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詹福瑞《经典的魅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经典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B. 受国外思潮影响,我国学术界曾开展了关于经典作家的争论,对作家作品进行了重新划分。 C. 无论是韦勒克还是卡尔维诺,都试图通过自己对经典的认识来阐明阅读经典的重要原因。 D. 《红楼梦》作为经典文学,内容包罗万象,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读者,从中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发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运用引用的论证手法,使读者对经典的地位问题有清晰具体的认识。 B. 文章从经典的概念入手,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经典具有耐读性这一重要特征。 C.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总分总结构论证中心论题——经典的魅力。 D.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学经典为例,有利于读者理解,也增强了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问世后出现了许多续作,但没有一部能成为经典得以流传,原因在于经典具有独创性。 B. 鲁迅作为经典作家塑造了阿Q这一独特形象,可见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关键在于人物塑造得是否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C. 经典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品就蕴含着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深刻的思想。 D. 孟子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在传统经典《三国演义》中得到弘扬,同时这一思想也使小说更加深刻。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经典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根本上发生变化”错误,从文中可知,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怀疑经典的合法性,但经典的地位并没从根本上有所变化,由文中“其出发点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亦可作出判断; B项,“……我国学术界曾开展了关于经典作家的争论,对作家作品进行了重新划分”错误,范围扩大,第一段说的是“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引发了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可见应是“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且“重新划分”无中生有; C项,“无论是韦勒克还是卡尔维诺,都试图通过自己对经典的认识来阐明阅读经典的重要原因”错误,由文中韦勒克的话得不出他是在阐述阅读经典的原因,而是表现了他对经典具有的地位的判断。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总分总结构论证中心论题——经典的魅力”错误,“解决问题”在文章论述过程中并无体现,同时文章是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论述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可见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关键在于人物塑造得是否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推断不合理,能成为经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有了独一无二的形象就能成为经典。 故选B。 【点睛】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于制作随葬的冥器,但随着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便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活,并在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贵族、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如果说以前的瓷器,由于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受到文人贵族包括民众的喜爱,到宋代却开始正式成为皇室进行各种祭祀典礼、人生礼仪的祭器与礼器。因此,中国人对于陶瓷器的选择与使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价值选择的,其选择的是“尚质贵诚”,其中包含了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礼仪之邦。与同时期欧洲的贵族文化相比,这是一个先进得多的文化。 (摘编自李方莉《陶瓷背后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摘编自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三 传统是景德镇的历史辉煌,也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宝贵财富。如何通过传统,又怎么样跳出传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奏。景德镇陶瓷文化必须立足现代社会的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在现代的重构不是彻底重建一种全新文化,不是完全移植外来文化,它只能是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新的陶瓷文化,是传统和现代的统一。传统创作文化理念、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独特工艺、民族文化需要好好继承。景德镇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景德镇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以审美的意识发掘文化遗产,总结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美的规律,找寻陶瓷器物中的灵魂,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 (摘编自李兴华胡菁惠《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 材料四 马鞍岭是藏于景德镇莽莽群山中的普通村落之一。这里自唐末五代就出产优质瓷土,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充足的山水资源,为瓷土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被外界称之为“瓷之源”。 