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千多年前,孔子站在黄河边上,面对涛涛东去的流水,发出这样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不分白天黑夜,永远奔流不息,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停顿。孔子关于时间的议论,只有九个字,简洁却有力量,给人深远辽阔的联想。 , ,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孔子的言论中,的确属于抒情意味很浓的文字了。 庄子是诗人哲学家,他也对时光( )过类似的感慨,那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旅途看似漫长,在天地之间,其实只是一个瞬间,犹如骏马越过一条小小的缝隙。还有一种说法,“白驹过隙”中的“白驹”,并非指马,而是指日光,“白驹过隙”,意为日光迅速移动,掠过有阴影的缝隙,那是眨眼的( )。 无论是将日光比作流水,还是比作飞奔的白马或日光,都是诗人的( ),都是有想象力的创造。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阐释 工夫 突发奇想 B. 阐释 功夫 奇思妙想 C. 阐发 工夫 奇思妙想 D. 阐发 功夫 突发奇想 2. 在选文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子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他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 B. 孔子是哲学家,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 C. 孔子是哲学家,都在思索一生的人生之道,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很少抒情。 D. 孔子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他是哲学家,很少抒情,都在思索一生的人生之道。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一空,阐发:阐述抒发;阐释:阐述解释。语境中,庄子抒发自己对时光的认识,应使用“阐发”。 第二空,工夫:(占有的)时间;功夫: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语境中指时间短暂,应使用“工夫”。 第三空,奇思妙想:侧重奇妙;突发奇想:侧重突然。语境中指诗人对时间产生的各种奇特的联想,侧重于想法的奇妙。应选“奇思妙想”。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浏览完整试题根据语境,因为“孔子是哲学家”,才有“一生都在思索人生之道”,接着写他“他总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阐述他的思想”。从语境下文“在孔子的言论中,的确属于抒情意味很浓的文字了”,可知“很少抒情”排在最后与下文衔接。 分析可知,B项表述最恰当。 故选B。 【点睛】补写句子的方法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 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3.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是( ) A.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B.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C.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D. 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却令婴儿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和诗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这类题要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在诗词中寻找线索和关键词语,例如:日期、典型意象、作者情感等进行判断。 A项,由“踏青”可知,与传统节日“上巳节”或“清明节”有关。 B项,由“重九登高”可知,与传统节日“重阳节”有关。 C项,由 “端阳”可知,说的是“端午节”。 D项,由“抓周”可知,这与民间习俗“婴儿抓周”有关,无关传统节日。 故选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网络时代,为了求新、求快,人们的阅读仅停留于表层,甚至还会蜕化回儿童阶段。这样很容易反刍负面内容,或是简单粗暴,或是刻薄抬杠,或是恶意诋毁,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这就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 批判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简单说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第一,如何质疑。即“会提问”,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第二,如何判断。即“会解答”,用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推理给出解释和判断,包括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和判断。把这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批判性思维就是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总是否定的,而“批判性”则是指审辩式、思辨式的评判,多是建设性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有能力和有心智。首先,如何做到有批判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是指学科知识,而是一种超越学科,或是说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为可迁徙能力。这种能力与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以及统计推断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在国内,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少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也大多围绕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展开,也包括统计学内容。与此相伴,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测试。比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开发的“HEIghten批判性思维测试题目”。这套考题与GRE考题中的部分内容有类似之处,它们并不是考学科知识本身,而是测试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但批判性思维就仅止于此吗?显然不是。批判性思维除了在能力层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可称之为心智模式。这个层次超越能力,是一个价值观或价值取向的层次。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引导人们有意识地打破思维“禁区”,走出思维“误区”,探索思维“盲区”。 如果说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能力更多地是关于“如何思考”,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更多地是关于“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有关“如何思考”方面的问题,多属技术层面,包括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和统计推断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而有关“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但是它也是可学习的,可以通过被感悟、被启发等方式学习。 心理学家德韦克的畅销书《看见成长的自己》中描述了两种心智模式:“不变型心智模式”(固定思维)和“成长型心智模式”(开放思维)。“成长型心智模式”要求的思维方式就是:想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问之前没有怀疑过的命题。这就不是“如何思考”的范畴了,而是进入到“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的范畴。应该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在训练学生“如何思考”方面见长。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所有都是关于“如何思考”的,但很少是关于“问为什么”的。我们往往满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批判性思维除了要求在逻辑上、统计上不犯错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探究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上,从能力层次入手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不过,这不是全部。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正如旅美学者徐贲所说:“我们无法防止别人扭曲真相,也无法阻挡别人说谎,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为警觉。”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独立思考的方法论,更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捍卫。网络时代,保持生而为人的自主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选自《北京日报》——《批判性思维多是建设性的》(2019年9月) 【材料二】 批判性思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主张使用逻辑的方法和技术对思维产品和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注重培养清晰性、准确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理性的公正、谦逊、真诚和执著等思维品质和习惯。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使命,是职业学习者必须进行强化训练的思维基本功。
