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77 2020-06-2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7]
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杭高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5月语文试题卷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题,在本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一”假期,被新冠(guàn)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开始暴发,在消费券(quàn)拉动下,杭州“夜间模式”被唤醒,夜宵、夜市恢复热闹,夜经济活跃度已经恢复90%。
B.以网络为载(zài)体的电商属于新事物,虽然发展会遇到梗阻,但是各级政府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抓住直播契(qì)机,让电商为脱贫攻艰和乡村振兴赋能。
C.备受投资方青睐的《风味人间2》,一经播出就以令人震撼的审美艺术撩(liáo)拨观众的心弦(xián),谈及节目获好评的秘决,导演陈晓卿称至关重要的是节目制作者找准定位。
D.贵州留给人们的印象向来是沟壑纵横,然而在榕江,钢架大棚鳞次栉比,豇(jiāng)豆、茄子等一畦畦(qí)露天蔬菜青翠欲滴,翻新的黄土延伸到视野尽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熵定律回答了历史上一切文化都必须回答的中心问题:世界上的人类应有什么样的作为?尽管有种普遍的意见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能保护和加强生命,然而,如何达到这些目的,却有无数说法。从《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的摘要看,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对现代世界混乱及其根源的阐发可谓惟妙惟肖、鞭辟入里,不过他们为此所开的济世良方却显得无力而无奈。
熵定律的最重要之处莫过于它对时间的定义。(乙)圣奥古斯丁曾经写道:“无人问我时,我深知何为时间,一旦要我解释时间,我却一无所知。”机械论世界观的时间概念与熵的世界观的时间概念截然不同。(丙)“时间不等人”“时光流逝”“时间不会倒走”,确实是至理名言。这些格言说的是我们所体验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前。时间体现了能量从集中状态到耗散状态,从有序状态到混乱状态的变化。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 B.惟妙惟肖 C.莫过于 D.截然不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对于石油投资者和生产者,是破天荒的一年,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不仅改写了石油业的历史,也打破了人们对于商品价格的认识:市场宁愿给钱,也不愿意拿到原油现货商品。
B.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学,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理论依据,在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包括餐饮、影视、酒店、娱乐、旅游等在内的很多行业面临经营困境,据外媒报道,迪士尼为缓解疫情以来的经济压力,对多位高管均作出了停薪和减薪的安排。
D.在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经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的《2019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发布,该报告综合利用比利时鲁汶大学紧急事件数据库、中国灾害数据库等资料,对各类灾害情况进行了评估。
浏览完整试题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几回清梦到花前:红楼女子的草木情缘》一书。在书中,作者一共写了43位女性以及8种原作中提及的代表植物,从中可以窥见___________________。该书以花喻人,角度独特,为“红迷”提供了《红楼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以花喻人似乎是历久不衰的传统。陶潜以菊为知己,_______________,郑板桥以兰为友,由此而发的吟咏之作皆为后世传诵。这种文学与植物学的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深入领会红楼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一个常见的话题。某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辩论赛,辩题是“人工智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有以下看法:
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从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到医疗行业的远程操作,人工智能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人工智能的决策基于之前的数据记录和算法组合,更为精准,相比人工可以减少出错几率。
人工智能可以连续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把更多的人从简单烦躁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6分)
所选序号:( )( )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苏格拉底把演讲术归结为“马屁术”,这也许是愤激之言,因为说理和说服不一定是拍马屁,而拍马屁也不一定总是有说服力的。亚里士多德本着务实的精神肯定了演讲术的公共用途与伦理价值。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开头,他指出,城邦政治和文明的生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类拥有公民美德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足以区分是非,区分公正与不公正。这种信念是民主政体的根本基础;如果把人类当作没有头脑的一伙,公民政治就没有必要,和平秩序也就没有前途。