从去年开始,当地政府把马鞍岭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点,将其打造成一个集陶瓷文化、休闲旅居、创客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并对马鞍岭村的民居、道路、管网、水系等进行改造优化,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观。 周末和节假日客流如织,游客纷纷来此感受陶瓷文创旅游的浓郁氛围,瓷器和陶瓷文化已成为扶贫新利器。 (摘编自新浪网2018年6月《光器成为扶贫新利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不仅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也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后期更多的被使用于日常生活。 B. 瓷器在逐渐的演变过程中,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其背后蕴藏的中国文化,比其他国家的贵族文化先进。 C. 景德镇陶瓷文化只有根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融合传统和现代,才能获得在现代的重构。 D. 马鞍岭从唐末五代就出产优质瓷土,被外界称为“瓷之源”,如今基础设施得到改造优化,这里成了文创旅游景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对瓷器的选择和使用,有一个从喜爱外在质地到选择内在价值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中国人对瓷器接近自然本质的认同。 B. 中国瓷器身上带有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文化礼仪底蕴,却并未因此给1994年的中国陶瓷出口带来优势。 C. 瓷器在中国历史上拥有辉煌的过去,但是如果过度固守传统,会削弱中国瓷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瓷器发展必须求变。 D. 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只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创造出精美的产品,这样景德镇陶瓷就能走向世界。 6. 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中国瓷器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请为中国瓷器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4. B 5. D 6. 美的表现:外观精美,接近玉的质感;接近自然的本质,极具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工艺独特,瓷品优质。建议:加强文化建设,让瓷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拓展海外市场,增加瓷器出口;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或:要在瓷器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大打瓷器文化品牌战,打造出外观精美、具有文化内涵的,拥有独特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形成以瓷器和陶瓷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链,让瓷器成为扶贫新利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B项,原文说瓷器“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并非“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只是比同期欧洲的贵族文化先进。故答案为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D项,“只要……就能……”表述绝对化,景德镇瓷器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外形精美,还要具有文化内涵,将自己的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故答案为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提出建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本题材料三阐述的正是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出现的问题,因此答题区间在材料三;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本题据“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可总结出“美的表现:外观精美,接近玉的质感;接近自然的本质,极具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工艺独特,瓷品优质。”据“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总结出“加强文化建设,让瓷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据材料二可总结出“拓展海外市场,增加瓷器出口”;据材料三“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可总结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据“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可总结出“大打瓷器文化品牌战,打造出外观精美、具有文化内涵的,拥有独特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据“将其打造成一个集陶瓷文化、休闲旅居、创客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瓷器和陶瓷文化已成为扶贫新利器”可总结出“形成以瓷器和陶瓷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链,让瓷器成为扶贫新利器”。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鲜花岭的星星 余同友 2016年初夏的一天,我到有“将军县”之称的皖西金寨县组织一篇稿件。因为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编曾提前半年约请了好几位省内外有名气的作家创作有关金寨县红色题材的作品,但她看了后均不满意。 我在金寨县城宾馆封闭待了三天,仍然没有发现一篇符合主编大人要求的,索性给自己放一天假,到乡下四处走走。 一个多小时后,城乡公交到了终点站鲜花岭。画架上却已经有了一个很完整的画面了,画的应该是夜间的景象:岭上有一角房子,房檐上挂着一只灯泡,灯泡泛着微黄的光芒,一个看不清面容的人站在夜空下看着前方,前方的山道上,隐约可见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戴着头灯,自行车旁跑着一只土狗,山,人,道路等等,都画得简约而模糊,反而是夜空上的星星却画得灿烂、清晰。
