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72  2020-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2]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名校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名校联考(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词原本是当时为了配合流行乐曲而填制的歌词,多用于公私宴饮、市井娱乐,即为了“应歌”与“佐欢”,故被称作“艳科”。而诗的表现疆域是无比广阔的,只要是“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等一切外界事物,只要为诗人“耳目之所接”,并且“杂然有触于中”,就都可以“发于咏叹”。苏轼彻底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牢笼,把词从相思眷念、儿女情长的樊篱中解救了出来,将其引向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友情谊等等全部涵盖进去。
苏轼之前,无论是花间词派的“婉丽绮靡”,还是“一冯二主”的亡国之音,其实风格都大同小异,都没有摆脱“香软”、“婉约”的限制。严肃的题材和崇高的格调,似乎是苏轼之前,无论是花间词派的“婉丽绮靡”,还是“一冯二主”的亡国之音,其实风格都大同小异,都没有摆脱“香软、“婉约”的限制。严肃的题材和崇高的格调,似乎是词体所不能承担的。苏轼认为词只有像诗人的诗歌那样雄豪,甚至干脆就是诗人之诗,不过句子尚须保持长短不齐,才不再是“小道”。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将诗中常见的乱石穿空、江水拍岸等广阔壮美的意象写入词中,以一个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一股豪放之气,一洗脂粉俗气。这就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大大提高了词体的表现力。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词作并无题序。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文本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如《水调歌头》的题序,交代了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大量典故入词,使词既可以浓缩性地叙事,也可以曲折深婉地抒情。《江城子●密州出猎》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替代性地概括作者射猎打虎的过程,用冯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又蕴含着自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词最初只是用以演唱的“曲子词”,乐的地位要高于词,词要合乐、谐律。苏轼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它由一种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词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如他的《蝶恋花》,按照词律,这一词牌本为双叠,上下片各四仄韵,字数要相同,节奏要相等。而这首词因为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而节奏各异,不能说是词牌本色,一定是受到了移诗律以填词的影响。有人认为苏词“不协音律”,其实苏轼并非不懂音律,当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音律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会对音律作调整,以适应内容的表达。
(选自《苏轼“以诗为词”的表现》,有删改)
材料二:
从维护词体的独立地位,使其不至于流于诗、合于诗的动机出发,当时便有人反对苏轼这种“以诗为词”的做法,如陈师道指出其“虽极天下之工,而要非本色”,李清照更言苏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往往不协音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欲采用此种文体进行创作,必先具有一种与此种文体“要眇宜修”的特性相吻合的悱恻幽约的情思,才易于发挥词体的特长功能,才可能创作出本色当行的精美词作。唯有天生具有此种心性与情思,因其心境常与词境相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词人。秦少游灵心悱恻,善怀多感,故其词极具倩美神韵,本色当行。而以此种情思为诗,诗亦不免沾染上词的色彩,而招来“女郎诗”、“诗似小词” 之讥。与之相反,苏词则被称作“男性的词”,“小词似诗”,盖其所欠缺者,亦即秦观所深具者也。从根本说来,唯有性格情思与一种文体的特性相吻合者,才能成为这种文体本色当行的作家。而苏轼“以诗为词”,不能成为当行本色的词家,其内因正须由此寻出。


