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76  2020-11-0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0年秋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表述,但“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中国”和“中土”,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有夏之居”,久有“中国”的成说。《史记·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强调洛邑为“天下之中”的两点理论根据——“居九鼎”和“四方入贡道里均”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九鼎”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中国”和“夏”密不可分,无“夏”则无所谓“中国”。成周“中国”说,标志着“中国”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到春秋之世,“中国”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华夏”的异称,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为“有夏之居”“中国”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这是对成周“中国”说的考古学诠释,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在追溯“最早的中国”时,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所谓“最早的中国”,实际上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夏代以前的历史,《史记五帝本纪》是最重要的文献材料。《太史公自序》中明确指出夏禹画九州的历史功绩是对五帝时代开创的华夏文明的接续与发展,“最早的中国”必然要求之于五帝时代。黄帝乃“五帝”之首,其最显赫的事迹是伐蚩尤而赢得天下诸侯拥戴。与此同时,“天下有不顺者,黃帝从而征之”,这和三代之君征伐不臣诸侯颇相类似。此外,黄帝时代已有初具规模的统治机构,如“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当时黄帝部落无疑就是“万国”之中的“中国”。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之后帝颛顼和帝喾,则代表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尧舜时期,“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进一步完善,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在此文明链条中,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标志着“中国”观念的萌芽,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近年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建筑和墓葬,真切地反映了黃帝时代的文明景象,展示了“最早中国”的瑰丽与繁华。
(摘编自孙庆伟《最早的中国: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人将都城建于成周,并继承了夏代以来的政治传统,称成周为中国和中土。


浏览完整试题B.中国是夏商周三代遵守的政治秩序,后成为区隔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符号。
C.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他伐蚩尤而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D.黄帝时期国家统治形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中国观念萌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提及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从考古学层面证明了有夏之居\中国说。
B.文章首段指出追溯最早的中国必须回到政治和文化层面,这是第二段论证的前提。
C.文章概述五帝时代的文明演进史,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D.文章追溯中国观念的源头,从夏商周三代一直上溯到五帝时期,将探讨推向深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铭文,因此铭文不能够作为追溯中国观念的依据。
B.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
C.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证明了《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真实可信。
D.如果有新的文献资料或考古证据,那么最早的中国的年代有可能再往上追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逐渐兴起教育培训之风,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将知识教育资源信息化的机构或在线学习系统。一般来说,这种机构或网站会包含从幼教到大学,甚至博士或者出国等各个阶层的教育信息,也有包括对现任职位的工作者或者下岗人员等类别的技能培训。
“教育培训”是“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就业、发展或其他需要而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有关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一种短期教育活动。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可分为语言培训、少儿培训、课外辅导培训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培训需求和领域还在不断涌现。教育培训相对于学校教育,其特点表现为形式灵活、内容多样、针对性强,侧重于满足人们某一特定方面的需求,能够快速传授社会或个人所需的各种技术、方法等,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教育培训行业对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本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培育和增强国家软实力非常重要的措施。
(摘编自《教育培训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材料二:
