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70  2020-06-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语文试题
秘密★启用前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文化艺术和精致生活的追求成为时尚。这一时期的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集传统之大成,极具文人气息。古人相信,营造优雅和谐、舒适惬意的家居环境,对于修身养性、建功立业裨益匪浅,因此对家居第宅的布局及室内陈设十分考究,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
古人特别讲究居住的环境,力求与自然相融。道家“天人合一”“自然无为”“以少总多”的思想理念,对古人家居文化有深刻的影响。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室庐篇》开篇就提出“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即使不能栖隐山林村野,与自然为伴,也“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整体环境的要求自不必说,具体环境的布局也十分讲究。出入之门,宜“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两旁悬挂木板做的春帖,取唐诗佳联刻于其上;若用石门槛,石头必须方厚浑朴;台阶一般设三级到十级,必以自然纹理之石砌成;栏杆“石栏最古,木栏为雅”;而厅堂照壁“得雅楠之类为之,华而复雅”。第宅庭院中,一般会建一茅亭,与周遭景致自然贴合,雅致逸然。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描述,茅亭以白茅或棕片覆顶,以山中带皮老棕木为柱,不仅淳朴雅观,而且耐久。总之,家居环境以简洁、古朴、自然清雅为宜。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说道:“土木之事,最忌奢靡。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李笠翁此言说得透彻,居所建筑并非富丽奢华才好,惟自然拙朴或文雅精致,才各具特色。当下可见不少豪宅,虽宏大华丽,却如会所甚或写字楼,铺陈做作,自难免俗。
林语堂先生说,每个中国人独处时都是道家,群体时都是儒家。这在古人的家具造型和陈设使用上便可印证。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或正为厅,侧为室。传统厅堂陈设大致为对称式布局,显得庄重、规范、和谐,体现儒家中庸思想。厅堂是家人活动和待客会友的场所,陈设讲究庄重气派和主从秩序;家具造型和摆放则体现主次尊卑、长幼有别的儒家伦理。厅堂家具可宜地因需选用组合,但布局一定要舒朗有致,方显儒雅。曾见在现代客厅中铺排清式满雕家具,其中座椅皆如宝床、宝座,茶几无不硕大,塞满空间,犹如商铺,实在俗不可耐。
古人厅堂如此,书房、斋所、侧厢、卧室这些独处或私密所在,家具则以古朴自然、精巧闲适为首选。譬如卧室是休养生息之所,温馨幽静最为重要,家具陈设不可纷杂,装饰不宜花俏,色彩宜清雅不可艳丽,否则如闺阁花楼。再如书房。古人称书房为斋室,是安详澹静、儒雅清幽、极富文化气息和个人品位之所,其所陈设之家具、器物,既样式丰富、实用精致,又讲究儒雅品位。明人屠本峻《考槃馀事》言:“斋中几榻,琴剑书画,鼎砚之属,须作不俗,铺设得体。”文震亨也说“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以体现主人清新雅致的情趣。


浏览完整试题 简而言之,明代的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总体上给人一种开阔疏朗、简约有致的感觉,生活其间让人觉得舒坦、清雅、洁静、明朗。所谓“乐居以怡情,幽处可游心”,品味古代家居陈设中的文人意境,不为复古——犹如唐诗宋词之不可复制——只为吮啜其中的文人思想,那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垂续绵延的重要内容,将永远鲜活在我们的血液中。
(摘编自王中杰《古代家居陈设中的文人意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家居环境的要求,高濂《遵生八笺》与李渔《闲情偶寄》体现出的审美趣味基本上是一致的。
B.厅堂家具要能体现出典雅庄重、和谐气派、秩序井然的气度,可以通过对称、舒朗的布局来实现。
C.古人的斋室是独处之所,其家具陈设与厅堂相比,更讲究体现澹静的个人品位和儒雅的文化气息。
D.“乐居以怡情,幽处可游心”,古人强调家居带给人的感受,这也是他们追求精致生活的一种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整体环境和具体环境两方面人手,阐释了古人讲究居住环境,力求与自然相融的观点。
B.文章在分析厅堂中家具陈设的各种讲究时,指出了儒家思想对古人家居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C.文章在论述古代家居的布局及室内陈设特点的同时,也对当下一些家居陈设的风格作了批判。