展开余下试题老先生,您这是画什么呢?我忍不住问。 他缓缓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说,这幅画从一九九六年画起,我画了二十年了,我每年都要来画一次,可是我总觉得还没有画好,没有画出我想要画的全部内容。 他说着,从拎包里又掏出了一本笔记本,打开来,本子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字。这样吧,你看看我写的这些,你就明白我要画一个什么样的画了。 那声音好像是骤然响起来的,愣了好一会儿,李大刚才明白那声音是从床头的电话机里发出的。沈阳林在电话里急切地说,老李,不好了,黑鼻头怕是难产,小牛硬是不肯从它肚子里出来。 他穿戴好,背上药箱,推出自行车,抬头看看夜空,天上繁星点点。他整了整头上的矿灯,在眼前打开一条明亮的道路。花子立即箭一样冲了出去。 沈阳林住在岭下,从岭上到岭下有十华里的样子。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时,他们在江边小镇被重新整编到一个连队。半夜里突然下起了雪,冷气钻进单薄的棉衣,冻得人直哆嗦,而他们就是要趁这样的夜晚强渡,漆黑的大江对岸,有数倍于他们的敌方兵力在围堵。沈阳林指指头顶对他说,对老天发誓,如果我们能活着回到鲜花岭,那我们就待在那里,一起待到老。他说着,伸出了一只手,李大刚握住了他的手,冷冷的风雪中,他感觉到了对方手心里的热气。 当年,从金寨转战川陕,长征后,又接着是平津战役,解放了,都安排在天津市。两个人一起跑到老领导面前哭闹,就是要回家。从省城,六安地区行署,一路降格降到了县城、镇里,他们始终不愿意,硬是闹着,回到了鲜花岭,胜利争取到了做自己以前的老本行,一个还是当兽医,一个还是当牛司令。 沈阳林的耳朵还很灵敏,听到花子的叫声,他已经在门口迎接李大刚了。你慢点,他对李大刚喊,那里有个小土坎。李大刚说,知道了,黑鼻头呢,还在牛栏里吗? 在呢,还是没有出来! 李大刚蹲下身子,拉起黑鼻头的牛鼻栓,示意沈阳林扶着黑鼻头的后腿,努力让它站立起来。他拼命地拉着黑鼻头,像拉着一艘沉重的搁浅的船。 他的手深入黑鼻头的骨盆腔,试着将小牛犊向后推,过了快二十分钟,小牛犊才被推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李大刚擦擦满头的大汗,又让沈阳林给他点了一支烟,等到一支烟吸完了,他指指布绳说,好了,先把腿拉出来。 ……终于,小牛犊的头部露出来了。哗,牛犊整个拖出来了。 沈阳林想站起来。可是,他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腿肚里好像被抽空了,支撑不起他的身体了,他不禁再一次哼哼起来。 站不起来了吧。李大刚说着,托着沈阳林的大腿帮着他,他听到沈阳林的膝盖发出喀喀声。沈阳林站起来了,又反过来伸手拉他,他听见自己的关节也咯吱直响,像转动不灵的门轴。 星星散落在头顶,其中,启明星亮得最为耀眼。当年,他们都是哨兵,看得最多的就是头顶的星星,各种季节的星星,各个地方的星星,还是鲜花岭的星星最好看。 他见我看完了,便微笑着向我点点头。 我有些明白了,我说,您要画的是那样一个夜晚,在星空下面,两个老人的故事。 两个回乡的老红军。他说。 老画家对着远处轻声说,好像不是说给我听的,而是说给远山听的:李大刚就是我父亲,他回去后,可能因为太劳累了,第二天就悄然离世了。父亲走了,沈叔叔也走了,只留了这幢房子,也闲置了很多年了,可我每一次来到这里,都有新鲜的感受,我要把这些新鲜的感受再添加到我的画里去。 我正准备说什么,手机响了,是总编打过来的。怎么样了?她问。 找到了,我大声说,主编,我确定我找到了! (选自余同友《鲜花岭的星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点明“我”去金寨县的原因,也交代了组稿的时代背景,虽然对主编的刻画着墨不多,但一个精益求精的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B. “我”在县城待了三天,仍然没有发现符合要求的稿件,从而产生了给自己放一天假的心理,说明“我”对完成任务已经不抱希望,这种起伏使小说产生波澜。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如“李大刚握住了他 手,冷冷的风雪中,他感觉到了对方手心里的热气”,极富表现力。 D. 作者在历史和现实交织中,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再现了革命者那曾经鲜活的生命,让红色记忆的当下叙述丰盈可感。 8. “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小说围绕“我”组稿事件展开。情节以我寻找稿件开始,以我找到结束,“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小说始终。②“我”是故事发展的主要推动者。通过“我”的寻找过程和“我”阅读老画家笔记的叙述,引出了李大刚和沈阳林两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③通过“我”的阅读,塑造了以李大刚和沈阳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使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④小说通过“我”的找寻过程,引发读者思考,提升人们对革命历史的认知和信心,唤醒当代人心中的红色记忆,我的行为传达出新时代发掘革命精神的共识,深化了主题。 9. ①插叙(故事套故事的叙述方式)。小说大半篇幅讲述李大刚为沈阳林的黑鼻头接生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塑造了以李大刚和沈阳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勇敢、真挚、朴实、友爱、牺牲的精神,是红色精神的重心所在,也是结尾“我确定我找到了”的依托,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也使结构更加曲折有致。②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相结合。小说现实部分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历史回忆部分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既能够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又能够借“我”的感触揭示主旨,塑造人物形象。③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时空转换方式。小说通过李大刚为沈阳林的母牛助娩经历的叙述,将二人的现实生活与曾经战斗的历史串接起来,说明红色年代的革命追求是他们毕生的信仰,也是他们当下生存的精神支撑。④创作主体的介入式叙述。因叙述人“我”的介入,小说的叙述变得富有层次和摇曳多姿,也让小说的叙述节奏变得富有变化,从而充满韵味和叙述的张力,深化了小说的现实主义主题。⑤带有意象化色彩的叙述。“星星”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具有重要的功能,不但在结构篇章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凸显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家乡的热爱,象征了革命精神的高洁伟大,扩展了小说的主题意蕴。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说明‘我’对完成任务已经不抱希望”分析不正确。由下文可知,“我”要“到乡下四处走走”,显然是想找寻创作的灵感,所以并不是对完成任务不抱希望。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从“我”到西金寨县组织稿件写起,到找到稿件结束,串起了全文的情节,“我”起到了线索作用;另外,小说的情节是通过“我”和作画老人的对话展开的,小说主人公李大刚和沈阳林的故事是通过“我”的阅读讲述出来的,所以“我”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我”寻找稿件的过程,也就是回顾革命历史的过程,李大刚和沈阳林故事展示的过程,也就是当代人心中红色记忆被唤醒的过程。所以“我”的行为表现出新时代发掘革命精神的共识,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点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