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 , 悲痛万分。 B. 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 , 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C. 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殿堂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几个大苇坑)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 之势。 ②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 , 有留恋,有惋惜。 ③ 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 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A. 浩渺 惆怅 如果/即使 B. 浩渺 徘徊 因为/虽然 C. 渺茫 惆怅 因为/虽然 D. 渺茫 徘徊 如果/即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7月1日的发射不仅关系到国际空间站的未来,而且将影响美国航天计划的正常实施。 B.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莉萍在参加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时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和国外的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的。 C.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好方式。 D.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 登高而招 C.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 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文言句中画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B. 善万物之得时 , 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 C. 余方闭目凝想其胜,将图而藏之。 把图纸藏起来 D. 置杯焉则胶 , 水浅而舟大也 。 放置杯子在那里就粘着在地 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例句:树之以桑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不拘于时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D. 鸡豚狗彘之畜 7.下列各句中活用类型与例句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A. 箕踞以骂曰。 群臣怪之。 B. 秦不哀吾丧。 以闲敝邑。 C. 隧而相见。 秦师遂东。 D.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 顷之 , 未发 B.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夫晋,何厌之有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9.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都门帐饮无绪 , 留恋处,兰舟催发 无绪:没有头绪。 B.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浏览完整试题C.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指有才学而不拘于礼法。 D. 薄雾浓云愁永昼 , 瑞脑销金兽 永昼:永远白天。 10.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______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______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______过它繁密的枝叶,______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A. 嵌 随便 透照 B. 嵌 随意 照透 C. 镶 随意 透照 D. 镶 随便 照透 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敕造 懵懂 钿头银篦 做客他乡 转轴拨弦 B. 阑干 沾惹 丽姝淑女 汗流浃背 轩峻壮丽 C. 厮混 玷辱 一愁莫展 宵衣旰食 涎皮赖脸 D. 膏粱 丫鬟 娇生惯养 疯疯癫癫 浑世魔王 1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这个理念在中华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 同胞之间有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B. 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韩国演员安圣基和中国演员汤唯相濡以沫 , 一同担任主持人成为电影节期间的一大热门话题。 C. 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隔离墙的数量,但是各种各样的恐怖袭击总是如期而至 , 该项计划被迫取消。 D. 领导干部工作应该做到一言九鼎 ,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出成绩来,对造福百姓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忽悠”。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蛰居 墓冢 烟熏火燎 莫名其妙 B. 枯躁 烟霭 回光返照 完美无暇 C. 眩目 奇葩 焚膏继晷 专心至志 D. 帐蓬 甲胄 一愁莫展 声名狼藉 1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 , 那场面可真热闹。 B. 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 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D. 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1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活用的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A. 舍相如广成传 B.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 其一人夜亡 D. 而绝秦赵之欢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1分) 16.根据上下文,补足句子,要求结构对称。早在一千年前,改革家王安石被宋神宗拜为丞相,推行新法,但遭到保守派反对,被罢了官。不久再度出山,恢复相位。他虽身处官场,但常生退隐之念,对事态看得颇为透彻。有一次,宋神宗于元宵节赐宴相国寺,观看优伶演出,出席的宾客都甚为欢欣,王安石触景生情,当即吟了一首小诗:“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 这首诗说的虽是看戏的感想,揭示的却是人生大舞台的真相。