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节选自蒋绍愚《也谈文言和白话》)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难免在说话写文章时接近于文言。 B. 很多文言成分积淀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成为现代汉语书面语有机的组成部分。 C. 除具备一定文言知识外,掌握一些历史常识,也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D. 文化水平一般的人学点文言,有助于了解古人的深刻思想,学习中国的传统美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从文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兴衰变迁人手引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B. 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论述了文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论证思路清晰。 C. 文章以蒋光慈的小说、文盲虚词和成语等的运用为事实论据,典型而有代表性。 D. 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清时期的不少读书人为了追求高雅,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这与他们的阅读密切相关。 B. 现代汉语中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离不开文言成分,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 C.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 近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篇目,这对提高国民传统文化素养来说意义深远。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错误,原文第一段“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可知并不是“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D项,“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本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不少读书人为了追求高雅,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这与他们的阅读密切相关”错误,强加因果。读书人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是为了说明文言适用范围广和具有普遍性。 B项,“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第二段“这些文言成分不是为了仿古、转文而使用,而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尤其是比较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所必需的”。 C项,“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错误,“打通文言的障碍”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全国粮食产量从2012年的61223万吨,提高到2019年的66384万吨。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856亿斤,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2亿斤;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470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态势。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摘编自《始终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人民日报》2020年08月07日) 材料二: 在粮食供给方面,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自然条件的极大约束。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是俄罗斯的1/9,美国的1/5;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8%,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匱乏的国家之一。土地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人口增加、饮食结构改善和工业用粮的快速增加,都使得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如果按照人均每年粮会消费量400公斤计算,未来一年至少要保证6.4亿吨的粮食需求总量。虽然我国目前三大口粮一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进口粮食以品种调剂为主,但巨大的消费量仍然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3亿吨,其中大豆进口量8551万吨。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将处于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危机意识不客放松。 全球疫情暴发后,一些粮食出口国立即宣布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本国粮食消费。3月,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宣布开始“封国”,世界小麦第一出口国俄罗斯在7月初宣布,计划将俄罗斯“粮食出口配额制”常态化。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越南、泰国、東埔寨等至少13个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疫情、蝗灾、洪水等因素,必将极大影响粮食生产、储运、加工、交易等各个环节,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粮食进口国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 (摘编自《粮食问题,是天大的问题》,《大众日报》2020年08 月20日) 材料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粮食产业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凤田说。
