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 一、(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死?”晏子对曰:“此餧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著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德也!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而苟营内好私,使财货偏有所聚,菽粟币帛,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则桀、纣之所以亡也。夫士民之所以叛,由偏之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 楚文王伐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捃【1】菜。二子出采,见老丈人载畚,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大夫辞曰:“取畚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搏而夺吾畚,无道甚于邓。”呼天而号。君闻之,群臣恐。君见之,曰:“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舍之矣。谢之军门之外耳。”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踰。”曰:“于彼有窦【2】。”子羔曰:“君子不遂。”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 (取材于刘向《说苑•至公》) 注释:[1]捃:拾取。[2]窦:孔穴,洞。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而见殣 殣;饿死的人 B. 丈人造军而言曰 造:至,到 C. 私二子 私:偏爱 D. 君子不遂 遂:称心 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则何殣之有 君之治臣也 B. 则桀纣之所以亡也 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C. 而苟营内好私 搏而夺之 D. 无道甚于邓 于彼有缺 9.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 公正之心遍布天下,那么就会成为汤、武一样的圣君 B. 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 然而杀人也不是他们的罪过,您为什么要杀死他们呢 C. 丈人舍之矣,谢之军门之外耳 请老人家宽恕我,(我)将在军门之外(杀了他们)向您谢罪 D. 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 依据法令反复斟酌,想要使我免于刑罚 10.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借助齐景公的问话因势利导,可见他善于劝谏。 B. 齐景公恩德遍及后宫台榭,但没有推广到百姓身上。 C. 楚文王围绕儿子施暴一事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刻思考。
浏览完整试题D. 子羔的仁慈之心打动了刖者,使他主动承认了罪行。 11.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子羔“仁人之心”的一项是( ) A.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B.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C.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D. 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 12. “至公”,就是最大限度的公正。结合文中三个小故事,说说为政者应如何做到“至公”。 二、(2020北京平谷高一(下)期末语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必固其根本 根本:事物的本质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做上 ③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致:获致,得到 ④而陛下说之 说:说说 ⑤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 实:使……充满 ⑥西蜀丹青不为采 为:“被” ⑦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就:成就 ⑧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是:判断动词,是 A. ①⑥B. ③⑤C. ②④D. ⑦⑧ 9. 下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求木之长者 制诸侯之术也 B. 而况于明哲乎? 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C. 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今取人则不然 D. 所以饰后宫 此非所以跨海内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保无疆之休 永远保持没有止境的休战 B. 情不胜其欲 性情不能控制欲望 C. 秦不生一焉 秦国一个都不出产 D. 适观而已矣 适于观听罢了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征认为人君只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 B. 李斯委婉地询问秦王为何喜好非秦所产的各类宝物,以引出下文。 C. 李斯此段写法铺张,气势纵横,历来被认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 D. 两个文段都运用大量理论论据,极力劝谏人君接受自己的建议。 12.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13. 两段文字运用的证论方法多有相同,任选一例简要说明。 三、(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节选自西晋石崇《金谷诗序》) 10.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列坐其次 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B.足以极视听之娱 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余以元康六年 D.情随事迁 屡迁其坐 1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B.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C.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D.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展开余下试题A.癸丑是干支纪年,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两两相配纪年。 B.阴,古代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华阴、江阴、淮阴、汤阴等。 C.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D.太仆卿,官名,始置于春秋,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车马和马政。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篇文章所记叙的都是人贤、物备、景幽、事雅的聚会,但两次聚会的缘由并不相同。 B.作为诗序和诗集序,两篇文章都未提及对诗歌的具体评价,而是以记录聚会环境和聚会过程为重点。 C.两篇文章都有两晋之人生命观的体现,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蕴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 D.从文章风格上看,《兰亭集序》在措辞与文笔上更胜一筹,写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盛都颇具清雅之风。 1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3分) (2)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4分)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5分)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3分) 四、(2020北京房山高一(下)期末语文)阅读《谏太宗十思疏》(节选),完成各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水道 B.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当:主持,掌握 C.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督察 D.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下面 2.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B.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则思谦冲而自牧 D. 必浚其泉源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3. 下列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段即开宗明义,以“固其根本”、“浚其泉源”作比,得出结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B. 第二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论证了人君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原因,从正面论证“承天景命”的必要性。 C. 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具体做法,“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又有所侧重。最后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D. 这篇奏疏从头至尾,多用骈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文章一气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发聩。 4. 结合第三段内容,请用2个字分别概括“十思”的主要内容。 5. 本文中文辞剀切,警句不少,如“载舟覆舟”、“慎始敬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虽然说的都是治国之理,可是还值得一般人生活工作借鉴。 五、(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劝学》) (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学记》) (三)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身耳。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槁:枯 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C.又从而庸之庸:归功 D.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节目:节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寒于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又从而怨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C.叩之以小者则小鸣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是犹求饱而懒营馔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皆进学之道也。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月出于东山之上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蚓无爪牙之利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B.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C.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D.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5)对以上三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论述了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B.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提倡在求学时,要做“善学者”和“善问者”,这样就能更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C.第三段文字中,作者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世人安身立命。 D.这三段文字,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发。只有第一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 六、(甘肃省兰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言文阅读(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