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10  2020-08-0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0]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测试
语 文
命题人:
试卷共22题,计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与监考老师,试卷自己保存。
注意事项: 1、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答错题时可以用笔划去。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创新文博发展
刘绍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暂停开放,但新技术应用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参观窗口。今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院等纷纷利用互联网开启“云展览”,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馆除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宝库”,更是向国际社会传播民族文化的殿堂,是塑造国家、民族特有文化形象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机构。以“网络+”创新文博发展、促进文化国际传播,为的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切实抓住网络数字时代带来的机遇,发挥博物馆在保存、展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特殊作用,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共享性、开放性,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数字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打破博物馆的实体界限、文化藏品的国别界限,让观众不必亲临现场就能感知中国文化。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网络直播等新技术与藏品有机整合,可以有效弥补非接触、非现场观展的不足,增加观众的直观体验、互动趣味,使展览更具亲和力和表现力。从不同博物馆选择藏品群进行集中展出,更有助于让观众获得更全面系统的文化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创新“网络+”技术应用,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是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言,可以用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把中国故事讲清楚、说精彩;推动国内更多博物馆加入国际知名网络博物馆社群,加大对国内博物馆的国际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社交平台的信息互动,注重发布内容的趣味性和馆藏特色,吸引更多海外观众关心关注中国文化,等等。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导致许多文物信息链条出现断裂。利用“网络+”技术,设立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数字博物馆,不仅能让更多珍贵文物“活”起来,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便利,有助于接续、丰富历史文化信息链条。这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样十分重要。
从目前实践看,网络数字技术已经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我国博物馆要加速“网络+”进程,使服务范围从局部拓展到全球、服务对象从有限人群拓展到更多受众、服务时间从工作日拓展到全时段,为全球观众提供随时随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机会。以“网络+”创新文化传播,加强人文交流,倡导文明对话,就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外部人文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5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开放的各地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敦煌博物院等利用互联网开启“云展览”,为人们打开了另一扇参观窗口。


浏览完整试题B. 博物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宝库”,不仅是向国际社会传播民族文化的殿堂,更是塑造国家、民族特有文化形象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机构。
C. 网络数字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打破博物馆的诸多界限,有亲临现场之感,使展览馆更具亲和力和表现力。
D. 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动国内更多博物馆和国际知名网络博物馆社群的建设。
2、下列对原文论证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文章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云展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B.文章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云展览”持谨慎态度,认为其有非接触、非现场观展的不足。
C.文章在第四段论述了利用创新“网络+”技术,发挥新兴媒体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三个具体措施。
