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03  2020-08-1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
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0届高三6月联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江津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又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南朝刘勰所说的“复意”“重旨”,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多义性。在西方,对诗的多义性也有人谈到过。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双意复言名词”以及“三义”词、“四义”词,就是一个与多义性有关的问题。不过,对多义性的深入研究,却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符号学认为,许多理论问题都可以通过分析、研究表达这些理论所使用的语言符号,而得到解决或说明。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理查兹的学生恩普逊,在1930年出版了一部书,书名叫《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它的主旨是说明,为什么对同一首诗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恩普逊找出七条原因,归纳为七种类型。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诗多义举例》的文章,就是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四首中国旧诗。可惜朱先生对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地研究,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也没有重视,以致今天我们在这方面仍无进展。
②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特别是研究诗歌艺术,自然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语义的研究。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③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不同。词汇学中,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而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④另外,在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说来,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合的作用“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多义性,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学理论专著中就有所提及。


浏览完整试题B.诗歌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研究诗歌艺术一定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语义的研究。
C.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D.诗歌其实就是一种叫“复符号”的符号。“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其实就是诗歌所包含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围绕诗歌的多义性问题,论述了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这二者的区别。
B.本文第①段举例子,做阐释,论述了古今中外对文学作品的多义性问题都有所关注。
C.本文第②段,简单阐述了研究诗歌艺术离不开语言研究,也离不开语义研究的原因。
D.第③段在论述词汇学中词的多义性与诗歌多义性的区别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既能让人想象婀娜多姿的柳树,又能让人想到“小家碧玉”,这体现出了诗歌的多义性。
B.朱自清早就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旧诗,因学术界对此不重视故到今天我们在诗歌的多义性研究方面仍毫无进展。
C.与词汇学中用词时通常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不同,诗歌中的词只要有歧义,就形成广泛的联想,从而使诗歌耐人寻味。
D.“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歌因其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则是对诗歌的误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大足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7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称,在飞行检查中发现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问题。
疫苗事件引发了极大关注,但疫苗真假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更改了生产参数的疫苗、效价不合格的疫苗并不等同于假疫苗或“毒”疫苗。某药物研发平台创始人兼CEO张清(化名)介绍,通常提到的假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疫苗上市之前研发数据错误导致疫苗为假,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导致的,具体来说有原料选用与生产流程问题,原料选取的优劣和生产过程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质量,长春长生的假疫苗就是生产流程中更改了参数导致的问题。
某疫苗研发公司李强(化名)表示,“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是长春长生生物更改了生产参数,但更改了哪些,之后质量是否受到影响目前尚未公布,严格意义上也不能定性为假疫苗,但是企业不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来生产疫苗肯定是违法的,应该受到严惩。”
(《新京报•为什么疫苗容易出问题?》)