展开余下试题“制止餐饮浪费,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綜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教育等手段,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重塑,加快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风气。 (摘编自《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人民日报》2020年08月12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通过推动粮食安全观念的更新,确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B.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以我为主,立足因内,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C. 虽然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达到97%以上,但伴随着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成为第一大粮食进口国,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 3亿吨。 D. 浪费粮食不只是个人行为,它还会危害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年产量的6%,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我国粮食产量的现状,可见我国近年粮食生产成果喜人,我们有能力维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B. 材料二指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两个因素使我国处于中长期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 C. 通过材料三可知,在当前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一些人忘记了厉行节约,以消费之名行浪费之实,这是必须纠正的不良风气。 D. 材料三介绍了我国的餐饮浪费问题、危害及应对举措,指出制止餐饮浪费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制定实施更有力的法律法规。 6. 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将处于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②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粮食进口不确定性增加;③触目惊心的粮食浪费现状。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项,“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达到 97%以上”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说“我国目前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 97%以上”。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B项,“这两个因素”概括不全面。结合原文“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人口增加、饮食结构改善和工业用粮的快速增加,都使得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可知,我国处于中长期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的原因除了 选项中所提到的两点外,还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将处于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危机意识不客放松”可概括出答案①;结合材料二“全球疫情暴发后,一些粮食出口国立即宣布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本国粮食消费”“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越南、泰国、東埔寨等至少13个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疫情、蝗灾、洪水等因素,必将极大影响粮食生产、储运、加工、交易等各个环节,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可概括出答案②;结合材料三“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可概括出答案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采薇 汪曾祺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联大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汽锅鸡、过桥米线、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松鹤楼的腐乳肉、“三六九”(一家上海面馆)的大排骨面,全都吃了一个遍。 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闷鸡(其实只是酱油煮的小方块瘦肉,不是鸡)、囊肉(即肉末、音川,云南人不知道为什么爱写这样一个笔画繁多的怪字)、鱔鱼、叶子(油炸肉皮煮软,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要解馋,辣加咸”。如果不吃辣,进门就得跟堂馆说:“免红!” 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紅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偶尔有一碗回锅肉、炒猪血(云南谓之“旺子”),常备的菜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诚我们: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一九四四年,我在黄土坡一个中学教了两个学期。这个中学是西南联大办的,没有固定经费,薪水很少,到后来连一点极少的薪水也发不出来,校长(也是同学)只能设法弄一点米来,让教员能吃上饭。菜,对不起,想不出办法。学校周围有很多野菜,我们就吃野菜。校工老鲁是我们的技术指导。老鲁是山东人,原是个老兵,照他说,可吃的野菜简直太多了,但我们吃得最多的是野苋菜(比园种的家苋菜味浓)、灰藿菜(云南叫做灰墓菜,“藿”字见于《庄子》, 是个很古的字),还有一种样子像一根鸡毛掸子的扫帚苗。野菜吃得我们真有些面有菜色了。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亮昆虫,黑色,形状略似金龟子,老鲁说这种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这玩意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撮其大要写了一首打油诗。怕读者看不明白,加了一些注解,诗曰: 重升肆里陶杯绿,①饵块摊来炭火红。② 正义路边养正气,③小西门外试撩青。④ 人间至味干巴菌,⑤世上馋人大学生。 尚有灰藿堪漫吃,⑥更循柏叶捉昆虫。 ①昆明的白酒分市酒和升酒。市酒是普通白酒,升酒大概是用市酒再蒸一次,谓之“玫瑰重升”,似乎有点玫瑰香气。昆明酒店都是盛在绿陶的小碗里,一碗可盛二小两。 ②饵块分两种,都是米面蒸熟了的。一种状如小枕头,可做汤饵块、炒饵块。一种是椭圆的饼,犹如鞋底,在炭火上烤得发泡,一面用竹片涂了芝麻酱、花生酱、甜酱油、油辣子,对合而食之,谓之“烧饵块”。 ③汽锅鸡以正义路牌楼旁一家最好。这家无字号,只有一块扁,上书大字:“培养正气”, 昆明人想吃汽锅鸡,就说:“我们今天去培养一下正气。” ④小西门马家牛肉极好。牛肉是蒸或煮熟的,不炒菜,分部位,如“冷片”、“汤片”……的名称很奇怪。如大筋(牛鞭)、“领肝”(牛肚)。最特别的是“撩青”(牛舌,牛的舌头可不是撩青草的么?但非懂行人觉得这很费解)。“撩青”很好吃。 ⑤昆明菌子种类甚多, 如“鸡枞”,这是菌之王,但至今我还不知道为什么只在白蚁窝上长“牛肝菌”(色如牛肝,生时熟后都像牛肝,有小毒,不可多吃,且须加大量的蒜,否则会昏倒。有个女同学吃多了牛肝菌,竟至休克)。“青头菌”,菌盖青缲,菌丝白色,味较清雅。味道最为隽永深长,不可名状的是干巴菌。这东西中吃不中看,颜色紫赭,不成模样,简直像一堆牛屎,里面又夹杂了一些松毛、杂草。可是收拾干净了撕成蟹腿状的小片,加青辣椒同炒,一同入口,酒兴顿涨,饭量猛开。这真是人间至味!
