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65  2020-08-0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5]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届高三6月高考全仿真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是最为重要且影响最深的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在生活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传统孝道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不过,传统孝道精华与糟粕并存,这需要我们在正确地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求子女在物质层面对父母尽赡养的义务,这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规定。但在儒家看来,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对父母的孝还必须要做到“敬”,即对待父母应时刻保持恭敬的态度。无论是物质方面的“养”,还是精神层面的“敬”,都以顺从父母的意愿为标准,但父母的意愿未必正当,传统孝道的践行还应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考量。当父母的意愿不正当时,要用温和的方式去劝谏父母,从而避免让父母陷于不义。传统孝道不但体现于父母生前,还涉及父母去世以后。孔子挽:“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女不但在父母生前要对其以礼敬养,父母去世后还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生养、死葬、祭祀,在这三个环节都合乎礼制的要求,才算是实现了完满的孝道。
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产生于古代宗法社会。它是维系古代家庭、宗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道德规范。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传统孝道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受古代专制等级制度的长期影响,传统孝道被融入了大量维护专制、压抑人性的腐朽因素。这集中体现于“三纲”教条中的“父为子纲”,并通过《二十四孝》等通俗读物流传。传统孝道的畸形化与父权的绝对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近现代以来对传统孝道的批判,起到了削弱旧道德对国人的思想束缚、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对于传统孝道本身而言,这些批判实际上也有助于推动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新与发展。
但也应该看到,在当前社会,传统孝道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能因为传统孝道在历史演变中曾经绝对化、畸形化,就否定传统孝道本身,而应该将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与其种种具体要求区分开来。只有从其根本精神着眼,才能对传统孝道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也才能根据时代变化对传统孝道进行创新与发展。应当说,传统孝道基于最自然的人伦天性。所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儿女自然能产生对父母的亲爱与感恩之情。这种亲爱与感恩之情,亦即孝心,是传统孝道的根源与基础。有孝心则有孝行;如果无孝心,即使行为再符合孝道的规定,也不是真正的孝。因此可以说,孝心是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就孝心而言,传统孝道拥有符合当代价值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对于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但对于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与表现形式则没有必要拘泥。中华文化历来具有因时损益、与时俱进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社会现实对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进行必要的损益和变革,不断探索传统孝道的新的实现形式。这既是传统孝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批判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是为了把握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而把握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也正是为了创新和发展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对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其目的是探索传统孝道在新时代的新实现形式,而不应削弱或违背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杨俊峰《传统孝道的批判继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孝道的根本精神需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
B.物质层面的赡养是基础,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其恭敬。
C.“三纲”教条的制订使传统孝道出现了压抑人性的元素,阻碍了社会发展。
D.出于孝道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探索传统孝道新的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论证思路清晰,釆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展开论证。
B.文章引用《论语•阳货》中的句子,旨在证明孝道对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C.文章既论述传统孝道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论及其对当下的意义,具有辩证色彩。
D.生活方式在改变,但孝道仍有其重要价值,这是主张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即使按礼制进行死葬、祭祀,但如果在其过程中缺少孝心,那也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孝。
B.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与反思,既有助于传统孝道本身的创新,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C.为适应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我们在继承传统孝道时可以进行大胆的损益和变革。
D.批判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和把握其根本精神,二者相互作用,我们应重视二者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并跻身世界四大冰雪节,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冰雪节,如长春瓦萨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阿尔山国际冰雪节以及鸟巢欢乐冰雪季等。
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主办资格后,冰雪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启动的状态。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达27%以上,远超中国旅游产业平均增速。奥运周期已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2016年,北方城市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92.95亿元,占北方冬季旅游市场规模的17.66%,冰雪旅游已成为大部分北方城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核心支柱。冰雪旅游产业低位正逐渐加强,成为冬季旅游发展的新风向。

(摘编自“东方财富网”)
材料二:
针对游客个性需求,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的推送算法,完成了消费者需求与平台资源的自动匹配,这种服务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吃住行等标准服务模块的需求,也能满足对于组合服务的精准推送。
根据网络平台的发展规律,当各类旅游要素入驻平台时,使用者的不断增加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规模的持续扩大,游客享受一站式服务,通过检索、查询、预定和分享等,直接能够收到平台提供的整合的服务方案。
生活服务对接,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与冰雪旅游相关美食、主题宾馆、生活保健服务以及一系列相关短时租赁、共享消费、长期租赁等不同类型的服务。知识技能分享服务方面,开发与冰雪旅游相关的知识模块,包括滑雪知识、冰雕技术、冰雪文化知识等一系列专业服务模块,根据消费者提供的个性的异质性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在冰雪装备共享服务方面,冰雪旅游的相关装备价格昂贵,消费者购买后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整合分散的资源,提供租赁滑雪设备、保暖设备以及医疗保护设备的共享服务。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平台将为冰雪旅游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支持,雪场设施会逐步完善,市场也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摘编自徐岸峰《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
材料三:
《2018—2019冬春季冰雪旅游消费趋势预测》显示,预订冰雪旅游的户群主要来自上海、广州、南京、深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其消费者年龄构成如下:

