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76  2020-11-0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6]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始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儒家眼中,玉代表了君子,而随着儒学的发展,君子是要去除私欲的。严格说来,玉是石的一种,是石中的美者,但普通的石与玉虽同为石属,然而已有了不同的意象。曹雪芹用女娲补天神话作为开篇,通过茫茫大士将补天遗石变成了玉,这两者之间又是何种关系?
②曹雪芹周边朋友经常将他与魏晋时期的人物相类比,如张宜泉的《题芹溪居士》中有记:“姓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居士。其人工诗善画。”关于“梦阮”,前辈学人对此题记多有考论, 而“梦”的指向大都为阮籍。其实“阮籍”只是曹雪芹精神导向的一个符码,一种借代,它背后所要连带的是对整个“魏晋风度”的精神向往。曹雪芹虽未经战乱,但却经历过家族的败落,在他个人世界的乱世之中,与同样产生于乱世的魏晋玄学形成共鸣,就会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③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权的解体,天灾人祸,战乱连绵,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产生了新的追问,“独尊儒术”的传统被打破,转而走向一种儒道互补的道路,有以道释儒的倾向,崇尚自由的人格,崇尚情性的回归,又致力于追求自然之道。在这种风气之下,阮籍对君子也有了一个重新的解读:“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得之道而正者,君子之实也。”嵇康更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提出正确的对待欲望,顺应人性之自然,从而使他们摆脱了儒家严格的礼教规范,转而去关怀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重视个体,以人性的自然满足为乐趣。因此儒家意义下的君子,与嵇康与阮籍思想下的君子,有了不同的涵义。而嵇康与阮籍等人眼中的君子,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反映在《红楼梦》中,就由同样具有自然之气的补天遗石所代表。
④在石头与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的原因上,两者有着极为微妙的共同之处。书中写到:“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石头对荣华富贵的生活产生了向往,此种对世俗生活的向往自然是欲望之一种,并且应当归属为私欲,但也可视作石头人性的产生。神瑛侍者的凡心在小说文本中并无明示,而“乘此昌明太平朝世”一语,也预示着神瑛侍者并非为救世而来,更多的或者也是出于自身对荣华富贵的向往,对凡间之乐的追求,出于对私欲的不满足。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写道:“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可谓发人深省。
⑤石作为自然的代表,具有不经人工雕琢的自然之气。这种气质是真实的,不饰伪饰的,朴拙而又真诚。拿到《红楼梦》中来说,就是贾宝玉所体现出的自然之态。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针对稻香村的建设,贾宝玉发表了一段议论:“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可见,在贾宝玉的心中,所谓自然需要背山有脉,临水有源,讲究的是无穿凿之气,非人力强为而成,归结起来就是顺其自然。以自然为主要,得自然之理、自然之气。
⑥所以,贾宝玉具自然之气,秉承着自我的人性,当我们将贾宝玉放在这个石与玉的辨析当中,就可以将其理解为嵇康、阮籍理论体系下的君子,名之为玉并无不可,此也与仙界中的贾宝玉的前身“神瑛侍者”之名相符,而之所以为“贾”(假),或有非理学之下的君子之意。在本质上,贾宝玉仍然是一块具有自然属性的石。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石”和“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的字“梦阮”是曹雪芹精神导向的一个符码,传递出他对整个“魏晋风度”的精神向往。
B.魏晋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被打破,致力于追求自然之道,这种风气后来影响了同样经历社会乱世的曹雪芹。
C.嵇康与阮籍等人眼中的君子,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代表儒家发展的君子观。
D.曹雪芹将补天遗石与神瑛侍者作比较,使人与物之间,代表不同的审美意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了魏晋时期的风气对曹雪芹其人、《红楼梦》其书的影响。
B.文章紧扣曹雪芹的个人思想和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来论证石与玉的关系。
C.第三段例举阮籍、嵇康的君子观引出曹雪芹塑造贾宝玉人物形象的根源。
D.文章引用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的观点论证曹雪芹的君子观和魏晋时期是一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石与玉之间的变幻,既有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寄托了曹雪芹对世情的感悟。
B.无论是石头,还是神瑛侍者,都是产生了对红尘的向往,从而开启了造历幻缘的征途。
C.贾宝玉针对稻香村的建设发表议论,认为要完全保留自然原貌,得自然之理、自然之气。
D.从“君子”,到“欲望”,再到“自然”,无不体现出曹雪芹与嵇康、阮籍的思想有着共鸣之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小,缺乏生命力;也有人认为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这些错误看法,导致传统与现代割裂,也限制了二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在这方面,国外的做法可资借鉴,其融合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现代生活与传统艺术符号相结合;另一种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改良。例如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茶道、美国百老汇戏剧表演等,都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在创新发展传统戏曲时,应当古为今用,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并借此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
(摘编自张瑶《传统戏曲艺术符号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材料二:
