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二中高一年级周练语文试题(二)答案 选择题每个5分(合计60分) 题项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答案 D C D D B D A C C B C B 一、现代文阅读( 15分) 1.D [应是叙述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乙己》为例,并非所有小说都如此。] 2.C [“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夸大作用。] 3.D [A项,“只有……才能”太绝对。B项,范围扩大,原文是“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C项,无中生有。] 二、古文阅读《劝学》(50分) 4. D [A项,“有”同“又”;B项,“生”同“性”;C项,“受”同“授”,传授。] 5. B [B项,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6. D [A、B、C三项均为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走得快”“使……弯曲”“使……学习”。D项为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耻”。] 7. A [B项,古义:寄身,托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播宗教思想。D项,古义:在文中指对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8. C [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判断句。] 9. C [C项,应为“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10.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3)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5)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6)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8)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9)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35分) 11.B [“其始也……其继也……”陈述“开始”与“后来”的情形,应单独断开;“学校与朝廷无与”意思是“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因此可以排除A、D两项。“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意思是“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才”,显然应在“朝廷与学校相反”后断开,排除C项。] 12. D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规模”与“提高”搭配不当,排除A项;二是关联词使用不当,“由于”与“反而”不搭配,且整体码洋规模与出版效率和销售毛利率本应是正相关关系,此处表转折关系,用“因而”不当,故B、C两项错误。故选D项。] 12. C [“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 13. B [B项的分析理解是错误的,文中的“君安而国可保也”,可看出黄宗羲思想的局限性。] 14. [答案] (1)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2)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 【参考译文】 学校,是用来培养人才的。不过古代圣王设置学校的用意不止如此,还要让治理天下的手段都出自学校,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朝廷会议、发布政令、尊养老人、抚恤孤儿、计检战功,以及出兵征伐之时检阅将士、审理重要案件时召集吏民、举行重要祭祀之时祭奠始祖,这些事情自古都要在辟雍举行。而且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大家都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天子认可的未必对,天子否定的未必错,因此天子也不敢以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是非,而把判断是非的任务交给学校的公论。所以培养士人固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士人而设置的。 三代以后,天下事的是非对错完全由朝廷来判断。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全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文书、限期、赋税、司法,全都交给庸俗的胥吏去处理。在这种风气之外,偶尔有稍具才干的人出现,也会认为学校这种地方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其实他们所说的学校,不过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喧嚣争竞,一心想争取功名富贵之地,所以他们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权势和利益改变了学校的本来意义,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可是,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政治权力来与书院争胜。就连不肯出来做官的,朝廷也要施以刑罚,指责这些人:“这是带领天下的士大夫背叛朝廷。”开始的时候,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后来,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才,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场所,这样的话,朝廷还要沿袭前代的名目而设立学校干什么呢? 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宋代的太学生聚集到宫门之外,擂鼓上书,请求起用李纲。这两件事还算接近于三代的风气。如果当时在朝廷当政的那些人,认同太学生的是非判断,一定可以使盗贼奸邪们屈从于正气的权威!皇位得以安稳,国家能够保全。但是很多人却把东汉、宋代太学生做的这些事情看成是亡国的表现,却不知道国之所以灭亡,正是由于收捕党人、打压言论、拘禁异议人士、破坏学校追求真知真理造成的,怎么能责备学校的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