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222 2020-11-24
标签:
粤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2]
高二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专练
必修5第三单元 戏剧
(全卷共100分,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伫立/贮藏 罗绮/旖旎 眷属/万众瞩目
B.漫溯/塑料 揉碎/荟萃 根茎/泾渭分明
C.舂米/窠臼 枸杞/坍圮 漆黑/促膝相谈
D.瘟疫/兵役 纳税/木讷 提防/翠堤春晓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资深编辑金文明向来喜欢字斟句酌,注意大众文化的字词选用。他在余秋雨庞杂的著作中曾找出130多条差错,引起舆论大哗。而余秋雨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并不忘自我表扬一番。一个得理不让人,一个坚持自己一贯正确,长于雄辩。一时间双方势不可当,互不相让。
A.字斟句酌 B.不甘示弱 C.反唇相讥 D.势不可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的费用。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海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广州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是大多数人仍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
D.2009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境,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原中如此一景,高坡中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 。惟其这样, , , 。
①给高滔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②给浮嚣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 ④历史才有风貌 ⑤人生才见灵动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②①⑤③④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5~8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5.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C.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6.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7.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8.“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
A.“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三、现代文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虽然京剧只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但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源远流长。中国戏曲源于古代的民间歌舞传统,经过长期的孕育和发展,从唐代歌舞到宋杂剧、金院本,以及南戏,初步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完整形式。发展到元杂剧,有了结构比较严谨的剧本,有了表现生活和塑造人物的多种艺术手段,提高了舞台艺术,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到了明代,衍化成为北杂剧和传奇并存。及至明末清初,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它们既继承了中国戏剧的历史传统,又各自吸收了当地民间艺术,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音乐声腔和艺术表现手段,呈现出许多剧种争奇斗妍的繁荣局面。这中间,作为京剧前身的徽剧(徽调)、汉戏(楚调)、秦腔和弋阳腔(包括后来在北京融化成的京腔)等,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广为人们所喜爱。
京剧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又为清代宫廷所重视和提出,加上京都人文荟萃,使它得以广泛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收融化各地的多种文学样式的精华。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京剧博采众长,经过一代代表演艺术家的辛勤努力,终于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被称为“大戏”、“国剧”,一度在剧坛独领风骚。京剧艺术蕴涵丰富,比如京剧的声腔和音乐方面,是在吸收徽剧、汉剧及其他地方剧种的一些曲腔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昆腔、吹腔、小调的声腔音乐体系。它的唱词继承了我国诗、词、曲和说唱文学的艺术传统,确立了由上下句组成的“板腔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剧诗。它的唱腔和板式多种多样,不同行当,不同流派各有不同的声腔和演唱方法,宜于表达各种人物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它的伴奏,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具有很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在表演手段和技巧方面,它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美化,吸收了各地方戏曲精粹的民族舞蹈、武术、杂技的长处和技巧,经过不断丰富加工,形成了唱、念、做、打、翻兼有手、眼、身、法、步俱全的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特点。在服饰、道具、人物造型、脸谱方面,它借鉴和吸收了我国的民族绘画、雕塑、书法、刺绣及民间工艺的特长,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程式性,不仅鲜明生动、艳丽多彩,而且同戏剧表演融为一体,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另外,在剧目方面,也很有特色。它在内容上确有不少封建糟粕,应予剔除,但也有相当部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惩恶扬善、崇俭戒奢、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扶弱济贫等等,还有不少戏表现了民族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并给人以历史和知识。这些可以异时共存、异地共赏的东西,有助于人们道德品质的熏陶和思想智慧的启迪。观赏这些剧目,不但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定的教益。
9.(1)第一自然段中“这中间”指的具体内容是:(2分)
(不超过10个字)
(2)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2分)
(不超过25个字)
10.分别概括京剧艺术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6分)
(1)唱腔: (不超过12个字)
(2)伴奏: (不超过18个字)
(3)表演:
(不超过40个字)
11.“观赏这些剧目,不但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定的教益”,其中“教益”指的内容是:(4分)
(不超过20个字)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三项是( )(6分)
A.清代宫廷的重视、提供以及京都特有的人文环境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B.京剧正是在元杂剧这个中国古典戏曲艺术高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京剧唱词的表现形式是由上下句组成的“板腔体”。
D.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京剧具有高度贴近生活的特点。
E.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
F.唱、念、做、打、翻是京剧的程式,手、眼、身、法、步是人物造型和脸谱的技巧。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小题
游天平山记
(明)高启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指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①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挐②撑拄,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展开余下试题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啸者,惫而喘者,恐而咷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③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谽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④,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褰裳:提起衣裳。④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因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1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治馔载醪 治:准备
B.至则舍舟就舆 就:乘坐,登上
C.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 尤:特别,尤其
D.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 举:飞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 遂书以为记
B.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 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
C.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
D.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15.下列各句都能表明作者“好奇”的一项是( )(3分)
①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
②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
③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④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
⑤既而欲下,失其故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6.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天平山的怪石、甘泉、险崖作了细致地描绘,还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己及同游者游览天平山时的不同动作、神态和感受。
B.作者特别写了自己登上山的高处后远眺的辽阔境界,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C.作者褰裳奋武,独登极顶后下山,虽经历了日暮风作,鸟兽鸣吼,愈转愈迷时的恐惧疾呼,但因能“得兹山之绝胜”,所以“乐”。
D.文章最后,作者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要求记此次游历于石上,以弥补无法再游之遗憾。
17.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画线部分断句。(4分)
今 天 下 板 荡 十 年 之 间 诸 侯 不 能 保 其 国 大 夫 士 不 能 保 其 家 奔 走 离 散 于 四 方 者 多 矣 而 我 与 诸 君 蒙 在 上 者 之 力 得 安 于 田 里 抚 佳 节 之 来 临 登 名 山 以 眺 望 举 觞 一 醉 岂 易 得 哉!