北京优能中学部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业者都大跌眼镜的决定:从2011年暑假开始,每年优能中学的新初一数学暑假课程都以免费班的形式向全北京市的小学毕业生开放,原价学费近2000元的班级只象征性地收50元资料费,而教师的课酬分文不减。这项决定在优能中学内部引发了分歧和讨论,但在部门总监的强力推动下按计划低调实施了。而外部对于这个决定却显得异常平静,有的同行或鄙视、或嘲笑,似乎都表露出对这个策略的不屑,家长和学员们也表示不解。2011 年暑假,优能中学初一数学免费班一共招了2000个学生,其中有400人续入秋季数学的收费班级,跟2010年秋季相比,涨了8倍。当其他机构猛然发现自己的份额被悄然蚕食并苦苦思索对策的时候,大局已定。
为何这样一个不被内外看好的策略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跟随其他机构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学员一般会顺着该机构的学习规划和进度续班,事实上被机构“绑架”,不敢做出其他选择。但是初一数学暑假免费班给了这些学员零门槛进行尝试的机会。这对于采取免费战略的机构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果派出的老师授课能力不行,没有满足学员的期待,那么反而会产生负面口碑的传播。因此优能中学每年都是派出最优秀的老师来承担免费班的授课。当家长听到“50元”的消息时,半信半疑,家长对于免费班课程的期望值非常的低。再加上竞争对手的嘲笑与贬低,家长几乎抱着“就当自己是上当一次”的心态来让孩子上课,完全没有想到实际却是最优的教学与服务。低期望与高现实的巨大“落差”形成了口碑爆发式传递,这是别的营销方式无法产生的。其二,免费战略实施之前,北京优能中学的初中数学团队士气低落,因为课量少,人均收入很低。不减课酬的初一数学暑假免费班被不少老师视为展现自己教学实力最后的机会。事实证明,这些工作都没有白费,老师们获得了学生和家长极大的认可。免费策略的成功不仅让老师们获得物质上的收益,更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另外。从“策略”成本、“策略”回报、竞争对手等方面看,“免费策略”也是一个经典案例。
优能中学的免费策略获得如此成功,让我们看到即使面对最恶劣的环境和最艰难的时刻,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并愿意努力付出,那么仍然可以在教育培训行业中赢得转机。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出一切的策略只是帮助口碑加速对外传递,而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教学与服务,一切手段都是无效的。
(摘编自《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
材料三:
从互联网兴起以来,在线教育便搭上了快车,资本的进入加速了进程,但无资质办学、师资滥竽充数、卷款跑路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学员及家长预付了培训费,到最终却投诉无门,无法挽回损失;培训机构之间恶意中伤、诋毁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虚假宣传、暗箱操……在线教育的乱象,似乎从未停止。
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对此,北京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表示,这条规定意味着在线教育行业的“霸单”现象将不复存在,大小机构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做好内容和教学服务才能保证销课和复购,这是政策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一大利好。同时,国内在线教育持续扩容,要想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还需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开发在线教育资源,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同时,互联网企业要与在线教育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手段,充分挖掘新兴教育需求;大力发展智能化、交互式在线教育模式,增强在线教育体验感……
伴随着国庆假期而来的,是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涉及四大方向十七个具体问题,而且落实到了负责单位和部门。基本原则是加快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良性互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
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渐渐消失,在线教育野蛮生长阶段即将过去。而2019年的一系列政策,更是从在线教育的方方面面切实地解决行业乱象问题,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在线教育“严选”时代开启》)
4.下列对“教育培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教育培训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而兴起的一种短期教育活动。
B.教育培训种类丰富多样、针对性强,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本,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C.教育培训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关系,也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
D.教育培训虽然前景广阔,但是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其野蛮生长阶段也即将过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可见教育培训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
B.优能中学巧用免费策略走出困境,获得成功,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C.资本的加入加速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进程,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D.要想在乱象丛生的教育培训市场持续扩容,就需要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6.在线教育的“严选”时代已经开启,要想保证在线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进行哪些调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松之风
侯军
①我对松树的认知,是从一根房梁开始的。那时我只有十几岁,每天就睡在阁楼上。忽然有一天,一个并不经常来往的堂叔来到我家,跟父亲嘀咕了一个晚上。转天,父亲就让我去跟奶奶睡了,说要把阁楼拆掉。
②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你老伯的儿子要学拉大提琴,老师要给孩子亲手做一把好琴, 说是必须要用老松木才行。你老伯也不知怎么打听到咱家有一根房梁是老松木的,就是搭阁楼用的那根。这是给孩子学本事的大事,你爸跟我一商量,我就说,不就是一根木头吗?给他吧!
