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17  2020-06-2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届高三寒假摸底考试自主练习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0 届高三寒假自主学习练习
语文
2020 年 2 月 10 日
本练习共 8 页,150 分。时长 150 分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 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 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 70 亿吨。目前,全国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 1/4 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的热议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 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烧,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浏览完整试题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例如,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屋墙使用了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之路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 的理念,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这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照此运行下去,必然会出现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的局面,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许多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B. 垃圾处理成为城市发展重要工作
C. 垃圾焚烧发电能实现“变废为宝” D. 垃圾焚烧发电成本高且危害健康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 B. 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
C. 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 D. 垃圾分类可以有限回收资源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现代垃圾物质
B. 现代社会垃圾问题主要源于工业文明中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C. 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不断转变为各种垃圾
D. 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
4. 根据“材料二”,解释“生态文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 B.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形态
C.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批判工业文明 D. 生态文明是对各个传统文明的回归
5. 根据“材料二”,推断下列商品最符合“零废弃”理念的一项是
A. 纽扣电池 B. 纯棉衣物 C. 共享单车 D. 塑料餐盒
6.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答案】1. D 2. D 3. D 4. D 5. B
6.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D项,“且危害健康”错误,依据材料一第四段“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可知,选项“且危害健康”把可能影响说成了必然事实。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A项,“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烧”,故A项曲解原文。
B项,“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错误,材料一第四段“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可知,不是“加大垃圾处理难度”,而是有利于垃圾处理,只是目前垃圾分拣有很大难度。
C项,“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错误,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可知,“有助于”说法片面,以偏概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看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看选项中趋势预测是否合理。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
D项,“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错误,材料二第三段“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可知,原文说的是垃圾问题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形态,故D项反向推导不成立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D项,“生态文明是对各个传统文明的回归”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可知,生态文明不是“各个传统文明的回归”,而是要从传统文明中汲取有益的因素。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分析物品对应的特点和属性,看是否符合文中所说的“零废弃”的标准,综合比较,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零废弃”顾名思义指的是对垃圾尽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不废弃掉任何东西。ACD中的物品都只能回收利用一部分,而仍然会有一些是无法利用、甚至有害于环境的。只有B项最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方法、措施等,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概括解决城市垃圾之困 方法,考生要紧扣文本筛选提炼。比如从材料第二段“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第五段“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可概括出方法一;
从材料二第三段“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第四段“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可概括出方法二;
从材料三第二段“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可概括出方法三。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蓄养禽鱼
