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94  2020-07-0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4]
天津市西青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沿着弯曲的乡间小道不断行进,时儿在沟壑中,时儿在山脊上,此时我们已经来到了林区的脚下,眼前一片苍萃、一片墨绿,一股清新淡雅的松香气息轻轻向你袭来,真令人______,心绪激荡,抬头仰望,高耸挺拔的松树直入云端。从山下到顶峰,道路曲折陡峭,真可谓是荆棘在途,道路险峻。一路气喘吁吁,不得已只好停下脚步休息一会儿,也就是在这休息的间隙之间,才能______这林间优美的景致,树木那高大粗壮的躯干,错落有至地展现在你的周围,密集的枝条将蓝天、白云和阳光全都阻挡在外面,没有几缕阳光可直射到林地来,树下那早已换上一身鲜艳绿装的苔藓,厚厚实实地______在树根下,一脚踏下去绵绵软软,好似地毯一样,让人不愿抬起脚步向前行进。
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沟壑(hè) 山脊(jí) 苍萃(cuì)
B. 袭来(xí) 高耸挺拔(sǒnɡ) 陡峭(qiào)
C. 荆棘(jí) 气喘吁吁(xū) 间隙(jiān)
D. 错落有至(zhì) 几缕阳光(lǜ) 苔藓(tāi)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赏心悦目 饱览 萦绕 B. 心旷神怡 欣赏 萦绕
C. 心旷神怡 饱览 围绕 D. 赏心悦目 欣赏 围绕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
A项,“苍萃”应写作“苍翠”;“山脊”应读(jǐ)。
C项,“间隙”,应读(jiàn)。
D项,“错落有至”,应写作“错落有致”;“缕”,应读(lǚ);“苔藓”,应读(tái)。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此处有“松香气息”,应选用“心旷神怡”。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欣赏:指领略观赏。此处更强调尽情观赏,一下“饱览”。
萦绕:盘旋往复;往复缠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围绕:包围;环绕。此处指“苔藓”,应选“围绕”。
故选C。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为“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项目定制并提供专用手机100万部,同时在网络、流量、话费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保障和支持。
B. 近日,中国辞书学会融媒体辞书专题研讨会暨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出版机构的20多位辞书专家参加了会议。
C. 古代清明的休闲通常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现在交通便利,人们利用假期出去旅游,不仅能放松疲惫的身心,还能欣赏别样的风景。
D. 语言的演变是因为移民及其带动的文化融合大有关联。上古时代,汉语就有方言的分支,北方有秦晋、燕朝、赵魏、海岱、蜀汉等方言,南方则有吴越方言和楚方言。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项,搭配不当。“提出保障和支持”动宾不搭配,把“提出”改为“提供”。
C项,语序不当。“不仅能放松疲惫的身心,还能欣赏别样的风景”递进分句顺序不当,应把“不仅”“还”所领起的两个句子调换一下顺序。
D项,结构混乱。“是因为移民及其带动的文化融合大有关联”句式杂糅,把“是因为”改为“与”。
故选B。
4.下列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学校的名称有“校”“庠”“序”等。办学的形式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后代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私塾”等 。
B.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C.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等。
D.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左传》,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不是莎士比亚。
故选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降落地点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那么这个着陆点是如何选择出的?探月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详细解答。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论证嫦娥四号任务时,我们感觉应该给它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和功能,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增大了很多,崎岖的地形给我们带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讲,在月面更高精度的着陆是未来所需要的。比如以后我们要去月球南北极,那里地形也很崎岖,如果在永久光照区着陆,对着陆精度要求都很高。”
“如果我们未来要建设月球科研站,需要多组探测器在一个范围内着陆,联合构成更复杂的系统,这更是需要航天器能高精度着陆。所以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孙泽洲说,“我们希望未来具备全月球乃至于全太阳系的到达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专家确定去月球背面后,具体着陆区域的选择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孙泽洲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在北纬45度左右的虹湾地区,探测器是按照这一纬度的光照条件设计的热控系统和太阳翼。而大部分继承了嫦娥三号设计的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纬度也在40至50度之间。
“纬度上划定范围后,再考虑经度,是落在月球背面的正中间还是边缘呢?由于要实现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通信,中继星‘鹊桥’运行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Halo轨道上。它的全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孙泽洲说,“而且我们不希望探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那样有可能会受到周围高山的影响。”
这样,嫦娥四号的着陆区从经纬度上就基本限定下来了。在这个大致范围内,科学家们看中了艾特肯盆地,这个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这里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比如是不是有水?对这里的探测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
而在艾特肯盆地这个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内,还有一个直径为180公里的冯•卡门撞击坑,其底部地势相对平坦,能较好地保证着陆安全。
恰好与冯•卡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克雷蒂安撞击坑,非常适合作为备选着陆区。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以20世纪匈牙利裔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命名的,他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申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5. 下列对选址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因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崎岖的地形给着陆带来风险,但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
