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54  2020-12-10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
江苏省吕叔湘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调研语文试卷
吕叔湘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调研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礼教,各种礼制均有详细记载。其中,尤以丧礼的记述为多。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把“养生”与“丧死”看作是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甚至认为“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之事,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儒家首先肯定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胜于其他动物。认为作为万物之中最“有知”的生物,对逝去的亲人理当表现出悲戚与敬畏之心来,反之,是危险的。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谓“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
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其实,在儒家看来,仁首先要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如果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与敬慎之心,对待周围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又怎能有怜惜与关爱之心呢?依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皆因其有恻隐之心,而对自已逝去的亲人尚无恻隐之心的人,此善端已不存也,善端不存则与禽兽无异也。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原因。
丧礼是形成稳定共同体的文化结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是家族内部的“头等大事”,当一个家族中有老人去世,所有族人都把给这位长者送终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另外,丧葬并非丧礼的终结,作为丧礼的延续,祭祖活动也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敬天法祖,是儒家礼仪的核心,感念先祖之德行,正是为了修正自身的德行,同时,他们也深信对祖先的感念必将得到祖先的荫佑。因此,丧葬和祭祖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家族内部的血缘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
此外,丧祭之礼是一种具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但又不是宗教。中国人这种对于鬼神的处理方式,并不过分追求外在化和实体化,而是通过化礼为俗的方式,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内化入日用常行之间。人们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刻意抽离出来,丧祭仪式可以保证这种信仰不会从情感和记忆中抹去,庄敬的丧祭仪式中产生的深沉而真实的情感,能够促使个体心理结构的建立。这种心理结构的核心是敬畏感、归属感、秩序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等心理情感。总之,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所内蕴的这种文化体系始终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并成为古代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隐而不显的锚。传统社会共同体其实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演化之中,儒家理论继续保持了其教化的作用,儒学的主体部分仍然可以嫁接到现代社会之中。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总体上取代了基于血缘宗亲的共同体建构方式,但是传统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血脉与骨髓之中,并且从未被其他道德理念真正取代过。因此,在当代,对于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还需要重新进行深入认识和反思,并进行现代转换,重建社会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以继续为社会的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 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养生”和“送死”都是“人之大端”,并把它们看做是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
B. 在儒家看来,仁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首先表现在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的态度上。
C. 一个人随便对待逝者,他对待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所以丧葬改革是错误的。
D. 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一直受到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文化体系的深刻影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始部分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丧祭之礼的内涵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是完全一致的。
B. 文章基于对儒家“丧礼”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在当下的意义的论断。
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论题,再从“理论依据”“文化结构和“礼制体系”个方面予以阐述。
D. 文章既肯定了传统丧礼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对其内涵重新审视并进行现代转换,体现作者的思辨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重视“送死之事,可增强家族内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使得基于父系血缘的共同.体更加和睦团结。
B. 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认为“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荀子这一说法有失武断。
C. 丧祭之礼是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从古至今人们习以为俗,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转化到日常生活中。
D. 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使之与时俱进,继续为社会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