这样看待说理技艺有其重要的公共生活意义,而且也关乎当公民和做人的道理。在雅典的公民大会上,人们用话语,而不是武力影响别人,解决争端。这时候,用语言说服别人就成为公民责任。只有用话语来维持和维护和平的社会人际关系,非暴力的社会秩序才能长久存在。在雅典,公民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离不开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使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这才成为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学习说话的修辞技巧不仅仅是要变得能说会道,而且还要遵守话语的公共规则。学习说话是一种相对高等的教育,它使人们变得有能力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话技巧不可能与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分开,而说话者是否能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却是一件很难证实、很难确定的事情。所以,人们对修辞总是既感到需要,又有所提防。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就是质朴,文就是文饰,史就是虚浮不实。孔子是说,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懂得说些漂亮的门面话,甚至引经据典装饰,因而缺乏一份真诚的心意。孔子还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说话不能不借助修辞,但是,过于借助修辞,却会令人生疑,怀疑说话者是否由于说话不能动人以诚,才特别需要依靠技巧;是否因为说话的其他因素(动机、用意、目的)有所欠缺,才特别需要用修辞来掩饰。久而久之,修辞便有了巧言令色、诡辩、强词夺理等负面含义,注重技巧,尤其是过分注重技巧的修辞,便成为一种有道德瑕疵的语言行为。
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修辞造成情绪的激动,诉诸情感多于理智。听话的人因被打动而被说服,这种赞同往往与接受真实信息,并认真思考有所不同。这也是柏拉图讨厌修辞的原因,他和苏格拉底称善辩的智者是强词夺理、制造假象的魔术师,他们自己要运用的是论辩术(dialectic),要把论辩纳入真正符合逻辑思维的轨道。柏拉图认为,那些冒充“智者”的诡辩家或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纵公众,让他们失去理智,牵住他们的鼻子,使他们盲目服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比柏拉图来得现实,但他仍然非常强调修辞伦理的一面。不劝人做坏事,这便是修辞术和说服行为的伦理底线。亚里士多德写道:“如果目的是好的,那么能言善道便是值得称赞的技艺;如果目的是坏的,那就成为一种伎俩。”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四十讲》)
7.下列对“说话的技巧”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可以不用武力解决争端,可以用语言来说服别人,因而维持和平的社会人际关系,维护非暴力的社会秩序。
B.在雅典,公民为了争取其他公民的尊敬和赞同,就需要说话和听别人说话,学习论辩术就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公共需求。
C.因为说话者的心态和目的很难证实,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态度总是暧昧复杂,就像孔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D.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可以挑动听众的情感,情感越强,理性就越弱,所以蛊惑者很容易用语言操控听众,使他们盲目服从。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政治和文明的生活是可能的,因为人类拥有美德和逻辑思考的能力,能够明辨是非。这奠定了民主政体的基础。
B.孔子认为,如果文胜于质,就会流于虚浮,说理时注重修辞技巧,很可能是不能动人以诚,才需要用修辞来掩饰,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C.文章论述了说理语言修辞技巧的重要性,认为注重修辞与真诚的心意是对立的,表达了语言技巧必须要以说话人的诚信为基础,要有正当目的。
D.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认为运用修辞的智者是强词夺理的魔法师,他们要运用论辩术,把论辩纳入符合逻辑思维的轨道。
9.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所以,人们对修辞的戒备不是没有道理的”的依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傻 子
阿城
北京的傻子不多,多还成个什么世界?可也不少,少怎么会差不多各处都有那么一两个?
我在北京搬过五次家。每回收拾停当,就到街口站那么一会儿,看看。看什么呢?直到看见一个人身上脏得不正常,眼神儿不对头,心里踏实了:这个地方也有傻子。
展开余下试题
见的傻子多了,就给他们分了等儿。不是傻的程度,而是身上干净的程度。有的傻子,四季一身衣裳,脏的赛铁,皮肉也见不着原色。第二等的是有四季衣服,但脏是第一等的。第三等是不太脏,有四季衣服,但是旧。第四等是衣服皮肉与常人一样,只剩一个傻。这四个等级的傻子走在街上,实在是有傻子的家的四等旗帜。
我第五次的搬家,几天了,还没有发现一个傻子,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于是上班就和对面的老李说起来。老李听了,笑一笑,说:“你太认真。各家有各家的事,哪儿就什么道德不道德的?”我知道老李有一个极漂亮的女儿小雯儿,常来单位走动,于是不再说什么。
临到下班,老李对我说:“上我那儿喝点儿去?”我很敬重老李,他写得一手好颜体,很像他的人;又有些量,喝到酣时,便说些让你觉得又对又不对的字经。比如:“其实这个字就像人。不是说字如其人的那个像,而是体面。人都要体面,字就是人的一面旗。骨力?谁看骨力呢?这街上的人,你看他什么?你看他一身衣裳顺不顺,写字就是写衣。”我弄不清楚老李的道理,就说:“我就不信罗锅能穿出衣裳样来。骨力不在,衣裳白搭。”老李说:“可我写到这份上,写的是衣不是架。说字如其人,可严嵩的字怎么说呢?蔡京的字怎么说呢?所以写字是体面。”我发现一喝酒论字,就被老李绕了。
现在,老李请我去他家喝酒,这倒是第一次。
见惯了北京的院子里的拥挤与杂乱,你会以为老李的北屋是国家保护着的一级文物,心里忽然地敬重与舒服起来,屋里更是素雅。墙有些黄,但绝没有灰尘。大方砖墁地,暗暗地衬着屋里澄静。一张大漆有些残的条案上有两个胆瓶,彩绘着群仙祝寿,麒麟送子,清末的格式。胆瓶里插一个奇大的鸡毛掸子,油亮蓬松,还插着几个字轴。条案中央一架玻璃罩的座钟,罗马数字标一圈钟点。条案两边有一大一小两个沙发。大沙发上悬一轴字,漂亮潇洒。我看了看老李,老李笑一笑。老李的爱人在屋里走动着,既不夺钟,不夺胆瓶,也不夺字,显得那么稳实安静,似乎是颜体的贤惠二字,透着体面。
老李的爱人张罗去了,老李安安稳稳地坐下来说:“今天小雯的朋友来。我拉着你,为的是帮着看看。”说话间小雯儿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伙子。老李和他爱人的四只眼睛不松不紧地看着那小伙子,我不敢怠慢,也急忙去看小伙子。小雯儿介绍说:“这是严行,我们那儿的同事。”
