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04  2020-07-0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骈文的第二个形态特征是声韵。声韵指声律和叶(xie) 韵两个方面。虽然声韵不是骈文能否成立的必备条件,它是骈文大盛时期才形成的特征,但它也是骈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整体而言,骈文不能算是韵文,因为并非自始至终所有的骈文都遵循这一准则,但用声韵却是大多数骈文的特点。清人阮元曾指出,就句中平仄而言,“四六乃有韵文之极致”(《研经室续集》卷三)。
骈文的声韵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平仄对应关系;二是粘接关系;三是叶韵关系。平仄对应关系指骈文对偶句的出句与对句在节奏停顿点的平仄是呈逆向对应关系的,即出句节奏停顿点为平声,则对句相当位置为仄声,或反之。粘接关系是指骈文句子联与联的声韵关系。所谓粘即是融通、融合、贯穿之意。在声韵上达到这一目的,骈文是通过每一联出句的最末一字与上一联的对句的最末一字的平仄格律相同来实现的。如果是复句型对仗,则出句的第一单句的最末一字与上一联对句的最末一字的平仄相同。粘接关系总是平仄交互、替换递进的。第一个粘接关系是平声,则第二个粘接关系为仄声,第三个又为平声,依次交换,逐层递进。这样联与联的过渡、衔接在声韵上既有贯通亦有起伏变化,形成串珠式的链状结构。叶韵的骈文主要表现在抒情描写文字中,如赋、序、记等,应用文字则多不叶韵。只有律赋是严格要求叶韵的,包括韵数及顺序,这是科举考试或模拟考试的规定造成的。在其他叶韵的骈文中,叶韵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规则,比较自由、随意。可间用韵语,亦可连用韵语;或轮换数韵,亦可一韵到底;每韵句数可长可短,不拘一格;用韵也较宽泛,邻韵可通用;既可用平声韵,亦可用仄声韵,还可平仄通用。
骈文的声韵特征丰富了骈文的表现手段,使骈文具有了诗化的特性和易诵易记的功能,为作者展示才学提供了一片新天地。
格律诗的形成过程与骈文的律化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其间两者相互影响。从骈文的声韵特征来看,骈文更多受格律诗的影响,近体诗的形成推动了骈文的律化,使之向诗看齐,具有诗化的特性。骈文的这种诗化特性,也就使骈文具有了易诵易记的特点。由于篇幅较长,句式不齐,没有韵律,散体文往往不易吟诵、记忆和传播。而骈文则有意避免了这一短处,吸收了诗(特别是近体诗)的长处,以诗为文,使之具有了诗才拥有的声韵特征。这样就使骈文具有了音乐般的婉转流利、抑扬顿挫的情韵,也就有了起伏流畅的听觉美感。这就使骈文容易记忆,也因此容易流播广远。
骈文的声韵特征也为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学的园地,骈文声韵的三个方面内容都要求作者精通声律规则。自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发现了汉语的声韵规律,并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著作,这些韵书的出现为作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汉语词汇丰富,要掌握如此浩瀚的词汇的声律,并驾轻就熟地运用它们,可以看出学问的高低以及功底的深浅。因而在骈文中特别是在骈体律赋中,尤能显出才学的根底来。这也是为什么声韵的特征得以存在、延续的原因。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莫道才《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声韵是骈文形态特征之一,包括声律和叶韵,文章符合声韵要求才能称为骈文。
B. 骈文声韵中平仄对应关系是指出句的节奏停顿点为平声,对句相应位置为仄声。
C. 据粘接关系的要求可知,每一联出句与上一联对句,其最末一字的平仄很重要。
D. 叶韵无固定格式或规则,间用、连用韵语均可,每韵句数可长可短,不拘一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在论证用声韵是多数骈文特点的时候,引用清人阮元的话增强了说服力。
B. 第二段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阐明了骈文声韵三种表现形式的具体内容、特征。
C. 文章将格律诗形成过程和骈文律化过程进行对比,论证了骈文具有诗化的特性。
D. 有关散体文篇幅较长、句式不齐等的表述,支撑了对骈文易诵记、传播远的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滕王阁序》是骈文名篇,文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句符合平仄对应关系。
B. 骈文声韵的叶韵形式较为自由、随意,体现出了音韵美,故而读起来琅琅上口。
C. 如果没有声韵特征,骈文的表现手段就会受到影响,进而也会限制作者施展其才学。
D. 韵书 作者们提供了便利,但掌握并熟练运用声韵规律并非易事,需要勤勉研习。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A项,“文章符合声韵要求才能称为骈文”是错误的。由原文“声韵不是骈文能否成立的必备条件”可知,骈文不一定符合声韵要求。
B项,由原文“即出句节奏停顿点为平声,则对句相当位置为仄声,或反之”可知,题干只表述了平仄关系中的一种,属于以偏概全。
D项,由原文“在其他叶韵的骈文中,叶韵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规则,比较自由、随意。可间用韵语,亦可连用韵语;或轮换数韵,亦可一韵到底;每韵句数可长可短,不拘一格;用韵也较宽泛,邻韵可通用;既可用平声韵,亦可用仄声韵,还可平仄通用”可知,题干扩大了范围,应是在不包括律赋的“其他叶韵的骈文中”。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对比”是错误的。格律诗的形成与骈文的律化,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故而”是错误的。读起来琅琅上口和形式自由、随意没有必然因果,不自由随意,只要押韵,读来一样琅琅上口,属于强加因果。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23日,全球读者共同迎来了第25个“世界读书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响应此号召,1995年,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历史上的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以及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设立“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人民,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也让人们铭记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巨匠。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多省图书馆举行“书香都市”全民阅读活动,其中“智享阅读一VR带你进入悦读的奇妙之旅”,现场体验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VR阅读”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图书相结合,是一种接触式的阅读体验。图书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VR是全景的穿越画面,能够一下子把读者带入阅读环境之中。未来将是一个“万书互联、人书互动、纸电融合、人人阅读”的断时代,阅读将会因为VR技术而变得无处不在。
(摘编自报道《读者体验身临其境“VR阅读”》,人民网2020年4月23日)
材料二: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度过了这个冬春之交。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此期间文学类图书销量大、读者关注度高。4月20日,《光明日报》发起微信投票“疫情期间你最想读什么书?”,初选了60本中外图书,票选排名靠前的仍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书——《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等。可以说,疫情期间,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
