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17  2020-11-09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登泰山记》课后训练题
《登泰山记》课后训练题
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登泰山记》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代_________派代表人物,他和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桐城三祖”。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_______风雪,______齐河、长清,________泰山西北谷,__________长城之限,___________泰安。
3.山多石,__________。石苍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少杂树,___________,生石罅,______________。冰雪,无瀑水,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划横线词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汶(wèn)水 济(jǐ)水 徂(cú)徕
B.绛(jiàng)皓 石罅(xià) 膝(qī)齐
C.若偻(lǚ) 少圜(yuán) 摴蒱(chū pú)
D.须臾(yú) 山巅(diān) 姚鼐(nài)
2.对下列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几乎
3.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4.选出与“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腰白玉之环
B.孔子师郯子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阴,济水东流
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6.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一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
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
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
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9、本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派古文家 。(2分)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A.“大风........皆云满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
B.文中“若摴蒱”、“若偻”以小喻大,突出了泰山的雄伟。
C.作者“回视日观以西峰”的视角是由近向远的平视。
D.整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樗蒲”“若偻”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以小喻大,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大风扬积雪击面”句中的“击”字,生动地表现了高山上寒风之猛烈。
B. “戊申晦”其中的“晦”是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写云海形成一片红光,烘托着上升的红日。
D. 选文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全过程,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美景。

参考答案:
一、1.《惜抱轩诗文集》 姚鼐 清 桐城 方苞 刘大櫆
2.乘 历 穿 越 至于
3.少土 多平方 少圜 多松 皆平顶 无鸟兽音迹
二、1.B(膝xī) 2.C(漫:磨灭) 3.A(B项“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C项“下”指脚下,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D项“平方”并且呈方形,今常用为数学名词) 4.A(名词作动词) 5.D (“是”这的意思) 6.D 7.D(“桐城”指籍贯) 8.C
三、9、桐城派,姚鼐(1+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10、C 11、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奇异的颜色。(3分)(“极”、“异”语句通顺)12、比喻 泰山的雄伟13、B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