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25  2020-09-1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5]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水一中高二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11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天道》篇中的一则寓言非常具有启发性。舜问尧如何治理百姓,尧回答说,自己不慢待孤苦伶仃的人,不放弃贫穷的人,悲悯死者,喜爱小孩,同情妇人。舜说:“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问原因,舜说,真正的治政应该像四时运行有序,像昼夜交替有常。舜肯定尧的美政,但又声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从而将有限之美引向无限,以无限为参照系不断超越各种具体之美的局限性。这种思路,在《庄子》和《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
《庄子》强调“合内外之道”,把内圣(立德明道)与外王(应物而不穷)结合起来,主动超越具体之美的局限性,促成美的无限生成。不过,《红楼梦》中没有一个单独的人物形象能够把内圣与外王结合起来,承载“合内外之道”的高妙境界。这种境界是在整体象征世界中体现出来的。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命名即使不是有意为之,也很有可能是对道家“美则美矣,而未大也”之大观视域深切体会的一种无意流露;“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贯穿全书始终,可理解为以时空之无限突破拘于虚、笃于时的遮蔽;甄士隐、宝黛等人对功名富贵的疏离,可视为对束于教、囿于物、拘于俗的超越。
《葬花词》当然不能深刻体现哲人之思,却以诗性智慧描述了一种极为大观的视域:诗中的花不是园林之花,甚至不是大自然中的花,而是向无限飘飞的花——“花谢花飞花满天”“随花飞到天尽头”;宝玉听闻《葬花词》后有了深刻的生命体验,也是因为这篇作品引发了宝玉“逃大造、出尘网”的大观视域。
《红楼梦》艺术世界的时空建构耐人寻味。虽说主体部分仍是描述特定时期、特定空间中的故事,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的说法便颇有达变中知常的意味。开头女娲炼石的神话传说与“又向荒唐演大荒”的叙事结构将特定时期放置在“古往”与“今后”之中,向前通向无限,向后也通向无限。另外,贾府、朝廷、宅院、庄园、乡村、庙观等特定空间被放置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中,由封闭空间变成向无限敞开的空间。小说结尾写宝玉拜别贾政,将这种向无限敞开的空间意识写得极有诗意:“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背景中,一袭“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渐行渐远,走向远方,走向无限。这样富有象征意味的时空建构使得《红楼梦》具有其他古典小说难以企及的大观视域,让读者体认到具体、有限之美“美则美矣,而未大也”,从而不对具体、有限之美产生依赖感,而是得以唤醒人的超越精神,促成美的无限生成。
如果说《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英雄人物的具体之美,《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江湖世界英雄人物的具体之美,《金瓶梅》通过“极写人情世态之歧”呼唤人性之美,《儒林外史》通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寄托人格之美,它们都对具体之美表现出依恋与执着,那《红楼梦》虽然也对具体之美表现出由衷的欣赏之情,却少了执念与依赖。
在“无限”的参照之下,曾经的具体之美如梦似幻,不可永久依恃。人的心灵被净化,妄念被消除,不会陷入具体之美的局限性中不能自拔。在“无立足境”的情况下,也就不会驻足不前,而是随道运化,不断创造新美。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王冉冉《怎样品赏<庄子>和<红楼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舜认为尧需要抛弃掉一味关怀弱者的治政思路,才能克服“美则美矣,而未大也”的局限。
B. 《红楼梦》作者运用道家大观视域构思全书,“大观园”的命名就是这种思想的流露。
C. 《红楼梦》主体部分描述的虽然是特定时空中的故事,却能将有限之美引向无限。
D. 其他古典小说如果也能像《红楼梦》一样具有象征意味的时空建构,就一定能描述出等同《红楼梦》的大观视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引用尧舜问政的故事,既引出作者的观点,同时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红楼梦》借助整体象征世界体现无限之美。
C. 文章多处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体现出了辩证的态度,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
D. 文章论述《红楼梦》的空间构建时,将贾府等特定空间与“白茫茫大地”作了对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贾宝玉听闻《葬花词》后产生大观视域,此时他已初步达到了“立德明道”与“应物而不穷”的内在结合。
B. 在诗文中,哲人之思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但是诗性智慧也可以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净化人们的心灵。
C.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依恋和执著于对具体之美的呈现,导致它们的艺术水平低下。
D. 本文所诠释的内圣外王的理念与《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所传达的理念相通。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原文“舜说,真正的治政应该像四时运行有序,像昼夜交替有常”并非对关怀弱者的治政思路的否定,故而“需要抛弃掉一味关怀弱者的治政思路,才能克服……”表述错误。
B项,“‘大观园’的命名就是这种思想的流露”表述错误,原文表述是“……命名即使不是有意为之,也很有可能是对道家……”。
D项,原文“这样富有象征意味的时空建构使得《红楼梦》具有其他古典小说难以企及的大观视域,让读者体认到具体、有限之美‘美则美矣,而未大也’,从而不对具体、有限之美产生依赖感,而是得以唤醒人的超越精神,促成美的无限生成”意思是《红楼梦》富有象征意味的时空建构使读者体认到具体、有限之美,促成美的无限生成。“就一定能描述出等同《红楼梦》的大观视域”表述过于绝对,且于文无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原文表述是“另外,贾府、朝廷、宅院、庄园、乡村、庙观等特定空间被放置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中,由封闭空间变成向无限敞开的空间”并非对比,此处的“白茫茫大地”是特定空间的背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原文表述“《红楼梦》中没有一个单独的人物形象能够把内圣与外王结合起来”。
C项,“它们的艺术水平低下”于文无据,即便如此,也非“在一定程度上依恋和执著于对具体之美的呈现”这一原因,强加因果。
D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仍执着于具体之美,近似于尧关心弱者的政治思路,而庄子内圣外王的理念则超越了具体之美并引向无限之美, 二者理念并不相通。
故选B。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 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离婚!马上离婚!”