传统戏曲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创造和突破,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跟上先进文化前进的脚步,彰显崭新的时代特征。
传统戏曲必须创新,但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来路。如帮腔形式,可以吸收独唱、重唱、合唱的手法,原单旋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声部,但必须有原旋律的风味;在和声上必须尽量民族化,将色彩性和功能性结合起来。
此外,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开展戏曲教育、培养青少年观众是根本。“戏曲进校园”要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教材教法、剧目选择和演出质量,尽可能符合当代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期许,借助各种新媒体的宣传吸引青少年观众。
(摘编自翟群《古老声腔如何焕发新时代光彩》)
材料三:
传统戏曲与时尚结合,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一要挖掘戏曲故事的新意,将其体现的精神与现代价值观接轨,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戏曲改编作品。如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的“知己之情”和现代人信守承诺的道德观联系起来,实现了从古人单纯的相知之情,到现代人追求诚信品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升华。二要将现代艺术形式和传统戏曲巧妙融合,创作出更轻松活泼的新戏曲形式,这是时尚和戏曲结合的一个方向。如台湾奇巧剧团的《蝴蝶效应》,在保留主要唱段的传统唱腔和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将现代舞蹈及流行音乐等时尚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取得了不错的演出效果。三要将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电子立体布景技术运用到传统戏曲中,展现如影视剧般精美的舞台效果。在这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进行了成功尝试。这部戏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在服装造型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选用了国际水平的设计师,营造了精美的舞台效果,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摘编自张叶《时尚与戏曲的结合》)
材料四:
在苏州政府资助下,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聚集了两岸三地的精英, 打造了一个集昆曲、文学、美术、音乐、服装、造型于一体的创作团队,策划、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新剧演出时长合适,便于年轻观众接受;主演、配角、龙套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精心设计的角色造型让人赏心悦目。该剧目自2004年至今演出200多场,在整个中国戏曲萎缩低迷时,“奇迹般让昆曲这门晚近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命悬一线的传统表演艺术样式,获得了新的生命,站在了当代社会的舞台中心”,并走向国际,在美、英、法、德等国家绽放异彩。美国主流媒体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是继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来,中国戏曲对美国文化界冲击最大的一次演出。这启发我们,传统戏曲要对外传播,应当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戏曲专家和营销专家的作用,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剧本和舞台双管齐下。
(摘编自尹尧鸿《中国戏曲对外传播途径初探——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4.下列不属于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项是(3分)
A.《蝴蝶效应》融合了现代舞蹈和流行音乐。
B.一些越剧演员跨界出演都市生活类电视剧。
C.通过视频直播平台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直播。
D.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传统京剧艺术学习课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戏曲在现代的创新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戏曲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冲突等错误观念,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B.帮腔形式的发展需要在坚持民族化、保留原有韵味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艺术因子,借鉴多种现代演唱手法。
C.在美国主流媒体看来,1930年梅兰芳访美对美国文化界造成的冲击,比不上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的美国之行。
D.新编京剧《季子挂剑》将古人情谊和现代道德观念关联,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是传统戏曲现代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6.请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反驳材料中某些人对传统戏曲的错误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感谢大人 于心亮
那一回,我去姥姥家,眼里噙着泪水,想哭。


展开余下试题 路很远,虽然身后拖着的小影子,默不作声地跟着我,可是我很孤单。
口渴了,瞧见路边有个菜园子,菜园里种着水萝卜、西红柿,还有黄瓜。我想进去摘个吃,脚都迈进菜园里了,可看看四周,想一想,又退了出来。
此时,来了个大叔,问我:“小孩,你怎么不摘了?”
我说:“主人不在,我不能摘。”
大叔就笑了,说:“不碍事的,孩子,跟我来吧。”
没想到,大叔就是菜园的主人,他摘了一根黄瓜和一个西红柿给我。
我谢了大叔,一边吃一边走,心里充满了快乐。
因此,当一只小花狗追着咬我的时候,我也没气恼,而是从衣兜里掏出个饼干扔给它。
小狗吃了饼干,朝我摇着尾巴,还跟上了我,撵也撵不走。
就这样,小狗跟着我来到姥姥家。
我见到姥姥,扑进她怀里。原打算哭的,可不知为什么,又哭不出来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她看到了小狗,问我:“你养的小狗?”