近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对“大部头”图书望而生畏,《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书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乍一看,诸如《红楼梦》《百年孤独》这样的中外经典图书,并不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指南,许多人因它们缺乏实用性和娱乐性而将其束之高阁。但当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无数人被迫隔离在家,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当我们需要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时,只有经典图书能够带我们“跳出问题”找到答案,因为它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宽广的世界。如《鼠疫》中写道:“如果说世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真情。”我们在疫情之中看到了许多的人间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图书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这让经典图书犹如老树开出新花一般,芬芳吐蕊,更显魅力。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报道《疫期里的“世界读书日”》, 《光明日报》2020年4月24日)
材料三: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业务,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许多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
从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精神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世界读书日”的深层意义,同样在于不断提醒人类要在精神上有财富和收获。受到这种意义的感召,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摘编自报道《世界读书日,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
4. 下列对“世界读书日”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达到让社会成员人人读书的要求,1972年联合国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并设立“世界读书日”。
B. “世界读书日”确立于4月23日这一天,而恰好这一天也是世界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C. 让各国人民享受阅读的乐趣,铭记并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巨匠,这就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
D. “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非局限于纪念,更在于能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让人在精神上收获更多。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VR阅读”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图书相结合,是接触式的阅读体验,“VR技术”将使随时随地的阅读成为可能。
B. 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红楼梦》《百年孤独》等经典“大部头”图书便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
C. 北京很多实体书店人驻外卖平台,为体验这种新鲜高效的送达服务,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
D. 三则材料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从不同角度围绕“读书”进行报道,谈到了阅读对人的重要意义及影响等内容。
6.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答案】4. A 5. A
6. ①启迪心灵: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能答疑解惑,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拓宽世界;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②塑造品格:阅读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厚度:③丰盈精神:阅读使人在精神上成长,从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和收获。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A项,“为达到……的要求”无中生有,且1972年设立“世界读书日”表述错误。根据文本“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响应此号召,1995年,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可知,题干曲解文意,应该是1995年,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B项,“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以偏概全,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近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对“大部头”图书望而生畏,《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书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可知,题干曲解文意,以偏概全,表述错误。
C项,“为体验这种新鲜高效的送达服务,读者纷纷下单”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许多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可知,“读者纷纷下单”订购的是精神食粮“书”,而不是“新鲜高效的送达服务”;
D项,“三则材料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表述错误。材料二并不是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的。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根据文本“我们在疫情之中看到了许多的人间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图书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这让经典图书犹如老树开出新花一般,芬芳吐蕊,更显魅力”可见,阅读启迪心灵: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能答疑解惑,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拓宽世界;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根据文本“从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可知,阅读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厚度:根据文本“‘世界读书日’的深层意义,同样在于不断提醒人类要在精神上有财富和收获。受到这种意义的感召,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可知,阅读使人在精神上成长,从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和收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欧•亨利
