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84  2020-09-1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4]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阆中中学高2018级2020年秋入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1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7号11版,作者谢青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
重修心。
B. 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C. 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D. 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
下”的精神品格。
B. 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
下”这一重要维度。
C. 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
与安住当下。
D. 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
不能堕入新的蒙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的“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
没有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B. 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
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C. 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
不甘味、辗转难眠,以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
D. 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
灵魂,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题。
材料一:
“我用手机支付宝扫一扫,付完款后便可享受到舒适的按摩服务。”日前,市民罗先生到嘉兴八佰伴购物中心一家火锅店吃饭,由于该火锅店人气格外火爆,因此不得不在外面排号等位。为了打发时间,罗先生干脆就在附近一台共享按摩椅上做起按摩来。
不仅仅是共享按摩椅,在全国多地的机场候机室、车站候车大厅、商场、餐厅等位区,近年来纷纷出现了如迷你唱吧、抓娃娃机、心愿盒子等设备。这些设备虽然无人值守,但是每当人们遇到等候乘机、等候乘车、等候吃饭、等待观影、等朋友等一个个“等待时间”时,它们便会显示出可观的“吸金”能力,成为人们打发碎片化时间的新选择。消费者获得了娱乐体验,商家瞄准碎片化消费需求,以低成本换来高收益的“等待经济”应运而生。
材料二:
如今,“等待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新热点,究其原因,应是等待经济能根据不同的等待场景,提供不同的娱乐和体验选择,并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满足了消费者轻娱乐的需求。通常,在短时间内,消费者若能获得一种便捷式的愉悦感,便不惜自掏腰包为之买单,让等待的时间从“焦灼”的状态,变成一种“舒缓”的状态。
不仅如此,随着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及移动支付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等待经济”还会延续发展,而针对消费者的零碎时间以及对某一项消费不断细分且具有消费升级体验的商业模式也会越来越多,消费者也将有更多选择。
众所周知,消费群体决定市场走向,“等待经济”也验证了这句话的真理性。此前,就有经济学者指出,以碎片化消费为特征的“等待经济”,是消费升级趋势下商业营销和消费需求实现精准对接的产物,虽然一些碎片化消费项目并非消费者的生活必需,但由于其将原本被视为无聊的等待时间变得充实有趣,而愈发受到消费者青睐,正由额外消费向常规消费转型升级。
材料三:

材料四:
现实中不乏“等待经济”的“网红机”红不起来的状况。设备的品质,投放的位置以及体验能不能升级、创意能不能翻新,都是影响产品热度的因素。比如国联证券分析认为,就点位投放角度来看,共享按摩椅与无人货架类似,优质点位是有限的,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在投放前不能只看市场铺设数量,还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
“给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提个醒,要把虚假繁荣的情况考虑在内。”业内人士分析,经营者事先考察的流量很有可能含有一定水分。比如越是人们有等待、休憩需求的场所,越需要座椅功能,设置在这类场所的共享按摩椅,只坐不消费的情况往往也会更多。在迷你KTV里,只乱唱但不点歌的情况也有不少。
的确,通过对时间的精准计算,用一些可以用得上的、舒适度高、新奇有趣的产品,填满原本浪费在发呆上的碎片时间,这种方式很为人们喜闻乐见。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对于时间的计算和利用将越来越精准高效。过去人们在马路上叫的士都是一等半天,现在有了网约车,可以精准地出门,等车的碎片时间就被“消灭”了。未来人们的时间计算将会更加精准,对于时间的利用也将越来越充分,到时候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针对碎片时间的生意可能就没那么好做了。到了那时候,人们想要“浪费”的时间,很可能将是被计划出来的彻底用于放松身心的时间。
(摘编自王小舒《微博橙子辅导》)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消费者为了打发“等候时间”,有了碎片化消费的需求,这是“等待经济”出现
的一个重要前提。
B. 碎片化消费是“等待经济”的重要特征,但是碎片化消费项目并不是消费者的一
种生活必需项目。
C. “等待经济”的设备和产品的投放,既要做好市场调查,找到优质点位,也要注
重市场的铺设数量。
D. 如果人们对于时间的计算更加精准,“浪费”的时间就会变少,“等待经济”的
市场就会“缩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打发时间、无须专人看管、支付便捷、娱乐性强,这些都是“等待经济”这一崭
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特点。
B. 实现商业营销和消费需求精准对接、把额外消费转化为常规消费等,都可以视为


展开余下试题 对消费升级趋势的顺应。
C. 材料三表明影院大厅、机场候机大厅、车站候车室、商场主要楼层通道都是“等
待经济”的优质点位。
D. “等待经济”这一商业模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及大
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情况。
6. 围绕“等待经济”的特点,结合材料所给信息,谈谈如何促进“等待经济”良性发展。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小狗皮埃罗
【法】莫泊桑
寡妇乐斐佛太太是一名乡绅太太,她和仆人洛斯,住在乡下一所不大的房子里。一天夜里,有人偷走了她们园子里的十二棵洋葱。想到盗贼可能还会再来,她们决定养一条狗。但乐斐佛太太声明,她绝不会花钱去买。
一天早上,面包店老板带来了一只“小怪兽”:全身黄毛,四条腿短得跟没有似的,身子像鳄鱼,脑袋如狐狸,尾巴长似身子。它名叫“皮埃罗”,惨遭主人遗弃。一个子几不花,太太立刻觉得这条小脏狗挺好看的。
刚喂一次,乐斐佛太太嘀咕:“等它在家待熟了,就可以放出去随便跑。它在附近转悠,总能找到吃的。”小狗果然放出去了,可是它仍旧免不了饥饿。日子一长,乐斐佛太太逐渐习惯了,甚至有点喜欢这小狗了,还亲手喂它几口蘸了菜汤的面包。
然而,她根本就没有想到养狗还要交税,收税员登门向她要八法郎:“八法郎,夫人!”她一听,大叫一声,差点昏过去。就这么一条小破狗,要交这么多钱!
