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先进典型不是简单的象征符号,性格是人物塑造的关键。人民日报记者笔下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是一位纯粹的、有情怀的、赤胆忠心的科学家。在黄大年的身上,体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是我国优秀科学家的共性。记者同时写出了典型人物的个性特质:黄大年放弃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返回祖国,带领团队开展攻关研究,“可项目刚刚开展的时候,国外养成的惯性思维、行事风格、处事理念,让黄大年对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经常不理解,很生气,又无奈。面对种种不适应,急性子的黄大年不仅要倒‘时差’,还要倒‘识差’。”典型是某一种先进类型的代表,又是个别的、完整的人物。记者不回避社会实践中的矛盾,不隐瞒人物的弱点乃至缺点,这样的报道更能引起人们共鸣。 (摘编自陈伟军《做好典型人物报道:以“人学”为立场,摒弃“高、大、全”叙事模式》《新闻与写作》) 材料三: 典型人物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体现人性本色,又折射时代风貌。成功塑造典型的创作者,首先应是合格的时代书记员。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人的一切,可以也必须在其社会关系中得到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天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怀,新时代画卷里的中国人,其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不但与革命战争年代或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很大不同,与改革开放早期相比,也有不小变化。典型人物是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塑造典型人物,必须洞悉社会发展趋向,剖析现实生活肌理。近年来,话剧《生命密码》、歌剧《呦呦鹿鸣》都塑造当代模范人物,但不同的行业特征,给予人物形象不同的艺术特质。 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面对新人新事,前人塑造典型人物的手法,今天更是不够用了。不论是“驻村第一书记”“海外维和官兵”,还是“天使投资人”“程序员”,抑或“快递小哥”“电商小二”,都是文艺创作要书写的新人。而新人之“新”,不仅新在职业,更新在精神。典型人物是时代总体精神状况的艺术表征。新时代的创作者,脚下是一片孕育典型人物的丰厚土壤,应当静下心来、沉下身去,以万取一收之手段,捕时代精神之要义,以文字、颜色、声音、情感、情节、画面、图像等,塑造生动鲜活的典型人物。 (摘编自胡一峰《塑造典型人物,为时代传神写照》,《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存在现实英雄形象严重不足的短板,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顶层设计。 B. 我们之所以能对冷锋这个英雄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主要源于影片塑造的冷锋典型性格所再现出的逼真的人性。 C. 黑格尔所说的“这个”指的是一定的单个的人,是建立在具体的个性和特殊性基础之上的人物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D. 要想塑造出反映时代风貌的典型人物,作家首先应是合格的时代书记员,必须洞悉社会发展趋向,剖析现实生活肌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冷锋形象能够作为当代中国文艺英雄叙事中的标志性成就,取决于其专业精英主义与团队精神结合基础上的英雄成长路径。 B. 新闻报道中,如果把典型人物理想化,就会把个性更多地消融到原则里去,必然使人物缺乏个性特质,从而流于类型化。 C. 鲁迅刻画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共产主义者形象,说他是旧书店或笺纸店的掌柜,这是很贴近人物实际的描写,极富个性化。 D.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告诉我们典型人物应该是时代总体精神状况的艺术表征。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作品中对人物的典型描写没有体现出“熟悉的陌生人”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B. 《百合花》小战士“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 C. 《雷雨》中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对鲁侍萍说“你来干什么?”。 D.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典型人物下一个简要定义。 5. 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哪些论据,有什么作用。 【答案】1. D 2. A 3. C 4. 典型人物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特征的人物形象。 5. 材料二主要运用了理论论据和事例论据。①理论论据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典型人物”的理论论述,例如“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作者引用恩格斯的名言充当理论论据,证明了典型人物固然要反映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某种共性、普遍性,但也要体现出具体的个性、特殊性这个分论点。在实现论证目的的同时,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思辨性,引发读者的思考。②事实论据主要包括鲁迅对李大钊的刻画和人民日报记者对黄大年形象的刻画这两个事例。作者引用这两个事例充当事实论据,从正面证明各自的分论点,在充分论证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引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顶层设计”错,强加因果。“社会主义文艺的顶层设计”是“努力填补现实英雄形象严重不足的短板”出发点,不是“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存在现实英雄形象严重不足的短板”的主要原因。 B项,“主要源于对冷锋典型性格的塑造所产生的逼真的人性再现”错,以偏概全。“影片塑造的冷锋典型性格所再现出的逼真的人性”只是影片塑造冷锋形象的一个方面,冷锋能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是源于立体的形象特征,比如还有“冷锋的英雄行为建立在专业精英主义与团队精神相结合”这个原因。 C项,对“这个” 解释只看到了其个性和特殊性的一面,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这个’即人物主体在典型性中显示的独特性,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体。”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