展开余下试题⑥“藿”字云南读平声。 (有删改) [注] 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因战乱西还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夏,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初到昆明吃馆子,到钱逐渐用完后吃米线、饵块,最后穷到只能吃食堂的“伙食”,作者真实而有条理地写出了大学生的爱吃、能吃。 B. 吃野菜、吃虫子的回忆既反映了作者在特殊时期生活的艰辛,也揭示了昆明人生活的极度贫困,倾注了他对普通百姓的悲悯和人文关怀。 C. 文中“爨肉”“要解馋,辣加咸”“旺子”等方言土语,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云南 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对这一方水土的真挚情感。 D. 文中加括号的文字,既补充说明了昆明美食及相关内容,还加入了作者的感受和评价,真实再现了外省人对云南饮食文化的独特感受。 8. 本文的标题为《采薇》,请简析其妙处。 9. 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这种“好玩”也体现在这篇散文中,请结合文本说说其表现。 【答案】7. B 8. ①暗示了文章的内容,全文都在写昆明的特色饮食及作者对这些食物的独特感受。②出自《诗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文学色彩。③本文发生在上世纪的抗战年代,标题暗示了远离故乡到昆明求学的学子们生活的艰辛不易。 9. ①呈现真实的生活。汪曾祺善于观察生活,把老昆明丰富的日常饮食写进散文,读来生动有趣。②乐观豁达的态度。虽然生活艰辛,只能吃“八宝饭”、昆虫,但作者仍苦中作乐、乐观豁达。③幽默风趣的语言。“饭后不可张嘴”、“八宝饭”及打油诗,用轻松的笔墨表现出生活的好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B项,“也揭示了昆明人生活 极度贫困”于文无据。原文写的是大学生们的生活,没有写昆明人的生活情况。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小说的标题是《采薇》,出自《诗经•采薇》,题目富有文化色彩,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诗经•采薇》中,“薇”是一种野菜,而文中也写到了采食野菜的内容,如“学校周围有很多野菜,我们就吃野菜”“我们吃得最多的是野苋菜(比园种的家苋菜味浓)、灰藿菜(云南叫做灰墓菜,“藿”字见于《庄子》, 是个很古的字),还有一种样子像一根鸡毛掸子的扫帚苗。野菜吃得我们真有些面有菜色了”,当然除了写吃野菜之外,文中也写到了很多饮食文化,如“汽锅鸡、过桥米线、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松鹤楼的腐乳肉、“三六九”(一家上海面馆)的大排骨面”,重点写了吃“米线”,还写了吃“豆壳虫”;总之,题目暗示了关于“吃”的内容,全文都在写昆明的特色饮食及作者对这些食物的独特感受。 结合文后的背景“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因战乱西还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夏,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可知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标题暗示了远离故乡到昆明求学的学子们生活的艰辛不易。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的能力。 题目说: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这种“好玩”也体现在这篇散文中,请结合文本说说其表现。 首先从内容上看,文章写了诸多关于“吃”的有趣的事,再现了当年在昆明西南联大生活时的日常饮食的丰富细节,如“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闷鸡……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要解馋,辣加咸’。如果不吃辣,进门就得跟堂馆说:‘免红! ’”“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等,这些描写都是日常小事,却写的生动传神,十分有趣,呈现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可见作者善于观察生活。这是内容上的“好玩”。 情感主题上,虽然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但作者描写时却丝毫感受不到埋怨,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趣,字里行间呈现出一种乐观和豁达,如描写“八宝饭”“通紅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描写去一家叫做“培养正气”的汽锅鸡吃饭时叫做“我们今天去培养一下正气”等等。这是情感主题上的“好玩”。 从写法上看,“好玩”也体现在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上,如食堂的饭菜淡而无味,“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诚我们: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还有吃野菜吃的太多“吃得我们真有些面有菜色了”等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也。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歌啜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年十余,丁外艰,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 当举如此辈人。”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联有嘉焉。”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优诏许之,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钱十万、米三百斛。九年,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B.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C.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D.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丁外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