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33 2020-12-1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3]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宁大附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暨第三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王香菽 审题人:张莹红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乡村题材创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类型。不同历史情境下的乡村书写,呼应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与召唤,形成独具中国美学追求的文学传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并实施,使乡村题材创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敦促作家对乡村进行再认识以及美学再创造。
②新时代的乡村题材创作不仅要面对当下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审美样态与情感精神状况的多样性,更需要认识到,伴随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城镇化进程,乡村所发生的新变化。乡村是一个包含农、林、牧、副、渔多种生产经营活动的广义概念。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乡村题材创作更多聚焦于狭义的“农村”,也即以种植耕作为主的农业,对草原游牧、山林渔猎、海洋渔业以及其他类型的乡土生计与活动观照较少。今天的乡村开始实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操作甚至智慧管理,“互联网+”农业、绿色与休闲农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乡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尽管区域性发展差异依然存在,但既有的城乡二元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新的乡村召唤新的书写。
③城乡互动与一体化进程使乡村现实更加生机勃勃,扩展了乡村书写的经验领域、题材范围与表述空间。这要求作家不仅要了解生产、经营等宏观规划,同时要在转型过程中聚焦乡村新文化、新观念的形成。比如,农民运用自媒体工具,直播销售农产品,技术不仅带来了流通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塑造着农民的新形象。作家需要把这些变化通过文学的方式讲述出来。大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文化创新、生态建设等一系列关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生福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变革中,我们要关注乡村的“变”与“不变”。比如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是传统文化根脉所在,在当下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环境变了,文化根脉仍在。
④当代乡村题材创作应基于对传统的革故鼎新之上,发现与提炼新“三农”经验,要求作家在忠实记录、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还要有理想与典型的探求。新时代的乡村文学塑造,接续的是现实主义的伟大传统。近年来出现阿来《云中记》、彭学明《人间正是艳阳天》等一系列虚构或非虚构的作品。它们或塑造新时代乡村新人形象,或追寻美丽中国的乡愁记忆,或从一线扶贫故事中提炼乡村建设经验,处处显示出对中国当下乡村现实的深情观照与深刻洞察。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乃至外国文学等不同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我们期待乡村题材创作诞生出更多具有史诗性的作品与典范性的形象。
⑤何谓史诗性与典范性?就是要写出乡村的时代精神,写出新时代乡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气神。通过具体的人物与故事写出这种精气神,是乡村题材创作的重要任务。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乡村题材创作应当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用丰硕的成果向新时代献礼。
(刘大先《认识新乡村,写出精气神》,《人民日报》2020年8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村题材创作,曾经只聚焦于以种植耕作为主的农业,而对诸如海洋渔业等其他类型的乡土生计与活动观照极少。
浏览完整试题
B.乡村书写的经验领域、题材范围与表述空间的扩展,是缘于城乡互动与一体化进程给乡村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变化。
C.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事关国计民生,深刻影响乡村,要求作家关注乡村的“变”与“不变”,至于文化根脉则无须关注。
D.通过具体的人物与故事,写出新时代乡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是乡村题材创作的时代要求和首要任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标题即为中心论点,第①段略述中国乡村题材创作取得的成就,进而指出面对新的发展契机,作家应对乡村进行再认识以及美学再创造,引起下文。
B.文章既从正面分析当今乡村面临的新变化及乡村文学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指出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乡村题材作品反映“农村”生活的偏狭,论证客观辩证。
C.第③段举农民运用自媒体工具,直播销售农产品为例,第④段举《云中记》等作品为例都是为了阐述乡村题材文学应当接续现实主义传统,写出乡村变化。
D.文章第⑤段的开头,以设问句式紧承上一自然段末句的观点,阐明乡村题材文学“史诗性与典范性”的内涵,顺势推出结论,且呼应标题,论证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下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审美样态与情感精神状况的多样性既给乡村题材创作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B.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并实施,敦促作家了解乡村生产、经营等领域发生的新变化,聚焦乡村新文化、新观念的形成。
C.继承与发扬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优秀传统,观照与洞察中国当下的乡村现实,可为乡村题材作品增添美学品质。
D.对传统革故鼎新,探求理想与典型,客观描述乡村生活,写出乡村的时代精神,定能写成史诗性作品与塑造典范性形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直播带货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近距离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销售,采用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的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从网红主播“带货”到业界名人亲自出场,再到各种老字号纷纷入驻直播平台,直播带货成为新的风口。从本质上说,“直播经济”是一种“注意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让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新鲜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特性更容易吸引用户。