材料三: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许雪梅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都是因为疫苗起了作用。特别是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播性强的疾病来说,疫苗研发更是必须的,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新冠肺炎未来不会成为流感样常态化传染病,如果能够研制出特效疫苗,就如同为人体增加了一道屏障,这是最理想的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方法。
一般来说,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微生物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类型。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质或是基因序列,在实验研究筛选获得候选疫苗后,再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尽管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相关部门加快了对疫苗研发生产的各项审批,但基于疫苗研发的自身特点,需要严格遵守2019年发布的《疫苗管理法》,在保证疫苗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生产阶段。因此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成功尚需时日,疫苗到投入生产也还有不短的距离。
(《生命时报•新冠疫苗还要等多久?》)
材料四:
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络讨论。好消息纷呈沓至,人们热切盼望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和疫苗早日问世,尽早用于疾病治疗,挽救更多生命。但是,药物和疫苗研发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程序。
无论是新药还是新疫苗的研发,都面临三大风险或困难,即巨额成本、漫长研发周期、低成功率。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研发中心的评估,研发一种新药并上市需要27亿美元。英国《自然》杂志也指出,新药研发成本约为26亿美元。从时间上看,需耗时10年左右,并且成功率不到1/10。疫苗研发也大致相当。
此外,研发药物和疫苗还必须遵循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也就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现在的研发抗御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例,需要随机采用至少两个小组的人群、动物。一组用药,一组给予安慰剂,但是两组试验对象的条件大致相当,如年龄、性别等,对同一种药物进行试验。双盲则是指,医生和志愿者(包括参加试验的病人和正常人)都不知道是在试验什么药物。
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之下,要进行体外(细胞)试验、动物试验、临床人体1—3期试验,以及药物上市之后的第4期试验,主要是验证和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以及利益与风险关系。整个试验完成后,才能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和进入临床使用。
(《光明网•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也要遵循科学规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更改了相关参数,但不能据此认定其为假疫苗。
B.从全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预测图可知,疫苗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增速先是起伏较大后逐渐趋于稳定。
C.对于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许雪梅教授认为疫苗是最好的选择。
D.瑞德西韦已在医院启动临床人体试验并不断传来好消息,当前疫情肆掠,应加快审批并推动其上市,以挽救更多生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疫苗生产公司改数据后生产的疫苗是否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只要其不按生产标准来生产,那就属于违法。
B.虽然我国手足口病患病人数八年间都在200万上下波动,但死亡人数却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18年最低。
C.疫苗虽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多种类型,但他们的研发手段却是相同的。


展开余下试题D.如果医生和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后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拿来试验的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
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预防问题疫苗的产生。(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巴县重庆市实验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水藻行(节选)
茅 盾
蕰草打了来是准备到明春作为肥料用的。江南一带的水田,每年春季“插秧”时施一次肥,七八月稻高及人腰时又施一次肥。在秀生他们乡间,本来老法是注重那第二次的肥,得用豆饼。有一年,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于是豆饼的价钱就一年贵一年,农民买不起,豆饼行也破产。
贫穷的农民于是只好单用一次肥,就是第一次的,名为“头壅”;而且这“头壅”的最好的材料,据说是河里的水草,秀生他们乡间叫做“蕰草”。
打蕰草,必得在冬季刮了西北风以后;那时风把蕰草吹聚在一处,打捞容易。但是冬季野外的严寒可又不容易承受。
失却了豆饼的农民只好拼命和生活搏斗。
财喜和秀生驾着一条破烂的“赤膊船”向西去。根据经验,他们知道离村二十多里的一条叉港里,蕰草最多;可是他们又知道在他们出发以前,同村里已经先开出了两条船去,因此他们必得以加倍的速度西行十多里再折南十多里,方能赶在人家的先头到达目的地。这都是财喜的主意。
西北风还是劲得很,他们两个逆风顺水,财喜撑篙,秀生摇橹。
西北风戏弄着财喜身上那蓝布腰带的散头,常常揽住了那支竹篙。财喜随手抓那腰带头,往脸上抹一把汗,又刷的一声,篙子打在河边的冻土上,船唇泼剌剌地激起了银白的浪花来。“哦——呵!”从财喜的厚实的胸膛来了一声雄壮的长啸,竹篙子飞速地伶俐地使转来,在船的另一边打入水里,财喜双手按住篙梢一送,这才又一拖,将水淋淋的丈二长的竹篙子从头顶上又使转来。