演员在戏剧中,可以扮演富贵者,也可以扮演贫贱者;在现实生活的戏台上,富贵者也可能落魄到变穷,贫贱者也可能转而变富。正因如此,________。这种超脱,这份情操,是值得世人学习的。(提示:可根据王安石人生经历进行补写) 三、问答题(共2题;共10分) 17.《拿来主义》重点论证的是“拿来主义”,但开头部分却用一段文字摆出“送去主义”的一系列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8.读《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为什么说麦当劳来中国有“本土化”的倾向? 四、默写(共1题;共9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在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________”(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________”(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2)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连用五个比喻,然后推论道:“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4分)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的小题。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②原:原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中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展开余下试题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1)对以“苇草”为喻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象地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B.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C.浩大的宇宙,随时都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 D.人像苇草一样能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永远延续。 (2)对于“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的含意和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 B.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思想上。 C.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 D.人的物质、精神以及荣誉、地位等都依赖于人的思想而存在,一旦思想不存在,就一切不存在,就将失去人的尊严。 (3)下列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生理上讲,人就像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命。 B.因为人能思想,就区别于顽石或畜牲,就比能致人于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 C.人虽然渺小脆弱,但有了思想就能变得坚强,就能被宇宙囊括,也能囊括宇宙。 D.人不能求之于空间,人要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 七、写作题(共1题;共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点、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C 6.【答案】 C 7.【答案】 C 8.【答案】 D 9.【答案】 B 10.【答案】 B 11.【答案】 B 12.【答案】 A 13.【答案】 A 14.【答案】 D 15.【答案】 A 二、语言表达 16.【答案】王安石在位高权重之时,并不欣喜;在隐退山林之时,并不怨恨 三、问答题 17.【答案】开头写“送去主义”的表现,以表明本文写作的针对性;同时,会使读者重视下文的正面阐述与批驳。 18.【答案】(1)员工绝大多数是中国人。 (2)原材料大部分产自本地。(3)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4)与地方学校以及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5)专门在店堂内设置“情人角”来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6)为儿童顾客设置“儿童乐园”。 四、默写 19.【答案】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五、诗歌鉴赏 20.【答案】 (1)B (2)D 六、综合题 21.【答案】 (1)D (2)D (3)C 七、写作题 22.【答案】【参考例文】 一道风景线 有幸随旅行团去了一趟湖南,让我尽情享受着别样的风景,领略了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 时令已是深秋,但麓山的枫叶并没有以诗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来迎接我,放眼望去,满山满谷高高低低的枫树向我宣告着一个巨大的“绿”字。身着绿装的枫叶别有一番风姿:近看,微风拂来,片片枫叶随风拍打,“噼噼啪啪”作响,像宽大的手掌在热烈地鼓掌;远看,枫林像一片深邃的大海,林涛汹涌,绿浪翻滚,依旧透着勃勃生机,没有丝毫凋落的迹象…… 我边看边向上攀登。才到半山腰,我已是气喘吁吁,可身上还背着一个沉重的大书包。这时,耳旁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这位同学,要不把书包放在这儿,等回来再拿?” 我扭头一看,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他穿着绿色的旧军装,腰板挺直,一双略微凹陷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闪着慈爱的光芒。看到他身旁的许多包裹,我迟疑了一下,还是把书包递了过去,问道:“多少钱?”“你人不大,思想倒……干我们这行的,不收钱。”说着,他另一只手伸过来,只见他的手臂上套着一个红袖章,上面赫然印着三个黄色的大字——“执勤员”。“哦,那谢谢您,老大爷。我估计12点左右返回吧。”“行,没问题。不过,我可提醒你,要想登上山顶的话,可要加油啊!” 老大爷关切的话语,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我又奋力向上爬去…… 在山顶吃完午饭后,我稍事休息,开始下山。突然,一个亲切而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这位同学,你的书包……”“哦!”我远远望去,那位老大爷正提着书包向我走了过来。“老冯——”只见他的身后,一个也是身着绿军装的老年人,拎着一个保温饭煲,“都快两点了,没见你下山来吃饭,我就把饭给你送上来了。” 老大爷接过饭煲时,我突然注意到原先堆放在那里的包裹已经被全部领走了。我感激地提起书包:“谢谢您,老大爷。再见!”“不用谢。再见!” 当我再次回过头时,远远地望见两位身着绿军装的老人站在枫树底下,和枫林的美景融为一色,成为麓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