B. 根据嫦娥三号的设计和中继星“鹊桥”的全实时覆盖区域,确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经纬度。
C. 艾特肯盆地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是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
D. 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撞击坑,它们正好可以纪念航空时代的中外科学家。
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点明嫦娥四号登月的意义和降落点,然后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B. 专家介绍着陆点选址原因时,是按照范围逐渐缩小的逻辑顺序讲解的。
C. 文章围绕探月专家解答着陆点选择的问题展开,采用了直接引用的方式。
D. 文末高度评价了此次月球背面探测的意义,照应开篇。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成功探月说明我国具备全月球的到达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B. 从专家的具体解说中,可以肯定地说嫦娥四号软着陆点应该是月球背面的中间地带。
C. 专家预测如果嫦娥四号第一天没成功着陆,它也能在第二天成功地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D. 对艾特肯盆地的探测能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答案】5. D 6. C 7. B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D项,“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撞击坑,它们正好可以纪念航空时代的中外科学家”错,根据原文第十一段、第十二段可以看到只有冯•卡门撞击坑有这样的纪念意义。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直接引用”错,原文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如“孙泽洲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在北纬45度左右的虹湾地区,探测器是按照这一纬度的光照条件设计的热控系统和太阳翼。而大部分继承了嫦娥三号设计的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纬度也在40至50度之间”。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项,“说明我国具备全月球的到达能力”错,根据第四段,是“我们希望未来具备”的能力。
C项,“它也能在第二天成功地着陆在备选着陆区”错,根据第十一段,“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选着陆区”,可以着陆,但未说成功着陆;
D项,“对艾特肯盆地的探测意味着能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过程”错,第九段,根据“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的说法,可见此项错误。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御书带经堂记
(清)朱书
古书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灿然上下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备之于身,以成理万物,无经之名,而莫非经也。至孔子不得位,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而后世奉之为六经。盖措之于身则其事精,而天下法之以为治;笔之于书则义详,而万世繇之以为学。新城王公为御史大夫时,御书“带经堂”额大字颁赐,朝士荣之,公侈君赐。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书记之。
“带经”之说,昉于汉。御史大夫倪宽少贫,常带经而锄。公生华胄,弱冠掇高科①,历显仕四十余年矣,知遇之隆,近古未有。与夫憔悴贱贫之士,杂身都养赁作②间,勤不废经者,相去甚远。宽虽能使酷吏如张汤知乡学,雄才大略如汉武与语经学而悦,其得力于经,有大过人者。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学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然则公之于经,固将与天下法之由之。
吁乎!经之荒亦已久矣。以宽生平力学,不过采儒术,文封禅,邀明堂,一觚而止。经之用,顾若是与?孔子之圣,摄相三月,断焉不能使鲁为东周,仅与其徒退而讲遗经于洙泗之滨,传之其人而已。于宽又可责焉?方宽之为御史大夫也,委曲迁就,以从人主之好,位盛贵极。傥回思耰锄之余,岂不曰吾今者御史大夫之尊,殆不若向者都养赁作,得以优游一卷之书之为乐哉?
公以天下万世所系赖之身,受六经之托,著书满家,望风求教于门下者,不可数计。名斯堂也,其将礼耕义种,与天下治人情之田乎?抑良农能稼而不能穑,藏之名山,待其人乎?朱子之诗曰:“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公其念经之久荒,而与吾徒锄治之,则当何如也?书固荷锄之田夫也,幸得从公游,故记公堂而卒以锄田之说进。
【注】①掇高科,摘取科举功名。②都养,为众人做饭烧菜;赁作,受雇为人劳作。
8. 对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孔子不得位 得位:得志 B. 勤不废经者 废:停止
C. 宽虽能使酷吏如张汤知乡学 乡:向往 D. 而与吾徒锄治之 徒:弟子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无经之名,而莫非经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B. 其得力于经 月出于东山之上
C. 殆不若向者都养赁作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D. 藏之名山,待其人乎?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
B. 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
C. 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
D. 佐佑文治不但悦/所语而欲使天下振/兴经教/以祛邪慝/又未尝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伏羲、神农等远古圣王先贤深谙经文经书和孔子对六经的贡献,以此强调经学对修身养性、治学行事都十分重要。
B. 文章对“带经”之说追根溯源,盛赞倪宽“带经而锄”的精神,认为倪宽之所以深受朝廷恩宠,官场显赫,是因为他对经书的重视。
C. 针对经学荒废的现象,作者以孔子为鲁相尚不能“使鲁为东周”为例,为倪宽辩护,指出经学荒废非倪宽之过,评价有合理之处。
D. 文章结尾作者揣摩新城王公为“所居之堂”命名的目的,交代自己写作本记的缘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公的敬仰钦佩。
1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经书的作用的一组是
①以成理万物,无经之名
②盖措之于身则其事精
③而天下法之以为治
④而万世繇之以为学
⑤然则公之于经,固将与天下法之由之
⑥受六经之托,著书满家
A. ①③⑤ B. ②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④⑥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士荣之,公侈君赐。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书记之。
(2)经之用,顾若是与?
