 ④京剧
D.①京剧 ②越剧 ③黄梅戏 ④秦腔
4. 对下面这段文字语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一切善良的思想是作为燃料而存在于人心之中的。但是,只有当火焰或火种从外部、从其他人那里扔入其中时,这些燃料才会燃烧起来,或真正燃烧起来。有时,我们的火也会熄灭,但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经历重新燃起。从而,我们每个人都应深深感谢那些点燃其火焰的人。
A.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思想。 B.善良的思想需要外界的激发。
C.历练可以使人有善良的思想。 D.人时刻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石浦先生传
袁中道
先生名宗道,字伯修,楚之公安人也。先生生而慧甚,十岁能诗,十二列校。二十举于乡,不第归,益喜读先秦、两汉之书。弱冠,已有集,自谓此生当以文章名世矣。丙戌,遂举会试第一,年甫二十七耳。
先生官翰院,求道愈切。己丑,焦公竑首制科,瞿公汝稷官京师,先生就之问学,共引以顿悟之旨。而僧深有为龙潭高足,数以见性之说启先生,乃遍阅大慧、中峰诸录,得参求之诀。先生于是研精性命,不复谈长生事矣。是年,先生以册封归里。仲兄与予皆知向学,先生语以心性之说,亦各有省,互相商证。先生精勤之甚,或终夕不寐。逾年,偶于张子韶与大慧论格物处有所入,始复读孔孟诸书。七八年间,先生屡悟屡疑。癸巳,走黄州龙潭问学,归而复自研求。戊戌,再入燕。先生官京师,仲兄亦改官,至予入太学,乃于城西崇国寺蒲桃林结社论学。先生见地愈明,大有开发。于时益悟阳明先生不肯迳漏之旨,其学方浸浸乎如川之方至。
浏览完整试题
先生素切归山之志,以东宫讲官不获补,先生曰:“当此危疑之际,而拂衣去,吾不忍也。”是时,东宫未立,中外每有烦言。先生闻之,私泣于室,体经病后,遂不堪劳。自丁酉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庚子秋,偶有微恙,强起入直,风色甚厉,归而病始甚。明日,复力疾入讲,竟以惫极而卒。
先生为人修洁,生平不妄取人一钱。居官十五年,不以一字干有司。读书中秘,贫甚。时乡人有主铨者,谓所知曰:“我知伯修贫,幸主铨,可为地、千金无害也。”所知以语先生,先生笑而谢之。卒于官,棺木皆门生敛金成之。检囊中,仅得数金。及妻孥归,不能具装,乃尽卖生平书画几砚之类,始得归。归尚无宅可居,其清如此。然先生为人平恕,亦不以此望人。
先生兴致甚高,慕白乐天、苏子瞻为人,所之以“白苏”名斋。居官,省交游,简酬应。诗清润和雅,文尤婉妙,著有《白苏斋集》若干卷。
(选自《珂雪斋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引以顿悟之旨 旨:意思
B.强起入直 直:值班
C.不以一字干有司 干:求取
D.亦不以此望人 望:景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宗道少小聪慧,大器早成,志向远大。他十岁就能作诗,二十岁就有文集,并立志凭借文章在当世闻名。
B.袁宗道很有责任心。他虽然一直急切希望能够归隐,但因东宫缺少讲官,还是留下倾心任职,直到去世。
C.袁宗道品德高尚纯洁。他的同乡主管选拔官吏,知道他贫穷,对他说可以给他土地和钱财,被他拒绝了。
D.袁宗道生活清贫。他去世后,门生聚集钱财买棺材为他安葬,妻儿卖掉他生前的物品,才得以回到老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兄与予皆知向学,先生语以心性之说,亦各有省,互相商证。(5分)
(2)先生兴致甚高,慕白乐天、苏子瞻为人,所之以“白苏”名斋。(5分)
8.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概括袁宗道为学的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鹊 踏 枝
冯延巳①
霜落小园瑶草②短,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懊恨年年秋不管, 朦胧如梦空肠断。
独立荒池斜日岸, 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 忽忆当年歌舞伴, 晚来双脸啼痕满。
【注】①冯延巳:南唐著名词人。此词作于后周南侵,江北失地,被罢相之时。②瑶草:相传炎帝之女瑶姬夭亡后化为瑶草。
9.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词人“啼痕满”的原因。(5分)
10.这首词的上阕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屈原《离骚》)
(2)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4)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7)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 。”(《论语•颜渊》)
(8)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太空雕像
王晋康
“咔嗒”一声,增压室的门打开,女主人走出来:“欢迎,从地球来的客人!”