(摘编自“途牛网”)
材料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介绍,虽然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取得飞速发展,但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落实进度迟于冰雪产业发展的需求,不能形成有效供给。
为此,他建议,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顶层推动。应将冰雪设施制造业作为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尽快实现优惠支持政策落地。还要依托数字吉林,探索模式创新。以新技术培育产业内生动力,着力补足短板,超前布局冰雪装备后市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摘编自“新文化网”)
4.下列不属于“智慧旅游”服务模式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输入滑雪经验与个人身体素质状况为你选择雪场与教练。
B.根据自己与家人的尺码以及使用时间提前购买适用的雪具。
C.根据假期时间与经济实力度身安排食宿与旅行行程。
D.提供滑雪知识、冰雪文化知识等一系列专业知识的介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5年中国滑雪场游客规模同比增长达到峰值,之后三年游客人次逐年下降,说明游客逐渐进入理性消费阶段。
B.扩大哈尔滨冰雪旅游平台规模的关键在于针对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推送算法,使客户需求与平台资源自动匹配。
C.冰雪旅游的主力军集中在26-45岁人群,这受冰雪旅游消费较高、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D.冰雪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与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不能及时落实,未能满足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有关。
6.近年来,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得益于哪些因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展开余下试题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ロ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ト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
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8. 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 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这篇小说确实呈现出散文化倾向,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梁拊其背曰:“子勇,余愧弗如!”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祈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定剿荡北圻策。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乡导。于是率全军攻郎甲,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祠。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B.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C.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 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D. 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


展开余下试题A. 称疾,古代官员因为身体生病而不得不辞去官职,类似的说法还有致仕、乞骸骨等。
B. 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文中便是保留了这个用意。
C. 少保,职官名,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少师最尊,少傅次之,少保为末。至明、清两代列为一品,但仅为荣衔,无职位。
D. 祠,古代朝廷、社会公众或某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有时也可以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冯子材作战勇敢,带兵有方。他作为部下因战绩突出,受到主将的由衷夸赞;自己担任一方主将时由于带兵有方而受到属下的拥戴。
B. 冯子材敬重贤能,而轻视新官。他因敬重张树声的贤能而到广州任职,又因为苏元春是刚刚作官而看不起他。
C. 冯子材作战身先士卒,执法森严。在坚守“长墙”时,他虽年事已高,却能率子杀人敌阵。对那些临阵退缩者毫不留情。
D. 冯子材深得民心,也为朝廷看重。他无论在南越还是在龙州都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最终也得到朝廷极高的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隶张国梁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
(2)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崇义里①滞雨 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②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③。
【注】①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
②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
③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开头四句便展现诗人形象。“谁家子”实际就是诗人自己,虽处于人生壮年,但头发花白,流落在京城,面对寒秋,更加感伤。
B.诗歌中间四句紧扣“滞雨”来写。诗人滞留长安,百无聊赖,在雨夜中看到瘦马、雨沫和南宫,听到更筹声,环境幽静冷寂。
C.诗歌中间四句描写生动,由远及近。先写远景,雨点叩击沟水,慢慢飘荡而去;再写近景,南宫在烟雨迷蒙中更显昏暗。
D.诗歌结尾四句表达复杂的情感。诗人客居他乡,满怀忧愤,既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也表达立功封侯的渴望和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
15.这首诗感情基调低沉忧郁,抒情方式多样,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优秀的古诗文影响着我们的精神视野,给予我们直面人生顺逆穷通的智慧和勇气。在《逍遥游》中,庄子借宋荣子形象,告诉我们要看淡世间荣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过于看重外界的评价;在《离骚》中,屈原告诉我们要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在《行路难》中,李白告诉我们要乐观面对人生艰难,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总会照进现实……从优秀的古诗文中汲取营养吧,让它浸润我们的心灵,点亮我们的人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人带起一个学科, 一个产业,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直至影响国际竞争格局。最高科技奖获奖者王选,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我国的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进入到“光与电”的新时代。而正是由于化学家徐光宪的突出贡献,使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吴文俊、黄昆、吴征镒、谷超豪……这些闪光名字,无不与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地位 。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高新技术智能化发展新时代,人工智能、新材料、清洁能源、大数据等等,产业竞争多种多样。在这场重塑世界格局的竞争中,中国已取得了一定的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扎实谋划人才队伍的结构布局,大力推进高端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科技领军人才 。这就要求从体制机制上解除对科技人才的各种束缚,营造创新氛围,让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再立新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形成 休戚相关 主动权 应运而生
B.推动 息息相关 参与权 应运而生
C.形成 息息相关 主动权 脱颖而出
D.推动 休戚相关 参与权 脱颖而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还在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型人才
B.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的不足,特别是高端创新型人才
C.人才,特别是那些高端创新型人才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
D.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重视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正是由于化学家徐光宪的突出贡献,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
B.正是化学家徐光宪的突出贡献,使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
C.化学家徐光宪的突出贡献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冲击”使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
D.正是由于化学家徐光宪的突出贡献,使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而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6分)
读诗、讲诗有三个层次。①______________。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到底说些什么,你可能不懂,可是你一读,觉得它意象很美,声音也很美,这就是你对一首诗的直觉感受。第二个层次是理性的,即考察一首诗的历史、背景、思想。第三个层次则完全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读,我们对一首诗的诠释不一定是作者原来的意思。意大利学者墨尔加利就曾经提出来一个术语“创造性背离”,即我们对一个作品的阐释有自己的创造,②______________。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古人写爱情的小词说明“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当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探讨作者原意,③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分)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史名作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整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石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