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17  2020-07-2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描绘其肖像特征,概括其思想性格,以使读者对此人物有一个整体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便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全书的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写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冠、褂、袄、裤、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其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面、色、鬓、眉、态俱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寓褒于贬,全面概括了贾宝玉不合时宜的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写神,后写心。总写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眉”以“似蹙非蹙”状之,见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其气质的独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中的“出场定型”是曹雪芹在集前人之大成基础上的新创造。《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均是“出场定型”,如曹操的奸雄性格在作者五十七个字的概述中“出场定型”,并且以许劲“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定下其一生的性格特征。在以后一系列反复强化的情节中,作品始终围绕其“奸”“雄”这两个层面,不断强化其性格特征。《水浒传》的中心人物宋江形象的塑造,也是“出场定型”。但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所定之“型”——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显得单薄,而《红楼梦》所定之“型”,其内涵则丰富得多,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意志、情感等层面,而这些内容显然是人物形象塑造当中更细密、更隐微、更个性化的东西。 (选自《论<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出场定型”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出场定型”是小说中用来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其好处是能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整体印象。
B.小说中,人物一出场,作者就总体描绘其肖像特征,概括其思想性格,这种方法就是“出场定
型”。
C.“出场定型”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都得到了使用,如对曹操、宋江、贾宝玉
等人的描写。
D.“出场定型”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在亮相的瞬间形象鲜明,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和“由神


浏览完整试题 到形”两种手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对林黛玉的出场描写,作者先用“细看形容,与众各别”概括林黛玉给人们的整体感觉,然后
从“貌”“神”“心”进行细描。
B.《红楼梦》中的人物,曹雪芹都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如贾宝玉,作者从服饰、容貌、
内心之情等多个方面为其“定型”。
C.“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下了曹操一生的性格特征,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曹操“奸”
“雄”的性格特征不断得到强化。
D.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对人物的定型相比较,《红楼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细密、更隐
微、更个性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描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出场,分别从对方眼中写出,这样安排正
是作者别出心裁之处。
B.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眉”“目”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聪明颖悟的“神”。
C.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的人物“出场定型”法,可谓既集前人之大成,又有自己个性化的
创造。
D.运用“出场定型”法来塑造人物,其人物形象容易被读者把握,这一点在曹雪芹等人的小说中
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居家在线学习成为可能。然而当网课真正成为疫情中学习的一种手段,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仍需一段时间适应。
第一次接触网课,对于有的老师来说,不熟练的操作既是同学们眼里的“糟点”也是“萌点”。首次使用直播软件,有的老师讲了一节课才发现自己开了静音;有的老师讲课到一半被家人打断;还有的老师每天定时在微信群里催交作业,自嘲像“客服机器人”。对于学生们来说,居家学习比课堂学习更需要有自主性和自觉性。有的学生跑到提供在线教学的APP下面打一星差评;也有的学生哪怕是每天到楼顶找wifi信号也要坚持听课。对于家长们来说,有的家长提前从各种平台购买了课外教程,把孩子的居家课表排得满满当当;也有很多家长更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担心孩子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会伤害视力,而不愿意让孩子长时间在线上课。
为了更好地度过这段适应期,各方都在努力。在网课时长、上课形式等方面,各地不断出台细则。在技术上,各在线教育软件加紧完善课程内容、优化服务。总的来说,网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生无法到校学习的损失。 (摘自《疫情下,网课是救急也是创新》)
材料二:疫情期间,学校开始开展大规模网上授课,但在线教育系统几乎全面卡顿,一些所谓功能全面、性能强大的在线教育系统,连基本的服务都难以保证。这也提醒我们,大道至简,任何一个真正有实战意义的在线教育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稳定运行。最后的实践中,我们大规模选用的反而是钉钉、 ZOOM、腾讯等商业视频会议系统,而不是那些复杂的在线教育系统。
在这次在线教育的遭遇战初期,一些教师因为信息化基本技能欠缺,同时对在线教育系统与在线教育方式不熟悉,“车祸”不断,但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很多老师还停留在老的教学体系与方式下,只是简单地把教室“搬家”,并没有认识到在线教育需要全新的思想与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对教育的好处与红利。 (摘自《疫情下在线教育的挑战与思考》)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四:教育部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这极大地调动了远程教育工作者建设网络课程的积极性,掀起了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高潮。但我国在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国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突出了交互的重要性,并重视对创设学习环境的情况的评价,网络课程不是简单地把黑板、讲台、教材、图书馆搬到网上。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人们却可以通过这种虚拟把实质存在的内容乃至关系映射出来。而且技术方面的评价内容比较少,这是国外标准与国内明显不同的一个特点,国外的很多标准都集中在教学方面,重视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评价。
目前除评价标准之外,我国评价实施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评价者往往较为单一,一般都是在教育部门进行统一评估时,参与者提交自己的课程,然后由组织者聘请远程教育专家采用商定的统一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忽略了使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者和教师的使用感受和意见,而课程的科学性更需要本学科的专家来鉴定;二是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量化评价法,缺少定性评价和分析,由于考虑到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大多采用指标量表进行评价,以避免主观随意性,但是这种量表不能反映出指标体系之外的内容。如何协调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明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比例,设计出既避免主观随意性又能收集广泛意见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网络课程评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摘自《网络课程在线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疫情期间,有的老师在上网课时全程静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老师不愿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方式上。
B.对于在线教学,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将孩子的居家课表安排得过满;而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考虑,并不赞成线上教学模式。
C.网络教学尽管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在线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因疫情无法到校学习的损失。
D.在网络课程评价标准方面,国外忽视技术指标,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了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评价方面,即更加关注学习环境的创设。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疫情期间,一些在线教育系统,难以保证基本的服务,所以最终很多学校选用的反而是钉钉、ZOOM、腾讯等商业视频会议系统。
B.2020年春节后,在线教育学习APP新增用户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近七成,可见,未来这些地方将成为在线教育的主阵地。
C.远程教育专家采用商定的统一指标体系对在线教育进行评价,虽便于操作,但容易忽略使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者和教师的使用感受和意见。


