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61  2020-12-1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1]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2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容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卓有成效的文官选拔制度,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至清末1905年废除,共实行1300年。其中,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公认为严密、成熟、有效。
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考生的出身、社会关系、名声等很重要,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荐”。“行卷”指考生为求推荐录取而在考试前投送给达官贵人的个人诗文;“公荐”指公卿大臣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白居易《赋得古源草送别》、张继《枫桥夜泊》和杜枚《阿房宫赋》等都作为“行卷”而知名。他们也因此获得科名。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声名远扬,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
而宋朝科举的特点主要有:
开放考试门户,几乎人人均可应举。唐代规定,犯法令者、工商杂类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彻底取消出身和门第限制,士农工商杂类皆许应举入仕。南宋时期,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
废除荐举残余,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禁公荐,罢公卷,以成绩高低定去取,防止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锁院制即指考试前将考官和工作人员召集到贡院里面、昼夜锁闭,与外界隔绝,直到放榜始得出来。.糊名制是指将所有考生的姓名都糊起来,今天叫“密封制度”,考官们看不到考生的身份信息。誊录制,则是由工作人员把所有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写、抄录一遍,经过对读官、誊录官和校勘官的三道程序,再送考官评阅:
考试内容多样,重能力见解及应用。考生光凭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扩大知识面、具备独立见解、提出实用对策,才可能取胜。
扩大录取名额,取士之多空前绝后。两宋享国320年,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
中举即可授官,升迁相对较快。唐代士子科举登第后,即使进士也只能授予从九品的小官。若非高门出身,又无权贵施援,则难免沉沦潦倒。宋代科举,进士中举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远比其他途径入仕者要快。
宋朝科举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公正,一切以考试成绩定去留,欧阳修感叹“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
两宋时期,读书学习、进京赶考都需要不菲的花销,穷困学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助;官办学校、书院也会给予与定的生活补贴。史料记载,北宋曾给路途遥远的举子发送“公券”,凭此于往返路上可在公家的驿站招待所免费食宿。
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寒素子弟仅占15.9%。而在《宋史》有传的北宋153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比55.12%;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至北宋末已达64.44%。
从宰相一职来看,唐代仅崔氏十房前后就有23人任相,在唐代369个宰相中占比1/15;而宋代宰相里,布衣出身者占比53.3%,足以证明宋朝的权力结构是以庶族士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开放性的平民社会,寒门多出贵子,努力就有机会。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李贵《两宋时期何以“寒门多出贵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官职和科名的获得由“行卷”和“公荐”起决定性作用,比如李白和白居易、张继等靠的都是这两种形式。
B.宋朝科举相比唐代变化明显,主要体现在应举身份、成绩、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录取名额、升迁快慢的不同上。
C.宋代科举考查能力见解及应用水平,考生光凭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已不能取得科第,须知识面广、有独立见解。
D.两宋时期,寒门学子可以通过官办学校、书院,“公券”发放等多种渠道获得补贴或者财配兹免费食宿来解决花销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宋朝科举制度被公认为是严密成熟、有效的,后面阐述该特点时,采用了并列结构。
B.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手法佐证宋代寒门出贵子的观点,并且采用大量的数字进行了印证。
C.文章使用引用论证用欧阳修的话对宋朝科举制度特点进行总结,强调了宋朝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
D.文章写唐代受应考身份限制、录取人数远少于宋代、升迁困难等现象,论证了唐科举制度不如宋完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彻底取消了出身和门第限制,比如工商杂类及州县衙门小更等这些在唐代不被允许的身份,在宋代可以参加科考。
B.宋代实行锁院糊名誊录制度,严肃了考试纪律。这种考试制度较为有效地防范了识别笔迹作弊、工作人员舞弊等情形。
C.宋代扩大科考录取名额,北宋南宋取士人数比唐五代、元明清各代取士的人数都多,因此,优秀人才也比其他朝代多。