D.文章在“网络+创新文博发展”这一总话题统领下,从文化视角、现实视角、国际视角以及未来视角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 “网络+”创新文博发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B. 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可以从不同博物馆选择藏品群进行集中展出,让观众获得更全面系统的文化信息,从而体现出共享性和开放性。
C. 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海外中国文物博物馆,可以使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活”起来,从而接续和丰富历史文化的信息链条。
D.在网络数字技术已经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的背景下,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人文交流,倡导文明对话,就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假设市场空间由两种海洋组成: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业已存在的所有行业,这是一个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当前尚不存在的所有行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在红海中,产业边界是明晰和确定的,游戏的竞争规则是已知的。身处红海的企业试图表现得超过竞争对手,以攫取已知需求下的更大市场份额。当市场空间变得拥挤,利润增长的前景随之黯淡。产品只是常规性的商品,而割喉式的恶性竞争使红海变得更加血腥。与之相反,蓝海则意味着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是在现有的红海领城之外创造出来的,但绝大多数蓝海是通过扩展已经存在的产业边界而形成的,正如太阳马戏团所做的那样。在蓝海中,竞争是无关的,因为游戏规则还有待建立。
(摘编自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
材料二

上图中实曲线就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生产率前沿曲线,它描绘了产业在现有市场即红海中的战略边界。一个组织的市场竞争战略,或称红海战略,要成功,就必须在价值和成本间作出选择:要么在价值上取胜,就是所谓的差异化(点1),要么以低成本领先(点2);但不可能两者兼得。
(摘编自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2》)
材料三 近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迎来最严垃圾分类措施。敏锐的商家们惊喜地发现,一片新的财富蓝海正在形成。
许多创业公司也瞄准这一点,全力搭上垃圾分类的“顺风车”。支付宝、微信在7月1日之前就已经相继推出了各种“垃圾分类”小程序,企图抢占这一风口的第一波流量。
其中,支付宝还在“城市服务”中开辟了“垃圾分类回收”专栏——易代扔,服务内容包括家电数码回收、生活垃圾回收、大件付费回收等上门回收服务。而拼多多则是在销售上做功夫:对分类垃圾桶进行补贴销售,成绩不俗。
除了上门服务,智能垃圾回收柜赛道竞争也十分激烈,最近已经濒临破产的“小黄狗”也因为垃圾分类又火了一把。
作为一家环保企业的创始人,徐鹏正在筹划一项关于人工智能垃圾分类的业务。“我们的项目是将社区、医院、大学、政府机关、产业园区的垃圾变废为宝。我们会将餐巾纸、筷子、外卖盒、尿不湿、纺织物品进行自动分解,如此一来,一吨的垃圾我们可以减量80%-92%。如果是厨余垃圾,我们会将其做成有机肥料,一吨的厨余垃圾大概可以产出100—200公斤的有机肥料。”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纷纷通过再生资源回收设备来跑马圈地。这些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设有各种可回收资源的投入口,包括纸类、纺织物、饮料瓶、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类别。
按照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计划,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北京、天津等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该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摘编自钱培坚《垃圾分类,能否分出一片财富蓝海?》)
4、下列不属于蓝海市场特点的一项是( 3分 ) ( )
A.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的行业。 B.创造和攫取大的市场份额。
C.行业边界是模糊不确定的。 D.行业竞争规则还没有建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在红海中,企业在同样的规则下,竞争已有的市场空间。企业在价值和成本之间权衡取舍.要想追求“差异化”,成本必然增加。
B.企业大部分时间面临的是红海。企业可能随时从红海走向蓝海.但即便跨人蓝海,随着跟随者的集聚增多,蓝海也将很快变成红海。
C.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再生等环节中,都可能潜藏有大市场,企业只有找准切入点才能发现真正的蓝海。
D.垃圾分类小程序的风行和徐鹏正在筹划的人工智能垃圾分类业务都说明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主要是垃圾分类回收环节要到位。
6、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垃圾分类产业链中存在蓝海市场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剃头匠
石舒清
剃头匠丁彦禄吃完饭,用手抹过嘴,这才发现身上一文钱也没有带。他的窘态被对面坐着的卖扫帚的李胡子看见了,李胡子让他不要慌,自己给他代交上就行了。丁彦禄却好像一直不自在,欠了李胡子很大的人情似的。丁彦禄说,你看这么个行吗?这顿饭钱,和我剃一个头钱差不多(其实剃一个头要的钱还要稍多一些),我看你的头也长了,干脆我给你剃个头,你请我吃顿饭,咱俩就两清了,谁不欠谁,你看这样行吗?两个人就往丁彦禄的剃头棚方向去。


