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353  2020-12-10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3]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三)古代诗歌鉴赏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三)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
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
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两句,词人感慨光阴易逝,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B.一灯传是说儒家精义薪火相传,体现了作者深谙文化传承精义,深通求学之道。
C.下阕西窗约运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友人不畏仕途险恶,早日与其相聚的愿望。
D.下阕最后两句借用沙岸\片帆\雁等典型意象,点明送别之意,含蓄蕴藉。
2).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认为君子应“德才兼备”,本词也有劝勉友人曹君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之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④阑干曲:栏杆的角落。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名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C.满纸思念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到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词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2).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崇义里①滞雨
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②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③。
【注】①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②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③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四句便展现诗人形象。谁家子实际就是诗人自己,虽处于人生壮年,但头发花白,流落在京城,面对寒秋,更加感伤。
B.诗歌中间四句紧扣滞雨来写。诗人滞留长安,百无聊赖,在雨夜中看到瘦马、雨沫和南宫,听到更筹声,环境幽静冷寂。
C.诗歌中间四句描写生动,由远及近。先写远景,雨点叩击沟水,慢慢飘荡而去;再写近景,南宫在烟雨迷蒙中更显昏暗。
D.诗歌结尾四句表达复杂的情感。诗人客居他乡,满怀忧愤,既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也表达立功封侯的渴望和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
2).这首诗感情基调低沉忧郁,抒情方式多样,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智度师二首
元稹
其一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浏览完整试题其二
三陷思明【注】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注】思明:史思明,安禄山手下大将。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诗以智度师出家为界,前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智度师人生境界的企慕。
B.铁衣抛尽衲禅衣巧用借代写出了智度师身份的变化,两衣相对,饶有情趣。
C.智度师功名藏尽后,走在天津桥上无人认识,抒发了诗人对人们健忘的感叹。
D.无论是战场将军,还是僧人,在这两种人生体验中,智度师都是一个成功者。
2).诗中的智度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庭芳•促织儿
(宋)张镃
月洗高梧,露漙①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②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注)①露漙(tuán):露水多的样子。②土花:苔藓。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洗”句描写出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的景象,“洗”字体现出秋月的明净。
B.“萤火”“静听”句用视觉里的萤火和听觉里的蟋蟀叫声,表现环境的幽静和作者内心的悲凉。
C.“静听”“微韵”“凄咽”三句中,“转”有音调低回抑扬顿挫之意,“寒”“凄咽悲沉”是词人听来的主观感受。
D.词的上片主要写景,采用动静结合、拟物等手法描写出月下庭院秋夜的幽美环境。
2).词的下片描写了哪些与蟋蟀有关的活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jī)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在吴兴”“别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2).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2).简要分析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秋思
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白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望”字总领,写出了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对胡地秋色倍加关注。
B.颈联运用互文手法,意为胡汉两族士兵在边塞汇合,胡汉双方使臣来回奔忙。
C.胡兵兵合一处,汉使只能含泪回朝廷报信,暗含作者对朝廷无能的悲愤。
D.全诗所想象之景、所想之事和所发之情的变化真切反映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①珍惜时间,立志建功立业。②继承儒家精义,努力学成本领。③修身洁行,不辜负家人期望。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与手法的理解与赏析。C项,“希望友人不畏仕途险恶,早日与其相聚的愿望”错,应该为告诫友人不要贪杯,不辜负亲友期望。
2.)诗歌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是送曹君之庄所,即去他的田庄或别墅的。全词洋溢着作者对年轻后进的关爱之情。开头二句劝其及早求取功名。薛能说:“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发出人生易老的慨叹。此处与之同意,言人间岁月不管愿意与否,它都要堂而皇之地逝去,时不我与,“劝君快上青云路”,求取功名,置于青云之上。开门见山,点出题旨,表达了作者对曹君的关爱之情。如何才能“快上青云路”呢?接下去二句指出要刻苦学习。作者认为,儒家思想的精义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儒学大师承传下来的,它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要真正掌握它并不容易,必须下苦工夫才能学到手。作者还认为“学窥圣处文章古,诗到穷时风味苦。”这就是说“学窥圣处”便可写出好文章,当然也就可以从政了。“工夫萤雪边”五字,使用古代苦读的典故,劝其下工夫学习,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换头二句劝其不要辜负家人的期望。其中前一句劝其不要贪杯。麴生,这里指酒。言贪杯好饮,虽然能满足口腹之欲,如果因饮酒耽误了读书,会贻误终身,自酿苦酒,那风味可够受的。后一句写家人的期望。西窗,这里指妇人的居室,言不要辜负了家人待月西窗,望其成名的殷勤之意。结尾二句讽其来书。言其乘小舟离沙岸而去,不要不寄书哟!可谓语重心长!