D.由唐代进士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较多,唐代崔氏任相人数之多,可以推测唐朝的权力结构不是以庶族士人为基础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
如今,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的严峻挑战,保护工作进入到了“深水区”。现有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现象突出,后继乏力严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70岁以上占50%多。老一辈坚守难度大,青年人普遍浮躁,急于求成一定程度上造成传承链条的断层。非遗自发性传承遇到诸多困难,传统的师徒、家族传承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家庭结构。
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产生困难,很难满足人们新的需求的人们的文化观念、审美能力、鉴赏水平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追求多样化、时尚化、品质化成为时代特点。非遺的理论研究失衡现象严重,太过注重文本的研究,而忽略了对非遗活态传承这个特性、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忽略了对“传承人”这个核心的研究和保护。国家层面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难以制定有效保护措施,使得非遗传承濒危的状态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材料二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但在过去的数百年中,由于历史原因,这项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历经几度浮沉。
技艺传承方面,画社从各大美术院校吸纳喜爱年画的学生,勾、刻、小印、绘、裱五大工序都有传承力量,且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
早在10年前,他们还在文创衍生品开发方面发力,目前已经开发了20多类200多种衍生品,还与海鸥手表、王朝葡萄酒等天津老字号设计开发了联名款产品。李洁说,“下一步,我更们将着力提取年画中的故事、色彩等,以大数据捕捉的市场喜好为导向,推出一系列年画新作品、新应用,讲好杨柳青年画故事。”
对于画社而言,要让年画在创新中活化,不能止步于单一的衍生品开发。去年,画社注册了“海河锦鲤”商标。“立足文化根基上的衍生品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打磨。”李洁表示,“希望形成新的文化IP,串联起产业链条,给静态的文化符号赋予潮流思维。
(《天津杨柳青年画: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
材料三:
它们是一个行业薪尽火传的无声见证,它们是个中高手日积月累的生命留痕。15年前,王木东、喻湘涟、柳成荫、王南仙……他们是仍然健在的从事惠山泥人创作者中的大师级人物,当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6周岁。“一件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是,我们几位的子女没有一个从事泥人行业。”李仁荣大师深有感触地说:“泥人行业后继乏人的‘断层’状况让人担忧,我曾经带过五个学生,结果最后只剩了一个。”
如今的惠山泥人博物馆因为是祠堂建筑,背阴潮湿,保存条件之差是无法跟正规博物馆相比的。惠山泥人所处的状态决定了它不是一个飞跃发展的时代,而是如何保护、开发、利用和承传的问题。
“面对已经步入高度工业化的时代,泥人作为传统手工工艺,其产业弱势已经十分明显。那些认为靠市场化、靠分散竞争、靠借道园林旅游等就能振兴泥人行业的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大师们说,“它应该是一种合力,把技艺力量整合起来,把管理体制理顺,以一个城市的力量去承传。‘合’才是开始。”以一个城市的力量去承传,也许可以成为“中国泥人之乡”的一种实至名归的理性姿态。
(《惠山泥人:以一个城市的力量去承传》)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社会转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不易融合,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B:“海河锦鲤”这样的立足文化根基的文化IP,有望为杨柳青画社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C.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杨柳青年画社准备提取年画中的故事、色彩,以推出系列新作品。
D. 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年画之一,杨柳青木版年画由于历史原因也曾走向衰落。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一的传承模式急需改变,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师徒、家庭传承模式。
B.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以政府为主体,市场化、分散竞争等不可取。
C.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对“传承人”的研究和保护是核心,不宜在理论研究方面太注重文本的研究。
D.政府难以制定有效保护措施,也是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濒危的原因之一。
6.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如何振兴惠山泥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6分)


展开余下试题答:
(三)文学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7-9题
水管王
孙博
枫城的人都尊称他为“水管王”,也有人直呼“老王”。他的手艺活儿可是一绝,专治水管爆裂、管道堵塞。恰好他姓王,这个封号给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以前在中国江南,老王是一名机电工程师,英文底子也不错。20年前他移民加拿大,先在洋人公司干了几年,从事水管工程安装和维修。后来老主自立门户,公司就取名“水管王”,还雇了几个人,生意做了十多年,有口皆碑。