老李的爱人站起来说:“洗洗手,吃饭吧!”大家摆好桌子,老李拉我在他旁边坐下。小雯儿和严行坐在一起,急着忙着就给严行夹菜。
我看看老李的爱人还不来,就转身找,见她拿着一碗盖了几样菜的饭进来,就招呼她说:“你来呀?”老李的爱人笑着摇摇头,说:“你们喝吧。”一掀墙上的大布帘,拨了一声销子,推一扇门进去了,布帘晃了晃又遮在那里,我回头对老李说:“你们家还这么大规矩?女人不上席?”老李很和善地瞧瞧我,略举举杯,说:“喝!”大家都呷了一口。
菜很多,而且好,在灯光下红红绿绿的让人觉得酒的滋味很大 。我却忽然觉得让老李的爱人一个人在屋里吃,实在不过意,就站起来要去请。老李一把按住我:“她一会儿就完。”我有点儿不舒服,看看小文儿,刚要说,严行忽然问:”这幅字是谁写的?”小雯儿在我站起来的一刹那,把头低下去,这时抬起头来,很高兴地说:“我爸。”严行红了一下脸,说:“写得真好。”小雯儿高高兴兴地又说出几处地方的匾额也是他爸写的。严行愈发敬重地看着老李。
我忽然觉得背后门一响,急忙回头,只见老李的爱人一团喜气,拿着碗筷从里屋出来,进来走到灯影里,我给她斟酒,她用手推拦着,在灯光下抬起脸,笑眯眯地看着小雯儿和严行。我觉得酒暖烘烘得在身子里漫开,就往后靠在椅背上,说:“老李,你这日子!这样的住房条件,老伴儿这么贤惠,你写得一手好字,小雯儿也快了,真是——”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响了一下,我分明看到老李的爱人哆嗦了一下,眼睛凄凄地看着老李。老李的细眼里闪过一道光,额角儿腾腾地跳了两下。我回过身去,只见门帘掀开一些,一张脸向灯下的人们望着。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傻子。
我听见旁边老李低而快地说:“怎么不插门?”我回过身来,见老李的爱人慌乱地看着大家。老李顿了一下酒杯,她才醒悟过来,站起身走过去。小雯儿的脸在灯下白得不成样子,愣着眼儿看着严行。严行没有表情,静静地注视着老李的爱人走过去处置傻子。
老李垂下眼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小雯儿这时恨恨地擦一下眼睛:“我妈真是的,老忘插这个门,爸跟他说多少回了,就是记不住。没人来,到正屋转转倒没什么。上回,都到院里去了,要不是我回来,他就上街了,像什么话!”
我说:“他多大了?”小雯儿看一眼里屋门;“哼,都二十六了!”
又看看老李,老李正看自己那幅字,身架塌下来,脸上暗暗的。又站起来走到里屋,半天,和爱人出来。老李的爱人眼睛红红的,走到灯影里,又笑着说:“吃呀。”小雯儿每样菜又都给严行夹了些,严行不看她。老李的爱人有点儿不自在,举着筷子,不知再给严行夹什么好。严行忽然说:“我赶明儿跟你学字吧。”老李两口子一下高兴起来。老李额头又渗出光来,把筷子作笔竖捏着在空中虚绕绕,说:“这写字,第一要骨力。人看字,看什么呢?就是看个骨力。你要学字,学颜体。颜体不易取巧,非要心宽心正,不能写好。先找多宝塔,得了气体,再看与夫人贴,争座位,放生池,漂亮,正,不俗不媚。再看裴将军,绝!字如其——”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
吃罢了饭,看看晚了,我站起来告辞,严行也说回去了,于是老李两口子和小雯儿送出来。老李两口子一叠声地让严行常来,小雯儿不说话。严行答应着,刚要走,忽然站住,说:“小雯儿不送送我吗?”小雯儿一下儿跳下台阶儿,可着嗓子叫了一声:“哎——”老李呵呵笑着,用手抚一抚顶,和爱人在门口站了许久。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心里踏实了:
(2)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11.作者在文中两次写老李的“字经”,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全文,评价“老李爱人”这一人物。(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苏氏文集①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③,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展开余下试题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④,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释】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韩、李:指韩愈、李翱。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见遗于一时 遗:馈赠
B.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
C.忽近而贵远 贵:看重
D.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 即:接近
15.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其难之若是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 使民敬、忠以劝
C.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作为古歌诗杂文 公为我献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1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次韵少游
苏 轼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注]①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批“旧党”纷纷被贬,这两首词分别作于苏轼被贬琼州,秦观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所写。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yuā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9.苏轼的词属于________之作,次韵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20.从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两首词的不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
④仁者人也,义者宜也。 —《论语.中庸》
21. 第三则材料中“无适也,无莫也”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儒家“义”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子路曰:__________。长幼之节,不可废也;_________,如之何其废之? (《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___
上一篇:
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