苏月鞠了一躬,说:“请原谅我的冒昧来访。我想看看您的雕刻。您不会怪我打搅吧?”
“当然不会。”女主人慈爱地说。她一袭素花长裙,有着一种只可意会的高贵气质。
“你是第一个参观者。”在前往雕刻地的路上,女主人笑着说。
她们乘坐飞行器绕着小行星飞行。太阳从侧后方斜照过来,逆光中一组浅浮雕镶着一道金边,显得凹凸分明:一位瘦弱的男子低头扫地,长发长须,目光专注;一位老妇提着饭盒,深情地盯着他,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这组雕像的题材很普通,但雕像的外貌中透出圣父圣母般的高贵。
女主人痴痴地望着两座雕像。良久,她轻声说:“看,这是我的丈夫。”
苏月不解地看着那对年迈的夫妇,再看看美貌犹存的女主人。
女主人微叹一声:“那位女士是我丈夫的前妻。你看,那才是我。”
她指着画面,一个姑娘半掩在一棵梧桐树后,偷偷地仰视着他们。这部分画面还未完成,一台激光雕刻机停放在附近。
女主人略显忧伤:“来之前,我已私下里在地球上办好了结婚手续。不过,一直到我的丈夫去世,他也不承认他的第二次婚姻。”
这番话加深了苏月的疑惑。她委婉地说:“我猜想,你们的故事一定很感人。”
女主人浮坐在太空椅上,娓娓地讲了这个故事。
15年前,我刚到太空运输公司报到,便接到一个任务,和太空船船长索罗一起,给定居在太空轨道捡垃圾的李太炎先生运送食物。
我们的 X-33B型空天飞机离开地球,经过七小时的飞行,靠近了一辆“太空清道车”。后舱门打开了,太空摩托艇顺着斜面滑下去,落进广袤的太空。我紧张地驾驶着,顾不上欣赏脚下美丽的地球。
这时,送话器中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欢迎你!减压舱的门已打开,请进来吧!”
老人站在舱口,须发遮住了整个脸庞,只余下一双深陷的眼睛。枯干的皮肤紧裹着骨骼,让人无端想起辟食多日的印度瑜伽大师。他熟练地操纵着小型吊车,吊下摩托艇上的小集装箱,把另一只吊上去。
“里面是我一年的生活垃圾和我捕捉的太空垃圾。”他对我说。
那天午餐,是我第一次在太空的微重力下进食。老人一直微笑着劝我多吃,但他自己只是象征性地往嘴里挤了半管流质食物。他说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他想尽量减少运送食品的次数。他说得很平淡,但我的心中塞满了又酸又苦的东西,堵得难以喘息。40年来,他一直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用尽可能少的食物勉强维持生命!