她当即决定,把皮埃罗送人。可谁也不要。万般无奈,只好决定让它去“啃石头”。
所谓“啃石头”,就是“吃泥灰岩”。旷野上的泥灰石井有二十来米深,要给田地施加泥灰石时,才有人下并挖掘。平时,这种矿井只是充当遗弃狗的坟场。一条狗扔下去,先依靠那些先到者的遗体做食物,眼看就要饿死,忽然又扔下来一条狗,饥饿催促它们为生存而搏击,最后,强者把弱者活活吃掉……
让皮埃罗去“啃石头”,就得物色一个执行人。有个护路工人跑这趟要半个法郎辛苦费。乐斐佛太太认为这是漫天要价。洛斯于是提议由她们亲自送去。
这天傍晚,特意给皮埃罗烧了一盒香肠,还加了一点黄油。皮埃罗大口吃下去,舔得一滴不剩。趁它正满意地摇着尾巴,洛斯一把抓住,将它裹在围裙里。
她们大步流星,不太工夫,就到了坑口,俯身听子听,矿井下没有狗。皮埃罗下去也只有它一条。这时,洛斯流下眼泪,抱着吻了吻它,然后就往洞里一扔。 接着,两个女人又俯下身去,侧耳细听。
先是听见一声闷响,随即是动物受伤时的惨叫,接着又是连声哀鸣,再后就是绝望的呼唤,是狗仰头望着洞口,苦苦哀求救助的声音。
两个女人忽然感到后悔,不知为何怕得要命,于是慌忙逃离现场。
这天夜里,她们受噩梦纠缠,场景十分恐怖。
乐斐佛太太梦见自己坐在餐桌前准备吃饭,一掀开汤盆盖子,皮埃罗就从盆里蹿出来,一口咬住她的鼻子。惊醒后再次入眠,又梦到皮埃罗咬住她的手,她拼命逃跑,而小狗咬住不放,就吊在她的手臂上。
天蒙蒙亮她就起床,几乎疯了一样,跑到那口泥灰岩矿口。
皮埃罗还在汪汪叫,就这样汪汪叫了一整夜。太太失声痛哭,用各种各样亲昵的称呼它。皮埃罗一一回应,狗声也那么哀婉温柔。
于是,太太又要把小狗救出来,决定让它快乐一生。
她跑去找一个开采泥灰岩的矿工,对他说了自己的要求。那人说道:“那您就付四法郎吧。”
太太大吃一惊,她的全部痛苦顿时烟消云散。
“四法郎! 你就不怕撑死!四法郎!”
太太气冲冲走了。——哼,四法郎!
她一回到家,叫来洛斯,告诉她那矿工如何漫天要价。洛斯也附和道:“四法郎!这可是钱啊,太太。”
接着,她说道:“要是给可怜的皮埃罗扔吃的东西,不让它饿不行吗?”
乐斐佛太太满心欢喜地同意了。于是,两个女人带上黄油面包又去那个矿井。
她们把面包切成小块,一块一块丢下去,还轮流跟皮埃罗说话。那小狗吃完一块,就立刻汪汪叫,又讨下一块。
傍晚她们又来了。第二天照旧,后来天天如此,只不过每天只跑一趟了。
不料有一天早晨,她们要投下头一块面包时,忽然听见井下一声巨吼。里面有两条狗了! 又有一条狗被丢进矿井,还是条大狗!