D.作者大量引用明清文人典籍中关于家居陈设的阐述,使文章的说理显得准确生动、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无论厅堂、斋室里的古典家具还是相关的典籍著述,于今都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B.与厅堂陈设的庄重规范不同,古人的家居环境讲究自然古朴,可见家居文化更多地受道家思想影响。
C.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文人思想是可以传承延续的,因此古代家居陈设中的文人意境也是可以复制的。
D.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的文人气息,主要来自居住者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与家具、器物关系不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视频长度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
目前的短视频市场可谓一片火热,抖音、快手引领潮流,BAT巨头发力追击,后面还有无数的平台厂商不断加入,用户规模8.21亿,同比增长超32.2%,加之5G时代的到来,技术上的支持使得短视频又乘上通往未来的东风。
材料二:
2016-2021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材料三:
维也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被后人解读运用为三层产品营销思路,而这三层与短视频产品的走俏因素极为吻合。
第一层次:努力发现人们的“无意识需求”,并据以推出能够满足顾客此种需求的特定产品。
短视频的内容短,拍摄成本低,在“量”这一点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如此种类繁多、花样频出的短视频内容,总有一部分是符合特定人群的需求的。而短视频这种刚开始充满随机性的“刷”的形式(如“刷抖音”),实际上就是给用户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挖掘该用户的“无意识需求”,进而再根据大数据反馈,进行特定内容的推送,推出能够满足顾客此种需求的特定产品。
第二层次:设法消除人们对产品的“无意识的抵触”心理,消除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障碍,为产品的市场拓展打开通道。
短视频低门槛的内容生产方式也使得其内容生产方与消费者用户的重叠度较高,与传统视频行业不同,短视频用户中,有内容产出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视频娱乐方式,很多人既是内容的消费方,同时也是新内容的产出方。通过自我的参与感去消除对产品“无意识的抵触”,也同时消除对其他UGC(用户原创)内容的排斥度,使得短视频内容尤其是在UGC内容方面传播的壁垒很低,大家都有拍摄经验,也就对UGC内容的质量不会有太高的预期,降低了接受障碍。
第三层次:改变人们的次级价值观和某些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向传统和习惯的次文化价值观挑战),以开拓产品市场。
在信息流广告盈利变现的趋势下,短视频的内容开始成为新的商业营销聚集地,如今短视频带货可以说是电商营销的重要渠道,以短视频内容为媒介的商业变现也成为新的赚钱手段,去抖音上买东西也已经成为新的消费习惯。短视频所带来的全新流量红利也成为各方角逐、深耕的新战场,大大提高了短视频的发展速度,开拓了更多的商业化市场。
材料四:
从争做全网最年轻的妈妈到危险内容被模仿而造成的悲剧,短视频在极度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因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而引发众多的争议。为博人眼球、引发关注,许多内容创作者不惜使用危险动作、不合理想象甚至违反法律法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带来的影响极为恶劣,加上短视频平台上虚假广告横行,侵权盗版难以规范约束,这些无一不是悬在短视频行业头顶的利剑。
在内容之外,众多平台虽在短视频领域内不断深入探索,但目前短视频的变现难问题依然难以改善。短视频始终在进行流量的汇聚,因此广告也就成了短视频最主要的变现渠道,短视频的商业化模式仍难以取得突破,单一的变现渠道让短视频行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今天的短视频行业一面是高歌猛进,凯歌不断,另一面却又隐患凸显,难以忽视。站立于巅峰之上的短视频行业,在光明的前景与崎岖的路途中又会步入何方?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短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从十亿元级发展到百亿元级用了约三年的时间,从百亿元级发展到千亿元级预计仅需要一年。
B.预计从2018年到2021年,短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五六百亿元的增幅急剧扩大,最终达到两千多亿元。