浏览完整试题晁补之说:“眉山公之词短于情。”所谓“短”者,应即在上述缠绵不解之一种。对于苏轼来说,决定了他缺乏缠绵婉结的情感的,正是他所特具的那种“苏轼式”风韵。何谓“风韵”?就其实质而言,实乃心性品格的外在体现。心性品格,则又为先天素质和后天修养所共同形成。由于苏轼吸收了儒家善处穷通、乐天知命,道家清静恬淡、逍遥齐物和佛家随缘而适、随遇而安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再加上他浸心艺文的愉悦感和博学多识的成就感,以及具有充盈而溢的天分、才气,这便造就了他潇洒超旷的心性气质。苏轼的词中不仅有爱国之情、思乡之情、手足之情,而且同样有夫妻之情和男女之情。但即使在通常说来最容易产生柔婉深微、悱恻缠绵的情感的后两类作品中,他所表现出的仍然无不是那种一以贯之的“流行坎止”的洒脱情怀。这正是由其通脱的性格决定的。人们熟悉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能够证明这一点。他所偏好,所择取者,在那开阔的气象、高远的意境、随意挥洒的笔法、直率透彻的格调。因为唯有这些,才与他那潇洒超旷的性格心境相合,才宜于传达出他的这种潇洒超旷的性格心境。这样,其作品的风貌怎么可能与珠圆玉润、低徊唱叹或婉媚柔融、悱恻绵丽等本色当行一派的词作相一致呢?苏轼“以诗为词”,改变传统词创作固有面目的内部原因同时也是根本原因,的确在于其性情品格与词之文体特性不相符合,势有所不得不然也。
(选自刘石《苏轼“以诗为词”内因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初词是为了配合流行乐曲而填制的歌词,其功能也只是“应歌”与“佐欢”,与
诗相比很弱。
B.《水调歌头》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
史感和现实感。
C.王国维认为词体语言的特色是韵味深长、含蓄深远,能够把诗歌不能言说的细腻情
感表达出来。
D.秦少游之所以擅长写本色当行的词,是因为他灵心悱恻,善怀多感,而这恰恰是苏
轼所无之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轼不严格按音律填词,有的还不太讲究,但他并非不懂音律,只是有意强化词
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
B.苏轼心性气质的形成, 是由于他吸收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部分哲学观和人生观,
以及自身的浸心艺文和博学多识。
C.苏轼的词气象开阔、意境高远、笔法随意挥洒、格调直率透彻,与本色当行一派的
词作相比,面貌、内涵大不相同。
D.苏轼性情品格与词之文体特性不相符合,是他“以诗为词”、改变传统词创作固有
面目的内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所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醉翁操>》)
B.“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能改斋漫录》
C.“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碧鸡漫志》)
D.“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老学庵笔记》)
4.请概括苏轼“以诗为词”对以往词作的突破。(4分)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桂花街
牙牙
徐林出生在金桂飘香的十月。那时候的桂花街,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方。桂花糕、桂花蜜、桂花酿、桂花...切与桂花有关的,琳琅满目,铺陈在街的两侧,挤挤挨挨,整
条街都弥漫着一股甜腻香气。
五岁那年,母亲刚把徐林从背上放下,在抹着汗的间隙,小猴子般的徐林已攀爬上酒坊的大缸。母亲放下毛巾时,徐林正颤颤巍巍半猫着身子蹲在缸沿上,就要扎进酒缸的那一刻,父亲如箭一般从酒坊奔出,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缸里一把拎起徐林。巴掌正要落下呢,这丫头仰着头,“咕咚咕咚”吞下两口桂花酿,咧嘴咯咯,笑得父亲的手软下来了,心也化了。
“小林子,尝尝我家新做的桂花糕!”“也尝尝我的!”...徐林在桂花街甜甜蜜蜜地成长着。
被桂花酿和桂花糕滋养长大的徐林,褪去了儿时的顽劣,笑起来,两只梨涡浅浅地在嘴角荡漾开来,如桂花般甜蜜可人。徐林继承了母亲的好样貌,也继承了母亲造桂花糕、酿桂花酿的好技艺。
桂花街却渐渐地安静了。满山遍野的桂花开了又落,直到坡上铺满金黄淡黄米黄的花朵,香气缠绵隐幽在山间,甜得令人忧伤。
当徐林要回来的消息在小镇上不胫而走时,母亲又喜又气。
“我和你爸供你读这么多年书,是把你的脑子读傻了?村里但凡年轻点的,个个都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偏你这个堂堂大学生要回来乡下!”母亲气多过喜。
徐林揽着母亲,软声细语:“我舍不得你嘛!”直把母亲的脾气湮没在那一对梨涡里。
穿上汉服,绾髻簪花蛾眉淡扫的徐林,在桂花林里款步徐行,扬手,采花,放入竹
篮,柔风吹动裙裾,桂花纷纷扬扬落在她的发上,如月中仙子不染凡尘;镜头一转,仙子揭开木盖,将蒸好的米倒入簸箕晾凉,加酒曲,搅拌,再装入小缸,发酵,滤酒,撒入桂花....这经过剪辑的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以指数级增长。
投放了十几个视频后,徐林已有一批忠实拥趸,她适时推出了网站和网店,并游说劝解桂花街商铺主重新营业,承诺帮助商铺主整修店铺,保障产品销路。
在徐林的坚持下,酒坊沿袭了用柴火大灶和笼屉蒸米、人工搅拌、簸箕晾凉的古法,
出产量虽然远不及工厂高,但酿出来的桂花酿黏稠绵甜,入口柔和,补养效果奇佳,反而供不应求。酿桂花酿的最后一步,徐林必亲力亲为。桂花多了,太甜腻;桂花少了,酒味喧宾夺主。桂花酿,是甜与酽的最佳平衡。
今时桂花街的热闹与往昔不同。旧时的桂花街,每逢集日,商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从街上挑运出一担担、一车车商品,又贩卖到四面八方。而今的桂花街,修旧如旧的商铺次第重新营业,商品走物流快递,旧时集日里的人声鼎沸和摩肩接踵被另一种有序替代。最大的不同处,便是街头新竖起的那座牌坊,篆体“桂花街”三字,漆成金色,古朴典雅。


展开余下试题母亲依然喜忧参半,看着成日里忙忙碌碌脚不点地的徐林,心内七上八下。
“妈,我知道您想说什么。”徐林依然四两拨千斤地用甜笑回应母亲。母亲心疼地看着徐林,女儿再聪明能干,也终归要嫁人生子才算完满。
“我这辈子就留在桂花街,我的根在这儿。”徐林揽着母亲说,“妈,您不也一直守在这儿?”
