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22 2020-11-24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2]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长春二实验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阅读题和基础题两部分共 18 题,共 120 分,共 5 页。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试结 束后, 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工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儿童的童年远离大自然 ,逐渐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兴趣, 被打上了“塑料儿童”“宅童”的标签,儿童的生活大多偏离了自然本性的轨道。儿童作为成长中 的人,对其进行现代劳动教育显然是使人与自然得以重新建立联结的重要方式。劳动教育将为现代 儿童提供复归自然的平台,让当代社会的人实现自然本性的释放,解决人与自然相割裂的现实问题。
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 而且是联结人与自然的重要手段。因此 , 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途径。现代劳动教育的根本在于人与自然的生态互动的 过程。一方面,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及劳动态度,懂得人与世界 的认知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在劳动教育中使学生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认识自然、遵循事物客观规律,这是现代性要求下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和开展劳动的前提。此外, 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劳动教育又能激发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的
自然概念所蕴含的现代性意义还在于面对世界共同生态危机,人的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是核心且起 关键作用,主观能动的实践活动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劳动让一个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走到了某一个集体中, 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劳动为个体走向公共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凭借,增强了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社会性。劳动使得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 劳动在个体与他人社会关系建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是现代伦理 关系彰显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此意义上,现代性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通过劳动教育生成人与人之间的自由
交往、理性塑造人的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同时,使人更加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 以此来构建和谐的社会 关系。现代劳动教育中蕴含的实践精神正是个体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反映。因此,新时代开展劳动教 育必须从对个体理性的关注转向对公共理性的关注。我们必须遵循共同的伦理规范, 以此来协调个 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共同生活。人在劳动实践中要想得到发展, 必须以他人和社会拥有的共同利益为 出发点,遵循劳动周围的个体以及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 ,从而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统一。
一方面,在劳动教育的个人交往互动中,通过受教育者互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能塑造人的品 性。另一方面, 劳动教育使人在理性的交往劳动实践中,不断获得自我与他人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 劳动教育因此成为涵养学生公共理性、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 劳动教育因此作为一 种个体社会化的媒介, 帮助学生由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 设。
最后,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 ,人的潜能 才能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和解放。也正是借助于教育中的劳动, 学生才能在不断自我确证的过程中, 获得自身审美与道德能力的不断提升。由此, 劳动教育将赋予人的主体创造及自我超越的概念特征。 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就是接受主体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的生命过程。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袁利平《劳动教育:让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工业和互联网发展太快,使儿童跟不上其发展步伐,影响他们的成长。
B.劳动的重要意义:劳动创造了人类,而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建立密切联系。
C.劳动让人们走到一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都是在集体劳动中形成的。
D.只有在劳动教育中才能塑造自己的品性,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及“现代工业”“互联网”“现代性”等,具有现实意义。
B.文章第二段先用因果论证进行阐述,然后从两个方面深入论证,逻辑严密。
C.文中将劳动与现代劳动教育进行比较,突出了现代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D.文章主要从劳动教育的意义、核心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对现代儿童进行现代劳动教育 ,就可能影响现代儿童回归自然 ,就可能影响他们作为当代 社会人自然本性的释放。
B.对学生进行现代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参加一下劳动,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在劳动中的 主观能动性。
C.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同于以前的劳动教育 ,须从关注个体理性转移到关注公共理性 ,实现个体价 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D.人的主体创造及自我超越的概念来自劳动教育。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就是接受主体自我成长与自
我完善的生命过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出警
弋舟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 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 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忙维持秩序……
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 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
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 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 除暴安良。这想法我也有过。直到今天, 我也不想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
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到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 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 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 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 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一个十多 岁的孩子, 女主人倒还真教化学。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 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
爱的”电动车……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趴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
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阳台上怕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
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儿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生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女儿早年外 出打工后, 就一去不返。老奎经济状况还说得过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 一片儿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 发了协查函,一直寻不到, 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
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 说白己在家摔倒了, 现在根本爬不起来。
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 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 一刹那, 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
几天后老奎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 臊眉耷眼, 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
这回, 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了……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 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 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这让我很生气。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
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拐到我面前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他的脸
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 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
种氛围感染了, 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 想跟人说话。”
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
“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 小吕跳了
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趴在我床沿上, 腋窝下全是汗渍。
“没错,老校长承认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儿硬是拽着我 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 实像一只兔子。
“他那是诬陷, ”我说, “涉嫌犯罪了。”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 “老头儿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 我想, 我没看错人, 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
4 (3分)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平静的叙述
中,其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B. “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芝麻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虽然不做英雄梦了,但还是想让别 人做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
展开余下试题
C. “老奎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单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 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
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
D. “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 本身可能都包
含一点试探小吕的成分 ,结果都让“我”很满意。
5 (6 分) .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 。
6(6 分). 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又穿插了“老奎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太祖武皇帝, 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 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 而任侠放荡,不 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也,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 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于 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 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 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 众各数万,初应袁术, 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 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 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初,公为兖州, 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 曰: “卿老母在彼,可 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 “夫人孝