(3)方宽之为御史大夫也,委曲迁就,以从人主之好,位盛贵极。
【答案】8. D 9. B 10. B 11. A 12. C
13. (1)朝廷之士都深感荣耀,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带经堂)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2)经书的用途,难道就像这样吗?
(3)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曲意逢迎,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D项,“而与吾徒锄治之”意思是:就和我们这些人一起来整治。徒,指一类人,一辈人。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但是;②连词,表顺承,不译;
B项,“于”,①②都作介词,从;
C项,“者”,①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不译;②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不译;
D项,“其”,①代词,那、那些;②代词,自己的。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翻译是:辅助君王教化民众,不只是喜欢他的言论,而确实是想要让天下振兴经学教育,祛除邪恶。又总是心中所想力求表现在做事上。“……不……而……”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不”之前,“而”之前,都需要断开,排除AD;“以祛邪慝”表示“振兴经教”目的,前后需要断开,排除AC;“不存于心求见诸行事”这里说的两句话,“不存于心”与“求见诸行事”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与原文逐字对照,看是否有出入。
A项,“文章开头写伏羲、神农等远古圣王先贤深谙经文经书和孔子对六经的贡献”分析错误,据原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备之于身,以成理万物,无经之名,而莫非经也”可知,原文中说伏羲、神农时并无经文经书。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文中体现“经书”作用的语句,然后认真分析翻译语句,分析每个选项,最后对照原文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
①说的是天地万物之常理,不是经书的作用;⑤说的是倪公提倡读经书的目的;⑥说的是倪公自己的责任。排除①⑤⑥。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1)荣,以……为荣;侈,夸大,显耀;记,记述。译文:朝廷之士都深感荣耀,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2)顾,难道;若是,像这样。译文:经书的用途,难道就像这样吗?
(3)方,当……的时候;委曲,屈身折节;好,喜好。译文: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古时文字尚未出现,天地万物之常理便显豁于世间。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依据它来修养自己,治理万物,虽无经书之名,但无一不是经书。孔子不得志时,曾著述《诗》《书》,编定《礼》《乐》,编纂《春秋》,后世尊奉它们为六经。世人放在自己身边就能行事精通,天下人取法它用来治理天下;记载在书籍里,义理详备,后世追随它用来治理学问。新城王公做御史大夫时,皇帝亲笔书写“带经堂”匾额三个大字赏赐他,朝廷之士都深感荣耀,王公为显耀君王的恩赐,将三个字标注在所居住的大厅之上,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带经”一说,始于汉代。御史大夫倪宽年少贫穷,常带着经书耕种劳作。倪宽本是贵族之后,弱冠之年便摘取科举功名,官途显赫达四十余年,备受朝廷恩宠,是近年来所未有的。这与憔悴贫贱之人,在为众人烧菜做饭劳作之间,勤奋而不停止读经之人,相差很大。倪宽既能让像张汤那样的酷吏向往学习,也能让像汉武帝那样有雄才大略者与他谈论经学而感到愉悦,这与他得益于经书,必定过人之处(大有关系)。倪宽的文章恩泽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视学习的人到处都是。辅助君王教化民众,不只是喜欢他的言论,而确实是想要让天下振兴经学教育,祛除邪恶。又总是心中所想力求表现在做事上。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对于经书,本来就是要让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
哎!重视经书的风尚荒废也已经很久了。凭借倪宽平生的学问,也只不过是采用儒术,文饰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迎合君王,赢得君王一杯赏赐的酒罢了。经书的用途,难道就像这样吗?孔子圣明,代理鲁国国相之职三个月,也断然不能使鲁国成为东周,只好与他的弟子退隐而在洙水泗水给他们讲授古代传下来的经书,并将它们传那些人罢了。那对倪宽又怎可指责呢?倪宽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屈身折节,依从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权重。只是在回想自己耕种劳作之余,倪宽难道不曾说过我现在御史大夫的尊贵,大概不如从前为他人烧饭煮菜劳作而能够悠闲自得地读一卷经书的快乐吗?
新城王公以自己天下世人所仰赖的身躯,担负传承六经的重托,著书满屋,到他门下仰望其风采向他求教的人,数不胜数。给他的大厅取名带经堂,大概是想以礼耕种,以义种植,和天下一起整修人之常情吧?还是像那农夫能耕种庄稼而不能收获庄稼,就把它藏在名山,等待那合适的人吧?朱熹曾写过“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的诗句,王公大概考虑读经书的风气久已被荒废,就和我们这些人一起来整治,那又怎么样呢?我本来就是一个扛锄头的农夫,很幸运能够和王公交往,所以为王公大厅作了这篇记,最后把自己治经如耕地的见解进献给他。
第Ⅱ卷(114分)
四、(2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散曲,回答后面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阕写景,“故国”点题,为下阕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天津市西青”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