我说:“路上捡的。”
姥姥说:“不是咱养的小狗,咱可不能要,回去的路上,要记着还给人家。”
我说:“要是找不到主人,怎么办?”
姥姥说:“好好打听打听,肯定有主人。”
我一边逗小狗玩,一边回答姥姥的问话,好脾气地说我妈挺好的,我爸挺好的,家里的老母猪也都挺好的,八只小母鸡也下蛋了,三只小燕子也孵出来了……
姥姥给我烙了个葱花油饼,把我喂得饱饱的,把小花狗也喂得饱饱的。我吃饱了,就去街上玩儿,撞上了村里最顽皮的几个小孩,他们很欺生。
这一次我有小花狗壮胆,见到那几个孩子对我不太友善,它就“汪汪汪“地叫着,跳着高儿来保护我。那几个小孩没敢来欺负我,相反,他们还跟我交上了朋友。
我们在一块玩儿,他们说要去果园里偷桃子。我摇摇头说不去。
他们说看果园的老头儿是个聋子,腿也瘸,肯定追不上我们的……
我依旧摇头说不去。
他们问:“你怕挨揍吗?”
我说:“不怕。”
他们问:“那你为什么不去?”
我说:“不为什么,反正……我就是不去!”
后来他们要回家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也想回家了。
姥姥从杏树上摘了几个杏,装到我衣兜里,说:“瞧见菜园里的大叔,送给人家尝尝。”
我告别姥姥,带着小花狗走在回家的路上。小花狗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有时候我在前面跑,小花狗在后面追。我很快乐,看着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我的笑声伴随着小花狗梅花形的爪印开满了回家的小路……
走到捡小花狗的地方,我就打听狗是谁家的。
有人就给我指点。
我带着小花狗朝指点的地方走去,果然有个老爷爷正在四处找小花狗。
我说了事情经过,老爷爷拍拍我的头,说我是好孩子。
我要走了,老爷爷叫住我。他家的苇箔上晒着咸鱼干,老爷爷就捡了一串咸鱼干给我。
我连忙拒绝,说不要。
老爷爷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大人的。”
我道了谢,跟老爷爷和他身旁的小花狗说再见。
我继续往回走,又经过菜园,见着那个大叔,我就大声喊他。
大叔问我:“孩子,你又渴了吗?”
我说:“不渴,我姥姥让我送您几个杏。”
大叔尝了杏,很开心地说:“杏真甜,好吃!”
我要走了。大叔叫住我,让我等等。大叔拿镰刀割了一捆韭菜给我。
我赶忙拒绝,说不要。
大叔笑着说:“拿着吧孩子,这是感谢你家大人的!”
就这样,我左手提着一串咸鱼干,右手提着一捆韭菜,一路飞奔着往家跑。
我瞧见了村庄,瞧见了胡同,瞧见了那两扇黑色的大敞开着的街门……
此时,我的眼里,突然充满了泪水。
我哭泣着冲进村庄,冲进胡同,冲进敞开着的街门,冲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我一边流泪一边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了。”
我详详细细诉说了去姥姥家的事情经过,并把手里的东西给妈妈看。
妈妈的眼里虽然也有泪水,但同时增添了欣慰的笑意。
妈妈抚摸着我的小手说:“儿啊,你要记住人家的好!”