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二种。而鹦鹉之声价,高出画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则大违是论,谓鹦鹉所长止在羽毛,其声则一无可取。鸟声之可听者,以其异于人声也。鸟声异于人声之可听者,以出于人者为人籁,出于鸟者为天籁也。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何必假口笼中?况最善说话之鹦鹉,其舌本之强,犹甚于不善说话之人,而所言者,又不过口头数语。是鹦鹉之见重于人,与人之所以重鹦鹉者,皆不可诠解之事。至于画眉之巧,以一口而代众舌,每效一种,无不酷似,而复纤婉过之,诚鸟中慧物也。予好与此物作缘,而独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总无三年不坏者。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家常所蓄之物,鸡犬而外,又复有猫。鸡司晨,犬守夜,猫捕鼠,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猫为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听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而从来叙禽兽之功,谈治平之象者,则止言鸡犬而并不及猫。亲之者是,则略之者非;亲之者非,则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间矣。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鸡犬二物,则以职业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时,则各司其事,虽豢以美食,处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处此,亦因其远而远之,非有可远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与捕鼠之功亦有间焉。鸡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饥寒而尽瘁,无所利而为之,纯公无私者也;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为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处,不屑媚人者,远身之道;假公自为,密迩其君者,固宠之方。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噫!亲疏可言也,祸福不可言也。猫得自终其天年,而鸡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锯鼎镬之罚。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①,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进贤:进贤冠,是古代官员贵人戴的帽子的一种。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必假口笼中 借助
B. 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大概
C. 鸡司晨,犬守夜 主管,负责
D. 尚有听其搴帷入室 听从,服从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异于人声也 虽豢以美食
B. 是鹦鹉之见重于人 猫之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C. 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
D. 乃猫为主人所亲昵 无所利而为之
9.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从画眉“多技多能”却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应精于一项技能,而不能贪多不精,以致于劳累而死。
B. 作者认为鹦鹉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语之人,鹦鹉学舌之声也毫无可取,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实在不可理解。
C. 作者从猫和鸡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否,常常不以其贡献大小而以与己亲疏来定。
D. 忍饥耐寒、鞠躬尽瘁的鸡犬遭宰杀,假公自为、亲主固宠的猫却尽享天年,作者由此联想到为官尽职尽责之难。
10.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
②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
11. 作者以物喻人,借鸡犬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鸡犬猫的行为?请简要回答理由。
【答案】7. D 8. B 9. A
10. ①画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怨怪,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
②所以这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都是自己促成的。
11. (1)猫鸡犬“皆有功于人而自食其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鸡犬“纯公无私”而牺牲个体应得利益,猫则“密迩其君”以“固宠”从而丧失个体尊严,都有个性自由的丧失。所以,应该兼顾公益和私利,以保持个性尊严。
(2)作者对三种动物得失的精彩点评,可以启示我们:人可以有偏爱,但更应该以平等公正的态度而非亲疏远近的标准,以全面而非局部的视角,来评判取舍人或物。至于他还从中领悟做官守职之难从而远离官场的感慨,在显示出封建知识分子清高人格的同时,似乎也缺少了某种社会责任担当。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题要得分,考生必须平时多积累,多读多记,考试时再联系语境,利用上下文的语意和逻辑关系推测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词语在文中的释义,最后综合使用排除法得出最佳答案。
D项,“听从,服从”错误,依据“尚有听其搴帷入室”,还有人允许猫掀开帐子到床上。故“听”意为:听任、准许。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本题既考意义,又考用法。要考生先依据文本推出选项中一个句子中的虚词,再将句意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来判定:虚实意识、结构意识、句位意识、呼应意识、语气意识。
A项,以:介词,因为/介词,用。
B项,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C项,于:介词,对/介词,在。
D项,为:介词,被/动词,做。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或物,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形象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A项,“不能贪多不精,以致于劳累而死”错误 ,依据“总无三年不坏者。殆亦多技多能所致欤?”,总是没有活过三年的。可能是因为它技能太多导致的吧?据此可知,原文是说“可能”,A项把可能性当成了必然结果。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①病:名词作动词,生病;复:由;招:招惹、招致;尤:怨尤、怨怪;非殁于己:状语后置句,不是自己病死的;伤于物:被动句,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
②是:这;三物之亲疏:省略句,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取:取得、促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思想内涵和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主要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依据文本语句,把握文本本身的主题,即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文本的各种艺术处理的效果,即作者的创作意图;三是联系文本细节,从细节中找到我们解读的依据;四是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经历和社会类似现象来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问,解题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以物喻人,借鸡犬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人生态度”,考生据此要围绕文本第二、三段中对鸡犬猫的职守特点、品格、与人的亲疏关系、所得的结果等角度,分析作者对职业和品格的思索,从而概括出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
第二问,“看待文中鸡犬猫的行为”虽属于个性化阅读和评价类,但也要紧扣文本内容和观点,特别注意作者“然以我司职业于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所表达的人生取舍,考生可据此去谈优点和局限性。观点阐述不要偏激,且要有理有据。
【点睛】文言实词题要得分,必须多积累,多读多记。但在做题时,又有“法”可依,要依据上下文语境、句子的语法特点、句子本身的意思三个方面来推测。常有方法有意义推断法、语法推断法(句子搭配和句式、句间关系)、联想(课文、成语)法三种。
参考译文:
靠声音取悦人的鸟,有鹦鹉、画眉两种。而鹦鹉的价格高过画眉,人们大多喜欢它,因为它能学人说话。我就不大认同这种观点,我觉得鹦鹉的长处只有羽毛,它的声音一点可取的地方也没有。鸟的声音之所以好听,是因为它跟人的声音不一样。鸟的声音跟人的声音不一样才更好听,因为人发出的声音就是人的声音,鸟发出的声音就是天籁。我要是想听人说话,满耳都是,为什么还要通过笼中的鸟呢?何况即使是最善于说话的鹦鹉,它的舌头也要比不善于说话的人僵硬,它所说的又不过是人们口头的几句话。像这样鹦鹅受人重视和人如此重视鹦鹅,都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了。至于画眉的灵巧,用一张嘴可以代替很多种鸟的鸣叫,每学一种鸟叫,都非常像,又更加婉转,真是最聪慧的一种鸟。我喜欢和画眉做伴,却怪它容易死,画眉既容易生病又容易招惹伤害,不是自己病死,就是被别的东西伤害而死,总是没有活过三年的。可能是因为它技能太多导致的吧?