【答案】1. D 2. A 3. B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养生’和‘送死’都是‘人之大端’”错误,以偏概全,选项把孔子观点和孟子观点混为一谈了,原文说的是“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把‘养生’与‘丧死’看作是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可见应是孔子认为“养生”和“送死”都是“人之大端”。
B 项,“在儒家看来,仁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错误,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
C项,“所以”强加因果,于文无据,原文无法推出“丧葬改革是错误的”这个结论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论点以及论证的能力。
A项,曲解文意。“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丧祭之礼的内涵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是完全一致的”错误, 原文中心论点并非说古今丧礼内涵和文化体系一致,况且儒家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在与时俱进,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文章开始部分引用名言目的是展现儒家对丧礼的重视。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B项,“荀子这一说法有失武断”错误,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文中的“武断”是加了双引号的,且作者对此做出评价“见微知著”,可见作者并不认为荀子的观点“有失武断”,而是觉得他能够“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23日,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正式上线开幕。截至23日22点,超过580万人次“涌入”会场,云逛展、VR逛书店买书、体验5G富媒书、看大咖直播……作为数字阅读领域具有年度“风向标”意义的国家级年度行业盛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携手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在5G+领域探索先行,创新拓展阅读方式,大力推动全民E阅读。内容丰富、体验新奇的云上数字阅读大会,在为全民提供了如临现场参会的体验之外,也让行业看到了市场消费的新趋势。自2015年起,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2019年,大会首次设置5G智能展区、5G+阅读展台,并融合5G直播技术,为参会嘉宾和广大用户展示5G+阅读、5G边缘计算、5G数字家庭等5G核心能力,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的5G体验。2020年,在5G按下“加速键”后,主办方不仅将大会活动搬到云端,其中5G的体验也覆盖了更多内容板块,提供了更丰富的玩法,包括云上VR书店、云博物馆、5G体验馆等。其中,由移动云VR提供技术支持的咪咕中信云上VR书店,突破了线下书店物理空间限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打造了风格多元的虚拟书店空间。参会者可在云端实景“漫游”,随时停留在感兴趣的区域,点击翻阅图书,通过VR导购选书一键下单。更融合了3D动画、视频音频、环绕图文等多种富媒体形式,让传统的纸书从平面变得立体,大大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大会发布了《2019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整体规模达288.8亿,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电子书年接触率近15本。稳步增长的市场中,90后用户占比达55.6%,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中18-25岁的大学生付费意愿最为强烈。白皮书指出,技术创新方面,除传统渠道外,数字阅读借助直播、短视频、社群讨论等多种新兴流量平台乃至跨界形式进行营销,使优质内容的传播拥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有声书、AR/VR阅读、智能耳机、音箱、电子阅读器等技术、硬件的推陈出新,让万物皆可为读书媒介,全场景阅读已经成为趋势。

图一 图二
“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的必然趋势。“咪咕数媒”相关负责人认为,依托5G特性,更多细分及垂直的阅读领域得以萌发、进步。可以预见,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新文化消费产业之一,数字阅读行业将在5G提速之下迎来更多新机遇。中国移动咪咕数媒是5G+数字阅读的先行者,旗下咪咕阅读平台已汇聚了超60万册精品正版内容,全场景月活用户数超7000万。近年来,咪咕数媒持续发力数字阅读领域的内容生产与聚合, 推动信息消费在整个数字阅读产业的扩展。依托中 国移动先进的5G技术,咪咕数媒聚焦智能语音、VR、AR阅读、超高清无损音质、情境智能TTS等板块,推出了包括5G富媒书、至臻听书、至境听书以及5G融媒体手机报等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打造沉浸阅读体验,深耕数字化服务的价值。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白《新基建提速之下5G+ 如何改变数字阅读行业》,中国青年网2020.4.27)
材料二:
5G+阅读,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读者可以线上逛全景图书馆,赏镇馆之宝,看馆藏图书……这些5G赋予图书馆的想象力,将在不久后成为现实。8月6日,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华为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5G时代新阅读。不久后,国家图书馆将设立5G新阅读体验中心。
“身临 其境、浸在眼前”,在中图集团的“5G新阅读体验区”,工作人员演示了未来的5G新阅读场景:使用手机应用就可以全景进入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甲骨文记忆展”;可以线上360°全景“走进”红楼公共藏书楼,从书架上点开一本《陆游诗选》即可阅读电子版;置身多面屏环绕的全景空间,刘慈欣的科幻漫画书变成动画,可以读、可以看、可以听。5G+阅读,打破了空间和媒介的界限,延伸了知识获取的途径,更新了人们的阅读体验。
据介绍,中图公司和国家图书馆将在5G新阅读、知识服务、中国学研究、数字资源战略保存、按需印刷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利用新技术驱动新阅读、建立多元复合型的知识空间,提供智慧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形成新合力。国家图书馆一方面广泛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全网集成共享;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各类互联网知识信息服务机构合作,不断完善多元参与的国家文献信息立体化保障体系,更好实现高质量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全域覆盖与全民共享。当前,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快速孕育兴起,以数字化知识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知识信息服务的供需环境急剧变化。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或是数字文化产业,在新技术环境下都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打造基于5G、全景视频、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国家图书馆一直积极探索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摘编自陈雪《5G新阅读体验中心将落地国家图书馆》,《光明日报》2020.8.9)