展开余下试题路上看到一面墙上贴着三五张通缉布告,右侧是文字说明,左侧是犯人画像,两个人就过去站在人群后面看了一看,其中有一个名康小八的,是京津一带的惯匪,在几个被通缉的人里,算是名声最响的一个了。丁彦禄是一个在小棚子里给人剃头的,李胡子是个扎扫帚卖扫帚的,其实和官啊匪啊的都不大容易有关联,两个人一边说着传说中的康小八,一边就往剃头棚里去。剃头棚里还有个年老的剃头师傅,正在给一个头发乱糟糟的人用着心思理发,旁边还等着一个剃头的人。
因为吃了李胡子的请,丁彦禄给李胡子剃头就格外上心些,手续就多了些,正式剃头前在他的头上耳朵上还捏弄了捏弄,一边捏弄,一边还说着康小八。你们说的就是那个打死主人的康小八吧,老一些的剃头师傅有意无意地丢过来一句。李胡子被丁彦禄按着头,额头上弄出很多的皱纹来,说,你知道这一出吗?知道就给我们说说,老剃头师傅就这样那样地说起来,说得一切好像他都亲眼见过一并经历了似的。
康小八,天津人,给一个姓康的人家当保镖,他自小跟人学了一身功夫,就让康财主看上了,给康财主当保镖六七年,康财主给康小八买了一把英国造左轮手枪,三百发子弹,就让康小八有了一手好枪法,这样一来,康财主因为有康小八这么个保镖,就使得一般的财主不好和他攀比。康财主希望康小八保镖的身份外,能过一份正常的日子,比如娶妻生子等,康小八好像不需要这些。康小八在这世上就是孤孤的一个人,连个亲戚好像也没有。就有人给康财主耳朵里吹风说,康小八这样的情况,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就怕你的光阴到一定程度时,一声枪响,你的成为人家的。架不住人一说再说,康财主动心思了。他想把枪从康小八手里收回来。康财主在枪的事上费过不少心思,都未能把枪从康小八手里讨回来。一天黄昏,两个人去通州要账,路过一片庄稼地时,康财主忽然觉得气氛有些不对,说,不去要账了,改天吧,今天咱们先回去。康小八不明白说得好好的去要账,为什么忽然又不去了,康小八让康财主给他个忽然不去了的理由,康财主竟给不出。康小八就忽然变了脸,说我对你一心一意,你对我三心二意,给,你的枪你拿去吧,我们的关系到这里为止。两边看不到边际的庄稼地里风吹得庄稼叶子哗啦啦响着。两个人已经走在夜影里了。不知怎么一来,就听一声枪响,一个人倒在地上。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康小八把主人给杀了。康小八不见了影踪。北京天津都找不到他的影子。
说到这里,老剃头师傅给自己的顾客把辫子解开,梳理了一番重新辫好,一个头就算是剃完了。他的那个顾客这老半天就好像并不存在。好了,随着老剃头匠这样说一声,那人就站起来,首先给理发的师傅道了一声谢,然后拍打着自己身上的毛发,打量了一下剃头棚,好像他要把这个剃头棚买下来似的。他显得黑瘦,刚刚剃过头的缘故,他看上去像一个米粒脱净的玉米棒子。他付了剃头的钱,然后笑嘻嘻地对给自己剃头的师傅说,你们刚才说的那个康小八,你们见过吗?都说没见过。那人说,那就让你们见一下吧,我就是康小八,你们乱说我,我听了不高兴,枪里头的子弹够用,给你们一人一个吧,说着就在袖筒里露出蛇芯子那样一点枪头来,把两个剃头师傅,还有李胡子都打死了。那个等着剃头的人吓得脸上的黄土都出来了。康小八给他笑一笑,说没你的事,他们说我,你一句都没说,你再找个地方剃头去吧。
清廷捉拿了康小八。 1904年某月某日,康小八在北京被凌迟处死,给他行刑的是不比他名声小的刽子手蔡六爷。凌迟首先要在额头上割下两片肉遮住眼睛,免得看着惊惧。康小八说不必要,他要看着蔡六爷给他行刑。蔡六爷满足了康小八的请求。旁边的一个监刑官看康小八受刑时一声不吭,就给蔡六爷使个眼色,蔡六爷暗中用一根钢针刺入康小八的心脏,正咬牙受刑的康小八,就像颈骨突然断折了那样,头重重地垂下来,好像风没有了,绷紧着的旗子暂时收敛了它的威风那样。
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康小八是最后一个被施以凌迟之刑的人,此后不久,经光绪皇帝签署,中国彻底废除了运行了千余年的凌迟大刑。
(选自《十月》2019年第1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小说第一段中,剃头匠丁彦禄对于李胡子替自己付饭钱总感觉“不自在”,表现了剃头匠丁彦禄善良敦实的性格特点。
B.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文中写康小八“头发乱糟糟,“给他笑一笑”“要看着蔡六爷给他行刑”等, 都是以细节描写暗示人物处境、刻画人物性格。
C. 小说在伏笔手法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如李胡子到剃头店剃头、布告的出现,不断地谈论康小八等情节,为后文作了很好的铺垫,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D.小说结尾有意使用“中国历史上,康小八是最后一个被施以凌迟之刑的人,此后不久,经光绪皇帝签署,中国彻底废除了运行了千余年的凌迟大刑。”意在说明 “凌迟”之刑的残忍。
8、小说中插叙康小八枪杀主人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9、文中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康小八,但标题是《剃头匠》,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展开余下试题B.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C.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D.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学,文中指外出游历求学,其中“游”与“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游”同义。
B.比冠,其中“冠”指刚成年。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文中指做官的人。
D.膳进,“膳”是饭食的意思。在古代皇帝用餐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少有才学,得到赏识。在母亲程氏的教育和勉励下,苏轼年轻时就精通经典和史籍,后来范仲淹听说后主动约见他,对他的才学很是赞赏。