老王早给公司立下规矩,生意再忙星期天也要休息,雷打不动。他常会利用这一天去电影院看侦探电影,那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如果没有新片,就在家里回味经典片。今晚也不例外,外面北风呼啸,老王缩在家里重温《尼罗河上的惨案》。
刚看了十来分钟,手机突然响了。对方自称姓贾,家中地下室水管爆裂,请求他上门急救。老王一口拒绝,对方给出了五倍价钱,他也没动心。当手机第四次响起时,对方竟哭哭啼啼起来,说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怕停水停电捅出大娄子。老王听不得大男人哭,勉强答应了。
老王根据地址,一直往北开车。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第24街,黑灯瞎火地摸到14号,见是一大片农场。他也是头一回知道,附近还有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贾先生开门,见到传说中的“水管王”,好像见到了教命思人,马上热情地请他入屋。
贾先生身材魁梧,比老王高出大半个头,还留着八字山羊胡子,带有北方口音。他头上的棒球帽压得很低,好像故意不让人看到他的面容。更令老王感到奇怪的是,他在室内还戴着一副大墨镜,自我解释说双眼患有“畏光症”。
老王也顾不上这些闲事,就跟着贾先生来到地下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中文旧报纸和抹布,肯定是用来堵漏的。半小时不到,老王就找出了症结所在。他到车里取来短水管、弯头等零件,三下五除二地换上,前后共花了一个多小时,全部问题迎刃而解,一旁的贾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到一楼客厅,贾先生从茶几上拿起一个大信封,问道:“王师傅,连工带料多少钱?”
“一千刀。”
贾先生把信封递给老王,说道:“五千加元,都是现金。” “也太多了吧!”老王惊讶道。
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
老王见他这般执着,只好收下钱,笑着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有啥活儿打电话。当然,最好不要星期天。”
贾先生开门送老王之际,一股强风扑面而来,两人条件反射般地往后退,老王的头无意中碰到了他的山羊胡子,余光中见到他的胡子松开了,显然是没粘牢。
老王急中生智,故意低下头,边快速走出门边说:“别送了,风太大。“那您小心开车!”贾先生用力关上了门。
老王钻进车内,浑身冒冷汗。他镇定地发动车子,疾驰而去。老王一路上抽着烟,脑海中不断涌现假胡子、棒球帽、大墨镜的画面,再说压根儿没见到老人和孩子,看来贾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侦探迷的缘故,老王决定好好查一查贾先生的底细。考虑再三,他准备从贾先生家的垃圾入手。老王上网查询后得知,贾先生住宅的区域三天后收垃圾。
那天上午九点,老王就蹲守在贾家附近。一个小时后,垃圾车如时来到贾家。接着,他尾随垃圾车来到堆填区。之后,他戴着口罩开始了长达半天的搜寻,终于在一堆旧中文报纸、信件中发现了端倪。他将贾家垃圾全部带回家,上网展开比对研究,终于发现了秘密,这个贾先生可是个大人物啊,但他并不姓贾……
一周后,中国驻枫城总领事馆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内文和信封都是用电脑打字的,并未留下寄信人地址。内文写着:“百名红通人员方海鹏,藏匿于枫城第24街14号。他自称姓贾,留有假八字山羊胡。加拿大朝阳群众于2018年2月2日。”
半年之后,老王看晚间电视新闻报道,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协调下,外逃18年的方海鹏回国投案自首。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顺手开了一瓶茅台酒。
(本文获第五届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特等奖)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多次运用伏笔和照应,比如文中对贾先生居住环境、身在室内而怪异的打扮和地下室满地的中文旧报纸的描写,暗示了贾先生在逃腐败分子的身份,使后文情节的展开自然而合理。
B.“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小说寓贬于褒,充满讽刺性的刻画了一个财大气粗、表面诚信实则虚伪的“假面人”形象。
C.小说构思精巧,在细节描写中展示在逃腐败分子的生活情境,在巧合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艺术匠心,另一方面也艺术地再现了腐败分子逃亡生活。
D.小说通过描写一位中国移民在一次维修中意外发现一名“红通”逃犯的故事,说明只要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调动反腐的积极性,腐败分子就无处藏身,揭示了人民反腐的主题。
8.文中的“水管王”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答:
9.小说划横线处两次写到“风”,请结合小说,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丘。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命始下,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
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疏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孙振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B.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C.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D.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展开余下试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除,文中是任命、授官的意思,跟“拜”“召”“陟”都同义。
B.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D.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像皇帝你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