展开余下试题D.定量分析虽结果客观,但这种量表不能反映出指标体系之外的内容;而定性分析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可能会收集到更为广泛的建议或意见。
6.如何更好地推进在线教育教学?请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几天之后,在少平即将离开省城的时刻,金秀和兰香相跟着来旅店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但少平推诿说不想去。最少在眼下,他不愿带着脸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着逛大街,他无法忍受陌生人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和身边两个漂亮的妹妹。说实话,对脸上的那道疤痕,尽管他显得不在乎,但内心却为此而万般痛苦,爱美之心人人有,更何况,他正当青春年华!至于他的脸究竟被伤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勇气去照镜子。
金秀见他执意不到街上去转,就提议他们三个人一块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说她们宿舍实习的同学都没回来,就她一个人。医学院离这儿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
三个人到医学院金秀的宿舍后,金秀特意让少平坐到她床上休息。她让少平先一个人待一会,自己随即又拉了兰香,到外面去采买吃的,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
兰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个人没事,就在金秀的枕头边拿了几本医学杂志看。他在无意间发现金秀床铺那头的墙上挂一面圆镜子。他犹豫了一下,过去摘下那面镜子。当镜子就要举到面前的时候,他闭住了眼睛。
他闭着眼,举着镜子,脚步艰难地挪到了靠近房门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着,拿镜子的那条胳膊抖得像筛糠一般。在这一刻里,孙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儿,完全成了一个胆怯的懦夫!
我看到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我?他在心里问自己。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你不愿看见它,难道它就不存在吗?你连看见它的勇气都鼓不起来,你又怎样带着它回到人们中间去生活?可笑。你这可笑的驼鸟心理!
他睁开了眼睛。呀!他看见,那道可怕的伤疤从额头的发楞起斜劈过右眼角,一直拉过颧骨直至脸颊,活像调皮孩子在公厕墙上写了一句骂人话后所划下的惊叹号!
他猛地把那面镜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声爆响,镜子的碎片四处飞溅。接着,他一下伏在金秀的床铺上,埋住脸痛哭起来……
他听见了开门声——是金秀和兰香回来了。
他爬起来,用金秀的毛巾揩去了脸上的泪痕。接着,匆忙地拿起扫帚,把满地的碎镜片扫到门后。在手捉住门锁柄的时候,他停留片刻,以便自己镇静下来——尽管他知道这是徒劳的。
在门打开的一刹那间,他看见两个妹妹都怀里抱着一堆吃的东西,脸色苍白地愣住看他。她们显然感到这屋里曾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他自己的神态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她们很快说笑着走过来了。以后,她们一直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那一堆碎镜片。
两个女孩子像演戏一样,大声说笑着,甚至有点咋咋唬唬,在桌子上铺开了块干净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头、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东西都摆好,让他坐到“上席”上,并且开玩笑称他“革命老前辈”……吃过东西后,少平没让她们送他,自己一个人来到大街上。
啊,最为严重的时刻也许已经过去了!
现在,他行走在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义复杂的目光在他脸上扫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
他在个体户的小摊上买了一副墨镜,随即就戴起来——部分地遮掩了脸上那道疤痕。接着,他又到商店买了一件铁灰色风雨衣穿在身上。这打扮加上脸上那道疤,奇特地使他具有了另一种男子汉的魅力——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点时光里,他还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
当天晚上,他静静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间里,分别给妹妹、仲平和金秀写了两封信。在给兰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们“阐述”了他为什么现在不想来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说他也许一辈子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孙少平提着自己的东西,在火车站发出了那两封信,就一个人悄然离开了省城。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秀和兰香到旅店找孙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两个妹妹都希望帮助哥哥,希望哥哥早
日摆脱痛苦。
B.慌忙地收拾东西,用毛巾揩去泪痕,但还是被妹妹看出了端倪,说明孙少平的内心遭到的打击
是巨大的。
C.尽管少平的两个妹妹都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一堆碎镜片,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
开了她们。
D.小说结尾写孙少平回到了煤矿,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生命
也有意义。
8.从文中可看出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6分)
9.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平凡的世界”?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厌久乃信服/
B.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C.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D.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嘉祐: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