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话了。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撞着,他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转了两圈,站住,转过身又反方向地转了两圈,然后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啪”的一声带上门。
老婆儿火气未消,面对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声骂他。
墙上的挂钟当当响起来,已经八点钟了。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她耳边又响起刚才打架时自己喊的话:“离婚!马上离婚!”她忽然觉得这话又荒唐又可笑。她开始感到屋里空荡荡的,悔意悄悄浸进心中。她想,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来了,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外边正下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是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夜色并不太暗,在路灯的辉映下,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而落。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展开余下试题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她从多少天对他的种种感觉中,已经又担心又期待地预感到他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在河边的那段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他呢?竟然像傻子一样一动不动,任她用雪打在身上,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她打着打着,忽然停住了,呆呆看了他片刻,忽然扑到他身上。她感到,他有种火烫般的激情透过身上厚厚的雪传到她身上。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
年轻时,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她却很少再想起这桩事。是不是一生中经历的事太多了,积累起来就过于沉重,把这桩事压在底下拿不出来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现在她老了,此刻在雪地里,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颤巍巍的,每一步抬起来都费力难拔。一不小心,她滑倒了。她把手插进雪里,撑住地面,艰难地爬起来,就在这一瞬间,她又想起另一桩往事。
那时他俩刚结婚,一天晚上去看电影,散场出来时雪还下着。他们走着走着,跟着高兴地跑起来。但她脚下一滑,跌在雪地里。他跑过来伸给她一只手,要拉她起来。她却一打他的手:“去,谁要你来拉!”她一跃就站了起来。那时她是多么轻快啊,像小鹿一般,而现在她又是多么艰难呀,像衰弱的老马一般。她多么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虽然老头儿也老而无力了,一只手拉不动她,要用一双手才能把她拉起来。那也好!总比孤孤单单一个人好。她想到楼上的邻居李老头,老伴死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
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形影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她喜欢老头儿的性格,真正的男子气派,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粗心不是缺陷,粗线条才使他更富有男子气……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此刻她只担心老头儿雪夜外出会遇到什么事情。她找不着老头儿,这担心就渐渐加重。如果她的生活里真丢了老头儿,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概快十点钟了,街上没什么人了,仍不见老头儿,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她两脚在雪里冻得生疼,膝头更疼,步子都迈不动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老婆儿的唠叨让老头儿忍无可忍,老头儿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离家出走,想以此来教训老婆儿。
B. 老婆儿心情平静后,为自己吵架时喊“离婚”的话语感到荒唐可笑。老夫老妻,快七十岁了再离婚,只会惹人笑话。
C. 两个小时过去了,老头儿还没回来,老婆儿焦急万分,担心老头儿雪夜外出会遇到什么不幸,以致给自己带来麻烦。
D. 老婆儿“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貌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彰显出她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爱。
E. 老婆儿雪夜寻夫,想起年轻时自己与丈夫相恋相爱、相伴相助的几幕情景,心中倍感“老来伴”的重要性。
5. 老婆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4. DE 5. 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妇女形象。①老婆儿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与丈夫从年轻吵到老,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离婚!马上离婚!”的话语。②老婆儿重情重义。她与丈夫相濡以沫,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丈夫生气外出,两个小时未回,她开始担心,拿着丈夫的围巾、棉帽,冒着大雪外出寻找丈夫。③老婆儿还善于反省,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项,“老头儿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离家出走,想以此来教训老婆儿”错误,老头儿离家出走的目的不是(或者不全是)教训老婆儿。
B项,“快七十岁了再离婚,只会惹人笑话”错误,原因解说不恰当,由原文可知,老婆儿觉得荒唐可笑是因为她认为他们俩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了,为小事不值得吵。
C项,“……以致给自己带来麻烦”错误,老婆儿担心老头儿遇到不幸,不是怕“给自己带来麻烦”。