家里日常畜养的动物,除了鸡和狗之外,还有猫。鸡鸣晨,狗守夜,猫捕老鼠,都是对人有功而且能自食其力的。猫却受到主人的特别宠 爱,总和人在一起吃饭,还有人允许猫掀开帐子到床 上,与人一起睡觉。鸡栖息在土墙上,狗睡在屋外,住所和饮食都比不上猫。然而人们讲到禽兽 的功劳,谈到家居安宁的景象时,就只说鸡狗而不谈猫。如果说跟猫亲近是对的,那谈功劳时不谈到它就不对了;如果说跟猫亲近是错的,那么谈功劳时忽略了它就是对的。现实却处在这两种说法之间,不能不让人感到疑惑。我认为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亲近猫而轻贱鸡狗的人,就像宠 幸奸臣和会谄媚的女子,因为猫不用呼唤自己也会来,即使叱骂也不会离去。因为它跟人亲近,人才会亲近它,并不是它真的有什么值得亲近的地方。鸡和狗,则一心想着自己的职责,一到打鸣和守夜的时候,就各司其责,即使给它美食和好的棚厩,让它放弃职责来享用,这两种动物是宁死也不会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因为它们跟人的疏远而疏远它们,不是它们有什么该被疏远的理由。比较它们司晨和守夜的功劳,跟猫捕鼠的功劳是有差距的。鸡司晨,狗守夜,忍受饥寒尽职尽责,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大公无私的。而猫捕老鼠,在去除祸害的时候又得到食物,这是在有利益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是公私参半。
以清廉勤劳自处,不屑取媚别人,是一种让人疏远的方法。而假公济私,亲近主人,是巩固自己受到的宠 幸的方法,所以这三种动物跟人的亲近疏远,都是自己促成的。但是我要在社会上从事什么职业,一定会效仿鸡和狗,而以猫的行为为戒。唉!亲近和疏远可以讲论,而祸福却说不清。猫能够终其天年,而鸡和狗的死,都免不了被人用刀宰和锅煮。看到这三种动物的得失,可以领悟做官守职的难处。我能够弃官不做,远离官场沉浮的负累,真是幸运。
12.《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宪问》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上面两则《论语》中记述了子路和子贡质疑而孔子肯定管仲是“仁者”的对话。请简要概括学生质疑和孔子肯定的理由,并说明孔子的回答反映了其怎样的思想。
【答案】答案示例:学生质疑的理由:管仲不能为主人死节,(又辅佐桓公,背叛主子)不忠。孔子肯定的理由:管仲辅佐桓公不以武力称霸,维护了天下的秩序,保存了华夏文明。孔子的回答反映的思想:评价一个人要看大处、大节、大信、大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翻译文段,大体把握文段意思,然后概括作答。学生是质疑的角度: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日:未仁乎?”意思: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的意思同上。子路和子贡两个学生都认为管仲不能为主人死节,又辅佐桓公,背叛主子,不忠
孔子是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人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