(摘编自《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
材料二: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直播带货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而2015年以前我国直播相关企业年注册量不足1000家,2015年直播行业开始爆发。2016年涌现出大量直播产品,随后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升,2019年开始更是迅速上升。社会已经进入全民直播的时代。
材料三:
为了迎合商家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的需求,刷数据这一手段就应时而生。经常可以发现,在某些电商平台上排在搜索词前列的一些店铺,月销售额动辄破万破千,产品评价清一色好评。一些商家或主播之所以热衷于数据刷单,关键就在于商家需要通过数据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主播则需要通过数据来提升自身身价。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这一形式在很多地方都成了香饽饽。有的直播间,主播一喊“买”,瞬间商品销量就蹭蹭上涨。这其中,不外乎有些消费者被直播间的虚假数据给蒙骗,从众心理和冲动促使其进行了消费。
(摘编自《刷单的虚假繁荣是在开直播行业的倒车》)
材料四:
在3月31日中消协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成为消费者最大的顾虑,占比60.5%,“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货不对板”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方面的集中诟病。同时,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坦承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人进行投诉。与此同时,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分会向社会公布了第五批主播黑名单,50多名网络主播因恶俗炒作、传播虚假信息、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吞吐污言秽语等,5年内将在行业内禁止注册和直播。直播翻车常有,追责处理却不常有。针对这些现象,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表示《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将制定并执行。这意味着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即将出台。
(《直播不能什么都播》)
4.下列对“直播带货”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直播带货作为“注意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能否吸引消费者,受到主播个人以及消费场景的影响。
B.2010年到2019年,我国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9年开始,我国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上涨。
C.2020年3月我国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开始大幅上涨,与新冠疫情发生、业界名人亲自出场和各种老字号人驻直播平台有关。
D.直播带货产品质量没有保障,60.5%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商品质量问题,但仅有13. 6%的人进行投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二指出了直播带货良好的发展趋势,材料三、四指出了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及全面具体的解决办法。
B.从材料二图表来看,2020年1月到5月的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比2019年注册量的总数多了1196家。
C.刷单、刷评论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及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欺骗消费者的不正当手段。
D.许多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商品质量不满或遇到过消费问题,但大多数选择了不投诉,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直播带货的虚假风气。
6.请结合材料,分析保持“直播带货”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山顶的海风
胥得意
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展开余下试题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推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
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
又一年征兵开始了,让罗布惊喜的是要从家乡征一批海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罗布像是疯了一样,他央求阿爸一定允许他报名参军。
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
罗布说:“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干,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军。”
罗布如愿以偿了。当他领到水兵服的时候,他觉得梦想成真了。那天,他在草原上飞快地狂奔,雪山在飞舞,草地在旋转。“我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罗布的喊声,一直飞向湛蓝的天空。
新兵营在城市的郊区。几乎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罗布都能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课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课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新兵下连队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罗布不停地追问班长他能够分到哪个舰上。班长却对他说:“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
罗布认真地点头。一入伍,他就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新兵下连队那天,罗布坐上了接新兵的车。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汽车越走离海的方向越远,最后停在了一座山顶的雷达站前。
罗布被分到了海军的一个雷达站。雷达站建在山顶上,只有这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四下望去,只有连绵群山和密布的森林。站长说:“这里距离大海有100公里,但我们却在为军舰提供着信号。我们是军舰的眼睛。我们守护的是和平。”站长说得很慷慨,也很动情。站长已在山上工作20多年,肩上的杠杠一个接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失望的情绪笼罩住了罗布,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海军战上怎么会跑到这个大山里来。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塔楼顶上,隐隐地能望到最遥远的地方白茫茫的一片。他不知道那是云雾还是海岸。
那一天,罗布看到站长下了岗之后,又爬上了塔楼,他也悄悄地跟着爬了上去。站长站在塔楼顶上,目光像是穿越了眼前所有的远山和密林。罗布问站长:“你是在想家么?”
