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15  2020-12-1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5]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语文试题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试题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于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斗拱、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我国传统建筑外形上的特征非常明显,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都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这种独特的建筑外形体现了建筑功能、结构、艺术的高度统一。当代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的外形轮廓时往往会借鉴古建筑的造型组成和比例特征,演变出姿态万千的立面造型,这样不仅使作品的外形严整而简洁,还赋予了建筑物深邃而古典的姿态和古韵。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的某一投标方案遵照的就是古建筑的三段式构图原则,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明快的几何体块模仿古建筑的屋顶、屋身和台基,视觉效果凝练而大气。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13级佛塔,其构图形式和塔一样层层内缩,意寓着传统文化中佛教的最高境界,传播了传统的东方神韵。
古人在梁枋、斗拱、檩椽、柱头、门窗等构件上进行艺术加工,形成雕梁画栋、华丽壮观的艺术效果,这些构成了传统建筑的词汇。建筑师会出于对传统建筑词汇的深厚热爱,从博大精深、繁丽精妙的词汇中撷取一些片段,辅以几何的变形和材质的更新,孕育出兼具古朴与时尚美感的新词汇。湖北省博物馆借用了大坡式屋顶、多层宽屋檐等楚式建筑的特征,将它们恰如其分地植入平直简洁的建筑立面,表现出层层叠落的美。在万科第五园中,设计师用矩形的拼合、错综与堆叠模拟出了中国江南民居马头山墙的屋顶形象,典雅而恬淡。
(摘编自《传统建筑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希腊、罗马建筑体系有它们的“五种典范”,中国古代建筑也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自己一直沿用不曾改变的“文法”。
B.中国传统建筑的“词汇”是指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构件和因素,即梁、柱、门、窗、瓦、槛、阶、墙、斗拱、正房、厢房。
C.同样的建筑“文法”下,可以有不同的建筑“文章”,大如宫殿、庙宇,小如山亭、水榭;因此“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
D.对中国古建筑的造型组成和比例特征的借鉴及大坡式屋顶等古建筑词汇的撷取更新,是对中国建筑优良传统的有效传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判断一座建筑是否属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不在于它是否建筑在中国境内,而在于它是不是运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中国建筑的“文法”来组织的。
B.正房、厢房、回廊、抱厦等构件怎样布置并联系,从而组成庭院,在中国建筑中有惯例和法式,这个“文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C.“文法”“词汇”本是阅读写作领域的用语,作者在文中用来比喻建筑领域的惯例规则与构成建筑的构件与因素,设喻巧妙,便于读者理解。
D.中国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法,创造之初是科学的、先进的,曾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但梁架结构法也限制了中国建筑新材料的运用。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短语中与中国古代建筑“词汇”无关的一项是(3分)
A.乃瞻衡宇 B.雕梁画栋 C.绣闼雕甍 D.物华天宝
4.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失眠之夜
萧红
为什么要失眠呢?烦躁,恶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罢。
窗子外面的天空高远了.和白棉一样绵软的云彩低近了,吹来的风好像带点草原的气味,这就是说已经是秋天了。
在家乡那边,秋天最可爱。
蓝天蓝得有点发黑,白云就像银子做成一样,就像白色的大花朵似的点缀在天上;就又像沉重得快要脱离开天空而坠了下来似的,而那天空就越显得高了,高得再没有那么高的。
昨天我到朋友们的地方走了一遭,听来了好多的心愿——那许多心愿综合起来,又都是一个心愿——这回若真的打回满洲去,有的说,煮一锅高梁米粥喝;有的说,咱家那地豆多么大!说着就用手比量着,这么碗大;珍珠米,老的一煮就开了花的,一尺来长的;还有的说,高梁米粥、成盐豆。还有的说,若真的打回满洲去,三天两夜不吃饭,打着大旗往家跑。跑到家去自然也免不了先吃高粱米粥或咸盐豆。
比方高粱米那东西,平常我就不愿吃,很硬,有点发涩(也许因为我有胃病的关系),可是经他们这一说,也觉得非吃不可了。
但是什么时候吃呢?那我就不知道了。而况我到底是不怎样热烈的,所以关于这一方面,我终究不怎样亲切。
但我想我们那门前的蒿草,我想我们那后园里开着的茄子的紫色的小花,黄瓜爬上了架。而那清早,朝阳带着露珠一齐来了!
