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49  2020-11-2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一)高一月考
语文试卷
一、基础题(共12道,每道题3分,共36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颤栗/颤抖沁园/分泌 湖畔/叛变
B. 长篙/蒿草遏制/拜谒悄悄/悄然
C. 峥嵘/狰狞强劲/干劲 押解赴京/解甲归田
D. 百舸/磕绊漫溯/宿愿差可告慰/鬼使神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普通话中易误读的字音,本题一般考查常见的易误读的多音字或是方言口语易误读的现象。 A项,zhàn/chàn,qìn/mì,pàn;B项,ɡāo/hāo,è/yè,qiāo/qiǎo;C项,zhēng,jìnɡ/jìn,jiè/jiě;D项,ɡě/kē,sù,chā/chāi。属于易误读的字。所以考生平时要在读字音上下功夫,要做到认真读正确的字音。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四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伴侣 慷慨 主宰 风华正茂
B. 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 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 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B项,岐—歧,霉—莓。C项,奥—懊,朔—溯。D项,晨—辰,纶—伦。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 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C. 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 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和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使用正确。B。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使用正确。C水乳交融:形容关系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使用正确。D.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成语,选项D“危言危行”望文生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B. 只有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改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C. 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D. 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迟早都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看似与我们不相干的领域的发明创造,不要以为与我们无关。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项,语序不当,“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应改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C项,表意不明,“否定的”是“有益”还是“有害”不明确。
D项,搭配不当,“发生……影响”不能搭配,应改为“产生……影响”。
故选A。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中文系学生小周被一句古诗难住。他对王教授说:“我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好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B. 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C. 王明肯定李吴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D. 某同学的请假条中这样写道:“因昨天风大,我外出时穿少了,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我一天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不耻下问”是敬辞,不能用于学生对老师请教。C项,“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得体。D项,“请您务必”证据生硬,应将“务必”删除。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 “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B. 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
C. 先秦爵制,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西周、春秋爵称,在周天子(周王)下可大致分为侯、公、伯、子、男五级。
D.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C项,“侯、公、伯、子、男五级”错误,应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故选C。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无能为也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具体考查通假字。
A项,无通假字。
B项,“说”通“悦”,高兴。
C项,“共”通“供”,供给
D项,“已”通“矣”,语气词,了。
故选A。
8.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子亦有不利焉 D. 微夫人之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具体考查古今异义。
A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B项,“行李”: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C项,“不利”古今同义,指没有好处。
D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故选C。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A项,名词作动词,“军”,驻扎。B项,“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D项,“亡”: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寡人之过也 是:代词,这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动词,增加
C. 越国以鄙远 鄙:卑鄙
D. 与郑人盟 盟:动词,结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项,“鄙:卑鄙”错误,“鄙”在这里是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故选C。
11. 对下列加点“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行李之往来⑤何厌之有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A. ①⑥/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⑥/②④/③/⑤ D. ①⑥/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
①代词,代佚之狐 意见;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助词,的;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⑤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⑥代词,他(秦国国君)。
故选C。
12.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
A.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 夫晋,何厌之有
C. 焉用亡郑以陪邻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判断句,“也”表判断;
B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
C项,非特殊句式。
D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故选D。
二、阅读题(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道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子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③,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④?”对曰:“尤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女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⑥,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
注: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祀者:原指掌管、主持祭祀的人,这里指代一国的国君。④怼:怨恨,不满。⑤尤:责备,谴责。⑥田,祭田。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 身将隐,焉用文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展开余下试题D.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14.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B.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C.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D.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15. 翻译下面句子。
(1)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2)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6.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介子推的性格特征。
【答案】13. D 14. C
15. (1)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2)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3)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4)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16. 淡泊名利,居功不傲;坚守节操,言出必行。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项,两个“绝”的意思分别是:灭绝,阻断。