展开余下试题 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
方宾客等事务,长官为礼部尚书。
C.殿试:中国古代科举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主持考试,自唐武则天开始
施行。
D.丁忧: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在职期间,若父母去世,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
起,必须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苏轼十岁时,父亲就游学四方,他由母亲抚养教育,我们从程氏与苏轼的对话中可知,
程氏的才能和见识超出一般的妇人。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他写的文章《刑赏忠厚论》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认可,
欧阳修开始想把他定为进士第一名,后又放在了第二名。
C.英宗做藩王时就听过苏轼的名声,治平二年时,想召他进翰林院,但宰相韩琦嫉贤妒能,
从中作梗。
D.苏轼父亲苏洵临终时嘱咐苏轼,将苏轼姑母安葬,苏轼为父亲服丧期刚满就立刻完成父亲
的遗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5分)

(2)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5分)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燕居即事①
韦应物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②阅。
【注】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居:闲居。②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
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直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
C.颈联感慨时光易逝,闲居之长,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
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2)《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从视听角度描写朴实的田园景象的句子是“ , ”。
(3)《氓》中弃妇自诉在夫家辛苦劳作、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句子是“ , ”。
(4)王羲之感叹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 ,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数据在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前景可期,为公众勾勒出一幅信息通畅、生活便捷的美好图景。但同时,数据违规使用、非法交易等问题频发,如得不到及时整治,势必影响数据利用效果与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批网友表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不仅在酒店预订方面,在打车、通信套餐、电影订票、网络购物等线上消费中,电商“杀熟”的情况可谓 。 
低价是有效的“拉新”手段,在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获客成本高的当下,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不公开的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通过出让部分个人隐私,帮助企业作最优决策,本是有利于双方 的事情,但一些企业却利用大数据“作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零售行业,在新零售火爆的当下,线上消费积累的亿万消费大数据优势是其能够继续引领消费的有力保障。如果一再出现大数据“杀熟”丑闻,将会影响新零售中用户对大数据这个工具的态度,(    ),最终影响整个新零售电商行业的发展。
大数据“杀熟”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消费者无法了解企业在数据黑箱里究竟装了哪些运算法则,也没有人能够在智能计算定义运行的经济社会中 。利用好大数据的同时,强化治理,谨防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新的困扰,已经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比比皆是 互利共赢 独善其身 刻不容缓
B.比比皆是 各得其所 明哲保身 刻不容缓
C.俯拾即是 各得其所 独善其身 迫不及待
D.俯拾即是 互利共赢 明哲保身 迫不及待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
更高利润的不公开的“潜规则”。
B.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这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
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C.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
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D.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高价格,这已经成为部分商家获取更
高利润的“潜规则”。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户将会对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
B.使用户对于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
C.新零售的各种应用,将会被用户抵制不用
D.用户将会抵制新零售的各种应用
20.下面是某人祝贺朋友之子被高校录取的短信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4分)
惊闻令郎被名校录取,内心窃喜。令郎今朝鲤跃龙门,他日也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近来要务缠身,特让犬子到寒舍恭贺,不敬之处,还望谅解。
(1) 修改为: ; (2) 修改为:
(3) 修改为: ; (4) 修改为:

21.下面是我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请写出该徽标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5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有几篇出自中学老师的新学期开学典礼演讲词受到同学们追捧,其中这些句子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①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③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④全球视野,中国脊梁;
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⑥为天地立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云南省昆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