4. 下列对5G新阅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上数字阅读大会,让传统纸质书从平面变成立体,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使全场景阅读成为一种趋势。
B. 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让沉浸式阅读体验成为现实,也使更多细分及垂直的阅读领域得以萌发与进步。
C. 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连续五届携手咪咕数媒在5G+领域探索先行,创新拓展阅读方式,大力推动了全民E阅读。
D. 5G新阅读打破了空间和媒介的界限,延伸了知识获取的途径,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5. 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7亿,近六成用户是90后,全国人均电子书接触率近15本/年。
B. 据统计,2016—2019全国数字阅读规模及增长率均逐年攀升,在稳步增长的市场中年轻化趋势很明显。
C. 咪咕数媒已经推出了包括5G富媒书及5G融媒体手机报等产品及服务,正全方位打造沉浸阅读体验。
D. 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公司合作,共同推进5G时代新阅读,不久将在国家图书馆设立5G新阅读体验中心。
6. 5G新阅读与疫情防控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等相关知识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因疫情防控,人们不宜到实体书店、图书馆等人员聚集场所长时间滞留,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应用5G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②5G新阅读,突破了线下书店物理空间限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打造了风格多元的虚拟书店空间,既可以避免疫情传播风险,又能大大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③国家图书馆利用5G新技术驱动新阅读、建立多元复合型的知识空间,提供智慧服务,有利于营造安全、健康的阅读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形成新合力。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连续五届携手咪咕数媒在5G+领域探索先行”错误,曲解文意。据材料一“自2015年起,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2019年,大会首次设置5G智能展区、5G+阅读展台,并融合5G直播技术,为参会嘉宾和广大用户展示5G+阅读、5G边缘计算、5G数字家庭等5G核心能力,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的5G体验。2020年,在5G按下‘加速键’后,主办方不仅将大会活动搬到云端,其中5G的体验也覆盖了更多内容板块,提供了更丰富的玩法,包括云上VR书店、云博物馆、5G体验馆等。其中,由移动云VR提供技术支持的咪咕中信云上VR书店,突破了线下书店物理空间限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打造了风格多元的虚拟书店空间”可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只是在2019年和2020年引入了5G技术,此前三届并没有5G应用。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B项,“2016—2019全国数字阅读规模及增长率均逐年攀升”错误,全国数字阅读增长率没有“逐年攀升”,根据材料一的图二可知,2018年的增长率是13.8%,2019年是8.8%,是下滑不是增长。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 能力。
题干问的是5G新阅读与疫情防控有什么关系。考生需要了解疫情防控的一些基本做法,如不要在封闭场合聚集,然后了解数字阅读的特点,再将二者结合起来。如材料一中,“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携手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在5G+领域探索先行,创新拓展阅读方式,大力推动全民E阅读”“ 数字阅读借助直播、短视频、社群讨论等多种新兴流量平台乃至跨界形式进行营销,使优质内容的传播拥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有声书、AR/VR阅读、智能耳机、音箱、电子阅读器等技术、硬件的推陈出新,让万物皆可为读书媒介,全场景阅读已经成为趋势”,这说明数字阅读借助5G技术创新扩展阅读方式,提升服务的效能,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而疫情防控期间,人们不宜到实体书店或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一点;材料一中还提到“由移动云VR提供技术支持的咪咕中信云上VR书店,突破了线下书店物理空间限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打造了风格多元的虚拟书店空间。参会者可在云端实景‘漫游’,随时停留在感兴趣的区域,点击翻阅图书,通过VR导购选书一键下单。更融合了3D动画、视频音频、环绕图文等多种富媒体形式,让传统的纸书从平面变得立体,大大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这是说5G新阅读突破了线下书店物理空间限制,可以避免疫情传播风险,同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打造了风格多元的虚拟书店空间能够大大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材料二中“中图公司和国家图书馆将在5G新阅读、知识服务、中国学研究、数字资源战略保存、按需印刷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利用新技术驱动新阅读、建立多元复合型的知识空间,提供智慧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形成新合力”,这是说国家图书馆利用5G新技术将做出的尝试,这样的做法可以营造安全健康的阅读环境,与当下的疫情防控要求是一致的,据此可以概括出第三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形象
侯发山
那天中午,丽娟正在办公室享用午餐,父亲突然来了。父亲推开门那一刻,丽娟又急又窘,还带着气。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若是办公室就丽娟一个人倒还罢了,偏偏那天她的几个姐妹都在。她们大眼瞪小眼,好像父亲是个外星人。


展开余下试题“爹也真是的,您来就来吧,好好把自己收拾一番啊。”没等丽娟开口,父亲讪笑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这不端午节吗,你娘起五更包的粽子……我、我就搭便车来了。”说着话,父亲解开了背着的挎包。
丽娟的闺蜜红红缓过神来,轻轻搡了丽娟一下,熟稔地说:“叔叔,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几个今天真还就错过端午节了。”
父亲把粽子一拿出来,屋子里一下子升腾起粽子的香味,是丽娟熟悉的那种久违的香味。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旋风似的围了过去,有的给父亲让座,有的给父亲倒水,喊伯的,叫叔的,亲热得不得了,倒是半点没有嘲笑父亲的样子。
