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69  2020-08-0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
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泰宁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功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谅”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贾母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凤辣子”。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使之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结束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浏览完整试题1.对王熙凤服饰描写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突现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一改传统人物描写的手法而浓墨重彩绘形绘神。
C.华丽的服饰之下,掩盖着其贪婪、妖艳、狡诈与狠毒。
D.人物的文化情调完全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
2.“《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3分)
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魅力。
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
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令人爱。
3.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3分)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二、语文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 共12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本诗是诗人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B.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后世称其“诗圣”、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老杜、杜少陵。
C.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因遭人排挤,贾谊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D.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为儒家“亚圣”。《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编成,全书共7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B.輮以为轮 斧斤以时入山林
C.而见者远 剑阁峥嵘而崔嵬
D.风雨兴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填然鼓之
7、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申之于孝悌之义
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21分)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8.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B.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C.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D.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9.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弱冠:古人二十岁称“弱冠”,也叫“加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 乐府:是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
C.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 居士:原指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文人雅士便以“居士”为自号。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展开余下试题B. 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 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 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
译文: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3分 )
译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译文:

(4)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
秋兴八首(其七)①
杜甫
昆明池②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③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④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秋兴八首: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共8首。②昆明池: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③织女:《三辅黄图》卷四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机丝:织机及机上之丝。④菰米: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洋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
B. 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该联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出清秋的冷落凄凉。
C. 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治上的坎坷艰难。
D. 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契合,意境苍凉,感情真切。
13. 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并加以赏析。(4分)



14.根据下列提示,用原文句子填空(10分 每空1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2)荀子《劝学》中强调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 , ”。
(3)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音乐十分形象,其中描写乐曲由流畅如莺鸟私语到凝滞如泉流受阻的两句是“ ,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通过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是: , , 。
(5)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舍人表明他们追随蔺相如的原因是: 。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后题目 (6分)
谭云山和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
1937年在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建成的中国学院,堪称是东方最早的“孔子学院”,它培养了大批中印友好往来的使者和学者,极大促进了中印友好事业的发展,而这一切功绩都和一个人分不开,他就是谭云山。谭云山和高僧玄奘一样,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同之处在于玄奘是“西天取经”,谭云山是“东土送经”。
谭云山是湖南茶陵县人。1924年,他到南洋教书、办报。1927年7月,他在新加坡见到慕名已久的印度“诗圣”泰戈尔,泰戈尔很喜欢这位热情有理想的年轻中国人,就真挚地邀请他去印度国际大学工作。
1928年9月,谭云山来到国际大学,他先在国际大学学习梵文并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还开设了中文课程。同时,他不断给国内报刊写文章,介绍印度政局和印度文化。1932年和1935年,谭云山先后完成《印度周游记》和《印度丛谈》,为中国学者进一步了解印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31年,谭云山离开印度。离开前,他和印度朋友商量了一个计划,想多招收几个中国学者到印度,在国际大学办个中国学院,目的在于讲授中文和传播中国文化。在国际大学开展中印文化交流是泰戈尔1924年到中国访问时提出的,当时没有办成,现在这个重任落到了谭云山的肩上。谭云山回国后到上海任教,除了不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印度的情况,还不停地为中印文化交流奔波。1933年,在谭云山的多方努力和倡议下,在国民政府和各界名流的支持下,“中印学会”成立。泰戈尔听到这一消息,喜出望外,写信称赞“唯此伟大学会,所以保持两国文化之永远交流”,并提议“宜速即于此间建一中国学院”。
1934年春,谭云山再次赴印,与泰戈尔商谈建立中国学院事宜。10月,谭云山回国,之后用一年多时间,募集到了足够建筑中国学院的款项,购买了10万卷中文图书,募捐到图书约5万卷。1936年,谭云山回到印度,国际大学立即选择了一块最好的位置开工兴建中国学院。1937年4月14日,正值孟加拉新年,中国学院建成并正式揭幕。泰戈尔亲自主持揭幕式,还发表了激动人心的长篇讲话。甘地和尼赫鲁都写信对中国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蒋介石也特地发电报给泰戈尔表示祝贺。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建立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座中国学院可以说是印度国土上的一块中国文化试验田,也可以视为中国在印度的“孔子学院”。学院大楼柜子里的图书都是中文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以汉语为主,直到现在一切都没有改变。
(摘编自孟昭毅《谭云山和东方最最早的“孔子学院”》)
【相关链接】谭云山是个“土包子”出身而最终被人誉为“现代玄奘”的人物,但谭云山却又不是“现代玄奘”,因为他没有像玄奘那样骑着白马归国,而是在印度“归西”。(谭中《谭云山立志超越的一生》)
15、下列对印度国家大学中国学院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视为在东方最早创办的“孔子学院”,其建立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意义重大。
B.由泰戈尔于1924年提出初步建设计划,后由谭云山主持完成募捐和建设工作。
C.建成揭幕仪式举办时间特殊,规格较高,中印政要特地来信或来电表示祝贺。
D.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至今仍保留着阅读中文图书、交流以汉语为主的传统。
16.为什么说谭云山是“现代玄奘”,又不是“现代玄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展开余下试题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13分)