故选DE。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本题属于三者结合起来,概括人物形象。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妇女形象。“离婚!马上离婚!”“这是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六十岁后她就不再喊这句话了。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可知老婆儿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他们这场架正好打过了两个小时。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两个小时了却仍没回来。外边正下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瞧他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是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可知老婆儿重情重义。“她想,两人一辈子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来了,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到这句话”,可知老婆儿还善于反省。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 问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①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先是,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一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且唱第后,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请婚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群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庐杞下,孝祥遂罢。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并海囊橐②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③。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纵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请祠,以疾卒,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瀚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但渡江初,大议惟和战,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门而两持其说,议者惜之。论曰:张孝祥早负才睃,莅政扬声,迨其两持和战,君子每叹息焉。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四十八》有删节)
注:①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②并海囊橐:人名,大富豪。③行在:天子所在之地,指京城。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领乡书,再举冠里选 冠:第一
B. 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 峻:急切
C. 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 陵:顶撞,冒犯
D. 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 祖:承袭
7.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张孝祥精明能干的一组是( )
①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②孝祥剖决,庭无滞讼③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④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⑤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⑥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年三十八
A. ②③⑥ B. ①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折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孝祥廷试夺魁,是高宗皇帝干预的结果。高宗认为秦埙的文章说的都是他爷秦桧的话,远不如孝祥的文章,于是把他俩的名次互换。
B. 张孝祥颇有从政才能。他在抚州、平江、潭州、荆州等地任职,都取得了出色的政绩,在政坛上名声远扬;但他仕途坎坷,屡遭罢黜。
C. 张孝祥多才多艺:过目成诵,才思敏捷,擅长书法。高宗看了他写的奏章,称赞他的书法必定名传后世。他英年早逝,孝宗深感痛惜。
D. 张孝祥在和与战这两种意见中模棱两可,时人为此惋惜。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浚主战,汤恩退主和,而这两个人都对他有知遇之恩。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请婚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
(2)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
【答案】6. B 7. D 8. A
9. (1)曹泳在殿庭给孝祥施礼,说要把女儿嫁给他,孝祥不答应,曹泳为此怨恨他。
(2)(孝祥)不到三十岁,处理政务精明无差错,他的老练,州官县官都比不上。
【解析】
【6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B项,句意为:汤思退为宰相,对张孝祥大力提拔。峻:高或快。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①说的是张孝祥曾经是汤思退的学生;⑥说张孝祥做官到显谟阁直学士之职就去世了,不是表明精明能干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A项,“把他俩的名次互换”错误,不合文意,考官把秦埙定为第一名,孝祥是第二名;高宗皇帝干预后,孝祥是第一名,秦埙是第三名。 
故选A。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揖”译为“施礼”;“请婚”译为“说要把女儿嫁给他”或“请求两家结为婚姻”;“憾”译为“怨恨,嫉恨”;(2)“莅事”译为“处理政务”;“精确”译为“精明,正确,没有差错”;“老”译为“老练”。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张孝样,字安国,历阳乌江人。他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字。十六岁时,张孝祥在乡试中入围,又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参加廷试获得第一名。考官已定下秦埙在读书人中第一,张孝祥第二。高宗读了秦的对策都是秦桧所说过的话,于是把张孝祥提拔为第一名,而秦埙为第三名。朝廷授予孝祥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的职务。在这之前,皇上压制秦埙而提升张孝祥这一件事,秦桧已很是恼怒,后来知道张孝祥是张祁的儿子,张祁与胡寅交情深厚,秦桧向来嫉恨胡寅,而且考试的名次公布后,曹泳在殿庭给孝祥施礼,说要把女儿嫁给他,孝祥不答应,曹泳为此怨恨他。于是曹泳就散布流言诬陷张祁要谋反,朝廷下诏将张祁关进大牢。适逢(后来)秦桧病死了,于是朝廷让孝祥担任秘书省正字。当初,张孝祥考中进士,出自汤思退门下,汤思退为宰相,对张孝祥大力提拔。汤思退一向不喜欢汪澈,张孝样与汪澈一同任馆职,汪澈老成持重,而张孝祥年少气盛,往往凌驾在他之上不顺从他。等到汪激担任御史中丞时,他首先弹効张孝祥好邪程度不亚于卢杞,张孝祥于是被罢官。不久张孝样任抚州知府。他年纪不到三十,处理事情很精明、准确,州县中很老练的人也比不上他。孝宗即位后,张孝祥担任平江府知府之职。事务繁重艰巨,张孝祥一一加以分析解决,知府庭上没有滞留的案件。平江府所属县中的大姓违法获取暴利,张孝样派人逮捕他们并加以处理,没收他们的家产,得到几万斛粮食。第二年,吴中发生大的饥荒,一直靠这些粮食来赈济百姓……张浚从蜀地回到朝廷,向皇上推荐张孝祥,皇上召张孝祥前往行在(杭州)。张孝样己经被汤思退所赏识,等到他被张浚推荐,汤思退感到不悦。张孝祥进宫回答皇上的问题,于是陈述:“二位宰相应当同心协力,以辅佐皇上完成恢复国家的大任。”皇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天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