此后两天,我像久未归家的女儿那样照顾他。李先生告诉我,他的太空清道夫工作是私人性质的,他原本富有的英国妻子自从他到太空后便一文不名了,不过他们都没有后悔。说这些话时,一种圣洁的光辉漫溢于脸上。
展开余下试题
回到地球后,我拜访了李先生的妻子玛格丽特。40年的贫穷在她身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当我问她为什么选择这项终身事业时,玛格丽特翻出两张发黄的报纸给我看,一份是英文的,一份是中文的,标题都是《太空垃圾威胁人类安全》。
她轻轻抚摸着,沉湎于往事,良久才说:“我和太炎在读博士时就确立了一生的志愿:当太空清道夫,为地球做点事。我们建造了那辆清道车,太炎乘坐它飞上了太空,从此再没回来。”
这时我才知道,这对夫妇的一生是怎样的悲剧!他们就像神话中的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终生不得相聚。
四个月后,玛格丽特生了一场重病。弥留之际,她拉着我的手说:“这一生我没有遗憾,只是……”
我听懂了她的担心,柔声说:“放心吧,我会代您照顾太炎先生,直到他百年。”
“就这样,我来到了小行星带,陪伴太炎先生度过了他最后的两年。”女主人平静地说,“但他一直把我当作女儿,从不承认我是他的妻子。”
听得入迷的苏月这时啜泣起来。
“不要悲伤,孩子。”女主人把她揽到怀里说,“我们都是幸福的。他走后,我想把这两个平凡人的伟大形象留在宇宙中,于是就开始在这颗行星上雕刻,迄今已15年了。”
在苏月的恳请下,女主人带着她再次乘摩托艇瞻仰了雕像。在太空永恒的静谧中,似乎能听见这对布衣夫妇的低声絮语。
苏月深情地说:“阿姨,你应从那株梧桐树后走出来,你和玛格丽特奶奶都有一种圣母般的高贵气质。”
女主人笑着摆摆手,她告诉苏月,这幅画很快就要收笔了,那时她将告别两位老人,回到地球去。
拥别女主人,苏月返回。她回头遥望,那颗小行星上又亮起雕刻机发出的绚丽激光。
(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对女主人居住太空轨道十五年倾心雕刻的缘由进行了补充交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情节结构更加曲折有致。
B.小说描写李太炎的须发、眼睛、皮肤,照应了前文苏月看到的雕像,引出了李先生少食的情节,也为后文女主人照顾李先生的情节作了铺垫。
C.玛格丽特虽是次要人物,但形象鲜明。她有文化,有气质,执着追求理想,为了丈夫的事业甘于献出财产、牺牲幸福,精神充盈,无怨无悔。
D.苏月希望女主人“从那株梧桐树后走出来”,表达了她对女主人行为的尊崇、气质的赞美,流露出对女主人不能真正成为李先生妻子的不满。
13. 请简要分析苏月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4.小说以“太空雕像”为标题,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
郝戎
建立我们自己的演剧体系,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几代戏剧人的夙愿。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向传统戏曲学习,由此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土壤、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更具包容性的艺术规律。
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演员一旦对人物情感体验到了极致,自然就会产生心理外化的强烈需要,与体验相适应的外部表现就产生了,即“通过心理技术达到舞台艺术”。而在艺术“表现”上,在实现由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飞跃上,中国戏曲演员所掌握的手段就丰富得多:凡是可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精神世界的环节都予以强化,凡与刻画人物无关的生活流水账一律削弱,利用程式一笔带过。
戏曲艺术创作所遵循的“生活的逻辑,艺术的真实”原则,是中国话剧超越僵化的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创作观念的有效手段。在中国戏曲中,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是“角儿”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台词和形体训练,让戏曲演员在运动状态下达到对气息和声音的精准控制,在高强度训练下形成肌肉记忆,可以作为培养话剧演员的营养加以吸收。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学为例,话剧演员的语言基本功应该向戏曲和曲艺学习,应在表演系原有的声、台、形、表等话剧表演基础课之外,增加戏曲训练课程。实践证明,在演员能力培养和基本功训练方面,民族传统方法可以有效发掘话剧演员潜力。生旦净末丑等行当划分,是中国传统戏曲实现角色“性格化”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案。通过行当训练,话剧演员更容易正确认识自身表演创作局限,进而“化局限为无限”,将局限转化为个性化特点,形成极富个人特色的表演风格,为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艺术需要融合,同时必须保持自我。中国话剧和中国戏曲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国演剧艺术,二者之间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传统艺术是中国演剧艺术的根基。话剧在向戏曲、曲艺等借鉴学习过程中,既要学到精髓,又要保持话剧艺术本体属性,就是要“化过来,而非化过去”,这是不能逾越的原则问题。
