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289  2020-11-30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9]
四川省2021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巴中市零诊考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月18日,“实验6”号科考船在广州举行下水暨命名活动。我国科考船的建造水平_____17_____,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球物理综合考察船、同吨级的综合科考船_____18_____。它____19____在室外浮坞上,首次面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船头“滴水鼻”借鉴了海豚速度快的身体构造,噪声少,气泡小,线型好,必然为水声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以前的科考船,更注重快速性,但往往____20____气泡下泄对船底声学设备的影响,( ),船底的声学设备就会因气泡影响无法使用。“实验6”号这次采用的线型,可以保证气泡下泄的最优路径,对船底声学设备的影响可达到最小。“实验6”号正式服役后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移动实验室”,能提高我国海洋探测能力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与海洋权益,加快实现海洋强国梦。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新月异 相提并论 矗立 忽略
B. 今非昔比 平分秋色 耸立 忽视
C. 今非昔比 等量齐观 矗立 忽视
D. 日新月异 各有千秋 耸立 忽略
1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船头“滴水鼻”采用了海豚速度快噪声少气泡小线型好的身体构造,必定为水声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B. 船头“滴水鼻”采用了海豚身体构造,线型好,速度快,噪声少,气泡小,而且为水声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C. 船头“滴水鼻”借鉴了海豚速度快和线型好的身体构造,噪声少,气泡小,可以为水声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D. 船头“滴水鼻”借鉴了海豚线型身体构造,速度快,噪声少,气泡小,能够为水声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导致在稍微大一点的海况下 B. 导致稍微在大一点的海况下
C. 引起稍微在大一点的海况下 D. 稍微引起在大一点的海况下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①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依据所填词语语境“我国科考船的建造水平”分析可知,语意是“我国科考船的建造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应填“今非昔比”。
②“相提并论”和“等量齐观”:都含有把不同的等同起来的意思。但“相提并论”指把不同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谈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一般含贬义。“等量齐观”只能用于对待事物,表示同等看待。多用于否定句。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各有千秋,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依据所填词语语境“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球物理综合考察船、同吨级的综合科考船”分析得知,语意无贬义色彩,故可排除“相提并论”;不是否定句,可排除“等量齐观”;语意无“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之意,故选“平分秋色”句中配搭恰当。表示“不分高低”之意。
③矗立:高耸地直立,多用于建筑物,着眼于直;耸立:在高的山或物上放置,高而突出地立着,着眼于高。依据所填词语语境“它___在室外浮坞上,首次面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分析得知,此处强调“在高的山或物上放置,高而突出地立着,着眼于高”之意,故选“耸立”。


浏览完整试题④忽视:指不重视;不注意。忽略:指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忽视在程度上重于忽略。依据所填词语语境“以前的科考船,更注重快速性,但往往____气泡下泄对船底声学设备的影响”分析得知,此处语意强调“指不重视;不注意”之意,且程度要重写,故应选“忽视”。
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具体分析,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处是“船头‘滴水鼻’借鉴了……必然……”句式杂糅,一处是“借鉴了海豚速度快和线型好的身体构造”搭配不当。
A项,“采用了……,必定……”用词不当,应改为“借鉴了……,……能够……”。
B项,“采用了……,而且……”中“采用”“而且”用词不当,逻辑关系不当,无递进关系;应改为“借鉴了……,能够……”。
C项“借鉴了海豚速度快和线型好的身体构造”搭配不当,应改为“借鉴了海豚线型身体构造,速度快,……”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具体分析,依据所填语句的前后文句“以前的科考船,更注重快速性,但往往忽视气泡下泄对船底声学设备的影响,(),船底的声学设备就会因气泡影响无法使用”分析得知,所要填写的文句居中,考生可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先依据前面“但往往忽视气泡下泄对船底声学设备的影响”可知,所要填写的文句是前面导致的结果,故以“导致”开头的句子和前文衔接更加连贯,可排除CD选项,“稍微”是一程度副词,应该放在“大一点”前做修饰成分,不应该放在介词“在”前,故排除B。故A项根据上下文的结构配搭看,语序恰当,语意清晰。
故选A。
20.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字。
疫情期间,人们自觉遵守“一米线”,切实感受到“距离产生美”的良好效果。疫情过后,“一米线”同样应当坚守。“一米线”是健康线。飞沫传染呼吸道疫病,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_______,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一米线”也是文明线。保持距离不窥视,不仅是为了保障防疫安全,______。“一米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的规则意识;_______,丈量着个人文明水平。
【答案】 (1).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 (2). 也是对他人隐私的尊重 (3). “一米线”也是一把尺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
第一空,前面有“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说明后面应当说这样做的好处;再结合后面“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说明前面应当是“对自己负责”这样的内容,注意与“也”字对应,前面应当有“不仅是”这样的词语;
第二空,前面说“‘一米线’也是文明线”,“保持距离不窥视,不仅是为了保障防疫安全”,说明此处的内容应体现“文明”并与“不窥视”内容对应;注意应与“不仅”对应,有“也”字;
第三空,前面有“‘一米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的规则意识”,后面有“丈量着个人文明水平”,可见所填句子应与“‘一米线’就像一面镜子”句式一致,且与“丈量”对应。
21. 分析下列一则新闻,用简要语言回答它从哪些方面报道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火星是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了24次。这次探测任务凭借火星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超强阵容,可一步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巡视勘测,对火星地形地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等进行科学探测。这是其他国家在首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时从未实现过的。基于现有航天能力,“奔火”飞行7个月左右即可到达。2300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以《天问》提出177个问题,阐发对宇宙万物的理性哲思。2300多年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着跨越两千多年的不懈求索。