B项,两个“且”的意思分别是:而且、况且,将近。
C项,两个“焉”的意思分别是:为什么,句末语气词。
D项,两个“志”的意思均为“记载、标记”。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惠”“怀”分别指“惠公”“怀公”,中间断开,排除AD;“晋”是“绝”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这句话的意思是:“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从亡者,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不言禄,不去要求禄赏;弗及,没有考虑到他。(2)况,何况;以为,把……作为。(3)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焉,从哪里。(4)因,依靠;敝,损害;与,结交、亲附;不武,不符合武德。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
“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体现其淡泊名利,居功不傲的特点。“且出怨言,不食其食”“遂隐而死”体现其坚守节操,言出必行的特点。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吃他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二)诗歌阅读(共2道题,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耕田乐①
毛泽东
耕田乐,天天有事做。
近冲②一墩田,近水再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
农事毕,读书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七绝﹒改诗赠父亲③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④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
①《耕田乐》写于1907年和1908年之间,毛泽东当时十四到十五岁,这两年他休学在家务农,白天同家中雇的长工一同干活,晚间帮助父亲记账。
②冲:方言,山区 平地。
③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他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以作告别。
④桑梓: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
17.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农事毕,读书甚馨香”一句,写青年毛泽东苦于农事劳累,相比之下他更加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更有趣味。
B. “坐待时机自主张”一句,暗示少年毛泽东不安于一隅现状,正待跃跃欲试,相机投身到救国救民的宏伟事业之中。
C. 《耕田乐》记载了毛泽东这段少年时期的耕读生活状况与心态。全诗颇具歌谣风味,写得朴素自然。
D.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一句,毛泽东用这句诗表达自己立志走出家乡、学有所成的决心和意志。
E.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意思是说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不一定埋骨在种有桑树和梓树的地方。
18. 在现代新诗单元,我们还学习过毛泽东壮年时期的作品《沁园春•长沙》。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沁园春•长沙》和《七绝•改诗赠父亲》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7. AE 18.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毛泽东高远的志向。
不同点:《七绝•改诗赠父亲》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一句,毛泽东用这句诗表达自己立志走出家乡、学有所成的决心和意志。《沁园春•长沙》则通过对长沙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项,“苦于农事劳累,相比之下他更加喜欢读书,认为读书更有趣味”错误。诗歌写的是“耕田乐,天天有事做”“农事毕,读书甚馨香”,记载了毛泽东这段少年时期欢乐的耕读生活状况与心态。
E项,“不一定埋骨在种有桑树和梓树的地方”错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意思是“死后埋葬尸体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体的青山”,“桑梓地”并非确指种有桑树和梓树的地方。
故选AE。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沁园春•长沙》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下阕着重抒情,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展现了巍峨奇丽的崇高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展开余下试题《七绝•改诗赠父亲》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写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道题,10分)
19.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与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抒发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昔日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古都宫殿如今踪影全无,令人伤感不已。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戴望舒与“丁香姑娘”在雨巷相遇时使用通感手法描写丁香姑娘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又使用反复手法写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烛之武退秦师》中交代秦晋联合围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三人行 (2). 必有我师焉 (3). 蹴尔而与之 (4). 乞人不屑也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夕阳西下 (7). 断肠人在天涯 (8). 伤心秦汉经行处 (9).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0). 落红不是无情物 (11). 化作春泥更护花 (12). 携来百侣曾游 (13).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4). 满载一船星辉 (15).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6).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17). 她静默地远了 (18). 远了 (19). 以其无礼于晋 (20). 且贰于楚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焉”“蹴”“涯”“阙”“携”“稠”“斑斓”“太息”“贰”等字词的书写。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0分)
20. 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
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答案】①我梦想,坐在辽阔无边 平原上,在星光的朦胧中,领悟“星垂平野阔”的境界;②我梦想,站在长江古堤上,在晨光熹微中,感受“江流天地外”的气势。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语句的能力。
本题例句的特点是: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中,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保留不变,“来到塞外的大漠中”是地点;“在夕阳的金黄中”是地点中的一个情境。“感受……情怀”中“长河落日圆”是与地点“大漠”相关的。题目要求可以改变地点和内容,另外写两个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仿写时要注意例句中的地点与情境是有密切关联的,后面“感受”的内容也要与此相关。
21. 下面一则对联顺序已经打乱,请按对联的有关知识将其排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①草木际天②吞长江③林壑尤美 ④迎素月⑤送夕阳⑥其西南诸峰⑦当春夏之交⑧衔远山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联,考查形式是调整式。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首先明确对联的规则,中间上联要按从山水峰林的角度组织,下联要从夕阳素月季节草木的角度分析。“吞长江”“衔远山”是《岳阳楼记》里面的句子,应该放到一起;“林壑尤美”“其西南诸峰”是《醉翁亭记》里面的句子,也应该放到一起;并且语序要和课文保持一致。即,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再根据“衔远山”“吞长江”都是动宾结构,可以知道与之对应的是“送夕阳”“迎素月”;与“其西南诸峰”对应的是“当春夏之交”;与“林壑尤美”对应的是“草木际天”,即,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再根据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原则,可知,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点睛】对联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两句相对偶,对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点。二是句式相问。它首先要同类相当。上下联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其次,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要做到上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止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做到了句式上的相问,对联形式上就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三是平仄和谐。对联讲究声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平仄和谐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平仄相对。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除平仄要求外,每句最末一个字即句脚的平仄也要协调,通常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宁夏回族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