B.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C.孙振基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你录取韩敬为第一,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
D.孙振基敢于谏言。对熊廷弼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谏,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5分)
(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14.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
B.本诗首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C.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作者意指留恋山水、纵情美酒会让人消磨意志,不思进取。
D.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名句。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离骚》表明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以动物植物作喻写出了人与自然相比的渺小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提起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无人不晓。龙泉剑瓷文创产业日渐红火,从根本上讲离不开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传承与变革创新。试想,倘若没有几十年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不懈挖掘,倘若不是有 的传统手工艺人脱颖而出,龙泉青瓷与宝剑的名声也许还只能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而当下龙泉剑瓷 ,靠的正是几代手工艺人对剑瓷传统手工艺的执着求索与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接力。手工艺传承,(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手艺人来说,数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或许才能拿得出像样的作品。缺少有广泛社会声誉与较高艺术成就的剑瓷作品,自然也就难以 剑瓷发展文创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创造条件培养更多能够制造剑瓷精品的手艺人,才算抓住了推动剑瓷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典型性 声名鹊起 花样翻新 支撑
B. 典型性 声名烜赫 推陈出新 支持
C. 代表性 声名烜赫 花样翻新 支持
D. 代表性 声名鹊起 推陈出新 支撑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也要有才智、经磨砺
B.既要耐得住寂寞、有才智,也要经磨砺、吃得了辛苦
C.既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更要经磨砺、有才智
D.既要吃得了辛苦、经磨砺,更要有才智、耐得住寂寞
19.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人不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其实体现的是我们祖先的智慧。
B.大学校园里,那些才刚刚成年的小姑娘,就学着打扮得“雪脸血唇”,让人不胜唏嘘。
C.记得读小学时,学过一篇鲁迅的文章《踢“鬼”的故事》,其实世上哪有鬼,不过是人扮演的角色。
D.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于当今社会中某些“正人君子”看来,只是一个人性残缺的笑话。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魏晋是美的成就极高的时代。这个美既是充满玄想和人文情怀的艺术美,也是率性风流、苦难悲惨的人格美。东汉统治瓦解使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近400年的分裂时期。① ,例如,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催生了诸子百家的治世治国思想,而魏晋时代② 却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对美的极致追求;春秋战国的人们关注时事,迎合战场的需要推出新思想,魏晋士人③ ,躲在山林里建造自己的“桃花源”。这决定了魏晋士人作为矛盾体的苦闷生活。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故宫每一块匾额上都有“错别字”,上面所有的“门”字都没有弯钩。那么为什么历代都没有人去更改它呢?有人传说朱元璋建设集贤门的时候,特地涂掉了右下角的弯钩,理由是“门”下有钩怎么能让人才进来呢?后代对于朱元璋“招贤纳士”的说法都认同,就没有更改过。有人传说赵构迁都杭州之后宫廷发生了一次大火,在追究责任时,一些大臣认为:“匾额上的门字有钩子,代表地火,钩动天雷就形成了大火!”因此,宫中的“门”字也就一直没有了弯钩。有人说从汉字的演变来看,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到篆书、隶书,“门”字都没有弯钩,是左右对称的,而弯钩最初是行笔时连带出来的,这样看来故宫的匾额上并不能说是错字,所以不用改。
四、写作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有一句话说得很普遍-------地球缺了谁都照样转,可是,从陈胜到蔡伦再到鲁迅,从华盛顿到瓦特再到马丁.路德金, 英雄总是在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
西方的电影,蜘蛛侠、蝙蝠侠与钢铁侠,史泰龙系列,甚至小孩的动漫影视如《玩具总动员》,都在弘扬为他人和世界做努力的一种英雄价值观。与之相反,当今中国的影视却充斥着无厘头的搞笑,缺少宏大的主题叙事和清晰的价值观渗透。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语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利用体制达到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上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