我一说到蒿草或黄瓜,三郎就向我摆手或摇头:“不,我们家,门前是两棵柳树,树荫交织着做成门形。再前面是菜园,过了菜园就是门。那金字塔形的山峰正向着我们家的门口,而两边像蝙蝠的翅膀似的向着村子的东方和西方伸展开去。而后园黄瓜、茄子也种着,最好看的是牵牛花在石头桥的缝际爬遍了,早晨带着露水牵牛花开了……”
“我们家就不这样,没有高山,也没有柳树……只有……”我常常这样打断他。
有时候,他也不等我说完,他就接下去。我们讲的故事,彼此都好像是讲给自己听,而不是为着对方。
只有那么一天,买来了一张《东北富源图》挂在墙上了,染着黄色的平原上站着小马,小羊,还有骆驼,还有牵着骆驼的小人;海上就是些小鱼,大鱼,黄色的鱼,红色的好像小瓶似的大肚的鱼,还有黑色的大鲸鱼;而兴安岭和辽宁一带画着许多和海涛似的绿色的山脉。
他的家就在离着渤海不远的山脉中,他的指甲在山脉上爬着:“这是大凌河……这是小凌河……哼……没有,这个地图是个不完全的,是个略图……”
“好哇!天天说凌河,哪有凌河呢!”我不知为什么一提到家乡,常常愿意给他扫兴一点。
“你不相信!我给你看。”他去翻他的书橱去了,“这不是大凌河……小凌河……小孩的时候在凌河沿上捉小鱼,拿到山上去,在石头上用火烤着吃……这边就是沈家台,离我们家二里路……”因为是把地图摊在地板上看的缘故,一面说着,他一面用手扫着他已经垂在前额的发梢。


展开余下试题 《东北富源图》就挂在床头,所以第二天早晨,我一张开了眼睛,他就抓住了我的手:“我想将来我回家的时候,先买两匹驴,一匹你骑着,一匹我骑着……先到我姑姑家,再到我姐姐家……顺便也许看看我的舅舅去……我姐姐很爱我……她出嫁以后,每回来一次就哭一次,姐姐一哭,我也哭……这有七八年不见了!也都老了。”
那地图上的小鱼,红的,黑的,都能够看清,我一边看着,一边听着,这一次我没有打断他,或给他扫一点兴。
“买黑色的驴,挂着铃子,走起来……当啷啷当啷啷……”他形容着铃音的时候,就像他的嘴里边含着铃子似的在响。
“我带你到沈家台去赶集。那赶集的日子,热闹!驴身上挂着烧酒瓶……我们那边,羊肉非常便宜……羊肉炖片粉……真有味道!唉呀!这有多少年没吃那羊肉啦!”他的眉毛和额头上起着很多皱纹。
我在大镜子里边看了他,他的手从我的手上抽回去,放在他自己的胸上,而后又背着放在枕头下面去,但很快地又抽出来。只理一理他自己的发梢又放在枕头上去。而我,我想:“你们家对于外来的所谓‘媳妇’也一样吗?”我想着这样说了。
这失眠大概也许不是因为这个。但买驴子的买驴子,吃咸盐豆的吃成盐豆,而我呢?坐在驴子上,所去的仍是生疏的地方,我停着的仍然是别人的家乡。
家乡这个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
这失眠一直继续到黎明之前,在高射炮的声中,我也听到了一声声和家乡一样的震抖在原野上的鸡鸣。
1 937年8月23日
[注]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东北作家群”重要成员之一。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 932年,结识萧军。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文中的“三郎”即指萧军。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蒿草、黄瓜等家乡景物的描绘,是作者忆及家乡往昔生活,但作者对家乡的记忆并不见得亲切美好。
B.文章写高梁米粥、咸盐豆、地豆、珍珠米等家乡食物和物产,表达了朋友们热烈希望打回满州老家去的愿望。
C.“这一次我没有打断他,或给他扫一点兴”,该处表明作者没有能真正理解三郎,没能与三郎产生情感共鸣。
D.文章倒数第四段画线句中对三郎的连续的动作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三郎那种美好愿望无法实现的局促之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一面用手扫着他已经垂在前额的发梢”中“扫”这一细节刻画,表现了三郎寻找家乡的专注神情。
B.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而细腻地表现了“我”失眠之夜的复杂心情。
C.本文有多处针对景物的描写,家乡秋天、“我”和三郎门前的不同景色等,直抒胸臆,情感强烈而诚挚。
D.本文语言质朴真实细腻,女作家对自然的那种朴素的颖悟,使得文字中有了许多细致优美的抒情。
8.文章一开头就说失眠,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失眠的原因。(4分)
9.请找到文章的主要线索并简要说明;请分析文章最后两段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4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B.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C.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D.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I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朔望:朔,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望,农历每个月的十五。
B.斛: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的前面,用来评价书籍内容或者说明写作经过和缘由。
D.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就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飞年少时就天生神力,尚气节。他的父亲岳和认为他很有义气,赞扬他以后会为了国家为了正义之事而死。
B.岳飞通过良马和劣马的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即使是良马,如果太过于讲究“精洁”,也会相继而死。
C.岳飞忠贞廉洁。吴玢很佩服他,看他没有姬妾,妆扮好美人送给他。岳飞以皇上尚勤于政事自己岂能贪图享乐为由,拒绝了吴玢。


展开余下试题 D.岳飞谋定后动,治军有方。每次打仗之前都会跟各个统制谋划,然后才开战;每次皇上要给他升职时,岳飞都会把功劳推给将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1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比山还难撼,原因在哪里呢?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青门引•春思
张先①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②,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③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张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词人,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②中酒:醉酒。③画角:一种乐器,因声音哀厉高亢,多用于军中。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中所写时间是寒食节近清明时,地点是作者独处的家中。全词表面写伤春惜花的愁怀,实则是作者感于自己生活的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B.天气变化频繁,而作者对每次变化均有精细人微的感触: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可见作者感触敏锐,遣词精细确切,暗寓微妙人情。
