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05 2020-11-20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5]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师大附中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试卷说明:
本卷共 七 大题, 20 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Ⅰ卷(共 45 分)
一、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4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总写万物在深秋竞相活动的句子: 。
(2)《归园田居》中作者抓住农村中常见的家养动物来表现农村恬静的生活的句子是:
, 。
(3)《琵琶行》中用通感手法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不畅的诗句是:
, 。
(4)《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魅力出众的句子是: , 。
(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描绘了周瑜的运 筹帷幄,指挥若定,灭强敌于瞬间。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7)《声声慢》中作者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情感融入落花的诗句是:
, , 。
二、基础知识(每题 4 分,共 24 分)
2.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倡女(chàng) 悯然(mǐn) 贾人(gǔ) 钿头银篦(diàn)
B.红绡(shāo) 樯橹(lǔ) 狼居胥(xū) 羽扇纶巾(guān)
C.霓裳(cháng) 村酤(gū) 拾掇(duō) 绕树三匝(zā)
D.稻菽(shū) 仓廪(lǐn) 佛狸祠 (bì) 呕哑嘲喳(zhā)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有谁堪摘 堪:能够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到
B.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意
C.峥嵘岁月稠 稠:多 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极
D.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4.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情景交融)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夸张)
D.粪土当年万户侯。(借喻)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行》是一首长篇抒情诗,作者运用了前后对比和相互映衬的手法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与对身世的感慨结合,详写琵琶女而略写作者,详略结合,有力表现主题。
B.《插秧歌》中运用了民歌手法,浅白流畅,选取了日常劳动的场景,表现出农事的繁忙与农家生活的紧张辛苦,富于生活情趣,展现了劳动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C.《红烛》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D.李清照的《声声慢》以清新朴素的口语入词,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开篇七组叠词的使用,自然深切动人,创意出奇。
6.比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词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重在怀古伤今。
C.两首词都使用典故,苏词用周瑜形象反衬词人自我,辛词则通过典故表露词人的
政治见解和战略主张。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引入词作,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
式。
7.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
比、兴指的是《诗经》的艺术手法。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
俗,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买舟东下,在夔州滞留两年
写下大量作品,《登高》就是夔州之作。夔州之作体现了“杜陵有句皆忧国”的特点。
D.《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
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
三、《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7 分)
8. 下列对《乡土中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与西洋“家”的概念界限分明不一样,乡土社会“家”的概念是可伸缩性的,甚至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数的。
B.与西方社会家庭团体中以夫妇为主轴,两性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不同,乡土社会中,主轴不在夫妻之间,而在纵的方向上,即父子之间、婆媳之间。
C.在乡土社会中,事业的需要是家庭存在的唯一原因,因而家庭讲究纪律与效率,家有家法,排斥私情,所以男女有别,夫妻之间相敬如宾。
D.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小,夫妇二人的合作已够应付;如果事业大,则家的范围可以覆盖更广。
9.下列是对《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理解与分析,请根据描述填写出相应内容。(3 分,每空 1 分)
(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 和 人身依附关系。
(2)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一圈一圈向外推的波纹,关系愈推愈远,人情也愈推愈薄。这反映了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格局。
第Ⅱ卷(共 105 分)
四、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阅读下面一则人物通讯,完成 10~12 题。(12 分)
当代毕昇:记两院院士王选
王光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被人们誉为“当代毕昇”。他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他主持开发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占据国内 99%的报业市场和 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
以及海外 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8 年,王选教授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留校在无线电系当了助教。在此后的 3 年里,王选一直在计算机硬件第一线上跌打滚爬。然而,1961 年他却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重大的调整,以他的话来说,是“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当问及调整研究方向的原因时,王选说:“当时我阅读了国外许多文献,50 年代国