母亲泪眼涟涟,“你这丫头,该让我怎么说你好....”.
“粉丝们不都说我是桂花仙子么,你看,董永配七仙女,牛郎配织女,我这个仙子必定会有好男子来配的,您就放心吧!”
你也该回来露露脸啦!徐林给江翰发了信息。
桂树林的一隅,徐林、江翰与母亲静默而立,父亲长眠在那棵最老的桂花树下,坟前三炷香青烟袅袅。爸,我没有忘记桂花街,没有忘记您的遗愿。徐林在心里轻轻说。
徐林想起入学识得字后的那年,问父亲自己名字的由来。父亲说,她的名字分别取自父母亲的姓。父母亲相识于桂花街,相恋于桂树林,又在漫山遍野桂花的馥郁甜香中诞下徐林。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是忠贞与美好、清雅与高洁的象征。父亲还说,无论何时,要谨记自己的来处,要把根深扎进土地,要慢慢地长......
徐林小的时候不懂。可是在她步入大学那年,缠绵病榻多年的父亲仍提着最后一口气和她说“独木难成林”时,她便懂了。当她的大学同学们都沉浸在新鲜的恋爱和游戏中,唯有她在学习园艺专业之余还见缝插针选修了市场营销的课,并由此结识了江翰。徐林拿到双学士学位时,这位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也醉倒在了徐林一瓮瓮的桂花酿下,醉倒在她那一对甜甜的梨涡里。
“走,我们回家吃酒酿圆子去!”徐林一手挽着母亲,一手挽着江翰,言笑晏晏。“军师江翰同志,你昨天剪辑的视频我看不太行啊,滤镜给得有点过了,回头你再调调。”“遵命!桂花仙子!”
一阵风过,纷纷扬扬下起了桂花雨,三人停下脚步。
“好美啊!”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 年4期)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多年前的桂花街,-切与桂花有关的商品铺陈在街的两侧,琳琅满目,整条街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B.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桂花街的老作坊、老字号纷纷关门停业,古老的传统逐渐遗失,这一现象令人优伤不已。
C.在徐林的带动下,桂花街商铺主重新营业,桂花街的商铺“修旧如旧”,又修建了标志性建筑“牌坊”。
D.如今的桂花街,商品走物流快递,经营有序,不再热闹;以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如今古朴典雅、清静优美。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用比喻手法,如“小猴子般”形象地写出徐林孩童时的淘气可爱,“如箭一
般从酒坊奔出”生动地写出父亲救女心切的动作。
B.小说善用短句,如“加酒曲,搅拌,再装入小缸,发酵,滤酒,撒入桂花”,语言
简洁,清晰准确地写出古法酿制桂花酒的过程。
C.小说以“桂花街”为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活动背景,
也衬托出人物性格,其象征意义揭示出小说主题。
D.小说综合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出徐林
这一继承传统、自主创业、人生美满的青年形象。
8.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分)
9.有人说本文“充满诗意,美不胜收”,请结合文本,探究这篇小说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蔡)抗字子直。中进士,调太平州推官。闻父疾,委官去。稍迁睦亲宅讲书。英宗
在宫邸器重之请于安懿王愿得与游每见必衣冠尽礼义兼师友再迁太常博士,通判秦州,
为秘阁校理,乞知苏州。州并江湖,民田苦风潮害,抗筑长堤,自城属昆山,亘八十里,
民得立塍竭,大以为利。徙广东转运使。岑水铜冶废,官给虚券为市,久不偿。人无所取资,聚而私铸。抗尽给之,人得直以止。番禺岁运盐英、韶,道远,多侵窃杂恶。抗命十舸为一运,择摄官主之,岁终会其殿最,增十五万缗。英宗立,召为三司判官。广部去京师远,不即至,帝见南来者必问之。及入对,谕曰:“卿乃吾故人,朕望于卿者厚,勿以常礼自疏也。”以史馆修撰同知谏院。方议安懿王典礼,抗引礼为人后之谊,指陈切至,涕泪被面,帝亦感泣。都城大水,抗请见,帝迎问之,抗推原变异,守前说以对。大臣畏其谏,列白为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帝惜其去,曰:“第行,且召矣。”郡兵番戍,室家留营多不谨,夫归辄首原,抗下令悉按以法,戍者感焉。帝不豫,趣命为太子詹事,未至而神宗立,改枢密直学士,知秦州。过阙,帝见之,悲恸不自胜,曰:“先帝疾大渐,犹不忘卿。”遂赴镇。秦有质院,质诸羌百余人,自少至老,扃系之,非死不出,抗皆纵释,约毋得擅相仇杀。已而有犯者,斩以徇,莫敢奸令。居数日,梦英宗召语,眷如平生,欲退复留。觉为家人言,感念戲欷。及灵驾发引之旦,东望号恸,见僚佐于便室,骤得疾卒,年六十。特赠礼部侍郎,又欲赐谥,吴奎曰;“抗以旧恩,自杂学士赠官,已逾常制。”遂止。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宗在宫邸/器重之/请于安懿王/愿得与游/每见必衣冠/尽礼义/兼师友/
B.英宗在宫邸器/重之/请于安懿王/愿得与游/每见必衣冠/尽礼/义兼师友/