五、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②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③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④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活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生活是一种不断的竞争和自我的超越。你对生活有些什么体会,感受到生活哪些韵味?请以“品味生活”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 考 答 案
一、
1.C
2.D
解析:“势不可当”应改为“势不两立”。
3.C
解析:A.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种。B.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应把“重要组成部分”改成“重要措施”,把“发展和重视”改成“重视和发展”。D.成分残缺,“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
4.D.②①⑤③④
解析:应抓住本语段中的核心句“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来理解。①句中的“高滔、粗犷”既照应的是“世界”中的自然状态,同时也照应前文中“荒原、高坡”的景物状况。②句中的“浮嚣、急躁”,既照应的是“人生”中的情绪状态,同时也照应前文中“大漠、风沙”的景物状况; ⑤③④句分别对应的是文中“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的语序。
二、
5.B
解析:“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6.C
解析: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7.D
解析:留恋美景显然不当。
8.D
解析: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三、
9.(1)许多剧种(或“数以百计的地方剧种”)(2)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融汇诸家优点而发展起来的。
10.(1)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 (2)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 (3)唱、念、做、打、翻兼有、手、眼、身、法、步俱全的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特点
11.传统美德、民族智慧、人生的哲理、历史知识
12.BDF
四、
13.C
解析:“尤”应为动词,埋怨,责备。
14.B
解析:B.都是连词,表转折。A.介词,可译为“因为”/介词,可译为“用”;C.介词,“在”/介词,“对”;D.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5.B
解析:B项全属作者独自追求美景的内容。
16.D
解析:文章最后作者在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的同时,仍作旧地重游之期待。
17.
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每错断、漏断2处扣1分。“∥”处可断可不断。)
参考译文: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久雨后晴,天高气爽。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登高之约不能背弃的缘故,于是准备好饭菜酒食,结伴去天平山游玩。
天平山距离城西南从水路走有三十里。我们到了后就弃船坐车,经过平旷的树林和山坞,路边有竹石遮蔽,有泉水藏而不见,只听见类似琴筑发出的清越的声音。我高兴地停下车听,很久还不愿离去。到了白云寺,我们拜谒魏公祠,在远公庵稍事休憩,然后由这里的山脚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攀登而上。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躺着,有的像站着,有的像要抓人,有的像要咬人,如龙盘曲搏持如柱撑天而立,无法一一形容描绘。又有泉水从乱石间冒出,叫白云泉,泉水细如线、如脉,向下流坠入水潭中,用瓢舀来尝尝,那味道极是甘甜清冽。泉水上有个亭子,亭的名字与泉水相同。泉边草木秀丽润泽,遮盖成荫可供休憩。过了这里,则峰回路转,登山的石道盘绕,十步一折,蜿蜒曲折而上,一直到龙门。两面山崖壁立对峙,中通一小径,窄小险峻幽深黑暗,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山崖上有两间石屋:大的可坐十人,小的可坐六七人,都是空旷的石洞穴,有大石覆盖在上面使得石洞像个屋子一样。进入石洞,寒冷森然好像会被压在里面一样,于是互相招呼牵引着离开了。到这里大概才到山的一半呢。
展开余下试题
于是又解散队伍分头行动,竞相追逐幽深美好的景色,继续登山的,停下来休息的,吟哦感叹的,疲惫喘气的,惊恐而哭的,怡然而乐的,俯仰之间怅然感慨像有所悲伤的,虽然所遇到的看到的不一样,但都有收获。
我走在最前面,越往上,越觉得岩石更怪,路更窄,山的景色更奇,而人也更疲惫了。回头看后面的人跟不上我了,就独自提起衣裳奋步攀登,上到山的最高处才停下来。山上才平坦宽旷,坐在平坦拂净的石上,只看见山顶白云流动飘荡,自然之风吹拂有声,太湖的水邈远悠悠。我超脱得就像要飞起来,恬静得像要睡着了,这样之后才知道这山没有辜负我此次游览了。接着想要下山,却发现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树隐石蔽,越找越迷,终被困在荒草乱竹之间。这时天将黑了,大风忽起,洞穴深谷空阔回响,鸟兽鸣吼。我心里恐惧,俯身向下大呼,有樵夫听到,终于引导我走出,到了白云亭,又与同游的人会合。众人没有不指责我追逐奇景的过错的,而我也笑他们怯懦灰心,不能看到这山的绝美的风景。
于是采来菊花在水边流觞饮酒,快乐地喝到一半时,我站起来,对众人说:“现在天下混乱,十年间,不能保住自己封地的诸侯,不能保住自己的家的大夫和士人,在四面八方奔走离散的人很多啊。而我与各位承蒙皇恩,得以安心地隐居,在重阳佳节之际,登上名山眺望,举杯一醉,难道这是易得的吗!但是我担心盛衰无常,离合难保,请允许我把今天的游历记在石上,明年再来,能有所考证啊。”众人说:“好!”于是写下今天的事作为记载。
五、
18.作文略
上一篇: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练:袁隆平新闻
下一篇:
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必修(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粤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高二必修5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