外有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我赞叹不已,同时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
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我试图寻找创造的源泉,即那些创新构思的背景,逐步领悟
到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软件,才算真正懂得计算机。后来的
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
研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选择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
素,就像控制论发明者维纳说的那样‘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之间的无人空白区上去耕
耘,最能取得丰硕成果’。”
1974 年 8 月,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 工程”)。
北京大学从 1975 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
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 1976 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对于这一创造性想法,王选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经过对国内外状况细致的调查分
析,他坚信数字式存储(第四代机)将是代表技术发展的方向。科学研究有时可以采取这
种迂回策略,用创新的设计,绕过按常规方式发展会遇到的巨大困难,实现技术发展的
跨越,往往能够走出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选常说,科学研究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几十年来,
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
1975 年王选开始研究激光照排时,正病休在家。为了解国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他常拖着病体到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资料。当时条件很艰苦,没有项目经费。王选常常为节省 5 分钱的公交车费,提前一站下车;为节省复印费,许多资料都是一笔一划手抄下来。而在此后长达 18 年的科研道路上,王选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
但王选从来没有埋怨过生活,他深知科研的乐趣在哪里。他十分推崇这样一句话:
“献身于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
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几十年的科研攻关,有三件事让王选教
授兴奋不已:一是在攻克技术难关时,冥思苦想,几周睡不好觉,忽然一天半夜灵机一
动,想出绝招,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愉快和享受是难以形容的。二是自己的研究成果
被广泛采用,这种成就感是金钱所买不来的,是最大的酬报。三是发现年轻的杰出人才
并委之以重任。
(3)扶植新秀,甘为人梯
1993 年,56 岁的王选又一次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他说:“今后看我贡献的大小,主要看培育出多少个年轻人。”
展开余下试题
有些人开始又不理解了,人家 60 多岁的老人在一线搞科研的也很多,王选是不是想“见好就收”?但王选心里很清楚,他深刻地意识到并非每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欢迎年
长者。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他说自己的两次创造高峰
——1964 年从事软硬件研究和 1975 年研制激光照排项目,分别只有 27 岁和 38 岁。
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在王选教授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1993 年方正研究院任命肖建国(36 岁)、阳振坤(28 岁)、汤炽(28 岁)
三位年轻人担任研究室主任。肖建国主持完成了第一个中文彩色报纸编排系统,汤炽提
出并主持实现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新一代排版软件;而阳振坤博士也领导完成了由我
国独立研制的 Post Script Lever2 照排系统。王选教授杰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感
召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正在为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才
智。
(选自《光明日报》)
10.本文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都刻画了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对这四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探界者”钟杨》主要展现科学家重视实践、实事求是的精神。
B.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这两篇文章,作者使用鲜明个性化的语言,使张秉贵、钟杨这两个人物形象活了起来。
C.本文多次引用王选院士的话,更好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也使作品更具真实性,增添可读性。
D. “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慧眼金睛,识千里良驹”这些语句体现了新闻报道者的立场。
11.人物通讯往往会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品格,本文主要择取了三个典型事件对王选
院士进行了报道,本文已就第三个事件拟写出小标题,请拟写第一、第二个事件小标题,
要求能概括典型事迹,每个小标题不超过 12 个字。(4 分)
(1)
(2)
(3)扶植新秀,甘为人梯
12.人物通讯时常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请从本文找出典型的细节描写,并结合文本
说说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4 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 13~15 题。(15 分)
如 愿
茹志鹃
天还没大亮,何大妈猛然坐起身,伸手在枕头下面,摸出那个对折起来的大红封套。
红封套上用浓浓的墨笔,写着四个大字:劳动光荣。下面小字是:玩具小组组长何永贞
同志收。
她想不到,自己快跨进五十的人了,竟然第一次挣得了薪水。
二十五年前,那时还没解放,阿永才六岁,就死了爸爸。年轻的何永贞咬着牙,抚
养着儿子,好容易进到附近一家丝厂做工。快到月终领薪水时,一天,家的方向冒起了
火光,想到阿永,她发了疯般冲出工厂,向家里奔去……
第二天,她被开除了,连那二十八天的工钱都被扣除了。
何大妈呆呆地坐在床上,忽然看见天已大亮,这才惊动起来。
“对,我得快,快起来到厂里领原料去。”何大妈一掀被子,急急地起来梳洗。
“妈,你礼拜天还有事啊?”阿永在里间问。
“嗯!”何大妈应了一声,还是忙自己的。阿永知道母亲的脾气;不过他总觉得母亲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享享福。所以母亲出去工作,他有些不以为然。现在他看母亲星期天还要出去忙,暗暗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叫了一声“妈”。何大妈一听便不高兴,说道:“你是不是不高兴我出去工作?”