站长摇摇头:“每年都能回一次家,不太想了。我当了20多年兵了,却一次还没出过海子。”
“海子?”罗布很吃惊。
“对。我们家乡那儿都是大草原,我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作海子。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大海。”
罗布一步跨向站长,他努力了好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雾气漫上来了,整个山谷云雾涌动,这时,风也刮了起来。站长轻轻地对罗布说:“看,这多像大海呀。”
罗布使劲地点头,说:“像,太像了!站长,我都听到了海风。”
山上的风确实像是海风。因为风正一下一下吹拂着罗布和站长帽子上的飘带。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写罗布被分配到雷达站,见到大海的愿望落空,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情节合乎情理,
因为前文有多处伏笔交代。
B.罗布在新兵营,总是梦到军舰,但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的鼾声。表现了他对大海的强烈渴望以及愿望未能马上实现的失落。
C.小说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肩上的杠杠一个接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一句,生动地概括了站长20多年的军旅生涯。
D.小说用极为简省的笔墨描写了罗布的爷爷和阿爸,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的质朴天性和乐观态度。
8.小说中“海子”和“大海”有何寓意?两者在文中交错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最后一段有何艺术效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皆魏忠贤党也。已,陈时政言:“陛下求治太锐,综核太严。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臣同官还朝十日,旁措一词,遂蒙谴谪。不可稍加薄罚,示优容之度乎?此上下宜洽也。”然帝终不能尽听。京师地震,规弊政甚切,迁太常少卿。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其冬,流贼犯桐城,官军覆没。国维方壮年,一夕须发顿白。明年正月,贼攻潜山,知县赵士彦重伤卒,攻太湖,知县金应元、训导扈永宁被杀。国维至,解桐围,遣守备朱士胤趋潜山,把总张其威趋太湖。十二月,诸城并全。携山民桀石以投贼,贼多死,乃越英山、霍山而遁。所属郡灾伤,国维辄为请命,筑太湖、繁昌二城,建苏州九里石塘及平望内外塘、长洲至和等塘,修松江捍海堤,浚镇江及江阴漕渠,并有成绩。十四年夏,颍州盗起,改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泺,遣其党分据韩庄等八闸,运道为梗。时周廷儒赴召北上,青山谒之,言率众护漕,非乱也。延儒许言于朝,授以职,而青山竟截漕舟,大焚掠,迫临清。国维合所部兵击降之,献俘于朝,磔诸市。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寻叙颍州讨贼功,加太子太保,荫锦衣佥事。吏部尚书徐石麒去位,众议归国维。马士英不用,用张捷,国维乃乞省亲归。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辅,国维朝鲁王于台州,请其监国,总兵官方国安亦自金华至。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入朝。国维劾其十大罪,乃不敢入。逾月,南都覆,鲁王不数日出降,国安等诸军乏饷溃,国维遂还守东阳。六月,知势不可支,作绝命词三章,赴水死,年五十有二。 (节选自《明史•张国维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B.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C.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D.拙者局蹐以避咎/巧者委蛇以取容谁/能展布四体/为国家营职业者/故治象精明/而腹心手足之谊实薄此/英察宜敛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崇祯,明朝皇帝朱由检的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B.巡抚,又称抚台,是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之一,专职巡视各地军政、民政,因“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C.漕运,是古代封建王朝将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
D.省亲,是一种回家乡看望父母或其他尊亲的礼俗,《红楼梦》中“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的“归省”也指这一礼俗。
展开余下试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国维敢于直谏。他大胆弹劾罢免了魏忠贤的党羽,之后又指出皇帝在考核官吏方面存在的弊病,但皇帝最终并没有完全听取他的意见。
B.张国维心系百姓。当他管辖的郡遭遇灾害时,张国维立即替老百姓向朝廷请命,主持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做出了政绩。
C.张国维忠于职守。大盗李青山在水路上胡作非为、大肆焚掠,张国维联合军队将其部击溃,并把他交给朝廷处置。
D.张国维忠贞不屈。清兵入京后,他朝见鲁王并监理国家大事。当鲁王出降、各路军队溃败后,张国维自知势不可支,宁死不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开封陷,河北震动,条防河数策,帝亦纳之。