于其亲者, 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 以公为丞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
7 .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
都大乱/
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 都大乱/
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
都大乱/
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 都大乱/
8 .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皇帝,是魏太祖曹操的谥号。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 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 ,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B.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如孟子,名轲,字子舆;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的 关系,如朱熹,名熹,字元晦;有些按照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般自称称名表示自 谦,称人称字表示尊敬。
C.孝廉:根据儒家的思想,汉代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 正直 。
D.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古时常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9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年少之时不为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 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
B.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 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
C.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 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
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 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10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2)举孝廉为郎, 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四、古代诗歌鉴赏(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下面问题。
移居(其二) ①
[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 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②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③,力耕不吾欺。
【注】①此诗为陶渊明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二首。 ②将 : 岂。③纪 :料理。 1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 “佳日”亦兼及农闲之时 , “登高赋新诗”正是诗人的本色。这
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
B.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景,意思是朋友过门, 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与 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
C .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 : 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 能通过自己的辛
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D.全诗看似平淡,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把酒言欢的图画。
12.诗人描写了田园生活中的哪些场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第Ⅱ卷 基础题
五、默写(共 6 分)
1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登高》一诗中“_______ ,_______”两句以悲怆苍凉、深沉忧郁之笔写尽了杜甫颠沛漂泊、 老病孤苦的人生境况。
(2)《琵琶行并序》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家乡之水的情深义重, 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 ,
__________
六、基础知识检测(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网上流传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后, “双黄连口服液”一度遭哄抢直至脱销。
其实,在 1 月29 日早就已经公布: 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 病毒的药物。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许,是因为大部分我们并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于是我 们的脑中只能充斥各种道听途说的观点。而关于独立思考,有一个很重要的本质叫做逻辑,( ) 。
我们的很多见识、理解力, 以及智慧,都是通过阅读_________的见解。
在大量的阅读里,我们可以和无数思想者对话,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之中, 才有了自我对事 物的认知,也进而培养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_________,在遇到问题时, 才会理性判断,不盲从,先去
了解事情的_________,再去判断是否具有价值,也可以通过文献搜索, 而非_________ 。
这样, 当我们再去面对“双黄连”类问题的时候,脑海里一定会先提问: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 得 出结论的过程是否经得起推敲? 而不是:哪里可以购买双黄连。
14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早在 1 月 29 日就已经公布: 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 药物。
展开余下试题
B.世界卫生组织在 1 月 29 日早就已经公布: 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 药物。
C.世界卫生组织早在 1 月 29 日就已经公布: 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 药物。
D.早在 1 月 29 日就已经公布: 日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 药物。
15 .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B.事物的规律就是所谓的逻辑,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C.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且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经历和阅读。
D.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规律,而总结一个规律无外乎阅读和经历。
16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衍伸 B.衍生 C.衍伸
D.衍生 从而 来踪去迹
而后 来龙去脉
而后 来踪去迹
从而 来龙去脉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捕风捉影
捕风捉影
17 . 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 “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 “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七、写作(共 50 分)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逢青年节 ,不少演讲都在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 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的、创造的、实干的、革 新的、担当的姿态,播下一颗颗执着奋进、创新包容、开放多元的种子,绽放出朵朵绚丽的青春 之花。
每逢儿童节,大朋友比小朋友更热闹, “宝宝想过儿童节”“宝宝不说话,乖乖等礼物”等 斗图刷屏网络。 “佛系青年” 、 “巨婴” (已经成年但心智极不成熟的人)成为我国的年度流行 语,现实里青年 “啃老”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班会课上 , 同学们就“新时代里,何谓青春?青年何为? ”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 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参与到讨论中。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长春二实验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1.B; 2.C; 3.D
【解析】:1.A 项中的“使儿童跟不上其发展步伐”,文中无据。C 项。人们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都 是在集体劳动中形成的”表述绝对化,人们所有关系并非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D 项“只有在劳动教 育中才能塑造自己的品性”错,原文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2.“将劳动与现代劳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不正确。这是从一般到个别,这有助于深刻地认识事物。 3.“人的主体创造及自我超越的概念来自劳动教育”错,原文说¨劳动教育将赋予人的主体创造及自我 超越的概念特征”,但是不是人的主体创造及自我超越的概念都来自劳动教育。
4.A
5 . ①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②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冒 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③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不顾
奔波劳累, 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
6 . ①“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破解案情提供契机 , 使情节更曲折有致;②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我”和小吕认 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③两则故事悲喜交织,既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 的思考,又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解析】:4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 项,无中生有,开头两段并没 有“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5 .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找出文中对小吕的描写及相关故事情 节,再分析其性格特点。从小说开头对小吕的介绍可知,小吕认为“警察就该是神探, 破大案, 捕倾凶,除暴安良”,从中可以看出小吕有远大的职业理想。从小吕在炎夏冒着高温处理警情以 及听过“老奎的故事” 后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中可以看出,小吕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从小
吕听完“老奎的故事”后不顾奔波劳累陪了老校长一宿,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的情
节中可以看出, 小吕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
6 .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了解插叙的作用。插叙常见的作用有:丰富 文章内容; 为下文做铺垫;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让文章 结构富于变仳,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脉络清晣;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 主题;等等。文中“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能为小吕 破解老校长报假警一案提供契机,使故事情节更曲折有致;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体现老奎和老 校长这种生活情况的普遍性,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也表现“我”和小吕认真负 责的工作态度, 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7.D; 8.D; 9.C; 10.(1)太祖(曹操)年少时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 从事正当的职业, 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 (2)太祖通过察举孝廉被推荐为郎(帝王侍从官的统称),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迁为顿丘县令,被 皇帝征召授予议郎。
【解析】 :7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 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 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 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这段话是说“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 太后不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 汉献帝即位,于是京城出现大乱”,圈出名词“大将
上一篇: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吉林省长春”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