我的小手肿着,那是去姥姥家之前,妈妈拿笤帚疙瘩打的。
此时,也不大疼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9年第7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想摘人家菜园里的东西吃,脚都迈进去了,又退了出来,因为“我”意识到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拿到人家给的黄瓜和西红柿不忘道谢,说明“我”懂礼貌。
B.“我”把小花狗送还狗主人老爷爷,他送给“我”一串咸鱼干,“我”把杏给大叔吃,大叔给“我”割了一捆韭菜,这里包含着一个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道理。
C.小说首尾都写到“我”的“泪水”,开头的“泪水”饱含我的委屈和难过,是感情的起点;结尾的“泪水”体现了“我”外面再好也不如家好的感受,是感情的升华。
D.小说由“我”不去摘吃人家的东西,到拒绝去果园里偷桃子、送还人家的小花狗、不随便接受人家给的东西,写出了“我”成长的过程,这是小说艺术表现的细腻之处。
8.“我再也不拿别人家的东西了”这句话对理解小说有重要作用,请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
9.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①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②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愈。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愈!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③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閤。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④仁寿元年,追充扬州道黜陟大使。豫章王暕恐其部内官僚犯法,未入州境,预令属公义。公义答曰:“奉诏不敢有私。”及至扬州,皆无所纵舍,暕衔之。及炀帝即位,扬州长史王弘入为黄门侍郎,因言公之短,竟去官。
(《隋书•循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
B.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
C.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


展开余下试题D.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露门学,北周中央官学。武帝天和二年(567 年)立露门学,为贵族子弟学校。
B.使君,官名,汉以后尊称州郡长官。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句中的“使君”指的是太守刺史。
C.下车,指官吏刚刚到任。与《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句子的“下车”是一个意思。
D.扬州道,意为扬州的道路。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句中的“扬州路”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公义在露门学读书时,每个月在皇帝面前与大儒们讲道论德,多次被人赞叹。
B.辛公义任岷州刺史时,由于他示范亲自接触病人,而没感染,并治好了病人的病,感化了当地人,当地抛弃得病亲人的风俗被革除了,亲人之间开始变得慈爱。
C.辛公义任牟州刺史时,由于他德行感化不够,导致百姓犯法,使他们被关进监狱,所以他内心非常不安。
D.辛公义任扬州黜陟大使时,豫章王杨暕嘱托他,希望他能照顾他的下属,辛公义没有答应,坚持秉公执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5分)
(2)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9分)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开篇不凡,“漭漭”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淼,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
B.“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
C.“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
D.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
15.本诗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写及“吴钩”。请比较两诗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 , ” 。
(2)韩愈在《师说》中倡导以能者为师的理由的句子是“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写周瑜雄姿英发,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赢得了“ ”的战绩;而自己过早生出白发,感慨人生如一场梦,只好“ ”,让后人感喟不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为36% 。在这一背景下,“学生没人戴眼镜”形成的鲜明反差,让 的范家小学一炮走红。“无眼镜学校”的秘诀,很大程度上被归功于范家小学的“放羊”模式。
在有学者赞许范家小学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同时,也有人认为,其教育模式在国内的教育环境下并不具有“普适性”。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踮脚效应”,当电影院里有人为了收获更好的 站起来时,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跟着站起来,( )。当前,我们的教育就面临着“踮脚困境”。每个人都巴不得让自己的孩子早学一点、多学一点,总担心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其结果是导致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应试教育的牛角尖越钻越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老师和家长只能被裹挟着,一路跌跌撞撞地前行,生怕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像范家小学这样放手让孩子去玩的,无疑是 。
教育领域的竞争 不可避免,我们只是希望,这种竞争是健康的、全面的,而非畸形、片面的。但愿“无眼镜学校”能成为更多学校的金字招牌。
17.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籍籍无名 视野 凤毛麟角 固然
B.籍籍无名 视角 屈指可数 必然
C.默默无闻 视野 凤毛麟角 必然
D.默默无闻 视角 屈指可数 固然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样不仅很累,观影效果也不好,但大家都踮起脚来观看
B.最后大家都踮起脚来观看,不仅很累,观影效果也不好
C.这样观影效果很不好,大家都踮起脚来观看,最后很累
D.最后大家都踮起脚来观看,不仅观影效果不好,也很累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无眼镜学校”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的书坛画坛鱼龙混杂,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仅瞧瞧他们的名片,足以被头衔吓倒,但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感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B.他带着外省医疗队队员穿过清洁区来到病房,一道阳光透过患者床边的玻璃窗,洒在他们戴着口罩的脸上。微信里的患者群此时“滴滴滴”响了起来,病患们讨论瑜伽体式的热闹对话跳了出来。
C.朝起夕宿,举目窗外清冷萧瑟的菜地,捧着滚烫的玉米红薯粥,我每每总会挂心起那个“飘乡戏班子”,那个女戏子和她的孩儿。也不知道,于今,他们又飘零到哪乡哪村去了,那娘儿俩,可太平大吉?
D.随着全国医疗队不断驰援,蔡毅已经感觉到,病房的压力,明显小了;医院发热门诊看病的人,明显少了;新来的一批病人,症状轻多了;连网上看到的各种求救帖,也少了。他可以安心“下岗”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要让广大青少年知道,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生命智慧。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面对长辈关于勤俭的教导, ① ,甚至将节俭视作祖辈们的“贫困焦虑后遗症”。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俭,约也”, ② 。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在倡导节俭修身,讲人的内在修为。换言之,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勤俭节约,于物质匮乏时适用、 ③ 。
21.请用短语的形式概括北斗导航系统的三大亮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5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轨道是个特殊的混合轨道,可提供更多的可见卫星的数目,卫星越多,导航定位的精度就越高,能支持更长的连续观测的时间和更高精度的导航数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盟“伽利略”系统相比,增加了短报文通讯功能,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北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忻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