(2)马士英素善国安,匿其军中,欲入朝。国维劾其十大罪,乃不敢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释)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④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1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明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C.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15.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试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猿啼”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情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又如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描写、夸张手法等,着力描绘了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与下文的欢乐场面形成对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往常的过年之际,宾朋聚会应接不暇,吃喝宴请,热闹非凡。( ),为了撑面子, ,觉得浪费攀比是情理之事。而今,“舌尖上的浪费”乃至成为声势浩大的“全民运动”,“你今日光盘了吗”成为朋友彼此的问候语,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返璞归真,厉行节约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行动准则。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环境中,将节约真正地落实于行,从而人人都在经受着滋养与熏陶。新春走亲访友,以往包装精美的高档礼品深受民众的欢迎,而今这样的礼品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变得 。不比价格讲求实惠成为老百姓挑选礼品的第一标准,“俭以养德,惜而修国”的古训 发扬光大,餐桌“瘦身”、餐具“光盘”成为大家的一致选择。勤俭持家, ,传统的节俭美德占据了时代风尚的主流。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比阔气 无足轻重 能够 各取所需
B.讲排场 无人问津 能够 物尽其用
C.比阔气 无人问津 得以 物尽其用
D.讲排场 无足轻重 得以 各取所需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世俗的熏陶中,人们似乎有着功利的思维定式
B.人们似乎有着功利的思维定式,在世俗的熏陶中
C.似乎在世俗的熏陶中,有着功利的思维定式的人们
D.人们似乎有着功利的世俗熏陶中的思维定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节约真正地落实于行,人人才能经受得住熏陶与滋养。
B.人人只有经受住滋养与熏陶,节约才能真正地落实于行。
C.人人都在经受着熏陶与滋养,从而将节约真正地落实于行。
D.节约要真正地落实于行,人人都必须经受着滋养与熏陶。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几乎所有人都得过流感,出现过呼吸道的病症;但很多人不知道,流感这种病原本跟人没什么关系,它们来自于鸟类, 。怎么回事呢?其实,流感病毒感染的是鸟类的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 。一个鸟类流感病毒,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突变,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而且,人类呼吸道细胞表面受体和鸟类消化道细胞表面受体非常接近。于是,当这些从鸟类身上突变而来的新型病毒传到人身上的时候, ,也就是“流感”。
21.下面是我校高三年级家长会邀请函的初稿,其在内容和格式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提出修改建议。(5分)
家长会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沟通,了解您的孩子进入高三以来在校的学习情况,我校定于2020年11月14日(周日)在高三各班教室召开家长会,特向您发出诚挚的邀请。请您务必准时参加,和我们共同商榷管理对策,促进孩子的成长!
感谢您的支持!期待您的莅临!
2020年11月5日
宁大附中高三年级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图一: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正在射击的枪口,壮烈牺牲。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跨过鸭绿江,同以美国军队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进行了英勇战斗,取得了伟大胜利。
图二:王进喜,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在北国荒原上,他和他的队友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为制服井喷,不顾腿部有伤,率先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人称“铁人”。他有一句名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图三:黄旭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在极其困难的科研与生产条件下,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他曾经亲自上艇参与极限深潜试验;也曾隐姓埋名三十载,家人都不知其下落。
以上三幅图片及文字说明,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结合上面一幅或几幅图片的内容,为“人,需要有一种精神”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B【解析】A项“曾经只聚焦于以种植耕作为主的农业”说法有误。原文“一段时间
上一篇: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下一篇: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语文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宁夏大学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