捶背
聂鹏
新兵训练营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中队长文魁就在这个被官兵们誉为“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带兵。每天临睡前,他都会到各班转转看看。
这天晚上,文魁正好转到了二班。他看到一个娃娃脸兵,光着的胸脯上胸肌竟然很发达,他问:“有些什么特长?”那兵答:“在体校里搞过训练,相互按过胳膊腿,捶过背,算不算特长?”文魁连说:“算算算。”文魁来自武术之乡,参军后一直是总队训练标兵,因训练过猛,有了腰伤的顽疾。对捶背推拿有特殊的需求。当晚睡前一试身手,“这兵捶背有一手。”文魁苦觅良久的“捶背”人选就这么算是定了。
从此,娃娃兵辉就成了文魁的专职“捶背”。除了正常的训练,辉还得给队长“捶背”,所以就搞得很累很疲惫。一些兵就私下给辉出点子。辉得计,下回再给文魁捶时,捏呀捶的,下手就比较重。不料辉忙得一头大汗,文魁盯着正在热播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眼睛都没眨一下。辉说:“我看他一点儿都不怕痛,还有没有新招?”哥儿几个面面相觑,均顾左右而言他。
文魁受捶时,要求还挺多,一会儿要求这样使劲,一会儿要求那般用力。搞得辉一场背捶下来,相当于又是一次强化训练。有时累瘫在床上,辉恨得牙痒。一次不经意间,辉在做单杠模拟考核时,竟然一次性做了40多个不觉得累,远远超出其他新兵。
新兵训练快结束时,一日晚间,几名也同样来自武术之乡、又是特警中队的班长,非要跟传说中很厉害的文魁过过招。班长们欺他腰伤,说一对一,文魁说,“你们几个一齐上”。说时迟,那时快,还没轮上那几个兵拢身,一个一个就像背包枕头一样地被文魁扔在几米开外,躺在地上叫苦不迭。辉恰好看到这一幕,除了对队长由衷的佩服,还有很大的疑惑:他,这么威猛,哪里像是个有腰伤的病人?
新训结束分兵时,辉俨然名列文魁麾下。辉叫苦不迭,却发现文魁一脸坏笑。文魁捶背的要求更加频繁了,甚至中午,甚至周末,兴之所致,文魁都要把辉叫过来,捶捶按按,拍拍打打。
半年下来,辉的军事技能在中队无人能比,一年下来,辉在支队军事训练方面有了名气。第二年春,支队组建参加总队比武的集训队,文魁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辉。指导员还有些顾虑,“他走了,你捶背的事怎么办?”文魁斩钉截铁,“扯淡,你以为他就只能捶个背?”辉就被抽调走了,在一个偏僻山凹下的中队接受魔鬼训练,苦不堪言。
10月份参加总队比武,辉得第三名,荣立三等功。回到中队时,全中队官兵列队欢迎,文魁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句不着头脑的话:“看来捶背的功力还不够。”是夜,辉照例给文魁捶背。
越明年,支队组建比武队时,辉找到文魁,想通融一下,不要让自己去了。末了还说,“我就留在你身边,还可以天天给你捶背,是不是?”没料想文魁火了,“扯淡,你以为就只是个捶背?”辉再次进了山凹里的魔鬼训练营。
10月份再回来。辉就不是原来的辉了,在总队比武中得了全能第一,被树为训练标兵,荣立二等功。到了中队,他受到全中队官兵的最高礼遇。奇怪的是,是夜睡前,辉来敲门提醒捶背时,文魁说不捶了,已经睡了。
春节过后,辉参加武警部队直接提干的培训班。培训半年后,辉已肩扛黄灿灿的少尉肩章。回到中队,却再也见不到文魁了。原来,文魁带领战士参加公安系统组织的缉捕黑恶势力行动,他只身擒获3名歹徒,不料却被一名歹徒趁夜黑开枪射中,当场牺牲。知道辉是队长的得意门生,怕影响学业,中队官兵硬是没告诉他。
在县城烈士陵园文魁的墓冢前,辉长跪不起,泪如雨下。他慢慢地继而快速地击打着墓碑和坟冢,“队长,辉儿来了,来给您捶背了!”
空旷的墓地里,捶背声穿云裂帛,撕心裂肺„„ (有删改)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把新兵训练营地称为“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既写出营地的荒凉偏僻, 也表现出了刚入伍新兵的不满。
B.辉下重手捶背,“忙得一头大汗”,文魁却“眼睛都没眨一下”,小说借此情节暗示文魁腰伤严重,不知疼痛。
C.结尾用“穿云裂帛,撕心裂肺”来形容辉的“捶背声”,写出“击打”的用力有劲,表现出辉内心的无比悲痛。
D.小说叙写一对师徒的相识相知,描绘官兵刻苦训练的场景,着力歌颂了当代军人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18.小说以“捶背”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9.辉和文魁都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5分)



六、必修四基础知识(12分)
20.下列各句中全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②子卿尚复谁为乎? ③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④辞决而行 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⑥拜送书于庭
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⑩若知我不降明
A.①③④⑤⑦ B.④⑤⑥⑦⑧ C.②⑤⑦⑧⑩ D.③④⑥⑧⑨
2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3分)
A.羝乳乃得归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D.惠等哭,舆归营
2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2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出为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泰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