【答案】(1)发射时地(发射情况);(2)探测次数(探“火”次数);(3)实现目的(探测目的和科学目标);(4)飞行时间;(5)探测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首先,整体阅读文段,本则新闻共包含八句话。然后,理清层次,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概括。第一句话概括交代新闻事件,结合关键词“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航天发射场”分析可知,是报道发射时间、地点。第二至六句具体介绍新闻事件,结合短语“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成功了24次”分析可知,是报道探测火星的次数;结合短语“可一步实现”可知, 是报道的目的、目标;结合短语“飞行7个月左右即可到达”分析可知,是报道飞行时间。第七、八两句回顾历史,以“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着跨越两千多年的不懈求索”点明探测意义。最后,根据以上分析,从发射时地、探测次数、实现目的、飞行时间、探测意义五个方面加以概括。
阆中中学9月月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全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 。(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 应用各类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生产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全新的经济系统。这一经济形态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不断 出新组织、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数字基建对数字经济的体现价值在“建”,关键也在“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要让数字基础设施成为“ ”,不断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变化 融汇 诞生 先行官
B. 变化 融合 催生 领头羊
C. 变革 融汇 诞生 领头羊
D. 变革 融合 催生 先行官
18.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
B. 数字经济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C. 数字基建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D. 大力推广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


展开余下试题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数字基建对数字经济的价值体现不仅在“建”,关键在“用”。
B. 数字基建不仅对数字经济的体现价值在“建”, 而且在“用”。
C. 数字基建对数字经济的体现价值不仅在“建”,而且在“用”。
D. 数字基建的价值体现对数字经济不仅在“建”,关键在“用”。
【答案】17. D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变革: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程度较重。语境指“全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故选“变革”。
第二空,融汇:融合汇聚。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语境是“应用各类信息通信技术”,使其成为一体,故选“融合”。
第三空,诞生:出生。催生:比喻催促某样东西问世。语境是“全新的经济系统”促使“新组织、新业态、新模式”产生,故选“催生”。
第四空,先行官:率领先头部队的将领。领头羊:是羊群自己优胜劣汰自我竞争脱颖而出的,因而具有天然的崇高威望,是“权”和“威”二者自然合一的。语境是让“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先行部队,故选“先行官”。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
根据文段和后文可知,其陈述对象是“数字经济”,根据“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全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可知,补写句强调的是“数字经济”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据此可以排除ACD。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原句语病是:第一,关联词位置不当,该句只有一个主语“价值体现”,因此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后,排除B;第二,语序不当,语句强调的是数字基建“价值”“体现”再哪些方面,因此,“体现”应放在“价值”后,据此排除BC;D项“对数字经济”状语位置不当,应放在“数字基建”之后,排除D。同时,B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因为语境强调数字基建的“用”是关键,不是递进关系。
故选A。
【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斯坦福预防研究中心的医学教授加德纳主要研究各种饮食成分或食物模式的潜在健康益处,他指出,试图把食物简单化,比如找出某种“最佳食物”,不仅令人困惑,而且充满争议。因为有些人试图“玩弄”这个系统,_____,他们整天都吃得很差,还感觉自己总体上做了很好的选择。人类健康是一个问题。除此之外,__② ,不应该被忽略,我们需要让人们在吃饭中重新获得愉悦和快乐。环境卫生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温室气体、水利用,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还有许多相关的社会公正问题,例如,从事农作物收获和屠宰等的人能否获得公平的工资。因此,我的理想目标是深入_____,找到那些真正美味的食物或菜肴,它们是人类健康、美味、环境健康和社会公正的交汇点。
【答案】 (1). 除了吃这种“最佳食物”之外 (2). 味道也是重要的问题 (3). 这些不同领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再根据前后文推断括号处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空处,由上文“研究各种饮食成分或食物模式的潜在健康益处”可知,“这种‘最佳食物’”是必须要做的;联系下文“有些人试图‘玩弄’这个系统”“他们整天都吃得很差,还感觉自己总体上做了很好的选择”,所以此处应填“除了吃这种‘最佳食物’之外”。第二空处,语境“除此之外”中“此”指代“人类健康是一个问题”;再由上文“他们整天都吃得很差”和下文“我们需要让人们在吃饭中重新获得愉悦和快乐”可知,此处话题是“味道”,所以应填“味道也是重要的问题”。第三空处,由上文“人类健康是一个问题。除此之外, __ ② ,……环境卫生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还有许多相关的社会公正问题”可知,此处深入的对象应为“这些领域”。
【点睛】语段补写的作答步骤:
1.通读全文,确定文段性质和中心(对象)。
2.逐句分析句内意思、句与句之间逻辑。
3.关注标点、关联词、句式、论据论点、逻辑关系、篇章结构。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另外要注意1、答案源自文本材料;2、补写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呼应。
21. 下面是一段介绍港珠澳大桥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要求以“港珠澳大桥”开头,采用长单句的形式,不超过50个字。
修建港珠澳大桥,需要在松软地基上建成世界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并在水深10余米且软土层厚达几十米的海中建造两个离岸人工岛,实现海中桥隧转换衔接。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这一交通史上最为复杂的技术难题,终于使港珠澳大桥如蛟龙般横亘沧海。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每个环节,如沉管隧道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国内最严格的标准允许轴线最多偏差8毫米,但他们将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一枚纽扣大小的螺栓的增加或取消,都要经过反复比选、充分计算加以论证。港珠澳大桥这座跨海大桥的建成大幅缩短了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之间的时间,往来三地仅需30分钟左右的车程,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答案】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建设技术最为复杂、建设标准最高、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的跨海大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炼并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