洛斯呼唤一声:“皮埃罗!”皮埃罗就汪汪答应。扔下面包后,她们就清晰地听见井下激烈的抢夺声,接着又听见皮埃罗被同伴咬疼的哀号。另一条狗强壮,就全抢着吃了。
她们在上面呐喊:“这是给你的,皮埃罗!”这毫不顶用,皮埃罗什么也没有得着。
两个女人面面相觑,没了主张。乐斐佛太太口气尖刻地说道:“所有丢进井里的狗,总不能全由我来喂养吧。只好放弃不管了。”
她一想到井下所有的狗,全要靠她花钱养活,心口就堵得慌,于是扬长而去,连剩下的面包也带走了,并且边走边吃起来。
洛斯在后面跟随,不停地拿自己的蓝布围裙擦着眼泪。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小狗皮埃罗遭受遗弃的悲惨故事,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
情,暗含作者的批判,令人深思。
B. 女仆洛斯流着眼泪将皮埃罗扔进矿井,最后她擦着眼泪离开矿井,两次流泪都可
以看出她对皮埃罗的不舍与同情。
C. 皮埃罗在矿井中的连声哀鸣,它回应呼唤时的哀婉温柔,被咬疼时的哀号,这些
细节十分生动,读来让人动容。
D. 小说刻画普通人物用语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收税员、矿工等人自私贪婪的特
点,表达出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8. 文中插入介绍“啃石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 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突出乐斐佛太太的吝啬?请结合文章分析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也,为郡纲纪。太祖为司空,辟召为漳长,累转乘氏、海西、下邳令,所在有治名。还为西曹令史,迁为属。并土新附,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时承高干荒乱之余,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棋跱。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邺,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 降附者万计。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贡达名士,咸显于世,语在《常林传》。太祖嘉之,赐爵关内侯。长者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及习者。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冀州,
更拜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冀州,总故部曲。又使于上党取大材供邺宫室。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后单于入侍,西北无虞,习之绩也。文帝践阼,复置并州,复为刺史,进封申门亭侯,邑百户;政治常为天下最。太和二年,征拜大司农。习在州二十余年,而居处贫穷,无方面珍物,明帝异之,礼赐甚厚。四年,薨,子施嗣。初,济阴王思与习俱为西曹令史。思因直日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将加重辟。时思近出,习代往对,已被收执矣,思乃驰还,自陈己罪,罪应受死。太祖叹习之不言,思之识分,曰:“何意吾军中有二义士乎?”后同时擢为刺史。
裴松之曰:“习与王思,同寮而已,亲非骨肉,义非刎颈。而以身代思,受不测之祸,以之为义,无乃乖徐先哲之雅旨乎?史迁云“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故君子不为苟存,不为苟亡。若使思不引分,主不加怒,则所谓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习之死义者,岂其然哉?”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及裴松之注)
10.不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
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
B.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
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
C.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
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
D.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
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陈情表》“刺史臣荣”中的“刺史”即为此职。
B.太祖,多作为中国古代创基立业的帝王的谥号,文中“太祖”指魏太祖曹操。
C.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等垦殖荒地取得军饷和税粮的一种制度 ,始于汉朝。
D.践作,多代指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习任职多地,颇有治名。梁习最早在陈郡任纲纪一职,后来担任漳县长,又调往
多处担任县令,有善于治理地方的名声。
B.梁习理乱有方,手段高明。并州豪强聚集壮丁迫害人民,对豪强、壮丁及其家属,
他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地方得以安宁。
C.梁习为官清廉,屡获封赏。他先后获得关内侯、申门亭侯等爵位,在并州任职二十
余年,家里却没有地方特产及珍贵物品。
D.梁习坚守大义,不惧死罪。王思被逮捕收押后,梁习也主动去见曹操请求一起受过,
并不申辩,获得了裴松之的高度评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思因直日白事失太祖指,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将加重辟。
(2)而以身代思,受不测之祸,以之为义,无乃乖先哲之雅旨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14-15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①不知屏外寒。
[注]①中酒:喝醉了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起句“十月边头风色恶”,点明了官军戍边的时间、地点与环境,语言简洁,紧
扣题旨。
B. 诗歌第三句不仅问而不答,引起读者的深思,而且巧妙地将笔触引向对“热官”
的描写。
C. 五、六句描写京城中的高官日上三竿还在府中高卧未起,并未打算从关内启程运
送寒衣。
D. 整首诗歌含蓄蕴藉,对人物的境遇不作过多的评论,却在客观描绘中寄寓着强烈
的感情。
15. 这首诗题为《苦寒行》,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官军的“苦寒”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
“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 比兴手法常为后世文人追随认同。苏轼《赤
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写法。
(3)《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宋荣子看淡了世
间的荣辱,不因为外界评价而兴奋颓废。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各级政府对“新基建”布局已久,高度重视。2020 年, 关注的“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新基建”的对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 。在抗疫期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情稳增长。在后疫情时代,( )。一是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代替。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在内的智慧城市将会全面数据化,人们生活将会更加便捷。二是无人配送迎来发展契机。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天上飞的送货无人机与地上跑的送货机器人正重构物流生态,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波及 倍受 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
B.波及 备受 举足轻重 不容置喙
C.涉及 倍受 举足轻重 不容置喙
D.涉及 备受 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
B.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
C.“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D.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入等,不仅满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
需求,还有助快递业更好发展。
B.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有助快递业更好发展,还满足了
“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C.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快递业更好发展,而且满
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D.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满足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
需求,还有助快递业更好发展。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 ________________。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 ________________,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阆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