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50  2020-12-0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0]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集宁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出题人:王玉辉 审核人:郭焱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I卷69分,Ⅱ卷81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题。(9分)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B.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C.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D.只有村落不断变化,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浏览完整试题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C.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D.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B.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C.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D.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卖家在所谓“电话销售群”中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还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
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暴露的风险,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平台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平台使用这些信息的过程,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督。若没有征得用户授权,一些敏感信息,比如密码、指纹、签名字迹、人脸特征等,不该被信息采集方违规使用。同时,平台也必须负起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外卖平台首先应该积极展开自查,及时堵上管理环节的漏洞。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图表1   2018年中国网络外卖服务用户获取服务的渠道分布(单位:%)
 图表2  2015—2020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单位:亿元)、增长速率及预测(单位:%)
【注】E:表预测。
材料三:
最近一段时间,“约谈”成为网络订餐这个新领域的热门词汇。仅从各地公开的报道就不难看出,北京、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的监管部门先后都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了约谈,并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然而,要么是卫生条件差等老问题未彻底解决又冒出伪造证照的新问题,要么是一些问题商家被查处后改头换面重新上线,让消费者和用户防不胜防,提心吊胆。
实际上,网络订餐平台的种种不是,只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从网络订餐到网络直播,从卖日常用品的网店到卖理财产品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平台被约谈了一次又一次,问题似乎总是屡禁不止。追根溯源,主观原因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主体责任缺失,客观原因则是监管制度上对主体责任没有充分强化。
剖析各种“互联网+”的问题,共性都出现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接过程中,即如何确保交易双方特别是卖方信息更透明。既然这个转换过程的连接点是第三方平台,那么就必须强化其责任,而不能让其成为“甩手掌柜”。对消费者来说,一旦第三方平台“甩手”就不是好事。不妨看看那些“约谈”的相关报道,一些平台总是信誓旦旦地表态整改,但执行起来的效果却总是不乐观。这个过程中,有监管部门面对新业态要平衡管制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考量,但更与平台自身的责任意识相关。那些问题屡屡再现的平台,十有八九是因为目光都盯在了流量上,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搬出平台协议里的各种格式条款或免责声明,成为另一种“甩手掌柜”。
要使第三方平台不至于成为“甩手掌柜”,首先要明确其在买卖交易中确保信息对称的主体责任。尽管网店的各种信息首先是由卖家提供的,但在对接卖家与买家过程中,第三方平台实际上扮演了某种中介或“撮合者”的角色,其责任不容回避。其次,就监管部门而言,除了依法落实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加强经营资质审查审核外,也应该强化第三方平台的事后责任追究,以免“甩手掌柜”总是心存侥幸。再次,在监管环节上,应该推动第三方平台与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共通,并将社会监督纳入整个监管体系之中,构建社会共治的格局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针对网络订餐平台的问题,某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曾抱怨,平台屡教不改,根本就是缺乏诚意。其实,“诚意”不能太过依赖“约谈”得来,只有监管跟得上步伐,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及时堵住管理上的漏洞,不至于让各种平台“野蛮生长”。 (摘编自《南方日报》)
4.下列不属于网络平台被“约谈”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订餐平台下的餐饮实体店卫生条件不达标。
B.互联网金融机构向客户兜售理财产品。
C.网络订餐平台下的餐饮店伪造证照。
D.互联网网络购物平台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5.下列对我国餐饮业外卖现状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某些外卖平台中,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这反映出平台没有保障好客户的数据安全。
B.从图表1可看出,2018年在我国的餐饮业外卖平台中,网络外卖平台占了绝大多数,少数餐厅也有自己的外卖平台。
C.图表2表明,2015-2020年我国餐饮业外卖市场规模预计都将保持递增的态势,而增长速率恰恰相反。
D.餐饮网络平台整改执行效果不好,都是因为平台自身责任意识差,十有八九仅把目光盯在流量上。
6.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规范和治理第三方餐饮网络平台。(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迟来的道歉 徐树建
寒冬腊月天,韩宏华开着卡车奔驰在山路上。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山路上一片寂静。韩宏华打开车大灯小心开着,刚转过一个大弯,忽然发现路旁有个人正拼命朝他招手,韩宏华不得不把车子停下来,降下车窗问道:“有事吗?”矮个男人满面堆笑,一脸讨好地说:“老板,我车没油了,您能借些油给我吗?我给钱的。我车上全是蔬菜,再在这里冻下去一车菜就全冻坏了,我也冻得快不行了。”
韩宏华听了点点头:“行,你去拿油壶过来。”男人一听大喜,不住地说:“谢谢!谢谢!”一边转身去拿油壶。刚来到自己的车子旁,身后马达声突然大了起来,男人一惊,回头一看,韩宏华“轰”的一声,跑了。
韩宏华对自个儿说:“必须跑!风高路黑,荒郊野外,谁知道他是什么人?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跑了三两分钟,韩宏华想:“要不再回去帮他一把?算了算了,开了半天车太累了,只当没发生这事好了。”


展开余下试题韩宏华这么安慰着自己,脚下使劲,车子轰鸣着飞一般地向前。过了一会儿车子忽然呻吟起来,随着一阵“突突”声竟停了下来。韩宏华头脑“嗡”的一声就响了,不好,车坏了。
一番鼓捣过后韩宏华算是彻底绝望了,车子根本发动不起来,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路过的车辆救援。寒风如刀,刮走身上最后一丝热量。
不知过了多久,后面突然亮起两道光柱,随即响起马达声,有车来了!