“不,我是说,你星期天还起这么早,不多休息一会儿。”儿子一听娘的口气,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
“忙啊!你别看我们生产组小。领原料,送产品,检查质量,开会,哪样不要花工
夫?你当只有你们大工厂才会忙呀!”
“哪里,厂越小倒是越忙,特别是小组长,更加要操心。”阿永知道母亲特别喜欢人家讲这一类话。
果然,何大妈高兴了,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从前,厂里会有人急急地骑了脚踏车,
赶到家里来叫儿子去商量一件什么要紧事情。每当这时,何大妈心里又觉得骄傲,又会
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后来当里弄一组织生产组,何大妈第一个就参加。现在,何大
妈最高兴的,就是也常常有人会急匆匆来叫自己。
梳洗妥当以后,她又摸出那个大红封套,正想再仔细看看,旁边床上的小阿英一骨
碌坐了起来。
“奶奶,你是昨天答应的,今天要带我去买玩具啊?”
“阿英最乖,奶奶要去办一件工作,办完了再带你去买,啊?”小阿英身子扭了几下,干脆地说:“不要工作嘛!”
“这怎么行!工作!你懂不懂?就是最要紧最要紧的事情,你怎么能拖后腿?!”
何大妈有意加重了声音。
“什么叫拖后腿,奶奶?”
“……”何大妈不知该怎么说好了。忽听里间儿子说道:“妈,你就带她去吧!今天上午我还有些事要去办一下呢!”
这一说,何大妈又不痛快了:“你怎么不带她去?哦!只有你的工作才是工作,我
的就不是工作,就能随随便便带了小孩子去的。”何大妈嘟哝着,还是和小孙女手拉手
出门了。
谁知一进工厂大门,就被传达室的同志挡了驾。
哦!何大妈才想起来,管委会是叫自己明天来的啊!
何大妈拉了阿英走到外面马路上,店铺正好开始营业了。
“奶奶,我要苹果。”小阿英忽然站在水果店门口不肯走了。
“我要苹果!”这个声音使何大妈怔了一下。那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每当她从丝厂回来,儿子在胸边啼泣,她总是安慰儿子说:“等发了工钱,妈妈给你买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工钱终于没有拿到,苹果也就没有买成。
何大妈拿岀那只红封套,手止不住地有些抖,从自己第一次发的薪水里抽出一张钞
票,买了两只又大又红的苹果。一只给了阿英,还有一只她要给儿子。二十五年前的心
愿,今天偿还了。何大妈又激动,又有些酸楚的余味。
回到家,何大妈把苹果交给阿英,说:“给你爸爸去。”自己就在一旁默默坐下。阿英高高举着只又大又红的苹果,跑到爸爸身边,朝阿永手里一塞,说道:“爸爸,奶奶给你买的苹果。”
“给我买的苹果?”阿永拿着苹果,迷惑不解,抬头看看妈妈,妈妈正在那里对自己点头微笑,说:“你想想,你小时候,不是常常向我要苹果么?”
