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56  2020-07-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春期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二第四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⑦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
⑧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浏览完整试题A.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发展出来,并开始发挥作用。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但文字历史和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很多,哪怕是在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也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D.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唯有通过考古学才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这几个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B.文章的第④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C.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D.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结构全文,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B.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便能够去了解一些文化,然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C.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D.诗意地重建历史要依靠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过交流而独自发展的。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反应一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之间总是进行着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这就是“文化的双向选”。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文化全球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即承认和尊重差别,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保证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摘编自丁志刚《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重血缘亲情,重伦理规范。这种特点的优势是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相比较西方社会的“文化沙漠”更利于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重个人的自我超越,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突出了人对精神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包容。重视内在精神的完善;同时对科学思维的忽视,对理性精神的淡漠使得科学、逻辑实证思维的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成了主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识优点和不足。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强调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摘编自田彩萍《浅析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应对策略》)
材料三: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悄然进行文化殖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认同进而接受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新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与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4.下列对材料中“文化全球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是对立统一的,它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倡导全球文化多样性、多元化。
B. 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虽然有不小缺陷,但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应该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巨大的贡献。
C. 文化全球化承认和尊重文化的民族性,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D. 刘焕明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极具欺骗性,其实质是西方人向全球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最终实现西方利益最大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材料一中,作者主要围绕“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重点论述了保持文化本土化、民族性的重要性。


展开余下试题B. 田彩萍认为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但也有局限性,倾向于厚古薄今,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C. 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强调“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西方文化却把人与自然对立,强调人的作用,人是主体,自然是受人支配的客体。
D. 材料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个伪命题,在论述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想。
6.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策略。(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
有一天,我挑着担子从桥上走过,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脸上的汗水,他们笑得哗啦哗啦地问我:“你在脸上擦什么?”
我说:“擦汗水呀。”
他们哇哇笑了一会儿后,有一个人喘着气问我:“你是谁?”
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想起来了,他们叫我叫得最多的是:喂!
我就试探地对他们说:“我是……喂!”
他们问我:“我是不是你的爹?”
我点点头说:“嗯。”
我爹死掉后,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
陈先生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别人问我什么,我都答应,陈先生就说:“你们是在作孽。只要是人,都有一个名字,他也有,他叫来发……”
陈先生又对我说:“来发,从今往后,别人不叫你来发,你就不要答应,听懂了没有?”我点点头说“嗯。”
这些天,我常想起从前的那条狗来,他们也叫它傻子,我知道他们叫它傻子是在骂它,我不叫它傻子,我叫它喂。
那个时候我挑着煤一户一户人家送,时常看到那条狗,所以翘鼻子许阿三把它提过来时,我一眼就认出它来了。许阿三说:“喂,你想不想娶个女人?”他们在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对我说:“傻子,接过来,这就是你的女人!”
我说:“它是一条狗,是小狗。”
他们哈哈笑起来说:“这傻子还知道狗……还知道是小狗……”
我再看到那条狗时,轻声叫了它一下,我说:“喂。”它听到了我的声音后,对我汪汪叫了好几声,我就给了它半个吃剩下的馒头,它叼起馒头后转身就跑。后来,这条狗就天天跟着我了。
后来,这狗就在我家里住了。我出去给它找了一堆稻草回来,铺在屋角。
我坐到稻草上,和我的伴坐在一起。我的伴对我汪汪叫了两声,我对它笑了笑,我笑出了声音,它听到后又汪汪叫了两声,我又笑了笑,还是笑出了声音,它就又叫上了。
我的狗大了,也肥肥壮壮了,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见了我就说:“喂,傻子,什么时候把这狗宰了?”
翘鼻子许阿三他们要吃我的狗了,他们拿着一根骨头,把我的狗骗到许阿三家里,关上门窗,拿起棍子打我的狗。
我的狗也知道他们要打死它,它钻到许阿三床下后就不出来了,许阿三他们用棍子捅它,它汪汪乱叫。
他们把一个绳套塞到我手里,他们说:“勒死它。”
我摇摇头,我把绳套推开,他们说:“拿着绳套……去把狗勒死……不去?不去把你勒死……”