展开余下试题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按着他们所确信的“真理”来生活和工作,这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依据真正的真理而行动。当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时,每做出一次好的判断,就使我们向真理或成功迈进了一步;每做出一次坏的判断,就使我们向谬误或失败迈进了一步。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 节选自《光明日报》——《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基本功》(2011年5月) 4. 结合材料一,下列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批判性思维就是把提出疑问作为起点,经过获取证据、分析推理,最终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 B. 作为人的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批判性思维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会提问”和“会解答”。 C. 批判性思维可以分为“有能力和有心智”两个层次,其能力层次是可以训练的,却是不可测试的。 D. 除了能力层次外,批判性思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就是心智模式,它是一种思维心态或思维习惯。 5.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时代,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让青少年,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 B. “思考什么”“问为什么”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取,而“如何思考”的问题则无法借助类似的方法学习。 C. 批判性思维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主张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 D. 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唯一工具。 6. 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对下列文学作品的思考过程不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一项( ) A. 以我的经验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完璧归赵”就是撞大运的冒险。 B. 《六国论》作者真正目的不在于谈古,而在于通过论今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 C. 《拿来主义》中鲁迅告诉人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 要批判地继承。 D. 读《三国演义》可以理解“功名与道义”的选择问题,省察他人人生,借鉴他人智慧。 【答案】4. C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概念的把握要在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C项,选项存在两处错误,首先给“批判性思维”分层,缺少条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却是不可测试的”分析错误,材料一的表述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层次是可训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测试”。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如何在高速流动的信息社会更高级地阅读文本,这就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 B项,张冠李戴,原文是有关“‘如何思考’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训练获取的,而有关‘思考什么’和‘问为什么’方面的问题,则很难通过类似的方法学习”。 D项,断章取义,原文是“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清除错觉、识破欺骗、破除迷信、澄清误解和做出好的判断、迈向成功人生的工具”,而非“唯一工具”。 故选C。 【6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在把握每段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旨的基础上,逐项去原文找对应句或对应段;对比选项时既要扣住准确的词意,尤其注意限定词和关联词,又要注意把握整体的语意;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合理分析。 A项,“蔺相如‘完璧归赵’就是撞大运的冒险”分析错误,批判性思维主张使用逻辑的方法和技术对思维产品和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质疑和反思,做出恰当的评估和判断。蔺相如出使秦国,面对强大的秦国和残暴的秦王,他有过冷静的思考,不去会落下轻视秦王的口实,去了之后,在朝堂上,他以勇气和睿智,战胜了秦王,实现了“完璧归赵”。这不是撞大运。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①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用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 镘:抹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7. 对下列各词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集,征调 B. 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归:归还 C. 其所以自奉也博 奉:供养 D. 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鉴:借鉴
展开余下试题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 木欣欣以向荣 B. 其他所以养生之具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 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B.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C.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D.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10.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王承福正直善良品格的一组是( ) ①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 ②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 ③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④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⑤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传记介绍了粉刷匠王承福的身世和人品,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的风采,文章构思巧妙,语言委婉含蓄 。 B. 王承福觉得人们只要量才度力,安守本分,选择力所能及的职业并脚踏实地地工作,就能做到问心无愧。 C. 作者认为,许多富贵人家日益破落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自食其力,王承福不愿意娶妻生子,也是这个原因。 D. 本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一样,同是为底层的劳动者写的传记,同样寄托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圬之 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⑵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⑶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13. 结合文本,概括王承福“以圬为业”的原因。 【答案】7. B 8. D 9. A 10. B 11. C 12. ⑴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地位低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却好像自在满意的样子。 ⑵以富贵为乐,以贫贱为悲,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⑶妻子儿女都要被我养活;我能力小,功劳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 13. ①丧失了土地②粉刷墙壁是比较好掌握的技能③比较容易换取应有的报酬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实词的能力。学生应明确实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总结,不断积累。具体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词义。 B项解释错误,“而归其屋食之当焉”意思是: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归:给予。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以,介词,把;“木欣欣以向荣”以,连词,表修饰。 B项,“其他所以养生之具”之,结构助词,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为,动词,做;“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为,介词,被。 D项,“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而,连词,表结果,因而,因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连词,表结果,因而,因此。 故选D。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 句中,“焉”语气助词,应与上句相连,其后断开,排除CD两项。“过之”中,之,代词,指房子,作“过”的宾语,与“过”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A。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根据文本,分析可知,①是王承福的经历,⑤是对“所谓食焉怠其事”结果的评论,这两句并不能体现王承福正直善良品格。排除①⑤两句。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王承福不愿意娶妻生子,也是这个原因”分析错误。王承福不愿意娶妻生子,因为他认为“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立吾家而力不足”。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贱,地位低下;业,以……为业;自得,自在满意。 (2)乐,以……为乐;悲,以……为悲;岂,难道。 (3)薄,能力小;功,功劳;可,可以。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审读题干,明确筛选要求;再研读选项语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最后按照要求准确筛选。 王承福“以圬为业”的原因,可结合文本分析概括如下: ①“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他曾经被征入伍,后弃官勋回到家乡,因为丧失土地,所以只好“以圬为业”。 ②“夫镘易能,可力焉”,他认为粉刷墙壁是比较好掌握的技能,能够努力做好。 ③“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他认为粉刷墙壁,比较容易换取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 点睛】文言文筛选信息注意事项: 1.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文章的正文以及标题、作者、背景、注释等,都能向读者传递信息。文章的信息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说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信息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带的事物,则是文章的次要信息和材料。在分析过程中,要准确把握隐含信息,先要弄清相关文字的字面含义,同时还得顾及全面,把握整体,推断时更要遵守逻辑规则。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2.弄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筛选 “跳读法”是筛选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因为对一篇文言文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读懂,采用“跳读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词跳过去,来捕捉文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议论性的文字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言信息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却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面对众多的“有效”信息,我们要根据题干要求,正确认识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