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笔者这番带有学术性的分析,在剧中未必有深入的阐述。但我希望它能让更多人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古代制度。只要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就会有全新的理解,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更多的自信。 (摘编自刘仰《历史剧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材料三 历史真实不可再现,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只能无限企及。但可以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并以此逼近历史真实,传达出历史的神韵。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都认可“文史互证”的说法。钱钟书曾说过,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既然历史本身就具有文学性,这就给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遐想空间。所谓传历史之神,其实就是努力抵达历史深处,准确窥测历史人物内心,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让历史的回声与今人共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历史剧的园圃里躬耕的剧作家,谁个没有这样的情怀和抱负? (摘编自贾璐《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历史剧的高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于成龙》等为代表的当代历史剧,展现恢弘的文化景观,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教人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B. 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 C. 中国历史曾经有很长时期被否定,而将其庸俗化,或者将它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就是一大表现。 D. 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艺术则可以深挖事物的本质,曲传历史人物的心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整个中国历史都在西方意识形态笼罩的情况下,即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未充分认识其价值。 B. 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就容易摆脱其观念条框,从而对中国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 C. 中国警察院校教科书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是因为书的编者没有对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 D. 隋唐时期中国的“官”和“吏”是不同的官是科举选拔出来的掌权者,吏是富裕,人家帮助官工作的服役者。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 《贞观长歌》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主要剧情却围绕八条爱情主线和多角恋爱开展。 B. 《一代名相陈廷敬》叙述陈廷敬整顿吏治之史事,塑造了忠于国与百姓的好官形象。 C. 《敌后便衣队传奇》写八路军战士用可以充饥的包子作炸弹,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 D. 《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梅长苏一看就正气凛然,谢玉仿佛脸上就写着“我是坏人”。 4. 材料二在论证中多次由“我”来发表议论,作用是什么? 5. 从上述材料看,历史剧作家应该有怎样的创作目的、创作方法、创作态度? 【答案】1. C 2. B 3. D 4. ①增强所述材料的真实性,增强说服力。②从“我”的视角发表议论,似与读者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语言感染力。 5. ①创作目的:呈现时代价值,传播历史知识,帮助观众认识社会发展规律。②创作方法:艺术地加工历史,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传历史之神。③创作态度:对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深入研究历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项,“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错误,原文是说“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B项,“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错误,原文“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选项把两项内容糅合在一起。 D项,“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错误,原文“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强调的是“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是说人物塑造的问题,与材料二强调的观点“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没有联系,故不能作为论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称的使用。不同文体使用不同人称,表达的效果是不同的。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二是一篇论述类文本,由“我”来发表议论,是第一人称的写法,文中有多处“我”的观点:“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笔者曾翻检多本国内警察院校的教科书,都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学术定论”“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这符合我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这样使用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议论,表达看法;使文章更具真实性,通过“我”的观点,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概括出创作的目的;“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概括出创作的方法;“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对不可少的”概括出创作的态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幸福的光亮 张金凤 小区临街的店铺,可谓五花八门。