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011  2020-09-21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11]
《大学之道》精品练习
一、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古义: 。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也表示另提一事。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2.在止于至善

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4.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四、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句式:
译文:
五、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一头扎进题海,而忽视了对课本内容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
2.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生命信条。(  )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和记载周代官制及战国时期各国制度的《周礼》。(  )
2.《礼记》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
3.“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
4.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部经书。(  )
七、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      ,      ,      。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中华民族历来    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家国,可以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    )。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    中寻找人生价值、    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才能    ,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浏览完整试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崇尚  大势  标注  集腋成裘
B.爱好  浪潮  标注  集腋成裘
C.爱好  大势  标示  众擎易举
D.崇尚  浪潮  标示  众擎易举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B.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C.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D.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B.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
1.请结合以上材料分别简要概括《大学》和《老子》对“人”的要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2.下列对文本论述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其意”,即人们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B.语段论证严谨,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C.语段语言平实浅近,明白晓畅,干净利落,给人以朴素自然的美感。
D.“诚于中,形于外”,是在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表里如一”。
3.《大学》论述微言大义,“慎独”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2)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礼记•大学》)
(3)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谏诤章》)
4.从上述材料来看,儒家为什么要推崇孝道?


5.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简述如何做到“为人也孝弟”。


四、微写作。
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立身处世的重要信条,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有人认为凡事讲求经济与效益,儒家的信条属于封建糟粕,已经不适用,请写一段文字加以反驳,重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意义,200字左右。




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知中外兵不至, 乃悟守仁绐之。


展开余下试题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 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②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xiòng):刺探,侦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文中的“弱冠”指将要成年。
B.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三甲各若干名。
C.兵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守仁不畏强权,正直敢言。他曾因上奏章救戴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擅长军事。上杭一战中,他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制敌获胜。
C.王守仁精于计谋。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守仁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D.王守仁博学勤思,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5.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3分)



答案
一、
1.①原则 ②道路 ③取道 ④原因,途径 ⑤说,谈论
2.①处事合宜 ②能 ③取得,获得
3.①使……真诚 ②连词,如果,果真 ③副词,确实,的确
4.①修养 ②长,高 ③修建
二、
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
三、
1.形容词作动词,彰明
2.形容词作名词,善的境界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
四、
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句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
译文: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
五、
1.√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2.√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六、
1.√
2.✕ 不是“秦汉以来”,应是“秦汉以前”。
3.√
4.√
七、
1.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致知在格物
4.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八、
1.A (1)崇尚:尊重;推崇。爱好: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喜爱;对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与“家国大义”搭配,用“崇尚”更恰当。(2)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多指政治局势)。浪潮:比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或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根据搭配对象“国家前行”可知,应选用“大势”。(3)标注:标示并注明。标示:标明;显示。根据搭配对象“成长坐标”可知,应选用“标注”。(4)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就容易把东西托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根据后面的“聚沙成塔”可知,应选用“集腋成裘”。故选A。
2.C 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站在“历史节点”,然后回望“发展历程”,最后感受“爱国的情愫在升腾”。故选C。
3.B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无论……还有……”搭配不当,“还有”应改为“还是”;二是成分残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缺少宾语中心语。综合分析,应选B。
片段读写练
1.答案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抛弃智慧、仁义、利益等,少私寡欲,恢复自然无为的本性。
解析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材料(1)的关键词为“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材料(2)的关键词为“弃智”“弃义”“弃利”等。
  [参考译文]
(1)(译文见“疑难破”)
(2)抛弃圣贤和智慧,百姓会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爱和正义,百姓就会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私利,盗贼就没有了……显现并坚守朴素,使私欲减少,使欲望寡有,杜绝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患。
2.B “比喻论证”错误,语段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论证方法,如“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举例论证,“君子……小人……”则是对比论证。
3.答案 ①“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遵守道德规范。②在日常生活中,小到在没有监控的路口依旧遵守交通规则、在无人监考的考场依旧能够不作弊,大到不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匿名言论、在危难时刻甘做无名英雄等,都是“慎独”的表现。道德不应是为了标榜,而应成为心中不可违抗的准则,即使无人在侧,依旧要时时坚守。
解析 语段分别举了君子和小人在独处时的表现,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概括“慎独”的含义。对后世的影响,可以抓住在无人监督时依然能遵守规则这一特点来举例子,如在没有监控的路口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