财喜像找着了泄怒的对象,舞着竹篙,越来越有精神,全身淌着胜利的热汗。约莫行了十多里,河面宽阔起来。广漠无边的新收割后的稻田,展开在眼前。发亮的带子似的叉港在棋盘似的千顷平畴中穿绕着。水车用的茅篷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疏疏落落灰簇簇一堆的,是小小的村庄,隐隐浮起了白烟。而在这朴素的田野间,远远近近傲然站着的青森森的一团一团,却是富人家的坟园。有些水鸟扑簌簌地从枯苇堆里飞将起来,忽然分散了,像许多小黑点子,落到远远的去处,不见了。
财喜横着竹篙站在船头上,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切景物,虽则熟悉,然而又新鲜。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
“哦——呵!”他对那郁沉的田野,发出了一声长啸。
西北风把这啸声带走消散。财喜慢慢地放下了竹篙。岸旁的枯苇簌簌地呻吟。从船后来的橹声很清脆,但缓慢而无力。财喜走到船梢,就帮同秀生摇起橹来。水像败北了似的嘶叫着。不久,他们就到了目的地。“赶快打罢!回头他们也到了,大家抢就伤了和气。”
财喜对秀生说,就拿起了一副最大最重的打蕰草的夹子来。他们都站在船头上了,一边一个,都张开夹子,向厚实实的蕰草堆里刺下去,然后闭了夹子,用力绞着,一拖,举将起来,连河泥带蕰草,都扔到船肚里去。
叉港里泥草像一片生成似的,抵抗着人力的撕扯。河泥与碎冰屑,又增加了重量。财喜是发狠地搅着绞着,他的突出的下巴用力扭着,每一次举起来,他发出胜利的一声叫,那蕰草夹子的粗毛竹弯得弓一般,吱吱地响。
“用劲呀,秀生,赶快打!”财喜吐一口唾沫在手掌里,两手搓了一下,又精神百倍地举起了蕰草夹。
秀生那张略带浮肿的脸上也钻出汗汁来了。然而他的动作只有财喜的一半快,他每一夹子打得的蕰草,也只有财喜一半多。然而他觉得臂膀发酸了,心在胸腔里发慌似的跳,他时时轻声地哼着。
带河泥兼冰屑的蕰草渐渐在船肚里高起来了,船的吃水也渐渐深了。财喜每次举起满满一夹子时,脚下一用力,那船便往外侧,冰冷的河水便漫上了船头,浸过了他的草鞋脚。他已经把破棉袄脱去,只穿件单衣,可是那蓝布腰带依然紧紧地捆着,从头部到腰,他像一只蒸笼,热气腾腾地冒着。
欸乃的橹声和话语声从风里渐来渐近了。前面不远的枯苇墩中,闪过了个毡帽头。接着是一条小船困难地钻了出来,接着又是一条。
“啊哈,你们也来了吗?”财喜快活地叫着,用力一顿,把满满一夹的蕰草扔在船肚里了,于是,狡猾地微笑着,举起竹夹子对准了早就看定的蕰草厚处刺下去,把竹尽量地张开,尽量地搅。
“嘿,怪了!你们从哪里来的?怎么路上没有碰到?”
新来的船上人也高声叫着。船也插进蕰草阵里来了。“我们吗?我们是……”秀生歇下了蕰草夹,气喘喘地说。
然而财喜的元气旺盛的声音立刻打断了秀生的话:
“我们是从天上飞来的呢!哈哈!”
一边说,第二第三夹子又对准蕴草厚处下去了。
“不要吹!谁不知道你们是钻烂泥的惯家!”新来船上的人笑着说,也就杂乱地抽动了粗毛竹的蕰草夹。
财喜不回答,赶快向拣准的蕰草多处再打了一夹子,然后横着夹子看了看自己的船肚,再看看这像是铺满了乱布的叉港。他的有经验的眼睛知道这里剩下的只是表面一浮层,而且大半是些萍片和细小的苔草。
他放下了竹夹子,捞起腰带头来抹满脸的汗,敏捷地走到了船梢上。
洒滴在船梢板上的泥浆似乎已经冻结了。财喜那件破棉袄也胶住在船板上,财喜扯了它起来,就披在背上,蹲了下去,说:“不打了,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吧。”
“嘿!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新来船上的人们一面动手工作起来,一面回答。
这冷静的叉港里登时热闹起来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中提到“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将小说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说明江南农民的生活困境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
B.小说巧妙地运用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财喜撑篙时的“按”“送”“拖”等词,打蕰草时的“刺”“绞”“拖”等词,都极具表现力。
C.小说擅长描写心理,如“大自然似乎……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准确抓住财喜的感情变化,开掘出人物内心的细波微澜。
D.小说的结尾“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吧”写出了财喜的善意,而“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则透出其他打蕰草农民的愤怒和嘲讽。
8.茅盾回忆《水藻行》的创作时说:“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请以财喜为例,谈谈本文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农民的形象”。(6分)
9.本文从哪些方面渲染了具有悲剧意味的艺术氛围?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綦江中学)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始,从秦王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房玄龄谓无忌曰:“祸隙已芽,败不旋踵矣。夫就大计者遗细行,周公所以绌管、蔡也。”遂俱入白王,请先事诛之,王未许。无忌曰:“大王以舜何如人?”王曰:“浚哲文明,为子孝,为君仁,又何议哉?”对曰向使浚井弗出得为孝乎涂廪弗下得为仁乎大杖避小杖受良有以也王未决事益急,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
即位,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或有言无忌权太盛者,帝持表示无忌曰:“我与公君臣间无少疑,使各怀所闻不言,斯则蔽矣。”因普示君臣曰:“疏间亲、新间旧之谓不顺,朕无取焉。”无忌亦自惧贵且亢,固让。


展开余下试题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坐两仪殿,群臣已罢,独留无忌、玄龄、勣言东宫事,因曰:“我三子一弟,未知所立,吾心亡聊。”即投床,取佩刀自向,无忌等惊,争抱持,而请帝所欲立。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帝复曰:“公等与我意合,天下其谓何?”答曰:“王以仁孝闻天下久矣,固无异辞;有如不同,臣负陛下百死。”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
太子即位,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与侍中辛茂将临按,傅致反状。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帝犹疑,更诏审核。明日,敬宗言无忌反明甚,请逮捕。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敬宗令大理正袁公瑜、御史宋之顺等即黔州暴讯,无忌投缳卒。
初,无忌与遂良悉心奉国,以天下安危自任,故永徽之政有贞观风。帝亦宾礼老臣,拱己以听。纲纪设张,此两人维持之也。既二后废立计不合,奸臣阴图,帝暗于听受,卒,以屠覆,几至亡国。上元元年,追复官爵,以孙元翼袭封。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三十》)
10.(原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曰/向使浚/井弗出得/为孝乎/涂廪弗下得为仁乎/大杖避小杖/受良有以也/王未决/