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水泉对面人行道旁边东入口右面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一年一度的饥饿。
皮特一点儿也不饿。他来这儿之前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气力了。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盛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堪承受。
那顿饭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面住有两位家系古老、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当儿,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四马路,朝他坐着的长凳方向走来。
九年来,每逢感恩节的时候,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


展开余下试题老先生想把这件事形成一个传统。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他总是在这儿找到了斯塔弗,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式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并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又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老先生每次都说这番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像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斯塔弗一向纳闷,老先生说这番话时的神情为什么相当悲哀。他不明白,因为老先生每次都在希望有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事业。他希望自己去世后有一个儿子能来到这个地方——一个壮实自豪的儿子,站在以后的斯塔弗一类的人面前说:“为了纪念家父。”那一来就成为一个制度了。然而老先生没有亲属。
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为善最乐的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胡髭典雅地翘着。斯塔弗发出一种像是锅里煮豌豆的声音。他原想说些什么;这种声音老先生已经听过九次了,他理所当然地把它当成斯塔弗表示接受的老一套话。
“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他是某种制度的基石。他的感恩节的胃口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这位占有优先权的慈祥的老先生。
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他们给认出来了。
“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
老先生坐在桌子对面,朝着他的将要成为古老传统的基石,脸上发出像熏黑的珠子似的光芒。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替自己刻了一顶不朽的桂冠。
在敌军人马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他看到老先生脸上的行善的快乐,他实在不忍扫他老人家的兴。
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在第一个拐角处,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像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他们把他抬到医院里的床上,开始检查他是不是得了某些怪病,希望有机会用尸体解剖来发现一些问题。
瞧呀!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谈论着阑尾炎,因为从外表看来,他是付得起钱的。
但是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 “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作品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皮特和老先生虽为“小人物”,但他们体现出的人性魅力却是那些“大人物”们所不能相比的,这是小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
B. 小说多次写到“九年来”,“习惯”等,表明皮特和老先生出于多年的习惯,坚持着感恩节的传统,也反映出老先生信守承诺的品质。
C. 文中画线的段落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皮特吃饭时的场景,他用自己的感恩方式成全了老先生的善心,语言生动、诙谐。
D. 小说中皮特为帮助老先生完成心愿而不惜牺牲自己,老先生落魄之后还仍要坚守每年的约定,二人的行为虽不乏善意,但也令人深思。
8. 即便是悲凉的,也常包含着某些温暖,欧•亨利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这种“带泪的微笑”。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斯塔弗•皮特和老先生都是小说的主人公,你同意吗?请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7. B 8. “带泪的微笑”:①情节内容上:老先生潦倒落魄,还坚持请人吃饭,令人感慨。皮特宁可撑死,还要成全老先生的心意,让人心酸。但在感恩节这天,他们心怀善念,体恤对方的行为却使人感到温暖。②语言效果上:描写皮特的语句如“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语言夸张形象,令人捧腹,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困窘、无奈与伤悲。
9. 同意。①从题目看:“两位感恩节的绅士”暗示两人均为主人公,老先生是绅士,皮特虽非绅士,但其成全别人的善意的行为却很“绅士”。②从情节看:小说情节围绕两人展开,皮特贯穿始终,老先生也有不少笔墨,最后二人都被送到医院,突显了出人意料的结尾。③从主题看:两人间感恩与施恩的故事共同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达到了“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项,“也反映出老先生信守承诺的品质”表述错误。因为文中并没有写老先生有承诺。主要体现老人非常有爱心。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作品内容、情节、语言特点等来分析,组织答案。
欧•亨利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这种“带泪的微笑”。即便是悲凉的,也常包含着某些温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从情节的角度考虑:本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主人公,分别是斯塔弗•皮特和老先生。根据文本“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可知,老先生潦倒落魄,还坚持请人吃饭,令人钦佩。而皮特虽非绅士,但为了其成全别人的善意的行为,他宁可撑死,也很让人感慨。因为他们在感恩节这一天,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心怀善念,为了成全别人的善意行为而让人感到温暖,感动。这正是“含泪的微笑”的表现;从语言效果上,描写皮特的语句如“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语言夸张,字里行间让人感到无奈和心酸。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读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再根据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个人理解,进行个性化解读,说明原因。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新疆乌鲁木”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