③从此,我记住了这根房梁,也记住了做好琴必须用老松木。我的潜意识里就一直萦绕着一个臆想:当那根房梁变身为大提琴之后,会发出何等美妙的声音呢?
④对松的印象伴随某种美妙的旋律,深深烙在我心底。稍长,学唱《沙家浜》——“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呐 ”天长日久,心底又萌生一个向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到泰山顶上,去看看那个“一青松”。
⑤我第一次去泰山是1980年。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却发现泰山顶上哪里只是“一青松”啊,漫山遍野都是青松。
⑥后来,所见的古松名松越来越多。我发现几乎所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都有松树的身影,“天下名山松占多”,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暮色苍茫中,我去看过庐山的“劲松”,虬枝盘绕,苍劲峥嵘;在北岳恒山,我登上“虎风口”,看过号称恒山十八景之一的“虎口悬松&在南岳衡山,我也曾来到“磨镜台”观松。然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黄山的松,黄山最出名的那棵“迎客松”堪称是黄山的名片。真是奇松与怪石并峙,苍崖共云海同天。
⑦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松树情结。追溯源头,大概与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那句赞语有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此,松柏成为不惧严寒、顽强不屈、坚忍勇武的象征。一般而言, 无论植物还是动物,一旦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就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慢慢浸入到这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
⑧历代文人笔下,松树时常被比拟为各种奇谲而跌宕的人生范式,让风霜欺凌它,让厄运笼罩它,让不公缠绕它,然后,看它从容看它隐忍,进而让它抗争让它崛起,最终赢得生命的重生。在陶渊明笔下,“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在李白笔下,“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在杜荀鹤笔下,“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诗人们悲叹的是松树的命运多舛,更是人生的跌宕不平;诗人们赞美的是松的品格,更是在表达对世间高尚人格的向往。
⑨其实,松树值得赞美的品格,并不仅仅是岁寒后凋。在我看来,还有它的开阔胸襟和包容精神。它为众多弱小的生命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让它们依附自己高大的身躯繁衍生存。松树的奉献精神也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它全身都是宝:躯干是栋梁之材,也是造纸的上等原料;枝叶可以入药;松树分泌的油脂不仅可以制作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松节油,还是油画家常用的油彩调和剂;松香不仅可做香料,还是各种胡琴不可或缺的发声辅料;即便是松根和残枝,也可以烧制松烟,成为制墨必备的黑色涂料……
⑩如今,我已年近花甲,与书翰笔墨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殊不知,与书翰笔墨打交道,其实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松树打着交道——每天用的纸张,或许就是松树原浆制造的;挥毫写字,那研的墨也是用惯了的老松烟;墙上悬挂着自书的刘长卿名诗:“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读书时见松入眼,聆曲常思大提琴……
⑪听着那低婉浑厚、沉郁高邈的旋律,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阵阵松涛,想到大提琴的松木面板,想到刘长卿的“松风古调”,进而想到孔夫子的“岁寒后凋”——是的,在这里,松是一种风, 是风格风韵风采风骨,是有声有色有温度的——“静听松风寒”。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松的印象伴随某种美妙的旋律,深深烙在我心底”一句中“某种美妙的旋律”既指琴声, 也可暗指家中长辈乐于助人的品质。
B.第⑦段引用孔子赞颂松树的话语,赋予了松树象征意义,结构上开启下文,从描写现实中的松树转人对松树精神气质的描写。
C.第⑨段的画线句采用铺陈的手法和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松树的多种用途,列举了作者对松树的赞美,同时也为后文做了铺垫。
D.本文叙写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对松树的认知,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多种品格及其对作者人生的熏陶。
8.题目“松之风”有何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为人忍暴,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胡母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母生,公孙弘亦颇受焉。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摘编自《史记》,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B.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C.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D.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B.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今指一个人具备相应能力或学力的学位。
C.四夷是中国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D.卒,古时称大夫之死为卒。在古代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其“死”的叫法也各不相同。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讲究礼仪,出入仪容举止无不合礼度,学生很尊重他”