C.英宗在宫邸器/重之/请于安懿王/愿得与游/每见/必衣冠尽礼义/兼师友/
D.英宗在宫邸/器重之/请于安懿王/愿得与游/每见/必衣冠尽礼/义兼师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时代用来称呼殿试考取的人,取得前三名者
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转运使,主管运输的中央或地方官职,首见于唐朝,宋朝时该职曾为一个地区实
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C.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文中
指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
D.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
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2.、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抗造福百姓。他在任苏州知州时,不仅修建长堤,使百姓之田免于风潮之害,
还废止虚券,使冶铜人得到生活保障。
B.蔡抗改善管理。他将运盐船十条编为一组,选择兼职官员主管,年末评定政绩,
每年增加了十五万贯钱的收入。
C.蔡抗正直敢言。都城发大水,蔡抗依据前人的说法(“天灾源于人祸”)向皇帝进
言,连大臣也害怕他耿直上谏。
D.蔡抗宽严相济。他任秦州知州时,释放了羌族的人质,.与他们约定不再互相仇杀,
对违犯约定的人斩杀以示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卿乃吾故人,朕望于卿者厚,勿以常礼自疏也。(4分)
(2)帝惜其去,日:“第行,且召矣。”(4分)
14. 文中多处写宋英宗与蔡抗之间的深厚情谊,试举三例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鹤鸣亭
辛弃疾


展开余下试题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15.下列对这首诗解释及赏析不恰 当的一项是(3 分)
A.林下即山林田野,借指退隐的地方;秃翁即秃发之翁、老翁,是诗人自谓。
B.斜阳寓意宋王朝日薄西山,“扶杖对西风”包含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C.在佛教中,有形之万物为色,其为因缘所生,本非实物,故称为“色空”。
D.洗心意为洗却一切尘心,与上句中“色是空”和后面的“佛祖”语义相联。
16.诗人“耳渐聋”,为什么却说“且喜”?全诗写出诗人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 , ”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在盛情邀请下出场时的那种羞怯的神态。
(2)《劝学》中“ , ”两句以雕刻为喻,反面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3)《师说》中写士大夫以官职高低为借口不愿从师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到江南,我转得最多的地方,是曲曲折折的小巷。那一条条幽静的巷子,狭窄且
。小巷,是一首轻柔的诗,( ),或似一曲渺茫的戏文,它从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或是明清的烟云中,款款地吟出。日月轮转,曾经 的戏园已无踪影, 的古迹已光彩不再,而小巷依然是旧时容颜。
江南的雨,惆怅,委婉。如梦,如歌,如韵!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犹如丝竹轻弹,声声清越,悦耳动听。老旧的青石板路,湿湿潮潮的,石隙间探出幽幽苍苔。青苔爬上老墙,攀上瓦檐,阴凉湿潮的地方,皆苔痕青郁。苔藓是大地的绿衣,( ),从此便不再脱下。郁郁茂茂的苔藓,幽幽地生,寂寞地长,带着些许隐逸情怀, 了老街人的记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悠长 高朋满座 鼎鼎大名 染绿
B.漫长 高朋满座 闻名遐迩 点染
C.漫长 座无虚席 鼎鼎大名 点染
D.悠长 座无虚席 闻名遐迩 染绿
19.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声声清越、悦耳动听的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_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②今年10月1日至8日,全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③丰富多彩地积极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①在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⑤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需求稳定增强,⑥餐饮、休闲等服务消费快速升温,⑦抑制疫情的需求集中释放。⑧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⑨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国庆假期增长4. 9%。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个字。(5分)