韩宏华大喜,立即用冻僵的手打开车门,跳下车跑到路中间疯狂地挥手。还好,车子缓缓停了下来,然而韩宏华一瞧之下呆住了。这车竟是刚才那小货车。坐在驾驶室里的矮个子男人显然也认出了他,一脸嘲笑:“是你?想不到你也会向别人求救,老天爷这才叫有眼哩。”
韩宏华也顾不上这些了,苦苦说道:“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是我的错,我倒不是不肯帮你,只是怕遇着坏人。这个,我车坏了,老板,你帮我拉一下好吗?放心,我给钱的,你要多少给多少。”
矮个男人收起嘲弄的神色,一脸郑重地说:“你车坏了?行,你让开,我把我车子开过去。”
韩宏华大喜,让开道,矮个子男人把车子慢慢靠过来,突然“轰”的一声,小货车突然提速,跑了。
天色越发黑了,伸手不见五指,寒风呼呼叫着,刮得心里直发毛。韩宏华能做到的只能是躲在车子里苦等救援。慢慢地,脚趾开始冻得疼了,身上冰一样的凉。
就在这时迎面亮起了光柱,韩宏华大喜,有车过来了!
他正挣扎着下车准备拦,那光柱慢慢靠拢过来,最后竟主动停了下来。
那是一辆小面包车,从车上下来一个裹着严严实实的高个子男人,粗声大气地叫道:“你车子坏了是不是?”
韩宏华一愣,这大高个是怎么知道的?瞧那样子,凶神恶煞的,不会是坏人吧?高个子一脸不耐烦地又吼了起来:“我说,你车子是不是坏了?我是修车的,你修不修?不修我可走了。”
韩宏华一听不再犹豫,他赶紧下车说:“是是是,我车坏了,对了,你是怎么知道我车子坏了的?”
高个子一脸冰冷:“怎么知道的?算到的呗。”说着高个子男人提着工具箱走过来,专心致志地忙活起来。过了十几分钟,“轰”的一声,车子发动了,这一声对韩宏华来说不亚于如聆玉音,简直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深更半夜,又冻死个人,人家又主动来修车,这修理费估计要狮子大开口了。
韩宏华掏出钱包,递过两张大钞,赔着笑脸说:“师傅,辛苦你了,这点钱够吗?”
高个子却只抽出一张,掏出他自个儿的钱包,然后递过一张五十元的钞票来。
韩宏华一愣,脱口而出:“这么少?不会吧?”
高个子一声冷哼:“你以为个个都跟你一样。”韩宏华听了一头雾水,也不敢多问,便说道:“师傅,今晚多亏你路过这儿,不然我可惨了……”
高个子男人一听这话,音调一下子高了起来:“多亏我路过?你还真以为我是诸葛亮能掐会算呢?告诉你,是我同村的王老海告诉我的。”
韩宏华一愣:“王老海?我不认识什么王老海啊。”
高个子男人一听更加生气,大声嚷道:“你先前有没有遇见一个拉蔬菜的人?那就是王老海,因为你不肯帮他,他一车子蔬菜全冻坏了,并且为了加油,他提着油壶来回步行了大几里路,差点儿冻死累死。等他加上油车子能跑后,发现你车坏了,他没有停下来帮你,因为他不会修车,而是赶紧回来叫我来帮你。他还要我只跟你收修车的原材料钱,不收辛苦费,他说算他欠我一个人情,有空请我喝酒。”
韩宏华完全傻了。
高个子又说:“不瞒你说,我先不肯帮你,说他都那样对你了,帮他干啥?你猜王老海怎么说?他说,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难处?帮人一把,菩萨看着哩。瞧瞧他,再瞧瞧你,哼!”