B.董仲舒担任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记》“主父偃曾取其书上奏天子,说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言”
C.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担当狠毒暴戾的胶西王之相。
D.董仲舒弟子成就非凡者为相为长史;官运通达者为命大夫;担任郎官、谒者、掌故者,则数以百计。
13.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10分)
(1)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2)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古诗歌,完成14~15题。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逄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注胜荷衣。
注:簪弁:籍,冠簪;弁,礼帽。二者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对山中生活的回忆,流露出对好友独行未归的慨叹。
B.颔联中诗人感叹岁月流逝,黑发已变成白发,自己钟情的白云芳草也已经久违。
C.颈联中诗人四处游玩、与人推杯换盏的生活状态和昔日与林僧静夜长坐形成对比。
D.昨日一句写诗人听闻李端已到京城,点出写作背景,暗合了题中见赠二字。
15.王夫之评此诗曰:“温润为中唐首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就是中国文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其中琴居“四艺”之首。古琴音色纯净、幽雅,(     ),泛音像珍珠一样明亮,走手音犹如袅袅余韵越来越微弱,直到随风飘散;走手音是古琴特有的弹奏技巧,可以让人的思绪随着________的琴音游走起伏,获得乐音之外更加广阔的联想,这就是古琴特有的魅力 。
古琴是抒怀寄情之物。它形制小巧,音量不大,传播的范围有限,因此弹奏古琴,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促膝谈心,需要选择一处比较雅致安静的环境。古人视琴如圣物,________将其当作陶冶自身、与天地万物融合的媒介。古琴艺术的高妙之处就是将音乐艺术与人生境界相联,一唱三叹 ,让人们伴随着音乐声________在更清纯、幽雅的精神世界中,唤起内心深处的思想共鸣。
古琴传承千年,琴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代琴谱高达150种左右,其中像《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咏叹早已成为传世经典。古琴谱的刊印发行直接推动了古琴曲目的交流和普及。明末清初,古琴迎来了发展繁荣期,各个流派________。因地域文化差异以及师承和传谱条件的不同,古琴流派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古琴艺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若有若无     所以     徜徉     争奇斗艳
B.若隐若现     往往     陶醉     百花齐放
C.若有若无     往往     徜徉     百花齐放
D.若隐若现     所以     陶醉     争奇斗艳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泛音、走手音、散音三种: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
B.有散音、泛音、走手音三种:散音古朴、稳重、深远,如钟鼓之声
C.有走手音、泛音、散音三种:散音古朴、稳重、深远,如钟鼓之声
D.有散音、泛音、走手音三种: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代琴谱高达150种,其中像《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咏叹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B.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代琴谱有150种左右,其中像《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的咏叹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C.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代琴谱高达150种左右,其中像《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的咏叹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D.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代琴谱至少有150种左右,其中像《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咏叹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20.下面是某校校庆邀请著名校友、水墨画大师邱先生的邀请函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2019年9月8日是学校一百周年校庆的日子,作为庆祝活动之一,到时候,贵校将为您举办专场画展,集中展出这些年您奉送给学校的墨宝,请忙里偷闲莅校指导。热忱期待您的拜访。
①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1.以下为2019年11月某日天气预报,请写一个小结,内容包括天气特点及生活提示,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40字。(6分)
大家好,来关注天气,一股威力十足的冷空气正在活动,在今后3天它会雷厉风行,一路南下,席卷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各地降温幅度将会达到6到8度,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将会达到10到12度,明天华北和东北等地降温明显,在华北的很多地方,最高温度将会降到10度以下。雨雪的范围也将会进一步扩大,预计今天晚上到明天,西南地区到黄淮江淮等地将会出现降水,四川盆地将会出现中到大雨,黑龙江吉林等地将会出现大雪天气。
四、写作(60分)
22.阅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泸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