阿永全身震撼了一下,呆呆地捧着那只苹果……
那时妈妈在丝厂里做工,每天,阿永就在昏暗的灶披间里,到夜里,人家都熄灯睡
觉的时候,阿永才听见妈妈的声音,摸到妈妈那双温热的手。阿永朝妈妈哭,妈妈就会
拍着阿永说:“乖,不哭,等妈妈发了工资,就给阿永买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吃。”
但是,妈妈被开除了。妈妈曾经讲过多少个晩上的苹果,永远只是在阿永的梦里出
现。
现在,阿永已不知吃过多少次苹果了,但是妈妈还是买来了,用自己第一次的薪水
买来了。
“妈妈……”阿永激动地叫了一声,心里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哪句说起。
(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何大妈天没大亮就起身摸出那个红封套,梳洗后又想仔细看看,买苹果时拿出手止
不住有些抖,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心情的激动和骄傲。
展开余下试题
B.何大妈“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这直接揭示了人物对工作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认识。
C.小说叙述何大妈星期天一大早就起床,急匆匆赶到工厂去领原料,结果发现是自己
弄错了时间,这一情节有助于表现人物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
D.阿永一听母亲有点不高兴,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继而又顺着母亲喜欢听的话说,小说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他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
14.小说在刻画何大妈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 分)
15.“又大又红的苹果”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五、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16~17 题。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①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第二年秋天,二人鲁郡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飘蓬:草本植物,秋随风飘荡.③丹砂:朱砂。葛洪:东晋道士“神仙丹药”大师。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携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17.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6 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
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面对未来,中国乡村文化 。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8.下列句子中,补写在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轰轰烈烈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沧桑
C.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如火如荼 接踵而至 信心百倍 饱经风雨
七、作文(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拼命往前奔跑。我们常常等不及长
大,等不及看到一朵花开,迫不及待要获得一件事情的结果……于是,等待便是一件烦
心的事。然而,等待又往往是必然的,无可避免的,甚至是必需的。大仲马说:“人类的 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请根据自己的体验,以《等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 名句默写
(1)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5)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二、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4分)
2. C A. 倡女(chāng) B. 红绡(xiāo) D. 呕哑嘲哳(zhā)
3. B 暂:忽然,一下子
4. D D项借代
5. A 《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
6. D “以议论引入词作”错
7. B 古文运动应为新乐府运动
三、《乡土中国》阅读(7分)
8.(4分) C错,家庭存在的原因除事业外还有生育等。
9.(3分)农民、土地、差序。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10.(4分) A.选项说的主要是袁隆平的精神品质。《“探界者”钟扬》一文主要是体现钟扬对国家无私奉献;对事业,无限热爱、执着追求;对自己,俭朴将就;对学生关爱照顾;对生命,探索意义,甘当先锋。
11.(4分) (1)跨领域研究,跨越式发展 (2)淡泊名利,献身科学
12.(4分) “节省5分钱”“提前一站下车”“许多资料都是一笔一划手抄” “而在此后长达18年的科研道路上,王选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科研条件的艰苦,以及王选院士的执着坚守与刻苦奉献精神。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举出细节1分,表现人物性格2分,细节作用1分)
13.(4分) D项.人物形象分析错误。小说这样写阿永,不是为了表现他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而是为了表现他对母亲的了解和爱。
14. (5分)(1)朴实勤劳。何大妈以前在丝厂做工时,每天工作到夜里,年近五十,依旧外出积极工作。(2)独立自强。何大妈并不满足于在家带孩子,安享晚年,认为工作是最要紧的事。(3)勤俭持家。何大妈多次摸出红封套,不舍得花自己领到的第一份工资。(4)疼爱晚辈。何大妈给孙女买了一个大红苹果,顺便也实现了儿子小时候的心愿,体现了她对晚辈的爱。(每点2分,写出3点满分)
15.(6分) 答:①将过去与现在、母与子、祖与孙等连接,使叙事集中紧凑。②可以透视人物命运和时代的变化,小中见大。③有助于从社会与家庭两个层面刻画人物,展示人物作为劳动者和慈母的形象。④是人物
上一篇: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师范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