看到姐妹们的表现,丽娟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这才感觉对父亲有点苛刻了,再怎么说,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不待父亲发话,丽娟就拿起粽子让起来。红红急忙接一个,使劲闻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夸张地叫着:“香,真香。”丽娟和其他几个姐妹们都笑了起来。父亲也附和着嘿嘿呵呵地笑了。
丽娟这才问道:“爹,您吃饭了吗?您没吃我带您去外边吃去。”
父亲忙说:“吃了,吃了,我在外边吃的烩面。”看着桌子上的泡面,父亲很是心疼,“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
红红抢先说道:“叔叔,我们偶尔吃一次。”红红说的也是实话。
丽娟掏出500块钱,对父亲说:“街对面有家洗浴中心,您去洗洗澡,理理发……然后我去给您买一身衣服。”
推让了半天,父亲才接下。
等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转了回来,还是来时的形象。丽娟瞪着父亲说:“爹,您没去?”父亲支吾着,说不出个囫囵话。
丽娟说:“爹,别心疼钱……给您了,就是让您花的。”
父亲低着头,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红红过意不去,走过去劝丽娟:“在乡下理个发洗个澡,十块八块的就能解决,叔叔肯定是俭省惯了,舍不得……你别埋怨叔叔,老人家都这样。”
父亲的手还插在口袋了,似乎要把钱摸索出来。
丽娟说:“爹,您别掏了,留着花吧。”
天将黑的时候,父亲坐末班车回乡下了。
当天晚上,丽娟看当地电视新闻的时候,忽然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电视:画面上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围观了不少人,指指戳戳的,却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扶起来。正在过马路的父亲看到后,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忽然,老人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老哥,谢谢你!”随后从口袋掏出一沓钱,又说:“老哥,这是1000块钱,别嫌少。”父亲给搞糊涂了,周围的人也糊涂了。老人咧开嘴笑了:“我是故意跌倒的,若是谁把我扶起来,就奖励谁1000块钱。”这时,一个背摄像机的记者过来了,问父亲:“大爷,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父亲的脸红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我也没想啥,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记者又问:“您就没想到被讹诈了?现在电视上这类新闻不少,您也可能看过……”父亲挠了挠头发,说:“哪会呢,那种人还是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
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巾,怎么擦,也擦不干。此时,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来,都说看到刚才播放的新闻了,都说丽娟的父亲很伟大。
丽娟待自己平静下来后,打电话给父亲:“爹,我明天回家……我也几个月没回去了。”“这闺女,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今天不是刚见了面?”
“爹,人家不是奖励您1000块吗,我想让您请客。”
“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
“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
“净胡说,爹一个乡下老头会给你长啥脸?”
“……”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红等几个姐妹对丽娟的父亲很是亲热,一点也不嫌弃,体现了职业女性的修养和对丽娟父女的尊重。
B. 丽娟拿500块钱给父亲,一是不想在姐妹们面前掉份,二是真心孝顺父亲,希望父亲打扮清爽帅气些。
C. 小说描写红红吃粽子 系列动作“接”“闻”“吃”“叫”,可谓细致入微,生动表现了女孩的贪嘴活泼。
D. 作品标题“形象”耐人寻味,既指父亲形象,也指丽娟形象,还指公民形象,可谓含意丰富,隽永悠远。
8. 文中描写丽娟有两次流泪的情节,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丽娟落泪的具体原因。
9. 小说刻画了父亲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第一次泪流满面是看了电视新闻。听到父亲说“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后,想到自己的父母无人陪伴的孤独,反思自己对父亲的态度不好,不理解父亲的苦心,而愧疚、后悔;同时,也为父亲的行为感动。为下文提出回家作铺垫。②第二次忍不住啜泣。是为自己有心地善良的父亲而骄傲,而激动。
9. ①憨厚慈祥。父亲出场时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看到红红吃得那么香也“嘿嘿呵呵地笑了”,可见父亲的憨厚;见到女儿吃方便面就心疼地说“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表现父亲的慈爱。②勤俭朴实。父亲搭便车去城里送粽子给女儿吃,舍不得坐班车或打的;丽娟给他500元钱去洗澡、理发,他到外面转了两个小时还是舍不得花,这些都表明父亲的勤俭。记者问他为什么搀扶摔倒的老人,他只说“我也没想啥”,毫不夸耀和吹噓,显得十分的朴实无华。③心地善良。一是见老人摔倒,“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二是见学生娃家庭困难到街头讨钱,便把老人给的1000 块钱连同女儿给的500块钱一起送给人家。这些行为都表明父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表现了女孩的贪嘴”错误,理解片面,红红那样做那样说是为了化解丽娟父女的尴尬,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情节,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题干要求考生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丽娟落泪的具体原因。首先要找到两次落泪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落泪的原因。第一处,在倒数第七段,“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巾,怎么擦,也擦不干”,让丽娟落泪的内容在倒数第八段,父亲在街上看到老人倒地扶起老人,当记者询问原因的时候,父亲说“我也没想啥,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结合下文丽娟要回家“爹,我明天回家……我也几个月没回去了”这一内容来看,丽娟看了电视新闻,听到父亲所说的话,想到自己的父母老了,无人陪伴,而自己也好久没有回家,而且上文她还误解了父亲,想到这些,丽娟的内心愧疚后悔,也感动于父亲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所以流下眼泪。第二处,在文章最后一段“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结合前面的内容来看,“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你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父亲不但把人家给的1000元钱给了学生娃,还把丽娟给的500元钱给了学生娃,父亲的善良让丽娟流泪,这是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吕叔”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