C.下阕首句采用视听结合的写法,说凄厉的角声伴着轻冷的晚风并至,强行将作者弄醒,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不愿醒来时的痛苦挣扎,可见酒醉之深和忧苦之重。
D.末句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既见深夜寂寥之景,又见隔墙欢欣之殊,更见作者有所思忆之人。然而写人却只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暗示所思之人隔阻重重,虚渺如影。
16.清代学者黄苏《蓼园词选》认为此词“落寞情怀,写来幽隽无匹”,那么作者是怎样将其“落寞情怀”“幽隽无匹”地“写来”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l)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 。”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她在《醉花阴》中,也有“ , ”两句,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而怨天长,与此极为类似。
(3)在庄子的《逍遥游》里,当蜩与学鸠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对大鹏鸟极尽嘲笑,并通过“ , ”两句,来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起飞和停止的样子,以此证明飞翔一点儿也不难,根本无需刻意准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少作品具有 ① 、意境优美的特点。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从而( )。
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 ),和诗人取得 ② ;也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比如,我们读到一首诗,它把难状之景置于目前,说出了我们以前想说却说不出的审美感受,我们这时自然会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和画面,沉浸于所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之中,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审美认同。读陶渊明那些表现劳动生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只要在农村生活过、劳动过的人, ③ 如何,读来都是亲切的。王维的那些山水诗,喜欢游山玩水、热爱大自然的人,读后也无不 ④ ,宛如身临其境。
但是,也有些作品想象奇特,描写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和经历过的情景,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时,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奇幻的世界。具体阅读某一作品时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其独特的意境。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诗中有画 共鸣 不管 记忆犹新
B.如诗如画 共识 无论 记忆犹新
C.诗中有画 共鸣 无论 历历在目
D.如诗如画 共识 不管 历历在目
19.认真阅读画横线句子,请写出一句包含奇特想象的诗句,并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所写诗句中所表现出来的奇幻世界。(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学者的学术毅力。②不能排除个别人虽然在年轻时取得举
世瞩目的学术研究成果,③但多数学术大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是年过半百才取得的。④能否
几十年坚持不懈地从事学术研究,对学术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⑤崇尚学术的环境乜有助
于学者去除心中杂念、专心学术研究,⑥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⑦而这种不计名利的学术投入,⑧正是当今时代学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22.请将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成一句话(单句)新闻,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
交通运输部今天(9日)表示,为探索交通强国建设的有效模式和路径,我国目前已确定首批13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将围绕设施、技术、管理、服务4大领域,分地区、分主题、分批次开展22项试点任务。试点省市将通过培育若干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出台一批政策规划、标准规范,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就在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一夜,他的儿女却被骂上了热搜。事情是这样的,当人们看到钟南山的混血外孙,当钟南山的女儿接受媒体采访使用全英文时,当人们看到钟南山儿子用爱马仕皮带时,一些人的恶意就像黄河水决堤一般,瞬间吞没了整个网络。众声喧哗中,袁隆平院士也不幸中招了,他买了部手机,被人诅咒几个月后会暴毙;在车展模了一下豪车的门把手,就被骂忘本;住在国家奖励的房子里,就被人说过于奢华、纸醉金迷。
班级计划举行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对材料内容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
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1.答案D
解析:A项后半句“已经形成了自己一直沿用不曾改变的“文法”“不曾改变”错误,原文“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发展”二字就告诉我们,“文法”并非成型后一直不变;B项“即梁、柱、门、窗、瓦、槛、阶、墙、斗拱、正房、厢房”有误,“厢房”后要加个“等”字表示列举未尽,选项没有“等”字,意思建筑“词汇”只指所列举的对象;C项“因此”前后强加因果,有误,“同样的建筑‘文法’下,可以有不同的建筑‘文章’,大如宫殿、庙宇,小如山亭、水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五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