当地时间10月6日,202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女性天文学家安德里亚.格兹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格兹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与天文学系的教授,她的研究小组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探索出一种可以透过厚重的星际物质直接观测银河系中央的方法,发现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她表示,发现银河系中的黑洞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此举可以“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格兹是第四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此之前历史上仅有玛丽●居里、玛丽亚●格佩特一梅耶、唐娜●斯特里克兰三人获得过该奖项。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近日,济南市一名山东省首批援鄂医务人员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称,8月份,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1063人,对于包括她在内的济南四十多名合同制援鄂医务人员,在转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方面,未见政策上有“倾斜”。济南市卫健委就此答复称,目前济南市尚无相应政策作为依据,来解决这部分医务人员直接转为编制内的问题。
该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有人认为应“破格”解决这部分人的编制问
题,也有人认为应该坚持按政策办事,也有人认为.....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怎样的认识?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A 项“只是”错误,原文为“多用于公私宴饮、市井娱乐,即为了‘应歌’与‘佐欢’”。B 项将 《水调歌头》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各自的特点混为一谈。D 项“所无之处” 错误,原文为“所欠缺”。
2.B【解析】信息遗漏,原文有“以及具有充盈而溢的天分、才气”一语。
3.A【解析】黄庭坚这句话评价的是苏轼的文章,并不是苏轼的词。
4.①将诗的题材引入词中,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牢笼。②将诗风引入词中,打破了“词媚”的传统观念。 ③将题序、用典等手法引入词中,纠正了词创作手法单一的弊端。④将诗律引入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每点 1 分)
5.①材料二采用了递进结构,首段写苏轼“以诗为词”受到时人的批评,次段从词的特点写苏轼缺乏缠绵婉结之情,末段写苏轼气韵是根本原由,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②运用了引证法。如引用王国维的话写词体的特点。③运用了对比论证。如将苏轼和秦观对比,写“心境常与词境相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词人”。④运用了举例论证。如举《江城子》一例,论证苏轼写“夫妻之情和男女之情”的词也表现出洒脱情怀。(第①点 2 分,第②③④点中答出任意两点得 4 分)
6.D【解析】“不再热闹”“清静优美”错误,原文为“今时桂花街的热闹与往昔不同”;“古朴典雅”是描写篆书的,也非桂花街的特点。
7.C【解析】应为“桂花衬托出人物性格,桂花的象征意义揭示出小说主题”。
8.父亲是一个教女有方、与人为善的传统工匠形象;(2 分)他对塑造徐林起到侧面烘托作用,他的言行影响了徐林性格的形成,以及她的人生选择——回到家乡重拾桂花酿酒工艺,与乡邻一起创业。(2 分)
9.①意境美。小说多处对于“桂花”的描写,富有诗意。对于“桂花街”的描写展示出一幅优美的风俗画。②人性(物)美。徐林美丽善良,而又有孝心,不忘乡邻,与人为善;邻居给徐林吃桂花糕,淳朴真挚、热情厚道。③主题美。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张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