创建我们自己的演剧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工作者进行的一次漫长而可贵的艺术实践。实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正如谭霈生所言,要靠几代人的继承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充分思想准备,保持定力,坚持深度和广度并重:表现人物要深刻,揭示思想有高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研究世界优秀的演剧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中国演剧体系”属于民族文化演剧体系,民族文化底蕴是其丰富实践的依据和艺术修养的源泉。向传统学习,不仅是向中国戏曲学习,而且要从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曲艺等各类艺术中汲取营养。因此,对“中国演剧体系”的探索与完善,需要有文化的自觉,并能把握其精神内涵,这也是新时代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艺术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演剧体系要向传统戏曲学习,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土壤、体现中国传统美学、具备包容性的艺术规律。
B.“通过心理技术达到舞台艺术”,就是要强化艺术真实的表现手段,削弱与刻画人物无关的生活流水账。
C.戏曲演员的台词和形体训练,可以作为课程学习项目运用到话剧演员身上,有效发掘话剧演员潜力。
D.中国演剧艺术包括中国话剧和中国戏曲,而传统艺术是中国话剧艺术“化过来,而非化过去”的根基。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话剧演员要善于学习中国戏曲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唱、念、做、打等手段,从而有效提升表演能力。
B.通过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训练,话剧演员能更容易正确认识到自身表演创作的局限,进而“化局限为无限”。
C.艺术的融合就是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在互相学习中学到精髓。
D.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演剧体系丰富实践的依据和艺术修养的源泉,我们要有文化的自觉并把握住其精神内涵。
17.“中国演剧体系”的创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怎样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运动,这是绘画中的一个难题。给马添加羽翼以表现马的速度是一个办法。甘肃武威雷台墓出土的铜奔马雕像则另辟蹊径,它以一只飞隼暗示出广阔无垠的苍穹,天马只有一足与飞隼相连,灵巧超逸,使人忘记了青铜的沉重。马蹄下的那只飞隼既喻示着辽远的天空,又成为判断马的速度的“参照物”,骏马既然可以轻松地超越鸟儿,其奔驰之迅疾也就可以想见了。不过这些都是间接的办法。
1979年在陕西咸阳牛羊沟发现的秦国3号宫殿,它北部走廊残存的墙体上有大幅彩绘壁画,走廊东侧第四间共绘有三组车马,每车驾四马。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马的姿势全部是两前肢向前平伸,两后肢向后展开,肚皮与地面平行,凌空而起。每辆车前的四马取其侧俯视的角度,上下略作叠压,四匹马一共只绘出了前面两条腿和后面四条腿。由于马匹前后重复叠罗,在总体视觉感受上,并没有给人马腿数量缺失的不适。三组车马相互衔接,彼此重复,由南向北一组高于一组,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节奏感和动感。
展开余下试题
这一发现让我们联想到法国画家席里柯笔下的马。1820年,席里柯根据他在英国爱普松郊外参加赛马会的感受创作了《爱普松赛马》,马蹄同时伸向前后,就像在咸阳宫中壁画所见的那样。半个世纪以后,照相技术成熟,有人对比照片中的马批评画家,指出马在飞奔的时候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姿态,实际的情况是,马在四蹄腾空时,总是交替运动,以为下一步做准备。雕塑家罗丹却为画家辩护,他说:“我深信席里柯反对照相是有理由的,因为他的马确实像是在奔跑——这里由于观众从后面到前面注意这些马时,先看见后蹄做出普遍跃进的努力,然后看见马身的伸展,最后是前腿往远处着地。若说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内,那么这样的动作是虚假的;但是从各部分相继地去观察,那便是真实的了。”
通过照相机的观看,只是人类诸多观看方式的一种,人类除了拥有一双构造精确的眼睛外,还有机械所不具备的心灵。艺术之神钟爱眼睛,更要向心灵致敬。回过头来再看中国艺术中的马,就会发现咸阳宫壁画绝不是一个孤例,“爱普松式”的奔马在汉唐时期的艺术品中比比皆是。这种四腿前后分开的马的形象在时间上要比席里柯的作品早得多,这也不意味着后者必定来源于前者,更不是要强调中国人的祖宗比西人更加伟大,而是要说明普天之下的人类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观察自然、理解世界及表达情感时,完全可以产生共同的感受,从中结出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的果实。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理工大学基建工地发掘了一座汉代墓葬,在东壁的射猎图中,人物所骑的马儿全都是“爱普松式”的。在墓葬特殊的环境下,两千年后,画像底稿的一些线条隐约显现了出来。在底稿中,有的马儿前腿本来是向后收起的,但在定稿时,画者又将前腿改为平行前伸的样子。这些画在阴冷的墓室中的作品,本来只是为死者在地下的“生活”预备的。一般情况下,生人无法看到这些画作,出钱的主人也未必对壁画的细节作认真的检查,而这样的修改,又不会对绘画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观念有任何影响。那么,画工为什么要费心劳神地对这些马腿进行修改呢?个中之谜令人回味不已。