首先,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可利用分层法,逐层概括。第一层,介绍了修建港珠澳大桥时最为复杂的技术难题;第二层,介绍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高标准;第三层,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然后,以长单句“港珠澳大桥是……跨海大桥”的形式加以概括,将三层内容的关键信息作为修饰语添加进去。表述上注意要转换角度,从“港珠澳大桥”这个角度组织语言。


展开余下试题射洪中学第一次月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 分)
屏幕之中的剧情跌宕起伏 ▲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某些字符甚至悬空飘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 ▲ )。弹幕通常是屏幕之中剧情的即时评论,表述形式短小精悍,往往限于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词。即时评论的内容 ▲ ,从崇拜、感叹、喜悦、剧透,到不解、调侃、吐槽,其中包含了许多弹幕文化的暗语行语,例如“前方高能反应”“大猪蹄子”“劝你善良”等等。
弹幕即使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之间成为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 ▲ 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 ▲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好当的一项是(3分)( )
A.扣人心弦 五花八门 不可或缺 真知灼见
B.引人入胜 五花八门 缺一不可 远见卓识
C.扣人心弦 千奇百怪 缺一不可 远见卓识
D.引人入胜 千奇百怪 不可或缺 真知灼见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那些字符如同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的密集射击的炮弹
B.那些弹幕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C.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的那些字符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D.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即使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之间成为巨大的鸿沟。
B.弹幕即使被纳人“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C.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D.弹幕尽管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义艺批评之间成为巨大的鸿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常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温带地区秋天的景色。你也许会为树叶的飘落而惋惜,但是,落叶恰恰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 ①_____________,尽量减少水分养分的蒸腾,才能安全过冬。并且,植物的落叶太多是叶背朝上,叶面朝下, ②_____________。因为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密度较大;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较少,密度较小,所以当树叶落下的时候比较重的那面就会朝下。不过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 ③______________,所以能保持常绿。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2017年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2017年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A 18.D 19.C
17.第一空,扣人心弦:形容事物能深深地牵动人心。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 多指激动人心。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原句用来形容“剧情跌宕起伏”能牵动人心,故选用“扣人心弦”。
第二空,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意思是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千奇百怪:十分的奇怪,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由后文“从崇拜、感叹、喜悦、剧透,到不解、调侃、吐槽……”可知,原句用来形容“评论的内容”多种多样,与“奇怪”无关,故选用“五花八门”。
第三空,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原文用来形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的重要性,故选用“不可或缺”。
第四空,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原句用来形容“弹幕评论”不是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故选用“真知灼见”。故选A。
18.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注意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及语义的勾连。补写句子前面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依据句子顶针关系的习惯用法,上句的宾语是“字符”,下句的主语应该也以“字符”开端,排除B项、C项;根据句子语序逻辑关系,“字符如同炮弹”“炮弹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更符合逻辑关系,也能够形象地展示弹幕的特征,排除A项。故选D。
19.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关联词语关联的分句两个以上主语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面,排除B项、D项;“成为”“鸿沟”搭配不当,排除A项。故选C。
20. ①(有些)树木唯有脱尽全身的树叶
②这是由叶子内部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这跟叶面叶背的密度不同有关系)
③损耗的水分养分特别少
本段文字是解说“落叶”对树木的自我保护,第一处,前面说“落叶恰恰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后面应是解说如何自我保护,后面说“尽量减少水分养分的蒸腾,才能安全过冬”,可见前面应是说树木脱尽全身的树叶;第二处,前面说“并且,植物的落叶太多是叶背朝上,叶面朝下”,可见此处应是总说“叶背朝上,叶面朝下”的原因,后面说“因为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密度较大;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较少,密度较小,所以当树叶落下的时候比较重的那面就会朝下”,这是对原因的具体解说,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第三处,前面说“不过一些松柏之类的树木因为叶片像针尖一样”,后面说“所以能保持常绿”,此处应是解说“保持常绿”的原因,结合前面树木落叶的原因可以知道,此处松柏类的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四川省2021”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