2.答案:1).C; 2).(1)以景衬情。翠竹青青,千山碧绿,芳草萋萋,杨柳依依,一派大好春光,而有情人天各一方,只留得闺中人独守空楼,本是美好的春色,却让相思者徒增怨恨。
(2)以事写情。倚楼独立,远眺千山,反复读信,翘首月下,这些行为细节无不表现出女主人公极度的相思。
(3)以典寓情。风摇翠竹,吹箫声断,芳草离恨,都在典故的化用中寄寓相思离愁。
(4)直抒胸臆。“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发内心的深情与苦楚。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1.)“满纸思念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错,“相思意,何时足?”意思是说尽管来信中满纸相思的文字,却也解除不了读信人相思的煎熬,并不是说写信人的相思之意难以表达。
2.)起始三句,是“纱窗外,风摇翠竹,敲碎离愁’的倒装,把“敲碎离愁”写在首句,不仅是韵脚的需要,也起到开篇点明题旨,扣住读者心弦的作用。“敲“字使人体会到,主人公的心灵受到撞击,“碎”是“敲”的结果。也就是说,主人公本来就因为与情人离别而忧愁的心绪,被风摇动翠竹的声音搅得更加烦乱了。且环境的幽美,更衬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闷。“敲碎”既体现了静中之动,又以动衬静,“离“字点出了词中之情。结尾二句夸张地说因为夭夭等到月下黄昏,倚着栏杆翘首以望,以致把栏杆也压弯了,这当然让人“最苦”的。结尾与上片“倚楼人独”相呼应,照应题目,写尽离愁。因此用“最苦”两上字来充分地修饰,不仅详尽地表达了这两句,而且是详尽地表达了全词之情。
3.答案:1).C; 2).①开篇直抒胸臆,奠定感情基调。诗歌以“谁家子”发问,诗人直接以落寞的形象出场,对秋感伤;壮年白头,黯然落泪,这些画面奠定了全诗忧郁低沉的感情基调,直接点明作者内心的感伤和忧愤。 ②中间借景抒情,营造低沉氛围。诗人滞居崇义里,眼前瘦马以败草为食,雨沫在寒沟漂浮,“寒”字极力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远望南宫,无法目及,在烟雨迷蒙中昏暗模糊,“暗”字展示“悲凉”的氛围。 ③最后用典抒情,表达痛苦之情。最后两句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想立功封侯的渴望,同时反用其意,“封侯”只能在梦中实现,更表达了这一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
解析:1).C.“由远及近”有误,应该是由近及远,“雨沫飘寒沟”,着眼于近景,写出雨点叩击沟水,激起阵阵泡沫,然后慢慢飘荡而去的情景,“寒”字极力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南宫古帘暗”,摹画的是远景,写南宫在烟雨迷蒙中的昏暗景象,“暗”字展示出一种“悲”的氛围。
2).首先有直接抒情,开篇两句“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中“落莫”二字直抒胸臆,直接传达出在外漂泊的落寞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两句“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写自己正值青壮年却白头,梦中悲泣,直接抒发内心的感伤忧愤之情。中间抒情是借助景物抒情。写自己像是一匹瘦马,处境凄凉,诗人写到“南宫古帘暗”,吏部相隔遥远,黯然,无法眺望,实则暗示自己仕途的不如意。最后借用典故抒情。结合注解可知,最后化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现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但是“客帐梦封侯”,是梦中梦到封侯,暗示理想难以实现,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愁。
译文: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赏析: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的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事抒情几种。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抒情的方式。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4.答案:1).C; 2).①四十年前,智度师骁勇善战,“三陷思明三突围”,是风云一时的战将。②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功名藏尽拥僧衣”。③独来独往,凭栏闲望,写出了智度师的洒脱闲适。
解析:1).C.“抒发了诗人对人们健忘的感叹”说法错误,无人认识,恰恰表明这与智度师出家的心愿一致。
2.)该诗将智度师出家前的战功显赫,与出家后的清心寡欲作对比,流露出来了诗人对智度师淡泊名利的钦佩,同时也借此写出了诗人自己心中的企慕。从该诗可以看出,这首诗所描写的这位僧人在安史之乱时,是个风云时的战将,史载,安史叛军所到之处,往往望风披靡,而他却能“三陷思明三突围”,战斗的酷烈和作战的骁勇不难想见。功成身退,是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但是由于无法掌握功成的尺度,所以身退也就始终不过是理想而已。现在不意竟在一位僧人身上找到了这一境界,怎能不使作者感到非常地钦佩呢。“四十年前马上飞”“三陷思明三突围”,即四十年前,智度师骁勇善战,是风云一时的战将。“功名藏尽拥僧衣”,即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独自闲行独自归”“闲凭栏杆望落晖”,即独来独往,凭栏闲望,写出了智度师的酒脱闲适。
5.答案:1).D; 2).(1)活动:①捕蟋蟀,作者回忆小时候捕蟋蟀的情景,叫人点上灯,然后用水灌蟋蟀的巢穴,在月光下轻手轻脚地追寻蟋蟀。②斗蟋蟀,作者把捕获的蟋蟀带到堂上与别人斗蟋蟀。(2)表达的情感:作者通过追忆小时候生活的情趣,表达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此反衬今日孤独悲苦,抒写今昔之感。
解析:“拟物”错误,上片没有运用这种手法,其中,“争求侣,殷勤劝织”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6.答案:1).B; 2.)①亡国之痛。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经沦陷,兵临建康,作者面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②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
③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
④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
解析:1.)B项,“拟人”错误,没有“拟人手法”。故选B项
2).略
7.答案:1).C; 2).①故园衰败之悲,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祜草,一片衰败之景;②依依不含之情,首联、尾联直言“自堪悲”,“掩泪空相向”,颔联借景抒情,借云、纷飞的暮雪,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相见恨晚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容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途知己;④相见无期之痛,“多难”“风尘”写出了社会动荡,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解析:应为感叹自己。
8.答案:1).C; 2).①可悲的是岀征在外的丈夫不能回来了,而蕙草已渐渐枯萎,妾也已经随岁月流逝而渐渐老去,这怎不让人伤悲?②“蕙草摧”,一语双关,伤时的同时,又愁容貌之改。再饰以¨空”字,说明现实难改,无可奈何。③将闺妇对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直观而强烈地表达了出来,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忧民的愁绪。
解析:“含泪回”以及¨暗含作者对朝廷无能的悲愤”无中生有。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1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