B.对曰/向使浚井弗出/得为孝乎/涂廪弗下/得为仁乎/大杖避小杖/受良有以也/王未决/
C.对曰/向使浚井弗出/得为孝乎/涂廪弗下/得为仁乎/大杖避/小杖受/良有以也/王未决/
D.对曰/向使浚/井弗出得/为孝乎/涂廪弗下得为仁乎/大杖避/小杖受/良有以也/王未决/
11.(原创)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部,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隋、唐、宋属刑部。其长官,唐宋称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
B.太师,古代官职名。历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太子太师,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C.昭仪,古代嫔妃封号。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取“昭其仪”之意,时为最高位妃嫔称号,相当于丞相,爵比诸侯。
D.永徽,年号名。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六年,文中“永徽之治”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
12.(原创)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忌博涉书史,用典劝说秦王。长孙无忌为劝说秦王杀皇太子,用虞舜“涂廪浚井”的故事说明在成就大事,必须先下手为强。
B.无忌忠心耿耿,屡获太宗信任。长孙无忌因功勋卓著,被多次封赏,惹来是非。但太宗向所有朝臣挑明说,不会听取不合情理的挑拨离间。
C.无忌守正不挠,拒绝武后拉拢。太子李治即位后,想要立武昭仪为后,悄悄赐给他珍宝,还提拔他的三个儿子,但都遭到了长孙无忌的严厉拒绝。
D.无忌含冤自尽,子孙继承哀荣。长孙无忌被许敬宗的陷害流放到黔州后,又被许敬宗派的人拷打,最终无忌上吊自尽。直到上元元年他才得以昭雪,孙子重新获得了爵位。
13.(原创)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持表示无忌曰:“我与公君臣间无少疑,使各怀所闻不言,斯则蔽矣。(5分)
(2)帝亦宾礼老臣,拱己以听。纲纪设张,此两人维持之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铜梁中学)
(原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诗风受民歌影响,平易活泼,自然质朴。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3分)
A.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首联中“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B.颔联写诗人在五更时分感到凉风飕飕,而自己衰老的容颜在镜中显现出来。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
C.尾联首先描绘了一幅江天寥廓山明水净的画面,然后直抒胸臆:我就是抱病也要振作精神,登上高台。
D.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一年颜状镜中来”是为了衬托自己虽衰老却心如砥石的精神。
15.结合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分析本诗雄健的风格。(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合川中学)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叙述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与非议的反应的句子是
“ , ”。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行奇景令人惊叹,郦道元在《三峡》中也写到了这段水路,并用“ , ”形象地写出船行之快。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铜梁中学)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上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交相辉映,太空再次__________中国红。
从2004年1月立项到嫦娥四号落月,十五载砥砺奋进,十五载___________,探月工程全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矢志不移、连战连捷,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2010年,嫦娥二号获得国际最高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不断刷新中国高度;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___________,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也把中华民族___________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2014年,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圓满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月面采样返回及未来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底嫦娥五号将发射升空,在月面预定区域着陆后,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地转移、再入回收和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等过程。这有望获得一系列重大原创空间科学成果,大大增进人类对地月系统演化的认知。
针对探月工程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探月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项涵盖多学科、涉及多项高技术的大工程,包括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我国探月工程的成功,人才是创新的不竭源泉。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培养造就了一支令世人瞩目的青年科技队伍——探月人才梯队。一大批高素质、高学历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挑起大梁,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深空探测生力军快速成长。
17.依次填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垫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