C.短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如果延续2017年到2018年的增长率,2019年其市场规模就应该可以达到四千亿元左右。


展开余下试题 D.2019年后,短视频行业市场预计虽规模持续扩大,然而增长率将逐年下降,持续的低增长将成为该行业的一种常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托5G技术、利用新媒体平台播放、推送频率高、适合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内容较短等,都是短视频的显著特点,也是其火热的重要原因。
B.发现“无意识需求”,消除“无意识抵触”,改变用户的某些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方式,是从“无意识”营销理论角度对短视频走红的认识。
C.短视频之所以能消除对产品的“无意识抵触”,是因为用户可能既是内容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不会对内容有太高的预期,降低了接受障碍。
D.内容上的参差不齐,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难以改变变现难的现状,商业化模式仍难以取得突破,这些都是制约短视频发展的重要因素。
6.短视频行业长足发展需要哪些因素?请结合以上材料信息,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今夜有雪
曾 剑
眼前是一片大草地,是一望无际向同一方向扑倒的枯草。李明辉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身后的通信员也狐疑地向四周看,同样找不到兵待过的迹象。
李明辉正要往前走,前面的枯草丛忽地伸出一面红旗——一面炮长指挥用旗。小红旗在风中飘动了两下,就停止不动了。通信员急忙走过去,李明辉道一声:“慢,小心掉进去。”他惊喜地立在那儿,等着兵们给他开道,他的确找不到进去的地方。他为部属能伪装出这种效果而兴奋。
通道开了,就在李明辉的脚下。通道口的门居然是一捆高梁秆,它四周的缝隙间夹上了枯草,往那通道口一挡,与四周的枯草浑然一体,李明辉因而难以发现入口。他弯腰慢慢走进去,眼前立刻漆黑一片。但很快,一束手电光出现在他的脚前,随着他的脚尖移动。
在手电光的指引下,他走进一个战炮班的掩体,掩体内的结构还真像那么回事。四周的墙壁齐刷刷直上直下,贴着墙壁,排满了用以防潮的向日葵秆,一个大土炕占据了掩体相当大的面积。五六个士兵躺在土炕上休息,发现手电光,问了声:“口令!”见是营长,战士立即站起来,腰板挺得笔直。
李明辉掀开战士的被褥,见下面铺了半尺厚的枯草。他说:“我上军部开会,仅一天时间,你们干得漂亮!如何伪装是个难题,也是这次战术演练的一大项。咱们构筑的工事隐蔽性好,实用性强,肯定能在集团军考核验收中取得好名次。大家再加加工,力争把第一名夺过来。”
战士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李明辉在坑道内走着,外面的天空虽然灰暗,但让掩体内没有一丝光亮,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做到的。
李明辉要过手电筒,打开,仔细查看掩体。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根木头上。他伸手摸了摸,又用手指抠了一阵子。
“这树干是从哪弄来的?”李明辉问。
“报告营长,是从营房带来的。”丁晓亮答道。
“我再问一次,树干是从哪儿弄来的?”
“是我们从那边树林里砍来的,今夜有雪,我们怕天黑前完不成伪装任务。”丁晓亮的声音明显弱了下去。
李明辉不再吱声,沿着通道,弓着腰向别的掩体走去。他看完全营的工事,各连都有新砍的树干,有的连一个掩体就用了好几根。李明辉立刻用电话命令各连:“拆除所有新的树木,一根不留!”
李明辉看一眼表,走出掩体,眼前的草滩依然一片寂静。他再次钻进掩体,下了第二道命令:“全营官兵,撤出掩体,成营横队集合。”
顷刻间,200多名官兵迅即钻出地面,成四个纵队向这边集合。脚步声、口号声响成一片。
李明辉没有向全营官兵下达“稍息”的口令,他太激动了。
李明辉说:“我知道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是为了我们营这个整体。在天气恶劣、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砍老百姓的树支撑掩体帐篷,也是为了把任务完成得更快更好。但我们是军人,怎么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在这片盐碱地上,种一棵树容易吗?老百姓种树不是要用木头,而是防风沙,是为了活命,而我们一下子砍倒十几棵,不心痛吗?我是一营之长,是我考虑不周,责任主要在我。我本应带着砍树的同志,去向老百姓道歉、赔款。但是后天,军长将带领作战指挥部人员验收伪装情况,我们现在只能将树埋掉。属于我们的时间只有今天天黑前的几个小时,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雪。为了使伪装达到最佳效果,为了在这次验收评比中取得好名次,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在下雪前搞好伪装,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声音响彻阴沉的天空。
李明辉下令:“解散,开始行动!”
