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B. 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 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 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 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 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 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 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生机。 D. 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和理解分析能力。题目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项,“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 C项,“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 D项,“汉字……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题目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分析错误,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题目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用于汉字教育必须摒除。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意义。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经多方努力,夏粮迎来了十七连丰,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要抓实眼前。要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同时大力抓好市场化收购,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农民“卖粮难”。7月中下旬是夏玉米苗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治,压实防汛责任,落实防御措施,工作再加紧、措施再加力。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必须谋划长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碗中装好粮,就要促绿色显“特色”,让绿色生“金色”。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使消费者得实惠。 碗里装好粮,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疫情之下的农业生产中,植保无人机、线上农技“问诊”和农资购销发展迅速。要以此为契机,让地理位置服务、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给粮食生产插上翅膀,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展开余下试题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摘编自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7月13日) 材料二: 有些土地需要祛除“病灶”。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对耕地利用造成影响。近年来,华北地区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 河北省曲周县地处华北平原,属于地下水超采区。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种粮大户王拥军今年种了200亩小麦,其中100亩是抗旱节水小麦品种。“这100亩少浇了一遍水,就节水8000立方米,但产量却相当于普通高产小麦。”王拥军说。 近年来,曲周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县10个乡镇设立11个节水小麦示范方,引进17个抗旱节水小麦品种。今年该县推广节水小麦9.2万亩,压减地下水开采400万立方米。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境内滏阳河和支漳河的引水工程,可辐射灌溉面积5.1万亩。邯山区水利局工程科科长于志信说,原来地下水灌溉的农田,土地有板结,现在使用“活水”灌溉,微量元素多了,土壤结构改良了。 河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地下水超采治理不断深入,河北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有所减缓。 土壤污染也是耕地的一大“病灶”。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对耕地的污染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黑龙江省嫩江市伊拉哈镇的农民王全,闲暇之余就去田间捡农药瓶,然后送到固定回收点,每个农药瓶能换回0.1元。 嫩江市设了190 个固定回收点,遍布14 个乡镇。2010 年以来,嫩江市财政累计投入回收、无害化处理资金700多万元,回收农药瓶超过3000万个,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 一些地方还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土壤更健康。洞庭湖之滨的湖南省华容县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专门用于还田,改善土壤状况。华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建军介绍,华容县紫云英种植面积达20万亩,一亩紫云英可产鲜草2000公斤以上,含有机质10%以上,全县紫云英还田后,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摘编自新华社李凤双《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我国加强耕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2020年6月24日) 材料三: 盛夏,黑龙江省海伦市自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田已经封垄。合作社理事长付正武说,这大豆品种是“东生17”,正常年景亩产量可达400斤,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东生系列”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自主研发培育,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黑龙江省内许多地区的主打品种。 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持续提高。 第三代杂交水稻2019年10月首次测产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增至万亩以上,2020年在全国推广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千万亩以上……在袁隆平等科研人员助推下,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产量屡攀高峰。 在世界三大主粮中,杂交育种难度最大的小麦育种也在取得新突破。在山西,历经40年钻研,山西省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冯树英团队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品种。专家组评价,该品种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为我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已完成关键环节科研攻关。与此同时,团队又完成了第二代“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工作。“第二代产品杂种优势更强,结实率更高。”冯树英说。 不仅育好种,还要教农民种好粮。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的农田里,农民汤金鹤家玉米长势旺盛。老汤家的农田是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崔金虎“帮种”的。 去年,崔金虎选用国内优质品种在90亩农田里开展试验,并教会农民科学的密植播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经专家组测产,试验田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今年在崔金虎指导下,汤金鹤家采用新作业方式生产,高产增收在望。 一批批科研人员不懈奋力攀登,让中国粮用上中国“种”,让中国农民种好中国粮,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网韦嘉维《中国碗装更多中国粮》,2020年7月28日)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障粮食安全,抓好长远工作任务”的一项是( ) A.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C. 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D. 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的影响,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5.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自主研发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全国的主打品种。 B. 山西冯树英团队已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品种,结实率高,推广后,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小麦单产。 C. 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第三代杂交水稻已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已增大。 D. 2020年汤金鹤家玉米采用新作业方式生产,实现了高产增收。试验田同样品种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 6. 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谈谈怎样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答案】4. D 5. C 6. ①改良土壤,祛除土地“病灶”,压减地下水超采,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对耕地的污染;②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土壤更健康,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③藏粮于技,努力突破创新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让中国粮用上中国“种”;④教农民种好粮,教会农民科学的密植播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D项,“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的影响,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第三段“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可知这些才属于“长远工作任务”,又由原文“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可知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等属于抓好眼前工作任务,并非“长远工作任务”。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已成为全国的主打品种”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三“已成为黑龙江省内许多地区的主打品种”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 B项,“推广后,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小麦单产”错误,根据原文“该品种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为我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目前,‘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已完成关键环节科研攻关。与此同时,团队又完成了第二代‘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工作”可知,只是提到技术上的突破等,并没有提高小麦单产。 D项,“同样品种”错误,根据原文“崔金虎选用国内优质品种在90亩农田里开展试验”“试验田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可知并非采用“同样品种”。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题答题区间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文本分析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