展开余下试题  [参考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这就叫作自我满足。所以君子一定会在独处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小人在避人独居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见到君子后,却又躲躲藏藏,掩盖他所做的坏事,而显示自己的美德。在别人看来,就像能看到他的肺肝一样清楚,那么这样做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真诚,表现于外,所以君子一定会在独处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4.答案 “孝”有助于齐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孝”有助于治国,推崇孝道还有助于推行为政以德之道,实现“仁”的理想。
解析 由材料(1)可知,孝道是仁的根本,有助于国家稳定;材料(2)指出只有处理好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才能处理好天下事;材料(3)认为,孝可以使父、君免于不义。综合看来,孝小可以管理好一个家族,大可以帮助国家保持安定。
5.答案 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恭敬、对子女慈爱,管理好家庭;为人子女,要孝敬父母,但不盲从,父母有过错要指出并努力劝阻。
解析 材料(2)里提到“孝”“弟”“慈”,管理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材料(3)中孔子认为,孝顺不是一味地顺从,当父亲面对不义时,应努力劝谏。据此展开即可。
  [参考译文]
(1)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啊!”
(2)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却能管教好别人,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不超出家族的范围就能在国中成就教化:孝,是用来侍奉君主的;悌,是用来侍奉尊长的;慈,是用来遣使民众的。
(3)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您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这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相谏的诤臣,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天下……做父亲的有敢于直言谏诤的儿子,那么父亲就不会陷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是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谏诤力阻,(如是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诤;所以对不义之事一定要谏诤劝阻。如果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6.写作指导 写作一段驳论文,可首先阐述这一观念所包含的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我要求、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等,然后分析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产生的个人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最后进行总结,这一信条有助于培养青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其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练
1.C “年十七”作“谒上饶娄谅”的时间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讲”“读”是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其宾语是“《五经》”,故“讲”“读”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C。
2.A “指将要成年”错,“弱冠”表示成年。
3.D 由后文“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可知,“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理解错误。
4.答案 (1)王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
(2)守仁病得很严重,上书自请退职,推举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命令竟然就回去了。
解析 (1)因:根据。相率:相从,相随。栖:居住。
(2)甚:严重,厉害。疏:上书。举:推举。自代:宾语前置句,即“代自”。俟:等待。
5.答案 (1)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而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
(2)围魏救赵。
解析 解答本题,可联系原文“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蔑不胜矣”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王守仁十五岁时,曾到居庸关、山海关探访旅居,放眼观看,山川壮美。二十岁参加乡试考中,学问大有长进。不过更加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不久授官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奏章营救,刘瑾发怒,打了他四十廷杖,把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草木丛生,苗族人、僚族人杂居。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很高兴,相随砍伐树木建造房子,来给守仁居住。刘瑾伏诛后,守仁酌情调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一向看重守仁的才能。正德十一年八月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当此时,南中地区盗贼蜂拥而起。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守仁先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连续攻破四十多座营寨,俘虏、杀伤七千多人。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守仁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叛军假如出兵沿长江顺流东下,那么南都将无法防守。我想用计阻挠他们,至少十天内没有忧患。”于是他多方派出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说:“都督许泰、郤永率领边疆部队,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城部队,各四万人,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领自己的部队合计十六万人,直接攻打南昌。”又写了密信封在蜡丸中送交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说他们归国的诚心,然后让间谍泄漏信的内容。朱宸濠果然心中怀疑。十多天后侦察得知朝廷和地方部队并没有来到,才明白是王守仁欺骗了他。
七月初一,(朱宸濠)留下宜春王据守,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袭击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出兵长江,逼近安庆。有人请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领,我们越过南昌和敌人在江面上对峙,九江、南康两郡兵力断我后路,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大学之道》”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