瞬时,眼前的草地出现20多个土坑。李明辉摘去棉手套,用几乎麻木的手指揉揉酸涩的眼睛,心里一阵痛:这是全营官兵的心血呀,而现在又得重新开始。
当春天来临时,李明辉带领全营指挥分队,迎着第一缕春风,出现在这片旷野。村子里,老百姓便陶醉在军人的口令声中。当这动听的口令声骤然停止时,一个个身着迷彩服的兵又劳作开了。老百姓以为兵们在训练间隙挖工事。只是他们不明白,这些兵以前都是冬天临时出现在这里,今年怎么就提前到了春天。
迎春花开遍旷野时,细心的老百姓发现,他们的防护林加宽了。在风中,千株树苗像部队集合的兵,一个个站得那么直,那么整齐。
(原载《人民陆军》长城文艺版2018年1月26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李明辉和通信员怀疑走错了方向,是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展示战士们所修筑的工事隐蔽性强。
B.当得知战士们为修隐蔽工事而砍伐了老百姓的树林,李明辉决定立即命令拆除这些树干,目的是为了教育士兵。
C.小说结尾,通过补叙的手法交代第二年李明辉带领全营官兵种树,既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又深化了主题。
D.小说以“今夜有雪”为题,交代了战士们砍树伪装的原因,同时也寓意他们不惧困难、顶霜傲雪的可贵品质。
8.李明辉作为一名营长,在处理战士们所犯错误的时候,表现出了哪些优秀的领导管理素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6分)
9.小说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不同类型的细节描写,并分别简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坦之字文度。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嘉宾,超小字也。仆射江彰领选,将拟为尚书郎。坦之闻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注],何得以此见拟。”彰遂止。简文帝为抚军将军,辟为掾。寻以父忧去职,服阕。征拜侍中,袭父爵。时卒士韩怅逃之归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怅偷牛,考掠服罪。坦之以为怅束身自归,而法外加罪,不当。其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诬,宜附罪疑从轻之例。遂以见原。坦之有风格,尤非时俗放荡,不敦儒教,颇尚刑名学,著《废庄论》。简文帝临崩,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坦之自持诏入,于帝前毁之。曰:“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专之。”帝乃使坦之改诏焉。温薨,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初,谢安爱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坦之非而苦谏之。安遗坦之书曰:“仆所求者声,谓称情义,无所不可为。若絮轨迹,崇世教,非所拟议,亦非所屑。”坦之答曰:“具君雅旨,此是诚心而行,独往之美,然恐非大雅中庸之谓。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成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书往反数四,安竟不从。初,坦之与沙门竺法师甚厚,每共论幽明报应。便要先死者当报其事。后经年,师忽来云:“贫道已死,罪福皆不虚。”言讫不见。坦之寻亦卒,时年四十六。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追赠安北将军,谥曰献。


展开余下试题 (摘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注】第二人,第二流的人。晋人注重门第,所谓第二流的人,就是指家世贫寒的人。王坦之是世家子弟,所以这样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B.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C.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D.实吾子少立德行/体议淹允/加以令地/优游自居/佥曰之谈/咸以清远相许/至于此事/实有疑焉/想君幸复三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名,指以管仲、李悝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其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B.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C.中庸,为不偏不倚之意,它是道家尊奉的处事原则和标准。宋代朱熹将《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D.沙门,梵语,又作桑门,汉语译作“勤息”,即“勤修道业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亦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坦之出身世家,年少即有美名。他年少时就和郗超齐名,人称“江东独步王文度”。他自诩门第高贵,直言拒绝了江彪的拟任。
B.王坦之明辨事理,宽宥叛逃士卒。士卒韩怅叛逃后又回来自首,有关官员追查他失牛的罪责,王坦之认为疑罪从轻,宽宥了韩怅。
C.王坦之品行端正,反对时俗放荡。谢安爱好音乐,在服丧期间也不撤除歌舞,竞成一时风俗。王坦之苦苦劝谏,谢安却不加节制。
