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89  2020-11-1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部分(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人格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②实现中国梦,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它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奋发有为,辛勤耕耘,而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一挥而就的。
③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
④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军还只是个学生,犯了点小错误是不足为训的,你也不要太过责备。
⑥早期的高乔人居无定所,习惯了风餐露宿,他们纵马走天下,在广阔的潘帕斯草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荣耀。
A. ①③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司法部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B. 有些橱柜商为了争一个橱柜品牌的好名次,不惜通过“假单”来制造假象,这显然违背了销售排行榜原来设立的初衷。
C.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发布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D. 虽然每天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的人不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文明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有效避免不让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______,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___________,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城市管理者,___________。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_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不让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
B.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
C.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有效避免不让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
D.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
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众目昭彰 乘虚而入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 众目睽睽 乘其不备 当仁不让 推己及人


浏览完整试题C. 众目昭彰 乘其不备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 众目睽睽 乘虚而入 当仁不让 以己度人
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了人们安全的舌尖
B. 不仅保障了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
C. 既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了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D. 不仅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了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C.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思想深厚,境界开阔,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后世称之为“诗史”。
D. 词的结构一般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一般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其中90字以内为小令。
7.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乐器的统称。
B. 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所写的“登高”,正是古人的这种习俗。
C. 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D.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8. 一位老教师九十岁生日,昔日学生发短信祝贺,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九十春秋经雨雪,三千桃李吐芬芳。恭祝恩师生日快乐!
B. 张灯结彩喜庆九十寿,躬身敬礼永怀教诲恩。遥祝恩师健康长寿!
C. 当年惠泽播春雨,今朝九州竞争妍。值恩师华诞之际,谨祝长命百岁!
D. 九十岁月勾刻了皱纹,三寸粉笔染白了双鬂。老师,辛苦了,敬祝寿比南山!
二、文言文阅读(共31分)
(一)(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B. 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C. 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D. 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社:祭祀土地神
B. 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C. 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D. 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 属:下属
11.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 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 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 亚夫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 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2)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二)(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②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②何心:何来的心,无心。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 首联实写作者孤身被囚的形象,塑造了一个长期被囚于远离故土的监狱中的犯人形象。
B. 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妙景象,表现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
C. 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
D. 诗歌撷取意象寄兴深微。“梧桐”既蕴含对家国的眷念,也蕴含了诗人的自勉、自励。
15. 请从颈联选取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 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 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生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 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6.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劝说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这是因为三孬考虑生活不易,对马兰花表示的善意。
B. 马兰花 丈夫因为六百块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是个世故圆滑、反复无常的小人。
C. 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 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17.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18.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 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四、默写部分(共14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以远景描写、静中寓动,展现村庄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在古典诗词中常与诗人的情感密切相关: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无法遣愁;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无心美景,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写词人以酒祭江,慨叹人生。
(3)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短歌行》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曹操以月为喻,表达对贤才的思慕而不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以拟人手法写月,借月的善解人意写自己飞度镜湖的快意自由;《琵琶行》中,月被用于渲染情感,“____________”琵琶女借月感叹丈夫远行后自己的孤单,“_________”诗人借月感叹友人离别的不舍。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百姓忘却金人侵略的国耻,一味安于现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部分(6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而是由花瓣细胞内所含的色素决定的。 ____。第一类是类胡萝卜素,它一旦霸占了花瓣,就会“命令”花瓣开出红色、橙色或黄色等颜色。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____,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如当细胞液呈酸性时,可表现出红色、粉色、橙色等;呈中性时,为紫色;呈碱性时,则为蓝色。第三类是类黄酮,这类色素也“势力强大”,“兄弟众多”,常以糖甙的形式存在于花瓣细胞液中,开花时,可“命令”花朵开放出浅黄至深黄的各种花色。____,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如酸性越强,其黄色变得就越浅。
六、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黑龙江省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