理发店、电脑维修店、童装店、早餐屋……只有一间店铺还闲着。它比别家的租金略高,但门前环境也最好:地面宽敞,绿化带植被茂盛,还有 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合欢树下是街坊大妈们平日聊天休闲的场所,平时热热闹闹。但今天,这棵树下却静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铺终于来了房客。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抱着个可爱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扫地。男人在店铺里清理杂物。这个孩子,叫旺旺。 没多久,大妈们就了解到这家新房客的情况——听说男主人找了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从乡下刚进城,结婚时欠了债,在老家挣不到钱,进城来打工挣钱。 白天,他们家敞着门,几个月大的小孩在一个凉席上玩儿,旺旺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没成想,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旺旺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撞断了腿,治疗费用让这个小家难以承受。旺旺爸在医院久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旺旺妈率先振作起来。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旺旺超市”开张了。 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太阳移,树荫动,旺旺妈便将竹椅小床不断往树荫里挪。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小区里的人,渐渐地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旺旺妈乐观,看着喜气,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做事利索。别看店面小,货却备得很全。她娇小的身躯跨上大号摩托,先去批发市场上货,再到蔬菜市场进水果和青菜。“好卖就卖,卖不掉的我就吃了。”她笑呵呵地说。 这天,旺旺妈操刀削土豆皮,将十几个土豆切丝浸泡着。本是要自己吃的,却被买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买去,还经常预定。旺旺妈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丝拓展开。她开始做些加工好的净菜,回家下锅炒炒就能吃,生意愈发红火。虽然腿上有伤,但旺旺爸开始力 能及地给家里帮帮忙,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合欢树下的老人们说,旺旺家真不容易。小区里分布着好几个超市,三步一户、五步一家的,西门口刚开了个大型超市,生鲜齐全。要不是旺旺一家勤劳能干,这小超市很难支撑下去。 旺旺超市开了一年多后,旺旺爸终于康复了,全心帮妻子打理小超市。买卖虽小,却是一家人的根基。他们家水果蔬菜新鲜好吃,品质有保证。不跟别人硬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时间:大清早出门,想买些东西,只有旺旺家早早就开着门,旺旺妈正在整理刚刚批发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晚上,别家超市都是九点关门,只有旺旺超市的灯一直亮到十点半。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丈夫干不了重活儿,旺旺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后来有了上门送货的配送车,可她还是自己往批发市场跑。她说,有些居民想买的东西,还得她去淘。只有自己亲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货。 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旺旺超市门口暂存的快递多起来。无论多忙,旺旺妈都将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细。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旺旺超市成了个小型中转站。 取快递的人说,你收点费吧,要不我们以后不好意思麻烦你。可旺旺妈执意不收,邻居间这么点小事都不能托付吗?我一没花本钱,二没花劳动,哪里能要你们的钱呢?以后也尽管往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耽误多少工夫。 去年夏天,旺旺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门口一块纸牌上写着:有事外出,歇业一周。旺旺超市自开业以来,几乎没有关过门,实在有事,最多关门半天。这次是怎么了? 再次营业的时候,旺旺妈满脸灿烂的笑容。邻居问,这几天干啥去了?她说:“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她将招牌和灯盏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旺旺超市”那盏灯更加明亮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时热热闹闹的合欢树下变得十分安静, 表现了街坊大妈们对店铺新来房客的好奇,引出了对新房客一家的介绍。 B. 旺旺爸遭遇车祸后,旺旺妈率先振作,置办货架开小超市,并以儿子的名字“旺旺”命名,寄予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C. 旺旺超市是一家人的根基,夫妻二人共同打理超市,水果蔬菜新鲜,价格也比其他超市便宜很多,因而生意红火。 D. “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旺旺妈自豪的语气说明一家人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而合欢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一家的形象 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有助于表达主题。 B.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感染力,如夫妻俩痛哭,与下文“脸上逐渐有了笑容” “满脸灿烂的笑容”形成对比,塑造了人物形象。 C. “旺旺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这一情节的设置,既表现了超市的生意好,同时也设置了悬念,使行文有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 小说在塑造旺旺妈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法, 还通过合欢树下老人们的评价侧面烘托形象。 8. 旺旺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以“幸福的光亮”为题,有哪些内涵? 【答案】6. C 7. D 8. (1)乐观开朗。 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笑容感染了身边的人。 (2)勤劳能干,做事利索。 善抓商机,做加工好的净菜;娇小的身躯与大号摩托形成对比。 这些细节表现了旺旺妈肯吃苦,勤劳能干。 (3)热心助人。 亲力亲为,为顾客精心挑选商品;免费帮邻居保管快递物件,交接仔细。 (4)关爱家人。 丈夫干不了重活,毫无怨言,悉心照顾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