(选自郑岩《中国马儿的爱普松跑法》,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铜奔马雕像有着高超的艺术构思,马蹄下的飞隼竟然飞不过奔驰的天马,可以想见天马运动速度之快。
B.马的两前肢向前平伸,两后肢向后展开,肚皮与地面平行,有人将画作与照片对比,认为这样的动作是虚假的。
C.席里柯《爱普松赛马》中画马的技法虽遭非议,但体现了艺术之神不仅钟爱眼睛,更会向心灵致敬的观点。
D.“爱普松式”奔马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比比皆是,这证明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比西人更早懂得马的运动特征。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铜奔马雕像灵巧超逸,虽然不是画在纸上或绘在墙壁上,但其表现马的运动速度的技巧还是属于绘画类别的,可以在平面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B.陕西咸阳彩绘壁画中画马的技法不是孤例,这表明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但在观察自然、理解世界及表达情感时,画工完全可以产生共同的感受。
C.雕塑家罗丹将马的连续运动与瞬间定格区别开来,认为照相机所表现的运动是错的,对席里柯注重观察过程、更好地表现马的运动作了较好的解释。
D.射猎图中画工对马腿的修改,可能的原因是他并不只是在被动地工作,而是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仔细推敲运动的马的细节,极力追求艺术美感。
20.怎样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马的运动?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石缝间的松子扎根于岩隙的土壤才有了青松苍翠的风姿,淤泥里的莲子守着千年的梦想才有了古莲映日的重生,蚕茧的虫蛹执着于飞翔的信念才有了破茧为蝶的美丽……人生唯有坚守,才能实现目标,绽放精彩。
南通市2020届考前练习卷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颉颃眉山,不知汪洋跌荡,得之庄周者为多。壮而其学大成每为文章一以古人为绳尺盖柳子厚之论所谓旁推交通以为之文者其它可知也。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谷梁以厉其气,参之太史以著其洁。其畅也,其厉也,其洁也,学者举不能知,而先生独深知而自得之。钩摘搜狝,与古人参会于毫芒杪忽之间。
(选自钱谦益《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3.文中“谷梁”即《谷梁传》,与《 ▲ 》《 ▲ 》合称“春秋三传”。(2分)
24.作者认为震川先生为文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袁绍趁着春暖之时兴兵欲破曹操。关羽为曹操先斩颜良、后诛文丑,曹操倍加钦敬,因此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B. 冲突是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里庞太监与秦二爷的冲突表明的是封建势力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C.《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称马林鱼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兄弟,但捕获大鱼也是老人追求的宏大目标。所以,老人虽然怜悯它,但仍要杀死它。
D.《边城》第四章中,端午那天翠翠跟着爷爷进城看划船,在等爷爷接她的时候,认出了从河边捉鸭子回来的二老傩送,阻止了黄狗向傩送乱叫。
E.《欧也妮•葛朗台》中,索漠城里的人们对葛朗台又恐惧又钦佩,甚至研究他的言行举止,这侧面表现出葛朗台在索漠城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影响。
26.简答题(10分)
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玫瑰露失窃”案爆发后,平儿帮助柳氏母女洗清冤情,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风波。请结合这一情节,概括平儿的形象特点。(6分)
⑵ ①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孔乙己》
②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明天》
《孔乙己》和《明天》中都写到“长指甲”,“长指甲”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后人论诗,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我们读王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两句诗,总要问,王维心中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妙在他不讲,他只把
上一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仿真综合训练一
下一篇:
江苏省徐州2020届高三6月四模语文打靶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南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