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70  2020-09-13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0]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周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周测
一、积累与运用(共 分)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10分)
A.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 rǒng )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mò(蓦 )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B.它们低低地在沼(zhǎo)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wā(洼 )和池塘问好。
C.当它为灿烂阳光所yíng(萦)绕,为音乐所zhèn(振)奋,或被嵌(qiàn )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D.融雪处裸露出大山lí(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xiāo )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 sù )感。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贺州大道两旁的紫荆花盛放,摩肩接踵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之中。
B.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都会自惭形秽。
C.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D.每当看到他那滑稽的动作,调皮的表情,同学们都会忍俊不禁。
1.【答案】A
摩肩接踵:是形容人多拥挤。这个词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多拥挤,但是不能用来形容车辆多,因此“摩肩接踵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之中”这种表达是不恰当的。
自惭形秽: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用来形容人类面对伟大神秘的大自然时候的心情是可以的。
相辅相成: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用来比喻学和问的关系很显然是非常正确的。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出来。
3. 下边有两个病句,请指明并提出修改意见。(6分)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的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1)第 项是病句,应

(2)第 项是病句,应

(1)第B 项是病句,应把“取得的成绩”去掉。
(2)第D项是病句,应改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带”。
4.

5.文学常识填空(20分)
(1)《回延安》选自《 贺敬之诗选》,作者 贺敬之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2)《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是 阿来 ,藏族,当代作家。2000年年仅41岁的他凭借长篇小说《 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该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3)庄子,名 庄周。 战国时期哲学家, 道 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 33篇,包括内篇 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4)《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作者 韩愈 ,字 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6、 下面是某同学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专题整理的诗文材料。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共10分)


浏览完整试题专题 出处 诗文名句 评点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经•关雎》 (1) , 雎鸟合鸣兴爱恋
《诗经•蒹葭》 (2) ,白露为霜。 芦苇萧寂引怅惘
(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4) 。 汪洋浩阔寄希望
韦应物《滁州西涧》 (5) ,野渡无人舟自横。 荒津野渡村闲淡
贺敬之《回延安》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6) 。 乡景欢快表喜悦
柳宗元《小石潭记》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7) 。 石潭幽冷映忧凄
小结: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旧知,也感受到了与朋友一起辑诗的快乐。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说:“(8) , 。”即
使不在同一个班级,爱好诗文的我们也能共同接受美的洗礼。
二、名著填空。(6分)
7.保尔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这里的“钢铁”是什么意思?“这样炼成”指哪样?为何这样说?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题参考:
“钢铁”表面上是指身残志坚的无产阶级英雄——保尔,实际上是指有着与保尔一样的高尚品质的无产阶级战士。
“这样炼成”:保尔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不断折磨还是工地上的困苦,都没倒下,反而更加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即使是伤病无情地剥夺他的健康时,他都不自暴自弃,依旧以笔为武器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后盾,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总的来说,就是艰难的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位有着为理想而献身,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无产阶级英雄。
之所以这样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是说过:“钢铁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非常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三、阅读理解
(一)古诗阅读 (共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置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9.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3分)
8.D
解析:该诗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的主要内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D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9.诗人从当时的个人的苦难遭遇,想到天下广大寒士正和他处于同样命运之中,因此他大声疾呼,希望普天下的寒士都能得到一个不为风雨所困的庇护所,安居乐业。这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 ?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柄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以君之力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 (2分)
1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10.C
11.(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识别)千里马吧!
12.怀才不遇
13.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了要做到心平气和,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展开余下试题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槽,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葫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掌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遙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14.文章开头说“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请概括作者微雨里游西溪,感受到哪些“野趣”?(3分)
15.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请简要概括文中“俗益”包含的内容。(6分)
16.根据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在写景状物方面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6分)
(1)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2) 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
17.作者在文章收笔处,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这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4.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西溪的回环和秀美;少女摇船,领略竹西歌吹的闲情。
15.引颈一望,便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满眼渺茫青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好景尽在沿山大道。(“空明””渺茫”,“青绿”每个要点1分)
16.(1)采用比拟(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游船在水中的荡漾和风景的
宜人。(2)运用比喻(通感)的手法,形象再现了少女摇橹的优美画面和柔和情调。
17.洞箫声的幽咽;夜游的朦胧诗意;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20-202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