高个子男人说着转身就走,刚上车,韩宏华像突然醒过来一样,大步跑过去拦住车头,说:“师傅,等一下!”
高个子瞪大眼睛问道:“你还要干什么?”
韩宏华用力说道:“请你这就带我去王老海家,我要当面向他说声对不起!”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通过王老海、高个子和韩宏华之间发生的故事,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上一部分人待人冷漠的现实,赞颂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B.高个子男人的热情帮助和没有借机讹人的诚实深深打动了韩宏华,使他彻底转变了态度,决定跟随高个子男人亲自到王老海家道歉。
C.小说对王老海形象的刻画,既有他与韩宏华相遇时的正面描写,也有通过高个子男人道出他修车、收费低的缘由的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小说既有韩宏华拒绝帮助王老海后又遇王老海的巧合,推动情节发展;也有高个子男人似乎知道韩宏华车子坏了的伏笔,暗示后面的真相。​
8.请结合文中韩宏华夜里开车走山路的经过,简析他面对王老海时的心理变化。(6分)

9.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也。绾生聪惠,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及长,好学不倦,博通经史,尤工文辞,藻思清赡。早孤家贫,养母以孝闻,甘旨或阕,忧见于色。亲友讽令干禄,举进士。天宝十三年,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命有司供食,既暮而罢。取辞藻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也。时登科者三人,绾为之首,超授右拾遗。
天宝末,安禄山反,肃宗即位于灵武。绾自贼中冒难,披榛求食,以赴行在。时朝廷方急贤,及绾至,众心咸悦,拜起居舍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料,归阁老者五之四。绾以为品秩同列,给受宜均,悉平分之,甚为时论归美。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会鱼朝恩死,载以朝恩尝判国子监事,尘污太学,宜得名儒,以清其秩,乃奏为国子祭酒,实欲以散地处之。载贪冒日甚,天下清议,亦归于绾,上深知之,以载久在枢衡,未即罢遣。是年三月,载伏诛,上乃拜绾中书侍郎。绾久积公辅之望,及诏出,朝野相贺。绾累表恳让,上属意稍重,绾不敢辞。
绾有宿痼疾,居职旬日,中风,优诏令就中书省摄养,每引见延英殿,特许扶入。时厘革旧弊,唯绾是瞻,恩遇莫二。绾累抗疏辞位,频诏敦勉不许。及绾疾亟,上日发中使就第存问,尚书御医,旦夕在侧,上闻其有间,喜见容色。数日而薨,中使在门,驰奏于上,代宗震悼久之,辍朝三日。绾俭薄自乐,未尝留意家产,口不问生计,累任清要,无宅一区,所得俸禄,随月分给亲故。
(选自《旧唐书·杨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B.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C.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D.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旬日”,常指十日。古人将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
B.“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C.“制举”,由皇帝亲自下诏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亦称“制科”。
D.“公辅”,指三公及辅相,均为天子的辅佐大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绾学问广博,考中进士。杨绾爱好学习不知疲倦,博通经史,特别擅长文辞,文思清丽高远。奉养母亲以孝闻名,不顾亲友的反对,考中了进士。
B.杨绾忠心耿耿,受到任用。天宝末年,安禄山反叛,杨绾自叛贼那里冒险逃出。沿途乞讨赶赴皇帝驻扎之地,被任命为起居舍人、知制诰。
C.杨绾备受恩宠,无人能比。杨绾任职中书侍郎才十天,中风,皇上让他到中书省调养,并允许杨绾由人搀扶进宫;当时改革旧弊,全都由杨缩决定,恩宠礼遇无人能比。
D.杨绾不营家产,接济亲故。杨绾生活俭朴,从不留心经营家户,虽然常常担任显贵要职,但是没有一处住宅,所得的俸绿,按月分给亲戚故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载贪冒日甚,天下清议,亦归于绾,上深知之,以载久在枢衡,未即罢遣。
(2)绾久积公辅之望,及诏出,朝野相贺。绾累表恳让,上属意稍重,绾不敢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 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15.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1)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感慨历史不断发展变化、统治者最终走向灭亡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_____________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____________”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让人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    )。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__________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______________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B.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更让人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C.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D.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B.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C.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
D.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不过,现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②__________________。首先是普及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做手术,③__________________,“机器人会不会乱挥刀?”“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办?”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的医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分析下列一则新闻,用简要语言回答它从哪些方面报道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5分 )(每个方面的作答不超过8个字)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火星是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目前,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任务,其中成功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内蒙古集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