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78 2020-10-2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8]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怀仁一中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着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
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
C.“逍遥”不属于道德修养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浏览完整试题
D.“逍遥”即通过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首先针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中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逐步论证真正的“逍遥”。
B.文章第二段从理解“逍遥”的境界的角度,论证了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郭象对“逍遥”的认识与庄子在《逍遥游》中的观点并不矛盾。
D.文章结尾用尧和许由两个入世者的正面事例,论证了即使居庙堂之上,也可以实现真正的逍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虽然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但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
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 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着。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
D.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政策调控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广电总局鼓励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
在政策引导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去年迎来了爆发。去年中国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50档。视频网站中优酷视频发力最大,提出了“泛文化”战略,其文化类综艺节目以脱口秀形式为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腾讯视频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产量不高,但通过《见字如面》同样确立了在文化类综艺节目领域的影响力。
(摘编自《行业观察文化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前景》,搜狐网 2018年6月26日)
材料二: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电视受众对被动传播教育的方式不买账。部分从业者在主观上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认为综艺节目就应该娱乐大众,如果融入价值理念的传播,就容易出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刻板说教,传播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很难被市场认可。 这种思想束缚了他们的思路,使其创作施展不开拳脚,缺乏新意和魄力。 其实,形式创新并不等于文化内涵的缺乏,更不是审美趣味的低俗。实际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大程度地融入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 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朗读者》以“访谈+朗读+解析”的形式,邀请嘉宾围绕当期主题词分享亲身经历,朗读相关精美文章,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国家宝藏》在舞台上以话剧的形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经典咏流传》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演唱经典诗词,《一本好书》首创的场景式读书形式结合了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这些节目引发观众好评,雄辩地证明,综艺节目在遵循电视传播规律的同时,坚守艺术创新, 注重文化性与趣味性的双向提高,走出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就能吸引受众,将价值理念润物细无声般传播开来,从而实现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最大融合。
(摘编自《综艺节目有意思也有意义了》,《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9日)
材料三:
文化类综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电视荧屏上不容小觑的一股清流。最近,文化综艺“上新”咯,不仅内容新颖,还有“带货”功能,不但让观众看得欢喜,甚至抢着为文化综艺和文创产品买单,这正是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最好的评价。
《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衍生品的真人秀节目,由明星邓伦和周一围作为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带队探秘故宫,在故宫专家的引导下进宫识宝,开发文创新品,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允许电视节目全程在故宫内部拍摄,并且有大量拍摄场景是至今都未开放的区域,节目中的很多画面都是首次对外公开。而对每一期所探寻的内容,节目将联手知名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大开脑洞, 设计一个能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节目组还开设了投票专区,在24小时之内网友点赞达300万,则代表上新成功。
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相结合,让节目具备产业链条和产业基础,能与观众有实际的互动联结,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节目宗旨。节目联合出品方华传文化创始人刘兵表示,《上新了•故宫》走的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入民间”的路线,“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才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
(摘编自《文化综艺上新,你“剁手”了吗?》,《郑州晚报》2018年11 月28日)
材料四:
(摘编自《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上纷纷发力,其中腾讯视频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不如优酷视频,但影响力占优。
B.部分电视从业者认为,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受众不喜欢被动传播教育的方式。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C.《上新了•故宫》开设投票专区,让网友为好的文化创意衍生品点赞,与观众有了互动联结,实现了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的结合。
D.材料四表明,用户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最满意的是其精神内涵或价值导向及节目的创新性,最不满的是知识的丰富性、节目的趣味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表明,传播价值理念与被市场认可并不矛盾。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节目也能吸引受众。
B.《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都以文化为内核,却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实现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最大融合。
C.材料一说明政策调控能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创造有利环境,材料二举例说明综艺节目融入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D.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才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所以文化类综艺节目必须把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结合起来。
6.请结合材料,思考如何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卖馄饨的夫妻
张子影
三十多年前,我在南方某个小城生活。我家附近一条小街道上,有一个馄饨摊子。每天早晨母亲在送我上学的路上,都要带我去那里吃一碗馄饨。
展开余下试题
卖馄饨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煮汤、下馄饨、配料,女人包馄饨。女人的手极快,一个个包好的馄饨在一个小圆盘里站得整齐又精神。滚开的汤里永远有两只滚动的大棒骨和十几只香菇。馄饨下进锅里煮的时候,男人开始配料:先在碗底铺上一层洗净发好的紫菜、一小撮切得整齐的姜丝、拳头大的一片西红柿,洒上一小撮细盐、味精,撮上十几粒小葱碎,最后淋上几滴芝麻油。把这些做完,锅里的馄饨也就漂起来了,男人左手用漏勺将馄饨捞进碗里,右手紧接着将一大勺滚烫的汤浇下,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这时候男人就会对女人轻声说:阿宝,来——