我看到陈先生的两只手插在袖管里,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陈先生在一边说话了:
“你们要他帮忙,得叫他真的名字,这么乱叫乱骂的,他肯定不会帮忙,说他是傻子,他有时候还真不傻。”
许阿三他们便围住了陈先生,陈先生说:“他叫来发。”
许阿三搂着我往他家里走,他边走边说:
“来发,你我是老朋友了……来发,去把狗叫出来……来发,你只要走到床边上……来发,你只要喂的叫上一声……来发,就看你了。”
我走到许阿三的屋子里,蹲下来,看到我的狗趴在床底下,身上有很多血,我就轻轻地叫了它一声:
“喂。”
它一听到我的声音,呼地一下蹿了出来,扑到我身上来,用头用身体来撞我,它身上的血都擦到我脸上了,它鸣鸣地叫着,我还从来没有听到它这样鸣鸣地叫过,叫得我心里很难受。我伸手抱住它,我刚抱住它,他们就把绳套套到它脖子上了,我还没觉察到,我抱着狗的手就空了。
他们回头看看我,哈哈哈哈笑着走出屋去了。
这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狗睡觉的稻草上,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我摇了很长时间的头,摇完了头,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镇上的人,也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是男的,差不多都做过我的爹了”表明镇上的男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在来发面前称“爹”,以此欺侮来发。
B. 小说中既写了许阿三他们一帮人的笑,也写了来发的笑。这些笑声里既有许阿三他们的嘲弄,也有来发心中的悲苦和他与小狗交流时的一丝温情。
C. 来发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处于劣势,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作为参照物的狗出现后,来发将它由小狗养成了肥壮的狗,这是来发身上人性的光辉的反映。
D. 在承蒙别人把自己当人看的一连串亲切的“来发”声中,在自己一直没有名字而现在别人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来发竟一时冲动出卖了自己的良心。
8.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结尾的“我对自己说:以后谁叫我来发,我都不会答应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彦,云中人也。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仕周,释褐左侍上士,后从陆通击陈将吴明彻于土州,破之。又击叛蛮,克仓塠、白杨二栅,并斩其渠帅。进平郢州贼帅樊志,以战功拜大都督。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慰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进位上开府,改封襄武县侯,拜魏郡太守。开皇初,授丹州刺史,进爵为公。后六岁,征为左武卫将军。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与新义公韩擒相继而进。军至南陵,贼屯据江岸,彦遣仪同樊子盖率精兵击破其栅,获船六百余艘。渡江,击南陵城,拔之,擒其守将许翼。进至新林,与擒合军。及陈平,赐物五千段,粟六千石,进位柱国,赐子宝安爵昌阳县公。高智慧等之作乱也,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讨之,别解江州围。智慧余党往往屯聚,保投溪洞,彦水陆兼进,攻锦山、阳父、若、石壁四洞,悉平之,皆斩其渠帅。贼李陀拥众数千,据彭山,彦袭击破之,斩陀,传其首。又击徐州、宜丰二洞,悉平之。赐奴婢百余口。拜洪州总管,甚有治名。岁余,云州总管贺娄子干卒,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后数日,上曰:“吾思可以镇榆林者,莫过杜彦。”于是征拜云州总管。突厥来寇,彦辄擒斩之,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后数年,朝廷复追录前功,赐子宝虔爵承县公。十八年,辽东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至营州。上以彦晓习军旅,令总统五十营事。及还,拜朔州总管。突厥复寇云州,上令杨素击走之,是后犹恐为边患,以彦素为突厥所惮,复拜云州总管。未几,以疾征还,卒,时年六十。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B.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展开余下试题C.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D. 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褐”,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的意思是脱去简陋的衣服,换上华丽的衣服。
B. “栅”,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军营外围的栅栏,此处指的是军营的营寨。
C. “爵”,是君主国家贵族的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 “总管”,古代是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杜彦勇猛善战,多次攻陷敌人的营寨,斩杀敌军的将领,斩获对方的物资。
B. 杜彦治理有方,被授予洪州总管一职后,把洪州治理得很好,很有名声。
C. 杜彦深受信赖,原云州总管贺娄子干死后,皇上认为杜彦是镇守榆林的最佳人选。
D. 杜彦威名远播,由他镇守云州,后来边塞一直安定,没有异族士兵敢来侵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
(2)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代古诗歌,完成14~15题。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为寺院题诗,却不从寺院本身着笔,只是尽情描写山林美景和奇趣,抒发对眼前风光的留恋和赞叹,自然把读者引入一个“凊峭”深邃的意境。
B. 首联通过写诗人兴致勃勃登上寺院上方后,发现这里视野广阔,表达了诗人异常惊喜之情。
C. 领联“喷空”,状水势之大,飞泻之急,遣词用力,把岩溜写活了。“晴似雨”,使景色空蒙缥缈,分外清幽,给人们多少神思异想。
D. 尾联通过写寺院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在诗人的心田,可惜诗人眼下就要归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报恩寺之景流连忘返,美景难以重逢的无限感伤之情。
15.这首诗描写景物的层次十分清楚。请结合诗歌的颔联、颈联分析本诗从哪些角度写了哪些景物。(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宋荣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世人毁誉的牵制,有较高的境界。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_______的样板村。余村以_______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_______,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_______,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名副其实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脚踏实地
B. 名不虚传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脚踏实地
C. 名不虚传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实事求是
D. 名副其实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实事求是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20.《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多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5分)
21.请观察漫画,补充下面文段中A、B、C、D、E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介绍或分析准确,语言简洁,与语境文字连贯,并适当追求生动。(6分)
漫画的背景是灰霾的天空,林立的高楼,荒芜的土地和A____。主体是一条鱼,这条鱼B____,蜷缩在椅子上;它干涩无神的眼球突出来了,C____;D____半瓶水。由此可知,这幅漫画的主题是E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
目前,我们在全球各地看到越来越多社群之间失和、互相猜疑,甚至出现分裂。越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越应该就如何保持社会和谐与凝聚力交流看法。——新加坡总统哈莉玛
我们这个星球之美、人类文明之美,在于对话。——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春期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二第四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B 2.D 3.A 4.B 5.C
6.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7.D 8.通过日常生活故事的叙述,将许阿三等人与陈先生对来发的态度形成对比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泸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