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21  2020-11-23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1]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仑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高一语文组 审题:高一语文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 34分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徘徊(huái)不敢走进门,是孱(chán)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B.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用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捣破禁锢(gù)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jí)的花儿”。
C.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lù)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必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D.也许是牵强(qiǎng)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甲]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还是一条文化纽带。[乙]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丙]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终究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抱残守缺 B.万人空巷 C.愿景 D.终究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①,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①罡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5.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浏览完整试题A.这首诗是诗人爱与恨的结晶,表现的是诗人归国之后,对当时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懑。
B.这首诗仅有十二行,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灵巧,尤其是开头和结尾是不平常的,有吸引力的。
C.这首诗首先抒写诗人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殷切希望,然后再抒写诗人重返故土的所见、所闻、所感。
D.诗人没有落入俗套,他一反常规,独辟蹊径,一开始就单刀直入,撕肝裂肺,呼天抢地地呼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入则无法家之拂士 官盛则近谀
B.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其皆出于此乎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用心躁也
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雪莱(1792—1822),英国现实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和政论作家、改革家,他的代表作是《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致云雀》。
B.韩愈,字退之,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重用人才,极力传播中原文化,赢得了人民的千载崇敬,后人尊称他为“百代文宗”。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其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 《荒原狼》 《东方之旅》等。
9.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中“看”采用铺叙手法引领下文七句,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为后文抒情、议论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B.“层林尽染”中的“染”字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美丽;“百舸争流”中的“争”字描绘出了江面船只争着行驶的场面,暗示了革命形势的紧张。
C.一个“恰”字,总领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D.下阙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是对上阙“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应该由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来主宰。
10.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四处并改正。(4分)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8月26日下午4点在图书馆403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二、 讲座嘉宾
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韩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翔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份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 其他说明
请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韩老师的精彩讲座。
教务处
2018年8月20日
① ② ③ ④
11.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请依据所给例子,利用所给材料,重组对联,使它符合对联的要求,又与所给江南名楼情境相适。(4分)
[例]题岳阳楼联: 
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 
地坼吴楚,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
材料: 新描画栋 再挂珠帘 歌重卷 笑又飞 南浦朝云 西山暮雨
题滕王阁联: ;
二、现代文阅读。(19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展开余下试题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1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13.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只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14.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7题。(9分)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 《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15.节选文字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分)

16.“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一句中,“主要的”和“首先的”两个修饰语次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

17.节选文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 古诗文阅读。( 37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20分)
续师说
黄宗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之师弟子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
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曾①,兔园蒙师②,摇笔即毁朱陆③。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浮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④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
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过情推奖,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注 ①欧曾:文学家欧阳修和曾巩。②兔园蒙师:指知识浅陋的读书人。③朱陆:宋代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④何北山:何基,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道受业解惑      受:同“授”,传授。
B.古人姓氏,道听未审 审:审问
C.盖不特耻为弟子 耻:以……为耻
D.作《续师说》以谢之 谢:推辞、拒绝
19.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
B.北面,古人礼制, 座次的尊卑是通过方向来表示的。尊者坐席的朝向是座北向南,“受人北面”, 指接受地位比他低的人向北面对他拜谒。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文中的羲就是字。


展开余下试题D.北山,是何基的号。号,是指古人于名、字之外的称呼,多为自己所取,亦有他人所起,号往往和原本的名或字没有太多关系。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一句,批判当时学风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
B.黄宗羲说“吾惟恐其传也矣”,主要担心的是无才德者为师之风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学风。
C.黄宗羲和韩愈都分析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韩愈认为是师之过,黄宗羲则强调是弟子之过。
D.作者用孙明复、何北山两人的事例,意在说明执师弟子之礼,乃庄重之事;为人之师,应慎重对待。
2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
(2)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
(二)完成以下23—24小题。(7分)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③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23.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运用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该手法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加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虽然以现实的婚姻生活为描写对象,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
C.这是一首祝贺年经姑娘出嫁的诗,全诗语言精练,主题突出。表达了对出嫁女子建立幸福家庭的美好祝愿。
D.本诗反复使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24.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4)《劝学》以螃蟹作为反例说明学习要专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自强中学要求各班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学校为班会提供了以下学习材料:
林万东在2019年高考中以713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选拔,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录取。林万东出生在云南一个小山村,全家的开销全靠母亲在一家工地搬砖背沙。高考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林万东说:“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请在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请以自强中学高三(1)班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自强不息”主题班会上发言。
②请根据上述材料,给林万东写一封信,结合他的事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看法。
③请以自强中学高三(1)班的名义,以自强中学学生为对象,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倡议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北仑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应用
1. D
2.D
A项,“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使用正确。B项“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使用正确。C项,“愿景”指所向往的前景。使用正确。D项,“终究”指毕竟,终归。不合语境,应用“最终”。
3. B 4.D 5.C 6.A 7. D
8 D
[解析]此诗开始并没有抒写诗人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殷切希望,无中生有。
9.B (没有体现紧张的革命形势,只是在描写生机勃勃的画面)
10. ①“牵涉”改为“包括”。 ②“应邀”改为“邀请”。 ③删掉“抛砖引玉”。
④“拜托”改为“希望”。 ⑤“莅临”改为“到达”
11【答案示例】(1)题滕王阁联:再挂珠帘,西山幕雨微重卷;新描画栋,南浦朝云笑又飞。 (全部正确给4分)
二、现代文阅读
12.B。 (A材料二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保护。C“网络直播优于传统表演形式”的说法过于绝对。D田青委员反对的是为迎合观众“将所有的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13.C(C原文是“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落点,才有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14.①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的表达形式。如利用直播平台、综艺节目、发展文创产品等让传统文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从深邃和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内涵,获得智慧的启迪。
③创新发展的同时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保持传统文化的底色。传统文化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能因为听众文化积累和修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去迎合。
15.本段文字采用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即从批判错误中来阐述正面的主张。先摆现象,运用比喻,使用引证,阐发自己的主张,即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正面说“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反面说“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16.前一个说明哪个为主,后一个说明哪个在先。前一个说主次,后一个说先后,不能颠倒。
1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是歇后语,用在这里比喻有些同志写的文章又长又空洞,比直接说“又长又空洞”要形象得多。
三、古诗文阅读
18.B 审 :仔细
19. C
20.C 韩愈和黄宗羲两者相反
21.(1)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