女人笑嘻嘻地说一声:好哩。便将手在围裙上擦擦,双手将冒着热气的碗捧起,递到客人面前,说:请。
一碗馄饨九只,一只只胖乎乎的,在碗里起伏。
男人的个子不高,背有点驼。女人的个子更矮,大约只到男人的胸口,听说是幼年时患病,之后就再也没有长高。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的营生。他们的馄饨,永远是那么鲜香、热乎。
馄饨里面的肉是新鲜的,煮汤的棒骨是新鲜的,姜丝、西红柿和小葱也是新鲜的。男人因此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去菜场采购,女人留在家里和面、擀皮,等男人回来后,他们一起洗菜,做馅料。大约五点半后,他们的摊子就出现在路边了。
买馄饨的人很多,在小城的这一片地方,这条街以及附近几条街的大人和小孩子们,每天早上哪怕多走十几分钟的路,也愿意拐到这里来,吃一碗他们的馄饨,再热乎乎香喷喷地上班或者上学去。
在寒暑假期间,大人上班去了,孩子们没人带,每天都有小孩子围着他们的摊子打闹。男人也不恼,笑嘻嘻地看孩子们玩。半晌午的时候,谁家的孩子捏着大人给的钱来吃馄饨,递上来的钱差了一角五分的,男人也不计较,还是那样配料,煮馄饨,冲汤。鲜香的一碗,九只馄饨一只也不少地上下起伏。女人摸着汤碗温热不烫手了,再端给孩子。
男人对女人永远是和气的,声音很轻地说:阿宝,来。
女人总是笑嘻嘻地说:好哩。
大约上午十点半钟的时候,他们收摊,男人挑着担子,女人一只手端着盆碗,另一只手挂着男人的胳膊,跟着他往回走。
他们没有孩子,大概是女人小时候生病的缘故。
几年后我上了大学。大一暑假回来,看到他们还在那里,只不过食摊从挑的担子变成了小推车,用透明的玻璃做了小车厢,洁净的玻璃窗内,碗里铺着仔细洗干净的紫菜,切得整齐漂亮的姜丝、西红柿和小葱碎。馄饨还是那样的馄饨。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回来,父母到车站接我们。那天下着雪,在火车站我搓着冰冷的手说,真想那对夫妻的热馄饨。母亲说,他们家里出了事,夫妻俩已经很久没有出来了。
出了什么事?
男人在早起去买菜的时候被一辆送菜的小货车撞了,那天下雨,天黑,路很滑。
小货车司机当时就把男人送进了医院。司机是个老实的乡下农民,把男人送进医院后,第三天就回乡下,先卖了地里的菜,又卖自家圈里的猪和羊。男人住院住到第三个月,听说小货车司机要让读高中的儿子辍学打工去挣医药费,男人沉默了半天后,对小货车司机说,你走吧。
男人出了院,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还伤了一条腿。
伤得厉害吗?我问。
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反正以后过马路也只能慢慢走了。
听了这话,我的心挺沉重。
但是那天在路口,我又意外地看见那对夫妻的馄饨摊子。
还是那辆车,小窗玻璃擦得洁净光亮,那馄饨还是那么鲜香、热乎。男人的声音有点哑,女人的眼睛是肿的。但是她把碗递到我手中的时候,还是浅浅地笑了,轻声地说:请。
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发在冷风中飘着。
胖乎乎的九只馄饨在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汤碗里上下起伏。样子、味道,一点都没有变。
上个月,我带着孩子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母亲和父亲已经搬到了另一个小区。下高铁后,我对孩子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还是那个路口,只是原先的小平房变成了高楼,路口添了大广告牌,那个摊车变成了小食铺。母亲说,他们租了这间铺子早上卖馄饨。今天咱们来晚了,他们已经打烊了。
明天早上来吧,我说。
为什么跑这么远来这里,他们的馄饨有什么特别吗?孩子问我。
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
正在这时,我看到那个男人走出来,女人也走出来。女人关了灯,男人把一把锁挂在门上,然后挑起担子。女人一只手端着盆碗,另一只手挽住男人的胳膊,跟着一拐一拐的男人往回走。
男人跛着腿,背更弯了。他们的头发也更白了,我仿佛听见男人说:阿宝,来——
女人笑嘻嘻地说:好哩。
他们就这样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女人年轻时“挂着男人的胳膊”往回走,后来“挽住男人的胳膊”往回走,用语细腻。“挂”与“挽”的变化背后,有不幸的遭遇,也有温暖的爱情。
B.车祸是夫妻二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小说并未详写,仅仅通过“我”与母亲的对话透露出来,这与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有关。
C.夫妻卖馄饨的小食铺早上开,文中却说“我”带孩子去时,只见他们“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有意让叙述不严密,使得结尾有种诗意美。
D.“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既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又是小说中的价值判断的窗口,“我”的所思所感,引发了读者对普通人的生活和尊严的思考。
8.小说开头用较大篇幅描写主人公做馄饨、卖馄饨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这句话包含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王勃传》,有删改)
材料二:
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文艺上》,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展开余下试题
B.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C.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D.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B.参军即参军事,掌参谋军务,唐代诸卫及王府俱有录事参军事等。
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时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汉代的这种习惯用语沿袭至唐。
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时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侍郎为吏部最高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王勃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的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一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牵连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王勃前往探望父亲途中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5分)
(2)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咏怀古迹①(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②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③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④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④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诗人,出使西魏被扣留,羁留北方,历仕西魏、北周。
14.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人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贏得诗名。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 ),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___地进行,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___________的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以愈发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使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情结
B.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C.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时尚文化
D.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匠心独运 饱经风霜
B.如火如荼 趋之若鹜 别开生面 饱经风霜
C.如火如荼 心驰神往 匠心独运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别开生面 饱经沧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其实,①___________,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对此,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②___________,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自然就会式微。越是如此,对于国人来说,③___________,而且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
21.参照示例,从“王朝闻”“谢冰心”“周星驰”三位名人中任选一位,以其姓名为对象写一段语意明确、完整连贯的话。(5分)
示例:王若飞的“若飞”二字,出自
上一篇: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山西省朔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