B.苏轼当政期间,身先士卒。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遭遇洪灾曹村决口,他身先士卒,发动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苏轼路过金陵,关心国事。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尽管王安石的态度不是太积极,但表现了苏轼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D.苏轼空有才华,终不得用。苏轼的治政策略很得仁宗赏识,他的文章也得到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1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2)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4、对两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诗首句写眼前景色,点明时令气候,次句预计李侍郎的别后行程,两句暗示朋友旅途艰辛。
B、贾诗后两句用“今日”和“明朝”相对照,可见今日相聚之促,得之不易,明朝相忆之深,失之难堪。
C、王诗首句点出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为下一句造势。
D、两首诗都选用典型意象营造意境,并且都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情达意,使情感细腻传神。
15、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参照别人的缺点来自我改正的两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 ”,从“不变”的角度看“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女排继2018年夺冠之后又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 ,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界大赛冠军,也是她们为新中国70华诞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作为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夺取过世界冠军的运动队,早已被超越体育本身意义的中国女排的影响力,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尽管成绩有起伏,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一个个“腊子口”“娄山关”等待我们去战胜。( )。
的女排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激发我们发扬好女排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赢得新胜利。发扬女排精神,就要在逆境中决不放弃,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 力量,坚定信心、勇毅笃行,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以强大闯关实力奔向中国梦的光明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 就能实现的。”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中国女排为榜样,发扬女排精神,保持昂扬斗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不负新时代的更大业绩!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艰难险阻的克服,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B.克服艰难险阻,需要团结的作风,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
C.艰难险阻被跨越,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D.跨越艰难险阻,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团结的作风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卫冕 历久弥新 汲取 敲锣打鼓
B.蝉联 经久不衰 汲取 沸沸扬扬
C.卫冕 经久不衰 吸取 敲锣打鼓
D.蝉联 历久弥新 吸取 沸沸扬扬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B.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更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C.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D.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不仅是激励国人接续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更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20、抗疫歌曲不仅是个人的表达,也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下面是对多个网络平台近30首抗疫歌曲分析之后产生的词云图。请简要概括抗疫歌曲内容的特点。不超过80字个(6分)

21、请阅读下面关于物联网的信息,给物联网下一个定义。(可删改个别字词,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物联网也是一种网络
②物联网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③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物品和互联网连接
④物联网最终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曾经经历过一场特别的考试——学校组织的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感受,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宁夏六盘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