D.王坦之心系家国,临死言不及私。他在简文帝面前毁掉摄政的遗诏,与谢安共辅幼主。临死书信,惟忧国家之事,不言个人私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絮轨迹,崇世教,非所拟议,亦非所屑。(5分)
(2)后经年,师忽来云:“贫道已死,罪福皆不虚。”言讫不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卢照邻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余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篇用“顾步”一词赋予春天以人格化特征。三春将尽,却又徘徊不忍离去。
B.诗人将蝶、竹、花刻画得精灵可爱,这些山村常见之物照应了诗题“春晚山庄”。
C.“独坐一园春”既写春色满园,又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是乐景衬衷情的手法。
D.黄莺不在乎树木高低,自由地鸣唱,游鱼不惧怕垂钓之人,尽情嬉戏,尽显生机。
15.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 , ”两句,描述了同学华贵的衣着冠带,与自己衣着之残破形成了对比。
(2)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宋荣子因为“ , ”,所以面对毁誉都能淡然处之。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话时引用《荀子•劝学》中的两个比喻句“ , ”,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有潜质还必须借助外力帮助才能体现其价值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近日公布,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规则》的出台, 了教师惩戒的权力,然而,这也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 ,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戒尺”早已在课堂上无影无踪。
从根本上讲,缺失惩戒的学生教育对青少年不是宽容,而是纵容,( ),因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只闻表扬声,不见教鞭响”的“最危险的时刻”。事实上,合理有度的惩戒与“的慈爱,是教育的一体两面,二者缺一不可。当然,“戒尺”的使用也需要刻度的细化,这样一方面能让教师免除后顾之忧,可以名正言顺管学生。另一方面,也能让家长对规则有清晰的理解,不会一听闻“惩戒”就 。另外,家长对于适度的惩戒也应该有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摒弃教育不应由学校“承包”的心理,懂堡孩子的良好教育应当是让家校共育的结果;另一方面要转变“捧在手心舍不得惩罚”的心态,放心把戒尺交给老师,给予老师更多信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赋予 置疑 和风细雨 风声鹤唳
B.付与 置疑 春风化雨 草木皆兵
C.付与 质疑 和风细雨 草木皆兵
D.赋予 质疑 春风化雨 风声鹤唳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法律层面把“戒尺”还给老师,重提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既必要也紧迫
B.重提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从法律层面把“戒尺”还给老师,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C.从法律层面把“戒尺”还给老师,重提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D.重提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从法律层面把“戒尺”还给老师,既必要也紧迫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摒弃教育不应由学校“承包”的心理,懂得孩子的良好教育是应当让家校共育的
B.摒弃教育应由学校“承包”的心理,懂得孩子的良好教育应当是让家校共育的道理
C.摒弃教育应不由学校“承包”的心理,懂得孩子的良好教育应当是家校共育的结果
D.摒弃教育应由学校“承包”的心理,懂得孩子的良好教育应当是家校共育的结果的道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万寿菊是一种不择环境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植物,其花色艳丽、花期长、抗性强、适应性广,作为观赏植物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中;其富含天然食用黄色素,尤其是叶黄素,具有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万寿菊 ① ,尤耐瘠薄的土壤,在全世界均有广泛的栽培。目前,人们主要围绕色素用和观赏用万寿菊展开育种研究,因此育种者们一方面致力于提高万寿菊中叶黄素的产量,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株型和花部性状 ② 。国内万寿菊的规模化发展较快,现已成为我国主要栽培的草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巴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